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你独自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你应该()
A.立即开门B.从门缝看看是谁C.询问情况后再决定是否开门D.坚决不开门
2.在网络交往中,为了保护自己,我们应该()
A.随意透露个人信息B.轻易相信网友的话C.对陌生人保持警惕D.与网友见面
3.面对校园暴力,我们应该()
A.忍气吞声B.以暴制暴C.告诉老师和家长D.找社会上的人帮忙
4.下列行为中,属于自我保护正确做法的是()
A.在马路上骑车时,戴耳机听音乐
B.外出游玩时,不告诉家人去向
C.遇到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逃生
D.看到有人溺水,立即跳入水中救人
二、简答题
1.请列举至少三种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的方法。
答: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的方法有:
(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
(2)遵守交通规则,确保出行安全;
(3)学会拒绝不良诱惑,如远离毒品、赌博等;
(4)在遇到危险时,要保持冷静,及时向他人求助;
(5)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技能,如火灾逃生、地震避险等。
2.谈谈在网络交往中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
答:在网络交往中保护自己的隐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设置复杂的密码,定期更换密码;
(3)谨慎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
(4)在使用社交网络时,注意设置隐私权限,限制他人对自己信息的访问;
(5)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防止个人信息被窃取。
3.当你遇到校园暴力时,你应该怎么做?
答:当遇到校园暴力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尽量避免与施暴者发生正面冲突;
(2)及时向老师、家长或学校保卫部门报告,寻求帮助;
(3)如果情况紧急,可以向周围的.同学求助,或者拨打110报警;
(4)事后要配合学校和警方的调查处理,不要忍气吞声,也不要以暴制暴。
三、材料分析题
材料:小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几个社会青年向他索要钱财。小明很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
问题:
1.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做?
2.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答:1.如果我是小明,我会保持冷静,不要惊慌。首先,尽量不要激怒对方,可以尝试与他们沟通,说明自己没有钱或者钱很少。如果他们不相信,可以把身上少量的钱给他们,然后尽快离开现场。离开后,要立即向老师、家长或警察报告,详细描述事情的经过和那些社会青年的特征。
2.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青少年在外出时要注意安全,尽量结伴而行,避免走偏僻的小路。
(2)遇到危险时要保持冷静,学会运用智慧和恰当的方法保护自己。
(3)要增强法律意识,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帮助。
(4)学校和家长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一.受到侵害的原因:
(1)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很不成熟。
(2)生活环境很复杂,存在着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
理解:我们要辩证地分析来自家庭和学校方面的侵害。一方面家长、老师教育学生的目的是爱护学生,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学生要主动地与父母、老师交流思想,避免相互不理解而造成的伤害。对于老师、家长的过激行为,要勇于拒绝,甚至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侵害的影响: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二、身边的保护
面对事故和侵害:
(1)我们应该积极争取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的保护;
(2)我们必须学会自我保护,尽自己所能,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补充:国家(或政府)为防止青少年受侵害的可采取的措施:
(1)在全社会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公民自护意识(2)及时通报案例,接受教训、警示。
(3)做好公共场所安全设施的维护,强调预防。(4)督促教育部门,抓好教育,增强学生自护能力。(5)运用法律手段,严惩事故责任人。
三、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1.中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方法:
(1)提高警惕,防范侵害。(2)学会用智慧保护自己。
(3)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4)积极争取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的'保护。
2.用智慧保护自己
(1)遭遇意外险情与伤害时,需要冷静,要学会运用最有效的救助方法。
(2)遭遇不法分子的侵害,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勇敢同其搏斗;无能力时,可以采取“呼救法”“周旋法”“恐吓法”等及时脱身。要学会把损失降到到最小,保住最大的合法权益。
(3)遭遇违法犯罪行为侵害时,及时报警,并记住坏人的身体特征和其他线索,以有利于公安机关破案。
3.用法律保护自己
我国法律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当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要学会运用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