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视回音壁音箱火热也就这两年,但当你现在仔细查找桌面回音壁时,可能会突然发现这么一个型号——创新SoundBlasterXKATANA。这款产品于2016年,即便是放到今天对标竞品依旧非常抗打,更别说是五年前了。
SoundBlasterKatanaV2终于如期而至,这款依旧定位多游戏音箱的产品,更新周期只能说不早不晚刚刚好。对于一直在等二代国行的用户来说,确实有点煎熬了。
我玩过音箱也不少了,但作为国内较早一批拿到二代Katana的用户还是很兴奋的,主要发现这款桌面回音壁是目前为数不多可以解决我:占地面积小,多接入、多功能需求的音箱。
创新一直走国际化路线,包装背面是一大堆各国语言。作为消费者,看正面的产品卖点就行,值得的有:虚拟5.1环绕、SuperX-Fi(声晰飞)、杜比音效、RGB光效,还有提升明显的252W峰值功率。
SoundBlasterKatanaV2两个部件被放置在一个包装内,看似体积小巧,实则重量不小。回音壁约1.6kg,低音炮约6kg,算上配件包装有小10kg的样子。
对比一代可以发现,升级并不体现在结构和尺寸,外观不巨变的同时带来更多内部的硬件和技术升级,这也符合创新科技这个老牌音频厂商对于新品的执着。
KatanaV2作为创新科技回音壁次旗舰定位,配件丰富程度不用多说,甚至光纤音频线和C口音频线都一应俱全。挂墙支架对我来说可有可无,不摆在桌面欣赏RGB不就太可惜了。搭配72W电源适配器,少见给了两条电源线(7A/125V和6A/240V),既然没做单独的国行优(yan)化(ge),应该证明此次国行版与全球款相同。
低音炮四四方方(36.7mm*36.7mm),要不是侧边的6.5寸低音喇叭和正面倒相孔,就连摸起来我都觉得这是一台ITX机箱了。对比上一代低音炮外观,而且更加内敛,就连Logo都变得扁平化。底部的圆形脚垫非常厚,降低共振和防刮擦是做到位了。
看到回音壁主体,我先做了回“爱撕机膜人”,那就可以想象到顶部和显示屏区域都不耐磨。顶部镁铝合金用上了拉丝工艺,油手用户使用起来日常要做好维护了。
顶部两侧为两个2.5寸中频扬声器,前置黑色金属滤网为一体式设计,两侧两个0.75寸高频单元就不容易发现了。60厘米左右的宽度与市面上常见27寸显示器宽度相仿,最节省桌面空间的物理三分频方案终于用KatanaV2实现了。
1680万色RGB灯带隐匿于回音壁底部,依靠桌面反射烘托出不俗的氛围感。
回音壁中置的LCD显示屏调整位置移到了前侧,单就一体性来说还是初代的更好。但二代在显示屏两侧加入了3.5mm耳机插孔和立体声麦克风,那么前置的显示屏这么一摆似乎又显得专业起来。
背部的接口是真心丰富:HDMIARC接口(AudioReturnChannel,即声音回传)、SXFIOUT、USB-CAUDIOIN、AUXIN、OPTICALIN(光线)、SUBOUT(接低音炮)、DC电源接口。使用实体按键或者遥控器即可实现对于不同音源输出的快速调节,这和符合家庭影院中枢的音频设备功能定位。摆在桌上既可以是蓝牙听感、也可以是游戏打机,还能当作音频外接解码来使用。
有一说一,使用KatanaV2听歌确实距离同级别的2.0音箱有一定差距(差异)。差异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聆听角度和跨度,小巧的回音壁发声略显局促,声源偏点不偏面。其次明显中下盘的风格与监听有很大的差异,很明显KatanaV2对于特效音、爆破音等有很明显的增益效果。
这不是为了满足产品的全功能么,KatanaV2就利用好自己的全新形态,3.5mm耳机口就可以弥补部分挑剔的音乐党。有线模式下,我完全可以将KatanaV2作为一台音频HUB来使用,只要坐在桌面即可享受到不同无线声源带来的聆听便利。
