国际化人才通用12篇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国际化人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教学内容国际化

(二)教学手段多元化

(三)教学语言双语化

二、今后继续深化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金融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决定了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案实施必须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坚持面向东盟的国际化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原则。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在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这些不足也成为今后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

(二)深入开展师资队伍建设的国际合作,拓宽交流平台教师队伍国际化是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课程模式从“以知识导向”的学科体系课程,向“职业能力导向”和“工作过程导向”发展,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具备经济学、金融学的扎实专业理论功底,又要具有较高的专业外语水平,还要具有高级商务管理的丰富实战经验。传统型的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迫切需要建设由“双师型教师”和“一体化教师”组成的新型师资队伍。具体可结合实际从以下几方面建立激励措施: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国际化旅游人才;内涵;特征

为了顺应旅游国际化发展对旅游人才需求的变化,培国际化旅游人才已成为各旅游院校人才培的重要考虑因素。然而,由于对国际化旅游人才的内涵及特征认知程度不清,各旅游院校对国际化旅游人才培体系的建设趋同。国际化人才与非国际化人才的差别不明显。因此,对国际化旅游人才内涵进行界定及对其特征进行分析是探索和实践其培的首要任务。

1国际化旅游人才的内涵

1.1人才与旅游人才

1979年11月,在中国首届人才学术讨论会上,学者们对人才概念提出十种不同看法,但人才内涵一直没有得到明晰界定。2010年6月,《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人才进行了界定。人才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或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部分。该定义说明人才应具备的知识性、技能性、创造性和价值性,强调人才必备的素质要求。在人才一般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各领域、各行业对人才的界定又略有不同。在教育学中,人才指经过教育,在德智体方面具备一定素质,可以适应某种工作的人。在企业中,人才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或技能,能够胜任岗位能力要求,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企业作出贡献的人。

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旅游人才问题进行了研究。刘学岚认为旅游业人才体系中主要由高级管理干部、中级管理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翻译导游、服务人员与一般工作人员、研究人员组成。从旅游从业者角度,将以上六种人都归于旅游人才体系。虽然,学者对旅游人才内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但不少学者将旅游人才等同于获得了旅游专业中专、大专及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尽管这种界定从教育学角度将旅游人才内涵具体化了,但过于知识化和学术化,没将旅游人才与旅游行业发展相结合。对旅游人才界定不仅要与旅游行业发展变化相一致,还要与旅游市场对旅游人才的需求相符合。结合对人才的分析,笔者认为旅游人才指具有一定旅游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较高综合素质,能够胜任相应旅游岗位,在旅游产业中进行创造性劳动,产生良好社会价值,最终对旅游行业发展能够作出贡献的人。

1.2国际化人才与国际化旅游人才

学者们对国际化旅游人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史丹萍从知识和能力方面对国际化旅游人才和一般旅游管理者或从业者进行了区分,认为国际化旅游人才不仅要具有国际化旅游知识,还要懂得营销学、心理学和其他国家的旅游文化。李志刚根据分工和角色差异,指出国际化旅游人才包括国际化旅游公共管理人才、旅游经营管理人才、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和旅游教育人才,强调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通晓国际规则与惯例,适应国际环境等特征。赖燕波认为,国际化旅游人才应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系统地掌握国际文化知识、商务知识,有较强外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从以上论述看出.对国际化旅游人才的内涵,学术界尚没有统一标准。笔者认为,从教育角度对国际化旅游人才的内涵进行界定,有利于旅游院校对国际化旅游人才培目标和方向的定位。因此,结合人才、旅游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内涵,笔者认为国际化旅游人才指具有广阔国际视野,系统掌握国际旅游知识,有较强外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具备较高综合素质,能够胜任国际旅游岗位,在国际旅游产业中进行创造性劳动,产生良好社会价值,在旅游产业国际化进程中能够作出贡献的人。

2国际化旅游人才的特征

国际化旅游人才是具有国际化意识、广博知识、多样化技能以及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国际化旅游人才必须适应国际市场,具备较强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国际旅游生产与服务活动中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创造良好社会价值。因此,笔者认为国际化旅游人才的特征包括下图所示的几个部分。

2.1意识国际化

国际化意识指能从国际化视野考虑问题、看待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具有全球化思维,能够在本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包容异域文化。

2.2知识广博性

2.3技能多样性

技能多样性指其在语言技能、专业技能和沟通技能等多方面能够适应国际旅游运作与管理的需要。

2.4能力灵活性

能力灵活性指具有知识整合及转化能力、国际交往能力、管理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能够适应国际旅游产业环境的风云变幻。

2.5素质综合性

国际化旅游人才应具备正确的思想观念、良好的道情操和心理品质,能够提供优良的旅游生产与服务。因此,国际化旅游人才必须在思想、道德、心理、职业等多方面具有较高的素质。

2.6良好社会价值

国际化旅游人才最终应该体现的综合特征就是创造良好的社会价值。良好社会价值指其在旅游产业国际化进程中要有责任和能力通过创造性劳动来满足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能为国际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培养;国际化人才;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

一、国际化人才的含义

国际化人才,从组织的角度讲,是指一个组织能否构建适应国际化人才发展的环境,这个环境要为国际化人才的成长提供保障;从个体的角度讲,国际化人才是指人的素质和能力,具体地说,就是要具备国际化的意识,知识结构也要达到国际一流的水平,有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到机会,把握住机遇,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成为企业最需要的人才。国际化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如图1所示:

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动因

1.经济一体化及全球化的推动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的大趋势。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机遇和挑战。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瞄准我国国内市场,给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挑战,在此情形下许多企业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国际市场,这就需要大量国际化人才来开拓市场,从而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提高了,对于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成为必然。

2.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高速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环境、生存方式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动力,已经成为支撑当今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石。特别是近些年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扩大到世界范围,同时世界各国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信息产品及信息服务不可或缺。现代工业化社会将逐步过渡到以信息价值的生产为中心的“全球信息社会”,由此信息产业成为了重点投资的战略性产业部门,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对信息产业的投入逐渐加大。我国企业若想真正地与国际接轨,就要培养一批高端的信息技术人才,具备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能够掌握国际先进技术为本国企业服务,从而促进了企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3.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全球经济活动的主体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化经营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跨国公司成为各国开展全球经济活动的主体,开始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竞争,决定企业间胜负的关键性要素已经不再是一个企业所拥有的物化资本的数量,而是一个企业所拥有的人才。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必然带动企业人才的进步,人才国际化是企业增强自身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三、我国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国际化战略理念过于单一

目前,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还仅仅停留在经济国际化的层面,而且我国企业正处于走出去的起步阶段,受到经验及形势局限,尚未形成适合其发展的全方位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使人力资源无法得到合理配置,不仅使企业内的本土人才达不到国际化的标准,还会使引进的国际化人才流失。

2.本土人才外语应用能力较差

国际化人才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然而在我国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在学习外语阶段对读、写能力比较重视,却忽视了听、说能力,以至于很多人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在实际工作中不能熟练运用外语,阻碍了企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我国企业不能只依靠引进国外的国际化人才,而是应该把目光放在本土人才的培养上,这会更有利于我国企业的发展,而本土人才的培养应该把提高外语能力放在首位。

3.不能合理解决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的跨文化冲突

我国企业在确立国际化发展战略过程中所面临的另一巨大挑战则是文化无法兼融。这就导致许多企业出现引进的人才和本土人才不能融合的情况,这种不融合的背后是巨大的国家、地域及企业文化的差异,其根本原因是国际化人才的本土化出了问题。我国很多企业对这个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缺少有利于国际化人才发展的企业文化,长此以往,不但这些冲突没有得到解决,而且还会使矛盾激化,引进的人才不能发挥作用。

