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7年修订)》,微生物肥料行业属于“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微生物肥料行业为“C制造业-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C262肥料制造-C2625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制造”。
1、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监管体制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行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负责提出农村经济和生态保护与建设发展战略、体制改革及有关政策建议,协调有关重大问题;衔接平衡农业、林业、草原、水利、气象、生态及有关农村基础设施等发展规划、计划和政策,提出重大项目布局建议并协调实施。
(2)农业农村部
农业农村部是国务院组成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方针和决策部署,包括:①负责制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重大政策。②指导粮食等农产品生产。组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指导农业标准化生产。③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全国肥料、农药登记及监督管理工作等。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追溯、风险评估。参与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指导农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④指导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和农业清洁生产。指导设施农业、生态循环农业、节水农业发展以及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农业生物质产业发展。⑤推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指导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农业领域的高新技术和应用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督管理和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
(3)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国务院主管工业和信息产业的组成部门,其负责组织拟订
并实施高技术产业中涉及生物产业等的规划、政策和标准;组织拟订行业技术规
范和标准,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作;组织实施行业技术基础工作;组织重大产业化示范工程;组织实施有关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学研相结合。
(4)生态环境部
负责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基本制度,负责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指导协调
和监督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制定大气、水、海洋、土壤、噪
声、光、恶臭、固体废物、化学品等的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组织编制生态保护规划,监督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重要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破坏恢复工作。
(5)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是国务院主管全国质量、计量、出入境商品检验、
出入境卫生检疫、出入境动植物检疫和认证认可、标准化等工作,并行使行政执
法职能的直属机构。其职责包括:宏观管理和指导全国质量工作,研究拟定提高国家质量水平的发展战略;依法负责产品防伪的监督管理工作。管理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管理和指导质量监督检查;负责对国内生产企业实施产品质量监控和强制检验;管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工作。
(6)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在推动行业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微生物肥料所在行业主要的协会有:中国微生物学会农业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及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等。协会详细职能如下:
行业协会
工作职能
中国微生物学会农业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主要负责开展微生物学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民间国际技术合作,促进微生物学发展;开展科学论证和科学咨询,提出政策建议,接受委托承担科技项目评估、科技成果评价、技术职称资格评审、科技文献和标准的编审,编辑、出版、发行微生物学科类科技书刊等。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
负责组织开展对本领域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向政府部门提供咨询建议;受有关部门委托,承担本领域的科技论证、评估、咨询、科技成果评价;编辑、制定和审定有关技术标准;举办新产品和新技术交流与展览。
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
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方面方针、政策,监督会员企业对国家政策的执行情况;开展行业自律,规范农资流通企业的经营行为,配合政府的农资打假工作;反映会员单位的愿望和要求,维护会员企业的合法权益;推动农资流通方式和业态创新,促进和推动农资流通企业的改革,宣传和推广农资流通体制改革的典型和经验;组织和加强会员企业之间、会员企业和非会员企业之间及会员企业和其他行业部门之间的纵向及横向联合,增强系统的凝聚力;对农资市场进行调研,搜集整理农资市场信息。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1)法律法规
序号
法律法规及标准名称
编制/颁布单位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2021年4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
2019年1月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
2018年12月
4
《农药登记管理办法》(修订)
农业农村部
5
《肥料登记管理办法》(修订)
2017年11月
6
《农药管理条例》(修订)
国务院
2017年6月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
2015年1月
8
《关于简并增值税征收率政策的通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2014年7月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修订)
2013年1月
(2)行业政策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明确要求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国家相继出台的扶持微生物产业发展政策和措施预示着我国微生物肥料行业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政策名称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
(2021.1.4)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面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行动,加强可降解农膜研发推广。
《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
(2020.11.4)
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提,着力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坚持耕地管控、建设、激励多措并举,不断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切实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中共中央
(2020.10.29)
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适应确保国计民生要求,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健全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智慧农业。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和土壤污染治理。
《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2020.9.14)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转变发展方式,不断增强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调控有效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健全饲草料供应体系,因地制宜推行粮改饲;要持续推动畜牧业绿色循环发展,对畜禽粪污全部还田利用的养殖场(户)实行登记管理。
《2020年种植业工作要点》
(2020.2.6)
深入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优化肥料结构,增加有机肥施用。持续推进农药减量增效。重点推广生态控制、生物防治,推行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
《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
(2019.1.3)
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开展农业节肥节药行动,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畜禽粪污、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畜牧养殖大县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治理全覆盖,下大力气治理白色污染等。