KatanaV2低音炮具备6.5英寸的大腔体,这与多数4英寸单元的产品一下子拉开了差距。如果是听人声歌曲偏多,低音炮摆放不用那么讲究。但我觉得会考虑这套系统,肯定更偏向于影音娱乐的多方向。那么如果桌面够大,我建议可以将低音炮摆在桌面左侧,不论是听歌还是打游戏提升会相当明显。
功能丰富的KatanaV2遥控器
三种模式预设音效模式:电影、音乐、游戏、自定义
五种接入源:电视、USB、AUX、光纤、蓝牙
LED四种灯效模式
KatanaV2操作逻辑属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水平,最最简单不看说明书,单依靠回音壁顶部实体按钮就可即插即用。进阶使用则需要依靠功能丰富的遥控器,直接进行点对点的快速调节(非轮换),当然光效调节也在这里。最高阶需要使用CreativeApp进行更加细化的调节,摆脱预设玩起自定义灯效、功能都可以将预设集成到自定义按钮中。
回音壁的主场一直在客厅,唯独KatanaV2可以在轻松切换与书房之间。为了更好的支持电视音频输出,HDMIARC真是一个方便好用省接口的好功能。通电即可识别,音响自动调节到TV模式,使用遥控器两者同步互通,无任何副厂匹配度的问题出现。
在换到客厅来用之前,我对KatanaV2最担心就是声音Hold不住。事实证明除了体积小,声场与特效都远超我预期。不知道是不是与我不喜欢壁挂有关,低音炮与回音壁同时摆在电视柜上,加上聆听时与音箱主体拉开距离,完全没有了书房小环境距离近的不足之处。
机身本身支持杜比数字解码和5.1虚拟环绕,面对绝大多数含有低频元素的电影时都表现出一套成熟家庭影院应该具备的能力。得益于物理多单元和三分频技术,声音层次是比较分明的,应对复杂环境音处理明显要优于听歌模式下的表现。
相比电影,游戏对于玩家的感官刺激更加明显。最近我有空的时候还是会拿出PS4玩玩最终幻想7重制版和侍魂这两款游戏,在日系游戏中不论是RPG悠扬的背景音乐还是格斗的打击音效都是我非常中意的点。KatanaV2在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游戏类型中切换自如,轻音乐时低频可以做到恰当的抑制,到了格斗挥刀舞剑的特效音可以干净利落,脆感十足。
因为最近刚配了台新主机,忍不住要玩一玩来弥补这些年缺席的佳作。如果说赛车游戏的引擎轰鸣音是KatanaV2低音炮的强项,那么CSGO就不得不提到创新科技的黑科技SuperX-Fi。SCOUTMODE针对环境音大幅优化,突显不显著的音效,针对单人3A游戏体验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仅在耳机模式下开启的SXFI则专门为了FPS游戏设计的吧,枪声、脚步声的距离感一下子被增强了,与带鱼屏增加视野有相同的物理增强功效了。
不过需要提一句,这两个功能针对性比较强,并不适合大多数其他场景。比如听歌时开启,声音可能出现忽远忽近的效果,所以对症下药才是将这套系统利用好的关键。好在这个开关在插入3.5mm耳机后进行进入,并在任意使用过程中点按物理按键切换(遥控器也行),并不会烦人的使用软件切换了。
2.0与2.1孰优孰劣没有一个最终的答案,但我现在知道原来回音壁在桌面系统也可有用武之地。硬件提升让桌面音频系统才有了升级的意义,要更大更强,或许也只有回音壁才能在体积和迷你找到了平衡点。
从百元到上万元,一文看尽HiFi桌面音箱选购
桌面音箱大概是每个人电脑桌不可获取的东西,只是作为音频设备,一般人无法通过网络感受产品的真实情况,软文毒文满天飞,所以写个选购贴给大家参考。
传统的音箱都是使用木质箱体,另外还有金属和塑料。传统WUFI认为木质,而且实木最佳,越重越好。近年一些新音箱的出现打破了这种传言,箱体更重要的还是其结构。箱体结构主要有密闭式和倒相式;密闭式有耦合腔式改进;倒相式有被动辐射式、传输线式、声阻式、号筒式等改进。