4.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

我国很多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较少,给员工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不多,而且没有针对性。大多数企业在人才本土化的培养上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制,而外聘的国际化人才虽然很优秀,可是一旦外聘人员的比例过高,就会给企业的管理带来很多问题,也会使企业的本土人才流失和管理成本增加。

四、我国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树立全面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

彻底转变人才管理思维,确立和落实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培养理念。企业不能一味地追求效益,忽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国际化人才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应该受到企业更多的重视,企业应该摒弃原有的狭隘的人才管理观念及方法,加深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认识,系统规划适用于企业自身发展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吸引、培养并留住人才。通过企业自上而下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形成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深刻认知。

(二)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外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掌握外语是走向国际的第一步,而外语能力的提升首先应从学校的教育抓起,让学生能够在学校期间就掌握外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同时提升文化素养。企业可以与学校合作,通过理论联系实践来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国际化人才,学校主要负责外语的基础教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使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企业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向学校提出外语人才培养的建议,同时也为学校提供物质上的支持。通过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不同职能,实现人才培养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从而使企业所需人才的外语水平得到提高。

(三)完善国际化人才培训体系

(四)培育共同价值观,建立全球化的企业文化

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是国际化企业必须具备的。企业的内部冲突会因为共同的核心价值观的建立而减少。在文化共性认识的基础上,根据环境的要求和企业战略的需求建立起企业的共同经营观和强有力的企业文化。确立国际化经营理念,同时兼顾选择和吸纳外来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做到优势互补。基于已有文化的多元性及其影响的深远性,新型的企业文化要有足够的包容性,能够被不同文化的员工所接受。而建立具有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体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无论员工还是高层管理者都应该积极参与,在企业内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使企业文化能够覆盖到每个员工的个人文化,提升企业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丁进,陈锡安,蔡爱华,王天明.“国际化人才”探析[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12).

[2]耿相魁.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几点思考[J].社会纵横,2008(1).

[3]杜秋永,史映雪.我国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问题和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2(5).

关键词: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培养策略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国内企业的对外交流程度和力度也在日益提高。随着国际资本进入我国市场,对就业环境产生了新的要求和发展方向。由于和国外企业合作的加强,导致财务核算工作出现新的要求,对财务的审计和会计业务的基本需求也要求和国际接轨。在全国范围内的就业市场上,对于这类有着国际化教育背景和处理国际化会计审计业务的专业化人才需求也是越来越大。我们国家为满足对会计审计人才的新需求,从上世纪末开始,一些国内高校都选择和国外教学机构合办培养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的道路,包括像南京审计学院、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和北京大学等开设的ACCA方向班。

一、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的概述

1.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的定义

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要求能够胜任国际市场竞争的需求,具有全球意识和视野、积极开放的心态、复合型知识体系、跨文化沟通能力、懂技术、精通外语、善于交流等全方面的会计审计人才。

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要具有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同时在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以及会计学和审计学都有着完善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的高技术专业人才。由于会计审计工作作为经济领域高层次的管理和监督工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全新挑战,对会计审计工作的要求也是不断提升。所以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应运而生。

2.培养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的意义

二、我国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的培养现状

1.专业师资力量不足

2.未能跟上国内外新准则和制度,教育理念严重滞后

3.对理论实践不足,过度重视理论课程

4.教育模式过于传统

三、加强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培养的策略

1.课程设计上要符合实际要求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要具有前瞻性和国际化思维。将全球化思维方式融入学校的日常教学过程中。采用科学系统的教学方式,实现注册会计师考试内容和学校的日常教育完美结合,并适当替换和变更相近课程,减轻学生的负担。通过课程改革的实施,推动学生全方面技能和能力都有质的飞跃,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专业外语能力,为以后的适应国际化背景的就业环境奠定基础。

2.发挥双语教学在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在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教学过程中,教学中,尽量使用国外原版教材,但是要确保在课表许可的范围内,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对课程结构进行适当优化,保证课程的高效性。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国际会计审计方法。通过双语教学,使学生有能力完成对英文资料的阅读,保证有能力独立处理涉外财务工作。

3.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的考试和考核制度

4.建立国际化的实践教学基地

在学校建设教学基地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实验室的网络设施实现国际教学资源的共享。目前,很多国外高校开设网络特色教程,其中也包括不少的会计审计方面的课程。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推动教学活动的国际化进程。

四、结束语

参考文献:

[1]国审训.培养国际化高端财会审计人才的成功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7(Z3).

[2]刘东辉,崔澜,孙玲等.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04).

[3]刘东辉,崔澜,孙玲.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培养问题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09).

[4]刘东辉,林丽,盛永志.基于国际化需求的会计审计人才培养途径探析[J].经济视角(上旬刊),2015(02).

我国自加入WTO以后,逐渐融入了全球化进程。尤其是近年来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使得我国在国际旅游市场中的份额不断增加,旅游业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在旅游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我国酒店业的国际化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我国本土酒店集团业通过合资合作、引进海外管理方式、带资管理、战略联盟等多种运营模式来加快集团化、国际化进程。另一方面,国外酒店集团也通过特许经营、管理合同、购并、战略联盟以及合资经营等多种形式迅速向我国酒店市场扩张。无论是我国本土酒店的国际化还是国际酒店的本土化,其最为关键因素都是人才国际化。

所谓国际化酒店人才,就是指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具备流利的外语沟通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熟悉国际经济运行规则与法律法规、掌握品牌国际经营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毋庸置疑,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和输送合格的旅游应用型人才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旅游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也应迎接国际旅游市场对人才高要求这一挑战,因此高职酒店人才培养国际化势在必行。

1我国高职酒店人才培养的现状

我国酒店管理高等教育最早开展于1979年,在所有旅游管理类专业中为开办最早的专业。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探索,我国旅游高职院校纷纷形成了符合自身特色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和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形式,学生质量明显提高。具体而言,其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的主要特点如下:一是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二是教学目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主要通过在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2旅游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酒店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现状

2.1我国酒店业对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我国酒店业集团化、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决定了其对人才需求量地急剧增加。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需求为例。世博会期间,涌入中国的外国游客已达到上千万人次。按国际惯例,酒店客房数和在职人数之间的比例应是1∶1.1,即每100间客房需要员工110人,而这个比例目前在国内是1∶1.5-1∶2.5。据国家旅游部门统计,2010年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酒店业人才缺口至少为50万。

除了人才缺口之外,人才质量也同样令人担忧。在旅游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入境游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据统计,2010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达到1.32亿人次,入境过夜人数达到545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430亿美元,同比增长8%。庞大的国外客源市场,促使中国酒店业竞争的进一步升级,从而使得高素质的国际酒店人才需求更显紧迫。然而,目前的情况是,外语流利,并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的人才十分短缺。根据对北京、上海、深圳等二十多家国际品牌酒店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急需的酒店人才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涉外高技能型人才”,即在酒店中从事涉外接待、涉外沟通与联络、境外客户关系管理、境外营销等工作的人才;第二类是“具有国际水准的经营管理人才”,即从事服务管理、公关、销售等部门的高级经理人才。

2.2境外酒店业对跨国工作的中国籍酒店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境外酒店人才是指在能直接在国外各类酒店从事服务与经营管理的中国籍员工。由于我国旅游者庞大的市场基数和强劲的消费能力,出境游在国际旅游市场中异军突起,并以年均15%的速度快速增长。在此背景下,作为全球经济发展支柱的酒店业正不断增设迎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服务项目,并逐渐提高中国籍员工的招聘比例。我们选择了与我校保持长期合作的13家阿联酋酒店集团进行实地调研,见图1~图2和表1:

调查结果显示:阿联酋仅迪拜和阿布扎比每年就需要招聘3500名左右的中国籍员工赴当地各大酒店工作,且在这两个地区的外籍人力资源结构中,中国籍员工的比例已经达到21.3%,位居第二位(仅次于印度籍)。据预测,在未来的五年内,阿联酋酒店业还要更大规模地招聘中国籍员工。

