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减轻处罚犯罪法定刑最高人民法院

赖建平律师,1995年5月开始律师执业,北京市律师协会面试考核考官,北京朝阳律协刑事业务研究会委员,现执业于泰和泰(北京)律师事务所,经律师专业水平评审委员会表决通过刑事律师的专业认证,专注于刑事业务,在30余年的律师职业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办理刑事案件和经济案件的经验和技巧。

我国《刑法》减轻处罚

一、法条

我国《刑法》第六十三条【减轻处罚】规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二、条文解读

本条是关于减轻处罚的规定。

本条共分两款。第一款是关于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如何适用刑罚的规定。本款规定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所谓“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判处刑罚。我国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的情节有预备犯、未遂犯、中止犯、从犯、胁从犯,犯罪后自首、立功,未成年人犯罪,等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的情节包括两类:一类是应当予以减轻处罚的;另一类是可以予以减轻处罚的。不论哪种情形,都必须先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刑法有关规定确定对犯罪分子应当判处的法定刑。对于具有刑法规定的应当减轻处罚的情节的,人民法院在量刑时必须在该法定刑的量刑幅度最低刑以下判处刑罚。对于具有刑法规定的可以予以减轻处罚情节的,人民法院应当综合全案的情况决定是否予以减轻处罚和减轻处罚的幅度。

第二,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刑法中的减轻处罚的情节往往是以复合形式规定的,如“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可以从轻、减轻处罚”等,因此,人民法院在量刑时首先要综合全案情况,决定对犯罪分子是从轻还是减轻处罚,然后才能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判处适当的刑罚。对于已经确定予以减轻处罚,刑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即刑法规定此罪有两个以上量刑幅度的,减轻处罚只能在法定量刑幅度紧接着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而不能跨越一个量刑幅度去判处刑罚;如果法定量刑幅度已经是最轻的一个量刑幅度,则减轻处罚也只能在此幅度内判处较轻或最轻的刑罚;对于已经确定予以减轻处罚,刑法只规定了一个量刑幅度的,则只能在此量刑幅度内判处较轻或最轻的刑罚。

第二款是关于犯罪分子没有法定减轻处罚的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规定。

本款规定的权力是为了赋予人民法院在特殊情况下,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作出特殊处理。“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主要是为了防止实践中扩大适用范围或滥用减轻处罚的规定,造成不良的影响和后果。本款规定的“案件特殊情况”,主要是指案件本身的特殊性,如涉及政治、国防、外交等特殊情况。对于有上述特殊情况的案件,虽然犯罪分子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的情节,但是确有需要的,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经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是刑法对减轻处罚的特殊规定,实践中在具体适用上应当非常慎重。

【适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减轻处罚判处的刑罚应当是在本应当适用的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的刑罚。也就是说,对犯罪分子适用减轻处罚,应当在其所犯罪行法定量刑幅度基础上降一个档后在该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如果已经是最低量刑幅度或者只有一个量刑幅度的,也必须适用该幅度的刑罚,不能适用量刑幅度内没有的刑罚。如故意杀人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行为人犯罪情节较轻,又具有减轻处罚情节,而没有法定免除处罚情节的,法院在量刑时最低只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不能判处比三年有期徒刑更低的徒刑甚至判处管制、拘役。

2.减轻处罚不是免予刑事处罚。实践中,对于减轻处罚是否可以一直减至免予刑事处罚存在不同认识。有的认为,可以一直减至免予刑事处罚。我们认为,减轻处罚与免予刑事处罚性质不同,减轻处罚是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具体适用刑罚时的量刑情节和量刑方式,是在一定条件下对刑期的缩减。一般情况下,减轻处罚仍然应当判处一定的刑罚。免予刑事处罚是针对犯罪情节轻微的情况而设立的一种特殊制度,有独立的适用条件。刑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据此,免予刑事处罚是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情况。因此,减轻处罚作为量刑情节和量刑制度,只能在法定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如果已经是最低量刑幅度或者只有一个量刑幅度的,减轻处罚也必须在该幅度内判处刑罚。

