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合同受法律保护吗?《检查日报》这么说!

若侵犯到了您的权利,请来电025-58205001或发送邮件至chengyingying@worldallwell.net,我们即刻删除。

近日,《检察日报》刊登了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苏侃撰写的《电子合同也受法律保护》一文,文中以发生在电商平台的合同纠纷为案例,再次明确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证明了电子合同与传统的纸质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电子合同可以界定为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通过电子信息网络以电子的形式达成的设立、变更、终止财产性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商平台持续扩张,发生在电商平台的合同纠纷越来越多。民法典扩大了合同成立的定义范围,在互联网环境中因新形式的交易发生纠纷时也变得有法可依。

案例

甲在某交易平台看到乙发布的二手品牌皮包,在平台上与卖家乙沟通后,甲预付了500元定金,随即成功提交订单,后乙将该二手包交予快递运送至甲的订单地址。然而在运输途中,甲反悔不想买了,遂与乙联系,表示不再购买该二手包。不料该皮包在运输途中丢失,一直尚未找到。甲是否还需支付二手包剩余价款?乙是否需要返还甲的定金?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一条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要求签订确认书的,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

当事人一方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对方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时合同成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检察官解析

本案中,二手包在运输途中丢失,买受人甲并未收到该二手包,乙未完成实际交付。依据民法典第六百零四条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故该二手包毁损、灭失的价金风险应当由出卖人乙承担。因乙对甲所负交付二手包的义务无法履行,甲对乙所负价金支付义务亦相应消失,所以甲不需要支付剩余的价款,甲可以请求乙退还500元定金。

检察官小贴士

网络购物中所形成的交易记录、聊天记录等数据电文,能够有形表现所载内容、证明交易过程,并可以随时调取,虽然其存在形式上与传统书面合同不同,但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其属于书面合同形式,因此电子合同与传统的纸质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消费者完全可以凭网购记录、订单等电子合同作为维权的依据。

欢迎使用DPex数字合同签署,完善的司法保障,助您跨地域、0延迟完成合同签署。

THE END
1.电子版合同盖章有法律效应吗免费法律咨询最后,司法实践中也逐渐认可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只要能够证明电子合同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双方的合意,在https://www.66law.cn/question/49618792.aspx
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电子签名行为,确立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维护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电子签名,是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 https://www.cdctj.com.cn/system/2024/12/10/030154559.shtml
3.每天一点“典”《民法典》人人应知的49个法律知识点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第一百一十一条) 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一百二十七条) https://www.meipian.cn/41bbd4if
4.学习经验交流会演讲稿素材(精选6篇)财产”受法律保护。 民法是权利法,《民法典》各编体系的构建均围绕民事权利展开,对民事权利的界定、行使规范、保障方案予以了明确化,鼓励民事主体“勇于维权”!? 2.同等、自愿 ? 民法是调剂同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属于私法范畴,主体间人格同等,均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权利能力同等,不得“以强凌弱https://www.360wenmi.com/f/fileoxtuel8o.html
5.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吗?导读: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因为实际上根据我们国家《民法典》第1034条当中明确的规定,公民自然人的信息是受到法律的保护,个人信息主要指的就是通过电子或者是其他能够记录的方式记录出来的相关信息。 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吗? 一、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吗? 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https://www.64365.com/zs/1442682.aspx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调整范围】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三条【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https://gh.xxvtc.edu.cn/info/1026/22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