从2008年-2010年境外合作酒店集团来我校招聘毕业生时所提供的岗位来看,餐饮、客房等一线技能服务岗位招聘人数增长幅度在三年内趋于平缓,而客户关系服务岗位则成为新的需求热点,其中2009年招聘数量较2008年增长78%,2010年又较2009年增长了20%。这一数据说明,客户关系服务类岗位存在着较大人才缺口,同时也预示着国际酒店业的人才需求正从技能服务型向关系服务型转变。

除了中东地区以外,其他发达旅游国家,如美、英、日等国也通过各种途径招聘中国籍员工赴当地工作。由于这些国家对外劳务合作政策尚未完全对中国开放,因此在与我国各类高等院校合作时,多以技能实习和培训的形式招聘中国籍大学生。

综上所述,国际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和我国经济实力增强,无疑为我国酒店人才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国际就业机会,同时也对我国迅速培养国际化酒店人才提出了紧迫要求。

3高职酒店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必要性

3.1改变人才培养滞后的现状,满足境内外酒店业对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在旅游全球化背景下,酒店国际化、集团化的发展趋势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旅游职业教育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目前,我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在为本土化酒店培养中、低端的服务和管理型人才方面的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其人才培养还是凸显出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由于酒店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其职业技术标准和岗位要求与国际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就使得学生现有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缺乏国际元素,远远不能与国际接轨。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体系不能满足国际市场对高质素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从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来看,其层次单薄,培养目标单一。本课题小组通过对全国23所有代表性的高职旅游院系进行调研,结果显示绝大部分院系的课程设置主要涉及酒店前厅、餐饮与客房三大服务部门,而对于酒店其他部门(如营销、财务)涉及甚少。这样一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发展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局限性。从课程设计来看,也难以与国际市场接轨。虽然近年来,不少院系在课程设计改革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主要表现为将行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纳入课程设计之中。但是具体而言,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缺乏国际化的视野;二是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低下;三是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综上所述,现行的课程体系不能适应旅游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市场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2)教材建设的国际化程度不够。虽然我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目前使用的教材资源较为丰富,但是教材内容不能及时反映国际上的新理论、新思想和新的行业发展动态。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许多教材的编写人员并没有直接在国际职场中从事一线服务和经验管理,缺乏对国际酒店管理理念和服务规范的了解,从而导致教材内容滞后于国际行业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虽然有部分高职院校深感教材的局限性,尝试直接引用国外的原版教材,但由于对学生现状、师资水平和现行体制等方面照应不足,也影响了教材的使用效果。

(3)双语型师资队伍严重匮乏。在旅游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是培养出思想、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人才。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手段之一就是双语教学,也就是需要一支双语型教学团队来实施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近年来,我国旅游高职教育在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各大院校纷纷通过挂职锻炼、企业培训等方式建设了各自的双师型队伍,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但是,双师型教师普遍存在着外语教学水平低下的问题,无法承担双语教学。而部分能够承担外语教学的教师又缺乏专业学习背景,无法承担专业课的教学,自然也无法承担专业课的双语教学。由此可见,双语型教师的缺乏必然成为制约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大瓶颈。

上述种种局限都是因为我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长期以来是以培养本土化人才为目标,时至今日呈现出较大的滞后性,这显然不能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求。旅游产业的国际化速度非常快,如果及时调适人才培养的策略和模式,就能抓住这个机遇,为我国酒店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输送资源,并为国内酒店业整体健康和长期发展做出贡献。

3.2能有效促进我国高职教育整体健康蓬勃发展,提升其国际化办学水平,增强其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市场对国际型法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敏锐地把握到法学教育的时代脉搏,从社会对法学人才的需要出发,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于2008年成立以国际型法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法学实验班,经过4年努力,法学人才的国际化培养已初见成效。

法学人才国际化培养的目标定位与改革路径

为避免法律、英语都没有学好的“四不像”培养,在学院的领导下,法学专业一开始就把法学人才国际化培养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从事法律实务工作能力和进一步深造基础的、精通法律和外语的、面向国际的复合型法律人才”。改革路径是以法学为基础,以英语为特色,循序渐进,稳扎稳打。

1.以法学为基础

法学专业培养的人才首先是具有扎实的法学基本功,在法学和法律职业领域具有竞争力的法律人才。因此,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对于教育部设定的法学专业的16门核心课程,对法学实验班的学生和普通班的学生做同等的要求,不降低课程设置与学分的要求,以使实验班学生具备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

2.以英语能力的培养为特色

法学人才国际化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跨国法律事务的交流能力。基于学校英语系、大外部与法学专业同属于文法学院,英语师资力量雄厚,调配方便,我们将国际化的特色定位为英语能力的培养。

3.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稳扎稳打

人才的培养有其自身规律,培养模式的改革关系到学生培养的质量和效果,牵一发而动全局。在改革中,学院充分利用现有的办学条件,尊重法学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在原有的培养方案基础上,在不降低对学生法学基础理论课要求的同时,进一步设置具有特色的突出英语能力的课程体系,尽量避免培养方案的巨变引起学生知识体系的缺失。

法学人才国际化培养的特色

1.课程设置的国际化

一是注重对学生基础英语能力的培养。在全球化时代,随着我国入世,国际交流的重要性日益显著,英语的学习和应用已成为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条件,并在未来可能限制一个人的上升空间。在实验班的培养方案中,第一学年开设“英语精读”“英语听说”和“英语口语”3门课程,主要加强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第二学年开设“英语精读”“英语听说”和“英语泛读”3门课程,在原有基础上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词汇量,使英语课程的设计呈现出层次性和递进性。

二是注重对学生法律英语能力的培养。学习英语的目的不是单纯的为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运用英语流畅地进行国际交流,用英语工作。为此,在大一、大二基础英语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学校还在双语模块中设置了“英美法概论”“国际知识产权法”“国际法实务”等5门双语课;在英语模块中,设置了“英语笔译”(Ⅰ,Ⅱ各32学时)“法律英语写作”“英语口译”“商务英语”等课程。形成了比较丰富的双语及英语模块课程体系。

2.师资队伍建设的国际化

教师是人才培养环节中的灵魂。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学生,必须以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教师为前提。我们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蕴含的国际资源,不断推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进程。

一是坚持做好“走出去”工程。迄今为止,法律系已有5名教师先后赴德国波恩大学、美国休斯敦大学、圣玛丽大学等学校进行了为期半年或1年的海外访学研究工作,通过访学提高教师的英语语言能力及国际化视野。

二是同步做好“引进来”战略。实验班开设的“英语口语”“英美法概论”两门课程均由外教讲授。此外,2010年~2011年,具有美国执业律师资格和实务工作经历的休斯敦大学DouglasA.Erwing教授受聘为文法学院外籍教师,在为法学实验班和研究生开设“美国宪法”“美国财产法”等理论课程的同时,还为学生讲授“英美法案例分析”等实务类课程,开拓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三是在全院范围内整合教学资源,将英语系一批具备条件(本科英语专业,硕士法学专业或者接受过法律英语教育)的优秀青年教师吸收至英语模块和双语模块课程师资队伍中来,为法学实验班讲授双语和“法律英语写作”课程。

3.教材选用的国际化

为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使学生接触原汁原味的英语,学院的双语课“英美法概论”和“西方政治制度”均使用美国原版教材;其他的双语课程也在国际化教材使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欧美”使用了美国的原版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4.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国际化

法学人才国际化培养成绩显著

1.英语语言能力提高显著

通过高强度的英语训练,第一届实验班学生在英语语言能力上成绩显著。英语四、六级一次通过率100%,史由由同学连续3年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相继获得1次特等奖、2次一等奖;马雅红同学和任馨怡同学获全国大学生法律英语大赛三等奖;多名同学以优异的成绩出国深造。