当然,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于犯罪行为人具有刑法规定的免除处罚情节的,综合全案考虑,属于情节轻微的情况,符合刑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免予刑事处罚条件的,可以直接免予刑事处罚。

(一)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如何理解“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问题的答复

(法研[2012]67号2012年5月30日)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粤高法[2012]120号《关于对具有减轻处罚情节的案件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刑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是指在法定量刑幅度的最低刑以下判处刑罚。刑法分则中规定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是一个量刑幅度,而不是“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三个量刑幅度。

此复。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法释〔2021〕1号

(2020年12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20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第四百一十四条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案件,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被告人未上诉、人民检察院未抗诉的,在上诉、抗诉期满后三日以内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复核。上级人民法院同意原判的,应当书面层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不同意的,应当裁定发回重新审判,或者按照第二审程序提审;

(二)被告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抗诉的,上一级人民法院维持原判,或者改判后仍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应当依照前项规定层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6条规定的内容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96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铰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https://mip.64365.com/zs/869210.aspx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96条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96条之规定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于其第一百九十六条中对信用卡诈骗罪确立了详尽的惩处条例,而该条款具体明确如下:在涉嫌实施信用卡诈骗行为时,若涉案金额达到较大标准,应当处https://www.66law.cn/zuiming/ask/3497704.aspx
3.中信信用卡18万逾期一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应对信用卡逾期疑问,并避免再次陷入类似的困境。 ### 六、参考资料 - 央行系统 - 《人民刑法》第196条 通过上述措施,我们可更好地管理自身的财务状况,避免信用卡逾期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期望本文可以为您提供有益的指导,帮助您顺利度过难关并重建良好的信用记录。https://www.rzhr.com/baiqi/yqxieshang/179042.html
4.www.zhilitong.net/moken86051.html电视剧《谷雨》是以一起电梯井意外为切入点,讲述了刑警出身的男主闫平安凭借着直觉和经验,认定这场意外是人为制造,目的是要将自己的灭口。在种种危机之下,闫平安找到稽查处处长的旧识欧阳旭,两人最终联手破获了多起重大税务案件,维护了社会安宁的精彩故事。 https://www.zhilitong.net/moken86051.html
5.刑法196条规定爱问知识人法律依据 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行为的同时,还进行其他非法活动,而其行为符合刑法196条规定的,以非法拘禁https://iask.sina.com.cn/b/law2DwinwEuyHR.html
6.对刑法第196条第3款的理解与适用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年04期对刑法第196条第3款的理解与适用,盗窃罪,信用卡,犯罪形态,身份与共犯,错误。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 属于法律拟制,其构成要件与法定盗窃罪的规定不完全相同。因此其着手和既未遂的认定以及共同犯罪、错误问https://wap.cnki.net/qikan-ZGXF200704005.html
7.刑法196条信用卡拖欠处罚金额及起诉标准信用卡拖欠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犯罪行为,也给信用卡持卡人和金融机构带来了一定的损失。为了保护金融秩序和维护信用体系的稳定,我国刑法中规定了信用卡拖欠的处罚金额及起诉标准。根据刑法196条的规定,信用卡拖欠属于非正当占有罪,涉及的金额较大时将构成犯罪。 http://mbd.hezegd.com/yuqi/35983.html
8.柏浪涛老师的刑法讲义(word珍藏版,仅限学习使用).doc全文因此,刑法的解释历来是司法考试重点。(一)解释的效力 1.立法解释: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解释。【特别提醒1】刑法修正案属于立法,不属于立法解释,它是刑法典本身的内容。【特别提醒2】刑法典中的解释性规定不属于立法解释。例如,刑法第93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这不属于立法https://mip.book118.com/html/2015/0525/17693904.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