密闭式
密闭箱是小音箱常见的类型,箱体完全密封,结构简单。喇叭振膜的反相声波能被箱体完全吸收,不会产生声波绕射效应。同时箱体内的气体会形成一个空气弹簧,有更好的响应和瞬态。缺点是受限于喇叭单元素质,一般密闭箱体的音箱灵敏度普遍较低。
倒相式
常见的多音箱,大都是使用倒相箱体。箱体外能看到一个洞,洞实质连着一个管子。喇叭工作的时候,箱体内的空气会在管子内形成震动,发出声音,和管乐的发声原理接近。倒相的喇叭单元只是其驱动作用,真正发声的是管子,这个就能发出更低的频率,灵敏度更高。
被动辐射式
又叫空纸盆音箱、无源辐射器音箱。使用被动辐射盘代替倒相管,是倒相式的改进方案之一。解决了倒相管的气流噪音问题。
传输线式
所谓的传输线式就是近年流行的迷宫音箱,也是倒相式的改进方案之一。低音单元后面接有一根长长的导管(传输线),导管还会折叠于箱体内部,形成迷宫状。还有些改进方案,会在导管内加入羊毛或玻璃棉等材料,改变音色。
喇叭单元的大概结构如所示,其分类在国内比较混乱,主流是按照振膜形状进行区分,有锥盆单元、平板单元、球顶单元、带式单元等等。
锥盆单元
锥盆单元最常见,主要用作全频或中、低音单元。结构简单,振膜材料多样,例如有纸盘、铝箔、陶瓷等等,不同振膜有不同的特性。
平板单元
很多电视、回音壁都是使用这种单元。核心是使用复合材料的平面振动板,声音失真度低,解析度高。其声波为漫射型,不存在摆位的问题。
球顶单元
近年高音单元都是使用球顶单元,有凸出来的正球顶和凹进去的反球顶两种。其音色按照振膜材料不同,有不同音色,例如钛合金复合膜适合人声,防弹布膜适合古典音乐。
带式单元
带式单元外观呈条状,由铝合金振膜夹在两条磁铁之间组成。通过不同电流作用于磁条,振膜会在磁力下产生振动发声。特点是响应度高,失真度低,主要用于中、高音单元。
分频器有功率分频器和电子分频器两种,作用均是频带分割。了解分频器之前,需要了解的第一步是箱子为无源音箱,还是有源音箱。所谓有源音箱,自带功放电路,接入音频信号即可;无源则需外接功放。
功率分频器
功率分频器也称无源式后级分频器,接在功放之后进行分频后输到各喇叭单元。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缺点是效率低,瞬态特性差。老式音箱、业余制造的音箱多使用功率分频器。
电子分频器
电子分频器也称有源式前级分频器,能把前端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分频,并输出到功放电路再到喇叭单元。结构较为复杂,部分还会涉及程序设计。特点是干扰小,输出动态范围大。
麦博M200十周年纪念版
麦博
最经典的入门2.1音箱,5英寸低音单元在同价位中是低频下潜最深的。JRC4558运放,搭配D2030功放,频响范围35Hz-20KHz(1KHz0dB,±3dB)。声大却不失细腻。作为游戏、电影来说最合适。价格变化不大,在199元上下浮动。
R1000TC
漫步者销售了20多年的一款产品,物美价廉。喇叭使用4英寸陶瓷纸盆中低音单元,搭配3/4英寸PV膜软球顶高音单元。内部为JRC4558运放,搭配TDA7269A功放的经典组合,三频均衡,频响范围20Hz-20KHz。初听不能说很惊艳,但是素质绝对在线,是入门级2.0桌面音箱的最佳选择。价格常年在200元左右,浮动不大。
JBLPS3300
偏向多向的一款2.0有源音箱,支持AUX、USB和蓝牙4.2方式进行链接。带有独立的3.5mm接口,可以外接耳机使用。2英寸中低音单元,搭配1英寸高音单元,声音取向偏重于低音。尺寸迷你,是小桌面用户的选择。近期京东最低价是279元,历史低价是244元。
漫步者R1700BT