2.综合能力卓著

实验班学生除了优异的英语成绩外,其法学课程成绩以及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充分提高。2008级实验班学生46.2%获得过奖学金。法学专业学习成绩前30名的学生,实验班学生占57.7%;综合排名前30名的学生,实验班学生占50%。实验班学生考研率41.7%,就业率100%。

法学人才国际化培养的未来

1.进一步完善英语课程体系

在学院原来的培养方案中,大一、大二注重基础英语能力的培养,到大三、大四时直接进入专业英语学习。由于专业英语词汇不足,使得专业英语的学习比较困难,因此,学院在2012级的培养方案中,在大二第二学期增加了“法律英语”课程,这样就形成了基础英语——法律英语——专业英语(英语、双语模考课程)的梯次,进一步完善了“在学习法律中学习英语”和“在学习英语中学习法律”的课程体系。

2.积极开展提高学生法律英语水平的第二课堂活动

人才的培养,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所形成的培养氛围也必不可少。为此,学院为实验班配备从海外访学归来的教授专职负责实验班学生的培养工作。在实验班成立法律英语兴趣小组,通过该小组的活动,培养学生对法律英语文献的阅读能力;通过举办法律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训练学生的法律英语写作能力和法律英语表达能力;组织学生翻译法律英语文献,锻炼学生的笔译能力。

3.进一步探索法学人才国际化培养的深度与广度

【关键词】江汉录井海外项目人才培养

1海外项目历史及现状

2海外施工素质要求及人员现状

3应对方式

鉴于现有人员的实际情况,短期内最好参加钻井大包这种项目形式。既可依靠大包项目来分散风险,获得利润,又可学到国外先进技术与经营管理经验,培养锻炼自己的生产、经营管理和作业队伍,也有利于积累海外项目的运作资质,扩大对外影响。其次可以小规模独立参加招标,锻炼和培养跨国经营管理的项目经理人才队伍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积累进军国际市场的经验。长期来看还是要立足于青年员工的培养及外籍员工的培养。青年员工的培养要进行综合性的培养,要向项目经理的目标培养。外籍员工的培养要达到录井队员全部本地化的目标。

4培养方式

4.1外籍员工的培养

4.2青年员工的培养

5结论及建议

江汉录井人才的现状已经严重制约了海外项目的开拓。只有立足于现有人员,采取合适的项目组织形式。采取长期的人才培养及员工本地化等方式来缓解国际化人才的缺失。建立健全合适的机制体制,确保留住人才,不让人才流失。建立健全合适的倒班倒休制度,完善后勤保障制度等来确保海外施工人才能够安心在国外工作。条件允许可以让录井仪器制式发展,可以避免国内员工不熟悉仪器,耽误培训本地员工及项目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陶宏亮.浅谈海外项目经理的人员管理[J].国际化经营,2008,12,54-56

[关键词]中石化企业培训国际化人才BFT应试

前言

近年来,在中石化集团公司的战略部署下,河南油田在起步较晚、装备相对落后、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坚定不移地推进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同时2004年以来,河南油田人力中心承办的国际化专业技术人才的语言培训达900人次之多。根据目前海外业务急需和未来项目需求预测,国际化人才缺口仍然很大。随着项目的拓展和队伍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国际化人才短缺是制约海外市场发展的主要瓶颈。

同时综合海外市场情况反馈,多数管理和技术人员英语水平相对较低,书面报告困难,特别是语言沟通交流能力弱,已经成为外创市场单位取信甲方、巩固已有市场、持续承揽项目、开创新市场的障碍。如何有效、快速为河南油田培养、储备国际化人才,包括如何掌握BFT的应试技巧,如何通过阶段培训使学员快速提高听说能力,最终在5个月的培训后达到集团公司要求的分级培训目标,这已经成为河南油田乃至整个集团公司培训中的一个攻关点。

一、琢磨BFT应试技巧,提高学员的应试能力

BFT考试是国家外专局针对国内人员出国培训必须达到的交流水平而设置的测试,针对短期和中长期出国培训都制定有明确的国家级标准,目前主要涉及的是中高级水平测试,总分200分,测试成绩总分达90以上为中级水平,120分以上为高级水平。内容上从听、说、阅读、写作四方面测试学员的英语水平,因为BFT考试题型的相对固定性,近年来各培训机构都在培训中研究针对性应试技巧,河南油田已承担了七期该类培训班。由于人事部明确要求此类培训班必须参加BFT考试,因此,国际化人才培训部在培训中不断摸索,形成了自己的应试技巧风格,在历年来的考试中一直居中原考区榜首。总结出的BFT应试技巧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心分析BFT口语考试难点所在,针对性强化训练

BFT口语考试满分50分,共分个人信息回答、图片描述、话题讨论三部分,参照流利和连贯程度、词汇能力、语法的掌握范围及准确性、语音、交流能力等五个标准,采取整体打分的形式。因此,针对不同标准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难点突破:

2.图片描述——针对结构性描述以及拓宽词汇量进行强化训练:此部分考核对学员的训练首先放在词汇量的积累上。教师结合同类话题训练,配备“21世纪报”等英语杂志,增大阅读量,扩充词汇,并且反复练习描述事物常用的句型及表达方式;其次,对图片描述的结构要素重点强化,训练学员对图片表象描述性陈述,直到每一位学员描述时都不会出现结构性描述失误;最后,通过大量的示例图片来进行演示训练,增强学员的理解能力,确保学员图片描述不出现理解性错误。

3.话题讨论——增加大量的范文,引导学员自主拓展话题:考试时两位学员从考官所给5~6个话题中选择一个进行交流。主要考查进行口头表达及口头交际能力和交流的互动性。就此一方面加强用英语进行释义的训练,提高学员理解和用自己的话表达观点的能力;另一方面采用“一帮一”,程度好的学员带动程度弱的积极参与到讨论中;第三,不定期地举行英语辩论赛或即兴演讲等,提高学员英语表达和反应能力;最后,强化学员的“观点-阐述-结论”模式意识,增强口语表达的组织性和逻辑性。

(二)不放松听力基础训练,针对不同听力题型选择素材疯狂练

听力在英语学习及各类考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中国人多年哑巴英语的学习直接影响听力,使效果不佳,大多数学员都对听力考试怀有恐惧心理。归结原因,他们在语音、语法词汇及学习方法上都存在一定问题。

(三)解读BFT阅读中的最难点,打专题战役

另外,依据BFT大纲,引进各种题材的阅读材料,包括石油科技英语,指导学员全方位、各种途径地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提升阅读能力。在BFT考试前的一个月,阅读方面的培训侧重点就转移到应试技巧的训练,主要参考教材《BFT阅读理解教程》。

(四)听说读先走,集中性专题同步,可以快速提升写作能力

BFT写作分两类:格式小作文和议论文写作,总分30分。为提升学员的得分点,主要的技巧反而不在写作中,而是放在听说读训练中,写作训练反而侧重在格式训练。这是因为在多年的考试中,发现学员的写作弱点基本还是词汇量达不到、论点展不开以及语句运用不规范,所以,训练听说读的同时,写作围绕相应的专题来进行。例如,听力、口语和阅读进行到训练环境专题时,写作可同步进行。因为听力首先提供了大量的示例素材,口语训练时又进一步扩展、强化记忆,在阅读中进一步增加词汇量和知识面,最终写作时只需要提醒学员注意写作语句的规范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阶段性实施听说训练,确保听说能力逐步提升

(一)恢复阶段:进行基本表达训练

(二)强化阶段:强化学员的语言功能训练

在第一阶段积累的基础之上,通过增加指定的大量口语练习话题,使学员进一步学会在具体语境中进行得体的交流,对环境、教育、旅游、运动、交通、自然灾害、购物、卫生医疗、经济、新闻热点等社会话题能展开一定容量的讨论,围绕这些话题进行拓展性反复练习。

(三)巩固提升阶段:将前两个阶段练习的内容进行回顾、拓展,既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又进一步拓展延伸

三、结论及认识

国际化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影响到整个河南油田海外队伍的素质和竞争力,因此,在培训中不断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及时做好调研、反馈,及时更新培训内容,是我们每一个培训师的职责所在。只要我们坚持以海外人员的需求为导向,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培训内容、方式,在前景广阔的海外拓展中我们的培训空间无限。

【参考文献】

[1]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编.BFT英语口语[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04.