《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年)》
(2018.7.2)
绿色投入品创制步伐加快,研发一批绿色高效的功能性肥料、生物肥料、新型土壤调理剂,低风险农药、施药助剂和理化诱控等绿色防控品,突破我国农业生产中减量、安全、高效等方面瓶颈问题。重点研发环保高效肥料、农业药物与生物制剂,集成示范高效复合肥料、生物炭基肥料、
新型微生物肥料等新产品及其生产工艺。
《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
(2017.5.31)
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广节水、节料等清洁养殖工艺和干清粪、微生物发酵等实用技术,实现源头减量。加强科技及装备支撑。开发安全、高效、环保新型饲料产品,引导矿物元素类饲料添加剂减量使用。
《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方案》
农业部
(2017.2.8)
行动目标“一减两提”:一是化肥用量明显减少;二是产品品质明显提高;三是土壤质量明显提升。要求提升种植与养殖结合水平;提升有机肥施用技术与配套设施水平等。
10
《“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发改委
(2016.12.20)
突破微生物和生物功能物质筛选与评价、高密度高含量发酵与智能控制、新材料配套增效等关键技术,创制和推广一批高效固氮解磷、促生增效、新型复合及专用等绿色高效生物肥料新产品。
11
《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
(2015.7.30)
部署了七方面重点任务:一是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二是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三是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种养业协调发展;四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五是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科技装备水平和劳动者素质;六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七是加强农业国际合作,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12
《关于推进化肥行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
工信部
(2015.7.20)
提出八项化肥行业转型升级重点措施,主要包括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绿色发展、积极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借力“一带一路”战略拓展国际市场等。以提高化肥利用率和产品质量为目标,大力发展新型肥料。力争到2020年,我国新型
肥料的施用量占总体化肥使用量的比重从目前的不到10%提升到30%。
13
《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
农业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
(2015.5.20)
要求提升耕地质量,采取深耕深松、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土壤改良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土壤肥力。防治农田污染。普及和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改进施肥方式,鼓励使用有机肥、生物肥料和绿肥种植。
14
《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
(2015.4.10)
“一控两减三基本”:“一控”,农业用水总量控制;“两减”,化肥、农药使用总量减少;“三基本”,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基本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15
《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2015.2.17)
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创建有利于作物生长、天敌保护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预防控制病虫发生,从而达到少用药的目的。大力推广应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
16
《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2015年到2019年,逐步将化肥使用量年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从2015年起,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平均每年提升1%以上,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达到40%以上。到2020年,耕地基础地力提高0.5个等级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2%。具体措施:精准施肥;调整化肥使用结构;改进施肥方式;有机肥替代化肥。
17
《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
(2009.6.2)
生物农业领域,大力发展生物农药、生物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物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微生物全降解农用薄膜等绿色农用生物制品,促进高效绿色农业的发展。开发具有抗病和促进生长功能的微生物药品及其他生物制剂,保护和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发展健康养殖。生物环保领域,鼓励废水处理、垃圾处理、生态修复生物技术产品的研究和产业化。
(3)行业标准
目前我国已制定通用标准、使用菌种和产品安全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技术规程和标签标识等标准共27个,微生物肥料的标准体系已初步构建。具体如下: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NY-410-2000
根瘤菌肥料
NY-411-2000
固氮菌肥料
NY-412-2000
磷细菌肥料
NY-413-2000
硅酸盐细菌肥料
NY527-2002
光合细菌菌剂
NY882-2004
硅酸盐细菌菌种
NY609-2002
有机物料腐熟剂
NY/T883-2004
农用微生物菌剂生产技术规程
NY/T885-2004
农用微生物产品标识要求
GB/T19524.1-2004
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GB/T19524.2-2004
肥料中蛔虫卵死亡率的测定
NY/T1113-2006
微生物肥料术语
NY/T1114-2006
微生物肥料实验用培养基技术条件
GB/T20287-2006
农用微生物菌剂
NY/T1535-2007
肥料合理施用准则微生物肥料
NY/T1536-2007
微生物田间试验技术规程及肥效评价指南
NY/T1736-2009
微生物肥料菌种鉴定技术规范
18
NY/T1847-2010
微生物肥料生产菌株质量评价通用技术要求
19
NY/T2066-2011
微生物肥料生产菌株的鉴别聚合酶链反应(PCR)法
20
NY/T884-2012
生物有机肥
21
NY/T2321-2013
微生物肥料产品检验规程
22
NY/T-798-2015
复合微生物肥料
23
NY/T2722-2015
秸秆腐熟菌剂腐解效果评价技术规程
24
NY/T1109-2017
微生物肥料安全通用技术准则
25
NY/T3083-2017
农用微生物浓缩制剂
26
NY/T3264-2018
农用微生物菌剂中芽孢杆菌的测定
27
NY/T3833-2021
微生物肥料菌种保藏技术规范
上述行业主要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的制定为微生物肥料行业发展奠定扎实基础,有效推动行业全面发展和整合。规模化、规范化的领先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大优势。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为推动油墨绿色化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发布的《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提出加快发展水基(体)型等低VOCs胶粘剂、油墨、清洗剂,环保型水处理剂,绿色高效催化剂、溶助剂、改性剂/添加剂/表面活性剂,超净高纯试剂。
涂料是涂覆在被保护或被装饰的物体表面,并能与被涂物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通常是以树脂、或油、或乳液为主,添加或不添加颜料、填料,添加相应助剂,用有机溶剂或水配制而成的粘稠液体。
为加强橡胶材料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发布的《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提出华南地区重点发展涂料、胶黏剂、表面活性剂、塑料助剂、高端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高端功能性树脂、热塑性弹性体、膜材料、电子化学品等。
水处理菌剂是一种含有特定微生物的生物制剂,主要用于水处理、废水处理和土壤改良等领域。
为推动造纸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大力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广节能低碳和清洁生产技术装备,推进工艺流程更新升级。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工业节能行业的发展,比如天津市发布的《天津市加快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加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加大复杂难用工业固体废弃物规模化利用技术装备研发力度,促进尾矿、冶炼渣中有价组分高效提取和清洁利用。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可降解塑料行业的发展,比如天津市发布的《天津市加快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加强低值可回收物循环利用,发布本市低值可回收物目录,在生活垃圾分类中不断提高废玻璃、低值废塑料等低值可回收物分类准确率。
铼酸铵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NH4ReO4。它是一种白色、晶体性的固体,主要用于制备单质铼和铼化合物,以及催化剂的生产等。铼是一种极其稀缺及分散的金属元素,其在地壳中的含量比所有的稀土元素都小,平均含量约为1pp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