偏向于复古外观的倒相箱,外观稳重。4英寸Nomex复合材料振膜中低音单元,搭配3/4英寸丝绢膜球顶高音单元。采用了D类放大器TAS5707,整体音色细腻,舒展。三频均衡到部分人认为其声音过于直白,不喜欢。支持AUX有线和蓝牙无线连接,其蓝牙芯片是CSR8630,支持蓝牙4.0,连接稳定。日常价格在400元左右,历史低价是340多元。
创新GigaworksT20II
采用2.5英寸锥形玻璃纤维编织中低音单元,搭配1英寸丝膜球顶单元。调音取向偏向低音,BasXPort技术加持下能在2.0音箱实现充沛、下潜深的低频。氛围感比较强,玩游戏而言是一款不错的入门级音箱。日常价599元,历史低价是399元。
漫步者S880
漫步者2017年推出的高性价比音箱,一改以往复古外形。内部有XMOSU11690C20芯片和CS8645蓝牙芯片,所以支持USB,AUX和蓝牙输入。PCM9211DAC芯片,搭配TAS5754功放芯片,。3.7英寸铝盘中低音单元,搭配3/4英寸金属钛膜球顶高音单元,有hi-res认证。表现上,偏向于中高频,尤其是女声。日常价格在1000元左右,历史低价是750多元。
JBLCM220
表面上JBLCM220像是个监听音箱,使用专业D类数字功放,支持AUX、USB等种接入方式。实则是个多娱乐音箱,还支持蓝牙连接,U盘播放等等,有遥控器进行快捷控制。采用了4英寸金属盘中低音单元与1英寸四卷球顶高音单元。整体素质偏向于低音,HiFi属性没那么强。经常有999元的低价,价格比较稳定。
普瑞声纳E5XT
普瑞声纳E5的升级版,依旧在性价比路线,升级了箱体能做到更低的下潜。5.25英寸凯夫拉纤维中低音单元,1英寸丝膜球顶单元。有EBM超大椭圆凹面,声音扩散更为精密准确。AB类双功放,声音比较直白,优势是接口较多,是偏向监听级。单只价格在1000元左右,历史低价是790元。入门级监听音箱的好选择,预算宽裕还能加个T8或T10低音炮。
BOSECOMPANION50
是近年因前卫造型而流行的2.1桌面音箱——BOSSC5的升级版,简称是BOSEC50。BOSEC50和BOSEC5外观差异不大,主要升级是是取消了内置声卡,以及卫星箱缩小了体积。使用D类放大器TPA3118。每个卫星箱内有两个2英寸的全频单元,低音炮为6.5英寸低音单元。素质符合千元桌面音箱水平,调音偏向直白,外型前卫。常年有1899的好价,历史低价是1599元。
JBL305PMkII
移植了JBL旗舰M2系列的创新技术的桌面音箱,独有JBL专利声场控制波导技术,有滑流低音倒相孔。5寸低音单元,搭配1寸高音单元。监听向的音箱,但是有BoundaryEQ三段调节,声音取向可以自己微调。国行价格稍贵,不少人喜欢海淘,能低至600多元一只。
声擎A5+
声擎偏向流行乐的入门级音箱,主打中低频。使用5英寸芳纶纤维中低音单元,和3/4英寸丝膜球顶高音单元。硬件素质上不如JBL、BOSS等高。重点在调音素质,偏暖的中音,对于女声有较强的感染力。有三种颜色,不同颜色箱子的材质不一样。W和B是中密度板,N则为碳化实心竹。老烧认为不同箱体中,最好听的是碳化实心竹,声音柔和。常年价格在2000-2500元左右,历史低价是1999元。
KEFEGGDuo
延续了EGG系列蛋壳流线型前卫设计,专利的Uni-Q同轴共点单元,声音自然,纯净,分频过渡平滑。只是技术再强,还是受制于单元尺寸问题,低音下潜不足。只适合作为人声等偏中高音的音乐。价格一直在1999元左右,特价很少。
雅马哈HS5
有名的小白盘监听箱,标志性5英寸白色锥形低中音单元和1英寸半球形高音单元。MDF板材的箱体,能有效降低共鸣,让声音更清晰准确。专业监听向音箱,带有房间控制和高频切除控制器,常用于做人声或者纠错音箱。单只日常价在1600元左右,历史低价是1400元左右。
声擎HD3
属于声擎的高端系列,支持蓝牙5.0(APTX)和AUX有线连接。2.75英寸芳纶纤维中低音单元,搭配3/4英寸丝膜球顶高音单元。PCM5102DAC芯片,高频稍淡,中低音偏暖。京东日常价格3000元左右,历史低价是2700元。