[2]梁艳春,郅红.阅读理解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07.

[3]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组编.阅读[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4.08.

然而,目前我国酒店业中高层管理者外语水平普遍较低,拥有海外教育背景的国际型管理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要想成为国际化酒店人才,出国深造无疑是一条最佳途径。那么,出国学酒店管理有哪些方向?哪些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实力较强?现推荐国外一些著名的酒店管理学院,可供参考。

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

该校属于公立大学,被公认为欧洲最优秀的大学之一。该校的学科和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其中旅游、酒店类专业硕士课程在西班牙享有很高的声誉。由于学校本身拥有多家星级酒店,学生可直接参与带薪实习。该校非常重视与外国大学互相交流学生和研究成果,目前有1500多名来自全球各地的留学生,学习环境国际化氛围浓厚。此外,该校拥有附属的语言中心。

新加坡东亚商学院

该校是一所国际认可的商学院,特色就是酒店与旅游管理专业,是新加坡两所著名的酒店管理院校之一。学生学习两年可获高级大专文凭,达到一定要求者还可赴英国带薪实习6个月,成绩优秀者有机会在英国完成学位课程,获得威尔士大学的学士学位。此外,该校通过了新加坡政府的私立教育素质质量认证,其开设的课程同时经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的CAIS认证,其学分被英联邦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高校认可。

法国瓦岱勒学院

该校是一所拥有20多年酒店管理教育经验的跨国教育机构,在加拿大、俄罗斯等地拥有10多家分校。2003年,该校获得世界酒店服务业(最佳培训课程)大奖,证明其在专业教育领域的出色成绩。该校的教学体制灵活,所有学生在5年的学习过程中可自己确定学习计划。例如,第3年学习结束后,学生可获欧洲学士学位文凭及法国公立大学学士学位文凭;第4年学习结束后,学生可获欧洲硕士学位文凭及法国公立大学硕士学位文凭。此外,该校为学生提供各种留欧实习、工作的机会。

荷兰马斯特里赫特酒店管理学院

马斯特里赫特酒店管理学院位于马斯特里赫特郊外著名的中世纪城堡“KasteelBethlehem”,该学院成立于1950年,是荷兰最著名的酒店和旅游管理学院,该校的毕业生遍及世界各大酒店管理集团,2000年,该学院被三种专业出版物评为荷兰最好的酒店管理学院。学院占地22公顷,教学设施非常完善,有现代化多媒体视听功能的图书馆,有专供学生教学实践的旅馆、餐厅,有学生自己管理经营的酒窖,甚至还有一个9栋的高尔夫球场。

酒店管理学院自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学生不仅需要接受严格的专业培训,还要学习经济学、管理学和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在校期间还要不断到学校自己的旅馆、餐厅实践所学到的知识。学院还与国际著名酒店集团(S-tarwood,NHHotels,RadissionSAS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学生常常要到这些著名的酒店完成实习任务。此外,该学院还是欧盟Socrates项目的成员学校,学生有机会到Socrates项目的其他成员学校交流学习。

爱尔兰香侬酒店管理学院

该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知名度很高的酒店管理学院专业学校,学制4年,其中包括2年的五星级酒店带薪实习。学位由爱尔兰国产大学颁发,并被国际酒店餐馆协会、英国酒店管理协会等承认。香侬酒店管理证书课程及专业课程注重酒店业具体职位的能力培养,专业程度较高,有酒店金融、酒店市场营销、酒店信息技术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等。几十年来,该学院培养了大批酒店管理高级人才,其毕业生就业率达到过100%。

比利时BBA布鲁塞尔国际酒店管理教育学院

BBA布鲁塞尔国际酒店管理教育学院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在UCL大学校园内。BBA是由私人投资与美国教育机构合作的国际教育学院。BBA现在是比利时酒店管理方面唯一的一所商科、用英语授课的学校,专门从事国际酒店管理者的培训。

在学位方面,学生可以选择学士学位课程或研究生课程。第一学位:国际酒店管理理学士学位,是在第三年末学习后授予的,并且能够使学生找到雇主。第二学位:酒店管理研究生理学士荣誉学位,学生在获得国际酒店管理理学士学位后,可以进行两年的业余学习,经考试合格后即可获得酒店管理研究生理学士荣誉学位。

英国IHMES国际酒店管理学院

IHMES国际酒店管理学院是由两位酒店经营大师于1984年创建的,主要提供酒店管理方面的高级文凭课程、学士学位课程(与格拉斯哥喀里多尼亚大学合办)与和酒店和商业管理研究生文凭课程。

IHMES位于英国中西部的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英国人岛,学院教学设施先进,拥有各种酒店模拟设施。结合英美酒店教育的精华,学员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并为每位学生安排单独的指导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学生在高级文凭两年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还可以参加在英国各大饭店的带薪实习。在获得高级文凭后可直接升入位于格拉斯哥喀里多尼亚大学酒店管理专业三年级,读完三年级并成绩合格者可获学士学位。

英国伯明翰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

伯明翰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是英国目前唯一的一所酒店旅游专业学院,创建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学院高质量教学和完善的教学设施及多样化的专业课程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海外学生。该院所设置的课程质量由伯明翰大学进行资格认证,所有本科学位课程和研究生学位课程由伯明翰大学授予。实习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习地点可以选择英国、欧盟国家、香港、美国、加拿大和塞浦路斯。学生可申请九月或二月(部分专业课程)入学。一定学历和工作经历的学生,可以申请直接攻读国家高等教育文凭或学位课程第二年或最后一年。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

位于澳大利亚风景旅游胜地布里斯班的昆士兰大学,是澳大利亚重点大学之一,拥有在校生近3万人,其中有来自80多个国家的2000余名留学生。昆士兰大学的教研实力全球闻名,大学旗下的旅游与休闲管理学院提供的旅游和酒店管理课程是该校的名牌课程之一,教学内容包括旅游酒店及休闲研究、全球旅游商业准则、旅游及运动系统、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旅游风险管理等,均由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资深教师授课,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悉尼国际旅游及酒店管理学院

悉尼国际旅游及酒店管理学院(Int-ernationalCollegeofTourism&Hot-elManagement)是一所专门培养旅游及酒店管理人才的资深院校,与世界著名的旅游和酒店管理学院“CesarRitz”和澳洲名校麦考瑞大学有密切合作关系。学院

坐落于悉尼北部著名的曼利风景区。除了美丽的校园环境之外,更为加吸引人的是学院提供的优质而实用的课程。学院提供的课程丰富多彩,总体上分为三个层次:大专课程(酒店管理、事务管理、旅游管理、运营管理);本科课程(酒店和旅游、酒店管理、国际旅游、事务管理);硕士课程:国际商务。

瑞士DCT国际酒店与商务管理学

瑞士DCT国际酒店及商业管理学院位于瑞士风光秀丽的花园城市――LUZERN-VI-ZNAU。DCT自1991年始以其专业的酒店管理教学模式及国际化的学习氛围吸引着来自全世界四十多个国家的国际学生。学院成立至今,亦已成为瑞士颇具声望的专业酒店管理学院之一。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大学英语教师;跨文化能力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一、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大学英语教师的重要作用

