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得工友银行卡没还,一时贪念坐牢又被罚

拾得朋友银行卡,没有告诉朋友,反而利用之前获悉的密码取款,结果是自己不仅退赃判刑还被并处罚金。且听小编给你说说咋回事儿......

可是第二天,他贪念作祟,想自己的买汽车的按揭款还没有还上,干脆用之前张斌告知的银行卡密码把张的钱取上用,于是他持该卡到自动取款机处,分五次将张斌中国银行卡内13000元转存至自己的中国农业银行储蓄卡内。

玛纳斯县法院根据案件的事实、证据及情节,认定王来福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但其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属自首。另退出全部赃款,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对其依法从轻判处,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又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

1、刑法第196条第一款(信用卡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以上20万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以上50万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金庸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关于“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

(一)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二)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三)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

(四)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

3、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信用卡规定的解释:刑法规定的“信用卡”,是指由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4、刑法第67条第一款(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2、自首是我国法律鼓励犯罪分子悔过自新,感召犯罪分子主动投案,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及时破案而确立的一项刑罚裁量制度,体现了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本案中,被告人王来福得知被害人报案后在侦查机关传唤前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退出全部赃款,其行为属于自首,法院依法对其从轻处罚,但是依然人身刑和财产刑依然一个不能少。

3、千年古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本是拾得工友的银行卡,却因自己的一时贪念走上犯罪的道路,幸福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4、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个醒,保管好自己的银行卡密码等信息资料,防止被骗被盗。

THE END
1.以案释法:诈骗罪中债务免除如何认定数额?本案中,马先生故意虚构事实,谎称可以挂靠朋友公司帮助谭先生购买养老保险,以此获得谭先生的信任,趁机骗取谭先生的钱财,使得谭先生财产遭受损失。马先生的行为构成诈骗罪,但在确立诈骗金额时,谭先生受骗而免除的5万元欠款债务,是否能计算在内?在诈骗罪中,公私财物在3千元到1万元以上、3万元到10万元以上,5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3490861736494353&wfr=spider&for=pc
2.刑法规定第196条有哪些内容律师普法普法内容 刑法第196条规定如下:有下列情形之一,开展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https://www.110ask.com/tuwen/9800058944358841134.html
3.刑法196条信用卡拖欠处罚金额及起诉标准信用卡拖欠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犯罪行为,也给信用卡持卡人和金融机构带来了一定的损失。为了保护金融秩序和维护信用体系的稳定,我国刑法中规定了信用卡拖欠的处罚金额及起诉标准。根据刑法196条的规定,信用卡拖欠属于非正当占有罪,涉及的金额较大时将构成犯罪。 http://mbd.hezegd.com/yuqi/35983.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6条规定的内容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6条规定的内容是什么 导读:196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https://www.lawtime.cn/baike/article_7379.html
5.一件恶意透支信用卡的信用卡诈骗罪辩护案例(精选8篇)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是认定恶意透支的前提,目前,对于主观故意认定的法律依据主要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6条第2款,该条款规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196条第2款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一)明知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haoh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