索尼CAS-1
sonyCAS-1严格来说不算是一款音箱,更像是一套小型桌面音频系统,配备了一个小型功放而两个二分频音箱。功放采用PCM1795DAC,搭配TPA6120A2功放芯片。音箱则使用2.5英寸碳纤维锥盘中低音单元,1/2英寸软求顶高音单元。声音清晰度高,缺点是对使用场景较为严格,摆位稍不佳就会感觉低音不足。历史低价是3300元左右,目前已经退市不容易低价买到。
Genelec8010A
以小巧便携、音质出色和重放精准深受很多专业音频玩家及专业人士喜爱。TPA3118数字功放,3英寸PP盆中低音单元,3/4金属球顶高音单元。低音下潜深度不足,但是中频密度足。总体偏向监听风格,使用人声及回放使用。价格在2500元左右浮动,优惠比较少见。
丹拿意境EmitM20
丹拿DM2/7的升级款,是丹拿的入门级产品,拥有多项丹拿专利技术。5.5英寸硅酸镁聚合物(MSP)中低音单元,1.1英寸纯手工涂层的高性能软球顶高音单元,延续了灵巧高音的小甜声风格。价格变化很少,常年7000左右。
KEFLSX
KEFLSX大概算是桌面音箱中,口碑最好的产品。专利的Uni-Q同轴共点单元,支持多种无线连接方式,摆位自由。在价格上对标丹拿em20,素质上对标丹拿xeo10。FEA有限元分析设计,三频均衡。声音素质纯净,自然柔和。无论是技术还是素质,是万元年桌面音箱的最高素质。
达尼Menuet皇太子SE
书桌音箱的经典之作,目前已经更新到第六代,今年则推出了se特别版。4.5英寸木纤维中低音单元,1.1英寸软球顶丝膜高音。相对于6代,分音器上的电容改采Mundorf。每个音箱都是手工制作,背后有铭牌标识。在高端书桌音箱里,达尼性价比最高,而且很容易推。三频均衡,音色自然。日常价在14000元左右,低价可以降至10700元左右。
B&W706S2
宝华韦健CMS2的升级款,书桌箱旗舰产品。使用了1英寸退耦碳膜半球高音单元,音膜的高频率振动平顺稳定,性能更出色,崩裂值最高47kHz。6.5英寸Continuum振膜单元,其调谐质量阻尼器可减少杂音的产生,使得声音更为精准细腻。整体音色厚实,高频清亮,中低频舒展,低频量感恰到好处。京东618有促销,到手价是14900元。
丹拿轮廓20
典型的桌面音箱就是以上这些,秉着一分钱一分货的原则,大概是按预算挑选即可。大部分产品,尤其是中低端价位的产品,在618当天都有大促销,想入手可以下定决心了。
BoseC50体验,开启在家听歌的正确方式
特殊期间,虽然快递比平常慢了一点,但两天就拿到了,不得不说在这万物阻隔的时期,还能这么快就收到快递,这种感觉还是很喜悦的。拆完包装,把BoseC50放到桌面上仔细端详了一下,不得不说它确实我旧的那台电脑音箱漂亮得多了,这种漂亮并不是新旧之间的区别,而是整个设计风格和做工的提升带来的美感。
圆形操控盘还是输入接口枢纽,在它的前侧面,可以看到有两个3.5mm的插孔,他们分别是3.5mm耳机孔和AUX孔,以前我对这两个孔有点分不清,为什么同样是3.5mm口径,还会有区别的呢?后来商务查了查,才发现原来前者是接耳机来作音频输出的,后者则是接音源设备来输入的。
一些按键和插孔还集中了低音箱的背面,像电源孔、分音箱连接孔和低音量调节转盘等常见的都可以看到。唯一让我感道惊喜的就是它在低音箱背面还多了一个音源输入孔,意味着BoseC50一共有两个音频输入孔。其实这个设计还是有点用处的,例如低音箱背面的输入孔可以接电脑等固定输入源,圆形操控盘的则可以接手机或便携hifi等移动输入源。
不得不说,BoseC50在音质方面比之前的旧电脑音箱提升得非常明显的,之前旧的那台除了声音稍微大了点,在环绕立体感方面跟BoseC50有很大的距离。而且BoseC50还多了一个低音箱,放摇滚音乐和看动作大片还是很带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