要培养国际化人才,首先要对这个概念有具体深入的理解。国际化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包括: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熟悉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和多语种表达能力;熟悉掌握国际惯例,对国际法、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知识产权等有比较深的领会;较强的跨文化沟通和整合能力;在国际舞台上独立活动的能力;较强的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能经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在做国际人的同时不至于丧失中华民族的人格和国格。从上述描述中不难发现,国际化人才的概念体现了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从接受式向启发式转变,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这一系列转变中,大学英语教师需要承担起人才培养的新任务,除了传授语言知识,还要学习如何促进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形成,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坚持语言教学的人文特点,帮助成长为具有独立人格的健康的高素质人才。

二、大学英语教师提高自身国际化水平的途径

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要使自己成为国际化的人才,就是要努力向国际化人才的特征靠近。对于大学英语教师来说,若要担负起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使命,必须将提升自己的国际化水平和教学相结合,才能实现适应时展潮流的新目标。

(一)树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意识

树立国际化人才培养意识包括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强化创新意识的培养。语言作为沟通工具,承载的是思想和文化。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对语言的作用有更深刻的认识,他们不仅是在教授语言,更是作为一个文化启发者在工作。如果仅仅教授一些语言的技能而不对所涉及的文化背景进行启发、引导和比较,教出来的学生也只是学到了一些皮毛,不能够真正领会语言背后由于不同的文化思维方式导致的沟通上的差异。针对国际化人才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时的英语沟通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英语教师将文化融入到英语教学的课堂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部分的课堂教学和引导要更重于语言知识的传授,因此,必须转变以围绕语言技能学习为中心和将英语等级考核为终极目标的传统学习方式,语言应用能力和国际化思维方式培养应该成为教学的核心和终极目标。随之而来,在进行自我身份定位时,英语教师做到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才能引领学生有效发展自己,切实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

(二)采用国际化的教学模式

在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理念指导下,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也必然要从一成不变的知识传授型向多元化、启发式转变。在教学方法上,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减少单纯的知识灌输,增加各种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应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并采用启发式、研究式、案例分析等手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重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教师有必要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支持和指导。赋予学生权利,给他们提供机会,让其学会支配学习诸要素并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同时形成民主的、合作的、互动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出当今教育所提出的“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特别强调的是,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大学英语教师加强学生学习策略的培训。

教学资源利用要更加多元化,选择一些能够体现英美文化特点的原汁原味的真实语料,具有知识性、人文性、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能够不拘泥于某一种或几种教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广泛搜集运用各种资料来拓展学生的语言输入渠道,多角度、多学科、多平台地为学生呈现外语国家的生活习惯、行为准则、思维方式、语言习惯、价值观念等文化信息。

(三)学习将国际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时,需要同时加强中外文化的学习、了解和比较,不能把跨文化交际变成全盘西化交际,不能忽视本国文化的根基作用。只有在立足于本国文化基础上,了解不同的文化特点以及与本国文化的差异,才能实现真正不狭隘的国际化;不厚此薄彼,才能实现平等、畅通、有自尊的交流。引导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自然及人文地理、社会、历史和文化,在帮助其形成国际视角的同时,也要向学生教授一些优秀中华文化课程,让其学习中华文化的英语表达,传承发展中国先进文化,使中华文化在世界多元化文化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

三、结语

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应当积极地转变角色,提升自己的国际化水平。通过转变教学理念,以培育国际化人才为根本的教学目标,改变传统的以语言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用国际化的观念指导教学,加强中外文化的学习和比较,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思维方式。

[1]孙建光,余洪红,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大学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J],语文学刊,2012,(11):57-58

[2]王博,基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2,(11):148-149

[3]胡永红,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大学外语教师自我定位[J],神州教育,2011,(8):50-51

[4]朱晓兰,英语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和途径[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3):63-64

[5]刘荔,陈红,浅谈大学英语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及策略[J],科技信息,2009,(8):344-45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人才培养对策

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国内一批跨国企业积极探索寻求海外发展。然而,我国的高端人才特别是国际化人才极其短缺。为此,探讨我国企业在人才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改进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际化人才的内涵及培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人才国际化的不断加深,国际社会对于国际化人才的定义正在日益趋同。当今学界一般认为,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层次人才。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涉及诸多方面,主要体现在人才国际化培养理念、跨文化冲突管理、国际化人才激励机制、企业本土国际化人才塑造等四个方面。

二、我国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企业对于国际化人才培养愈加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外籍人才引进和留学人员归国成效显著,国际化人才配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但是,大量的文献和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参与国际竞争的经验不足,我国企业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1.缺乏一套完善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理念。我国的大部分企业正处在“走出去”的“刚出门阶段”,受缺乏经验或者形势所限制,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往往导致资源配置的错位和优秀人才的流失。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掌握我国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企业,经常以独立的项目形式推动,缺乏系统性规划,易失于片面或由于领导更替、组织变动、预算缩减等各种因素而难以长期坚持人才管理工程的构筑。

2.解决跨文化冲突的能力不足。很多企业在引入海外人才后,经常会发生因“海龟”与“土鳖”难以融合而出现的“文化休克”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国际化人才的本土化这一环节上出了问题。我国企业往往在跨文化融合问题上未能给予充分重视或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缺乏文化交流和沟通,没能有效地建立起公司特有的、能为广大员工所接受的企业文化,导致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冲突,引进的国外人才不能为我所用。

3.激励机制不健全。我国大部分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员工的薪酬未与国际接轨,人才激励机制僵化,收入分配体现不出员工能力的价值,与同等外企员工的福利待遇相比要低很多,这既不利于吸引从事“走出去”战略的人才,又不利于稳定职工队伍。不可忽视的是,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制还将使管理人才的收入大打折扣。

4.企业内部人才培养体制缺失。许多拥有海外业务的大陆企业往往由于规划不足或是出于成本的考虑,没有及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人才本土化培养体制,派遣不熟悉国际化操作的员工或是一味雇佣海外人才进行管理,这种做法的风险是很大的。从许多任用国际化人才却失败的例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由于内部缺乏完善的内部人才培训体制,过高比例的外聘国际化人才很有可能与原有企业的组织文化产生矛盾,从而造成人才的流失和企业成本的增加。

三、进一步推动我国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对策

1.树立起完整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将人才国际化视为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想真正得利于国际化人才的汇聚,获得企业营运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观念上推进人才管理思维的彻底转变,摒弃原有的狭隘的人才管理观念与方法,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吸引、运用培养并保留人才。在国际市场上,不能为企业持续的收益所蒙蔽,而忽视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必须意识到国际化人才在全球市场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并系统地全盘规划企业自生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企业自上而下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形成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深刻认知。

2.重视国际化过程中的文化融合工作,培育企业的跨文化竞争力。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国际化人才与不同特质的多元文化在企业中交流与碰撞,会迸射出单一文化所不能产生的思维灵感和创新成果,这种多元、包容的文化碰撞十分有利于塑造宽广的企业文化。为此,企业应该打造自己的跨文化竞争力。企业应该适时地指定特定人员负责跨文化融合的工作,考虑双方思维行为上的差异,统一思想,及早确立新的多元化的企业文化,并不断向员工传播新理念,以起到增强员工组织认同和组织承诺的作用。在国内、国际人才一体化的同时,用包容、开放、理性的心态和管理理念,解决跨文化管理问题。

3.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激励机制。鉴于国际化人才的特殊性,我国企业应采取更为灵活的激励分配方式,积极探索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多元化激励机制。第一,在薪酬激励方面,国内企业要建立灵活而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促使薪酬体系与国际接轨,为国际化人才提供经济动力,保证这些人才获得了与他们的劳动和贡献相适应的报酬,最大限度地激发国际化人才的活力。第二,在事业激励方面,把国际化人才安排到最能发挥实力的重要岗位上,必要时还要协调工作方式。通过仔细设计评价机制和职业生涯计划,提高可感知的个人-组织以及个人-工作的匹配程度。第三,在文化激励方面,企业要为引进的国际化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文化氛围,使其适应企业文化,充分发挥特长。让国际化人才真正感觉到企业尊重知识、渴望人才的价值理念。

[1]倪鹏飞,潘晨光.人才国际竞争力:探寻中国的方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孟秀勤,史绍洁.国际化人才战略与开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高校旅游专业;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曹毓(1973-),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教育与旅游企业管理。

应用型国际化人才是指既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又具备较高国际素质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

一、应用型国际化旅游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特点

(一)广而专的知识结构

国际化旅游人才掌握的知识要“广”。“广”首先是指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掌握了文学、法学、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美学、艺术等基础知识;其次,“广”是指在掌握本土知识的同时,能深入了解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悠久文明和历史文化,了解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现有社会状态和经济发展水平,能流利地使用当地语言进行交流,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价值观;国际化旅游人才掌握的知识要“专”。“专”是指具有精深扎实的国际旅游专业知识,熟悉各项国际旅游业务。尤其在掌握本土旅游法规的同时,能够很好掌握并运用国际旅游业基本规则和惯例,熟悉以GATS(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则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旅游业基本规则和惯例。

(二)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

国际化旅游人才的显著能力特征首先是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所谓国际交往能力,是指以对旅游者文化背景的了解和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的熟悉为基础,合理运用基本的沟通技巧,以灵活、务实的态度,协调国际旅游活动与交往中的各种关系的能力。各种沟通技巧的基础是良好的国际语言的能力,没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就不可能进行顺畅的国际交流;同时,国际化旅游人才还要能经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对多元文化有较高的忍耐度。理解并尊重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习俗,才能更好地和旅游者进行沟通交流。其次,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相比,可变性较大、风险性较强,因此,国际化旅游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以便在不确定环境下或突发状况下正常开展工作。

(三)敏锐的政治触觉和坚定的政治立场

二、旅游专业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一)我国旅游业对应用型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国旅游业快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之一。“十一五”期间,我国跃居全球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消费国。2011年入境旅游人数1.34亿人次,旅游外汇收入465亿美元;出境旅游人数7000万人次,出境旅游消费690亿美元,出入境旅游兴盛。但应用型国际化人才数量的不足,导致旅游人才与旅游产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制约了旅游业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涌入中国的外国游客达到上千万人次,作为旅游业三大支柱之一的酒店业,人才缺口很大。据统计,当年北京、上海等地酒店业人才缺口至少为50万。

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旅游者消费能力的强劲上升,出境游人数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19%。在此前提下,国际旅游业不断增设符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服务项目,因此中国籍员工的招聘比例也在不断提高。

(二)对应用型国际化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

目前,我国已跃居全球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与庞大的国外客源市场不相对应的是,高素质的应用型国际化人才严重缺乏。接待服务人员外语水平不高,跨文化沟通能力不强,降低了出境游服务质量,影响了客源市场的进一步扩展。通过对我国最大的几个城市旅游业进行调查显示,目前急需的旅游人才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涉外高技能型人才”,即从事涉外接待、涉外沟通与联络、境外客户关系管理、境外营销等工作的人才;第二类是“涉外经营管理人才”,即从事服务管理、公关、销售等部门的高级经理人才。

三、高校旅游专业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

(一)专业建设国际化

专业建设的总体原则应是: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根据学校资源优势、学科优势及自身特点,拓宽专业口径,保留传统专业方向,剔除陈旧过时的专业方向,设置急需及需求量较大的新专业方向,形成既符合社会需求又具有自身特点的专业定位。如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的做法是:在原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上,增设国际酒店方向、国际导游方向、国际旅游会展方向、国际餐饮管理方向。

(二)培养目标国际化

确定专业方向之后,应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培养目标。应用型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目标中应包括:具备广而专的知识结构;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具备敏锐的政治触觉和坚定的政治立场。

以旅游专业国际导游培养目标为例: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服务意识和心理素质,以及旅游管理、外语语言学、导游服务、中外历史文化等方面专业知识与能力,具有良好的外语表达能力,熟悉国家有关旅游的法律法规和国际礼仪,掌握国际导游、旅游企业外事接待、旅游咨询等方面的专业基本技能,具备出境领队岗位、国际导游岗位应有的沟通与讲解能力,能在国际旅行社、涉外酒店、旅游景点(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等从事外语导游、外事接待、旅游翻译、旅游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课程体系国际化

培养目标主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实施,教学质量的高低、培养目标实现与否,最终体现在课程结构和教学上。因此,应用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必须设立科学合理的、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1.将英语语言学设为主干学科,旅游专业英语、高级旅游英语、旅游英语口语、旅游英语视听、导游口译技巧等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提高授课学时,增加授课比重。

2.开设模拟导游、主要客源国概况、现代饭店服务技巧等多门双语课程,让学生同时进行专业学习和语言学习,并接受国际旅游企业先进的经营管理思想。

3.增设西方文化、国际旅游概论、世界遗产概论、世界美食、跨文化交流、中西饮食文化比较、国际著名旅行社概况、中西旅游文化比较、世界酒店概况等国际化知识课程,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主要客源国的文化习俗,理解并接受中外文化差异。

(四)培养模式国际化

产学研结合模式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长期以来,产学研结合仅仅体现为高校与国内企业、国内院校的合作,但是要培养国际化人才,仅与国内企业合作是不够的,还应积极发掘与国外企业、外资企业及国外院校合作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国际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这种产学研结合,应该是一种全过程的深度合作。过程前,合作企业、院校参与学院专业建设、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审议,从而使得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更为符合国际行业需求,学生的素质与竞争力更好地和国际接轨;过程中,一方面聘请合作企业的管理人员、国外师资给学生讲课,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另一方面组织学生赴合作企业实习考察,让学生了解不同区域、不同文化以及不同经营理念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用国际化的思维分析旅游企业的经营与管理;还可通过严格选拔,以交换生的方式为优秀学生提供到发达国家进修学习的机会,过程后,可考虑打破国内就业的思维定势,开发更为广阔的海外就业市场。

(五)师资培训国际化

建立一支国际化、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高校旅游专业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可以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主要途径,着力打造一支国际化师资队伍。

总之,我国旅游业对应用型国际化人才的数量需求和质量需求均在不断提高,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已成为高校旅游专业培养人才的一个必然方向,只有在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力量、社会实践等多方面实现国际化、与国际接轨之后,才能真正实现应用型国际化旅游人才的培养。

THE END
1.法律素材法律图片法律素材图片下载觅知网为您找到2149个原创法律素材图片,包括法律图片,法律素材,法律海报,法律背景,法律模板源文件下载服务,包含PSD、PNG、JPG、AI、CDR等格式素材,更多关于法律素材、图片、海报、背景、插画、配图、矢量、UI、PS、免抠,模板、艺术字、PPT、视频等设计素材就来觅知https://www.51miz.com/so-sucai/85134/p_1/
2.国家法律专题模板国家法律图片素材下载我图网国家法律专题为您整理了48740个原创高质量国家法律图片素材供您在线下载,PSD/JPG/PNG格式国家法律模板下载、高清国家法律图片大全等,下载图片素材就上我图网。https://so.ooopic.com/sousuo/13759349
3.新年法律图片新年法律设计素材红动中国素材网提供167个新年法律图片、新年法律素材、新年法律背景、新年法律模板、新年法律海报等PS素材下载,包含PSD、AI、PNG、JPG、CDR等格式源文件素材,更多精品新年法律设计素材下载,就来红动中国,最后更新于2024-11-22 14:03:46。https://so.redocn.com/xinnian/d0c2c4eab7a8c2c9.htm
4.法律法律图片法律法律图片素材大全智能精选为您提供丰富的法律法律图片,法律法律素材,法律法律高清图片素材下载。助力您对于法律法律素材高清图片的创意设计灵感,充实饱满作品,查找更多素材高清图片作品选择摄图网下载https://699pic.com/image/9551462.html
5.法律咨询广告高清图片素材法律知识专题听律网听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法律咨询广告高清图片素材相关内容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法律咨询广告高清图片素材 一、法人变更报告需要什么材料? 变更法人所需材料 1、法定代表人签署的《企业法人变更登记申请书》(企业加盖公章); 2、《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企业加盖公章)及指定代表或委托https://m.471.cn/zt/2218278.html
6.法律图片法律素材免费下载包图网精选海量法律图片供您下载使用,免费高清法律图片素材,内容涵盖法律广告设计、插画UI、摄影配图、商务办公等各类应用场景,轻松编辑即可完成设计需求,包图网让设计更简单。https://ibaotu.com/tupian/falvtupian.html
7.法律图标图片法律图标素材法律图标PNG大全下载熊猫办公网站共为您提供30个法律图标设计素材以及精品法律图标图片下载,汇集全球精品流行的法律图标免抠元素完整版模板,下载后直接替换文字图片即可使用,方便快捷的不二选择。https://m.tukuppt.com/sopng/falvtubiao.html
8.网络图片作为商业广告设计素材是否构成侵权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也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网络侵权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也时有发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去了解一下有关于网络图片的侵权问题。以下就是华律网小编为您介绍的有关“网络图片作为商业广告设计素材是否构成侵权”的相关法律知识,欢迎大家阅读。https://www.66law.cn/laws/332693.aspx
9.媒体用图需谨慎!六种常见差错一定不能犯!“图片元素中是否有违反法律法规和涉密内容,这点需要注意。”《中国妇女报》总编室主任王长路告诉《传媒茶话会》,比如藏独、疆独相关标识、军事地点、武器、军事设施等。此外,引用图片或视觉素材时尤其要注意是否可能触犯政治、宗教、文化、民族等禁忌。“每张图片都必须核实所有细节,尤其是图片中的文字(外文)、符号、背景https://www.zgsyb.com/news.html?aid=548393
10.关于法制的作文素材(精选8篇)关于法制的作文素材(精选8篇) 篇1:关于法制的作文素材 在我们的生活中,法律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有了它,社会才会安定;有了它,人们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有了它,我们的家园才会和谐;有了它,坏人才会得到应有的惩罚。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法制的黑板报,供大家参考。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15tcel3s.html
11.2018级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始岗位群:医疗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公司、营养咨询公司、心理咨询机构、药店、养生会所、养老院等。 发展岗位群:在各级各类医疗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公司、营养咨询公司、心理咨询机构、药店、养生会所、养老院等从事健康管理策划、指导与人群保健等专业领域。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6.htm
12.巨量引擎法律声明巨量引擎隐私条款巨量引擎隐私政策4.为实现业务功能或根据法律法规要求所必需,我们会在您使用特定功能或服务时收集、使用您的敏感个人信息当您使用巨量引擎应用程序,为扫描巨量引擎官方网站二维码进行登录或创意素材预览,或在使用应用程序进行人脸为了能够读取/上传/下载/保存创意的图片或视频,我们会申请调用您的终端存储权限。 https://oceanengine.com/extra/legal
13.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网结合众图公司提交的众图网开店协议、上传声明、版权声明以及被诉侵权图片下方“声明”的内容,一审法院认定被诉侵权图片系由网络用户上传。2.众图公司对用户实施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的侵权行为应承担帮助侵权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提供https://www.hshfy.sh.cn/shfy/web/flws_view.jsp?pa=adGFoPaOoMjAyMqOpu6Y3M8Px1tUzMTW6xSZ3c3hoPTEPdcssz
14.法律艺术字图片下载法律艺术字高清图片素材大全千库网为设计者提供法律艺术字素材大全,为您省却法律艺术字图片素材搜索时间,这里有海量法律艺术字素材图片供您下载使用。https://588ku.com/seo/special/19889.html
15.法律图片高清法律图片大全正版法律图片素材下载法律图片专题素材由Veer图库精选提供,内容涵盖:法律图片,商业法律图片,法律图片素材,高清法律图片大全等;需要正版法律图片素材下载需求就到Veer图库。https://www.veer.com/topic/2069
16.网络中心该部分规定了职业教育中使用的三类数字资源的要求,包括课堂与实训室数字化教学资源(媒体素材、试题、试卷、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网络课程、教学工具软件APP、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等)、仿真实训资源(仿真实验软件、仿真实训软件和仿真实习软件等)、数字场馆资源(职业体验馆、数字博物馆、数字艺术馆、数字科技馆、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17.法律咨询标志图片免费下载法律咨询标志素材法律咨询标志模板法律咨询标志法律LOGO设计 下载 法律咨询标志免费矢量学校警示牌 下载 法律咨询标志法律主题图标 下载 法律咨询标志法律主题图标 下载 法律咨询标志法律小图标 下载 法律咨询标志12348标志 下载 法律咨询标志法院律师单页 下载 法律咨询标志精彩世博与法同行与吊旗图片 https://www.photophoto.cn/tupian/falvzixunbiaozhi.html
18.洪范研讨“轻重伤情鉴定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相关素材之一鉴定意见是案件定罪量刑的关键,又是法律和其他专业知识高度结合的产物,如果不学习其他领域专业知识,不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就无法对其有效质证。因此,鉴定意见堪称各种证据中最神秘的那颗星,因而对鉴定意见质证也就成为了最具魅力、最体现辩护水平的工作。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712/09/78204229_1039534937.shtml
19.免费法律图标素材下载法律图标图片素材下载商务型bootstrap法律咨询律师事务所网站模板 预览 炫酷的图标发光效果 预览 图标加载动画特效 2021服务行业图标大全图标 电商APP金刚区图标矢量UI素材 黄色面性奖牌皇冠icon图标素材 A-C D-F G-I J-L M-O P-R S-U V-X Y-Z jq图片裁剪js运动社交网站下拉样式美化下拉特效移动端开关淘宝首页轮播3d轮播jquery图https://www.17sucai.com/pins/tag/n-3509.html
20.法律法法规图片法律法法规素材法律法法规图片下载视觉中国为您找到109773个原创法律法法规素材图片,包括法律法法规图片,法律法法规插画,法律法法规模板,法律法法规元素,法律法法规图标等源文件下载服务,包含PSD、PNG、JPG、AI、CDR等格式素材,更多关于法律法法规素材、图片、海报、背景、插画、配图、矢量、UI、PS、https://www.vcg.com/creative-image/13717596
21.法律援助logo图片平面广告素材免费下载(图片编号:145704)六图网提供精美好看的平面广告素材模板下载,本次平面广告作品主题是法律援助logo图片,编号是145704,格式是cdr,该法律援助logo图片素材大小是0.08 MB。法律援助logo图片是由平面广告设计师钓凯大队长上传. 浏览本次作品的您可能还对法律援助logo矢量素材,法律援助logo模https://www.16pic.com/psd/pic_145704.html
22.法律插画图片法律插画素材法律插画模板设图网为您提供法律插画设计素材、法律插画图片、法律插画背景、法律插画设计元素、法律插画模板在线下载。更多法律插画设计素材,就选设图网。https://www.shetu66.com/so-sucai/falvchahua/
23.法律图片免费下载法律素材法律模板千图网为您找到54676张法律相关素材,千图网还提供法律图片,法律素材, 法律模板等免费下载服务,千图网是国内专业创意营销服务交易平台,一站式解决企业营销数字化、协同化,实现营销转化效果增长!https://www.58pic.com/tupian/falv.html
24.法律图片素材PPT模板找原创法律图片素材PPT模板,就来当图网,提供各种风格的法律图片素材PPT模板下载,更多精美PPT模板,PPT美化服务,尽在当图网!https://www.99ppt.com/ppt/2131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