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全面梳理中国社区矫正的不平凡探索之路,努力构建为世界所称道的中国特色社区矫正法学法治教育

《中国特色社区矫正基本制度问题研究》

王顺安、马聪著

ISBN:978-7-5764-0110-3

定价:149.00元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2年9月

作者简介

AUTHOR

系统研讨社区矫正的“九大核心问题”

归纳总结社区矫正的“八大中国特色”

内容简介

一、全面系统地研讨“九大核心问题”

本书是关于中国社区矫正实践探索与《社区矫正法》基本法律制度问题的规范性法学研究。全书除导论外,正文共九章。导论对本书的研究目的意义、现状、思路与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概述,正文则系统和完整的对我国社区矫正基本制度的“九大核心问题”进行了阐述,这九大核心问题分别为:中国特色社区矫正的创制与意义、中国社区矫正的基本性质与地方性特色、中国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和对象、中国社区矫正的组织机构与人员、中国社区矫正的基本任务、中国社区矫正的基本程序、中国社区矫正法律责任与监督、中国社区矫正制度困境与发展趋势,以及为了更好地学习与应用《社区矫正法》而必须尽快建立的中国社区矫正法学的构建与发展等。

二、归纳总结了社区矫正的“八大中国特色”

本书明确认为:社区矫正的中国特色,至少表现为形成与创制的独特性、基本性质的独特性、适用范围的独特性、组织领导机构的独特性、基本任务的独特性、衔接程序的独特性、外部执法监督制度的独特性,以及社区矫正基础理论复合跨界与亟待提高的独特性等八大方面。

三、强调对社区矫正法的根本原理性研究

四、研究结论和成果的价值与追求

第一,在宏观视角下将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置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法治化、基层与特殊社会群体治理、社会多元参与共治、刑事执行统一化与一体化等重要的国家战略与宏大背景之中展开研究,特别强调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制度背景、公众社会心理结构、现有学术研究水平与资源等特殊性,强调社区矫正在中国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基本制度的国别特色和地方性经验,总结和归纳中国社区矫正的独特东方思路与智慧,彰显中国社区矫正乃至刑事执行制度自信。

第二,本着根本性的基础理论研究的思路,对我国社区矫正实践与理论争议中最关键最核心或者说是任何社区矫正文献都无法回避的根本性问题进行体系性和规范性研究,充分运用规范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思维方式,体系性思考与问题性思考兼而有之,将根本性的原理问题彻底搞清楚搞透彻,而不是仅着眼于某一具体制度的构建和完善对策建议,充分发挥根本性的基础理论研究对社区矫正制度的指引、构建、评价和检验价值。

六、七个方面的坚持与创新

第一,本书旗帜鲜明地认同和坚持《社区矫正法》暗含的和官方公开确立的中国特色社区矫正法律性质为“刑事执行制度”的观点,并从历史、规范以及功能等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理论论证。

第二,本书坚决支持社区矫正对象的范围应予以扩大的立场,在对社区矫正对象范围设定的法理原因和根据进行探寻的基础上,提出了社区对象扩张的近期与长远策略两种方案,以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轻微犯罪占绝对优势的犯罪结构的变化及治理对策的调整。

第三,本书从实质意义上探讨了社区矫正机构设定的行政执法权与处罚权分立模式及其改革方向问题,以及社区矫正衔接顺序的制度发展及其降低衔接程序的替代性方案。

第四,本书将社区矫正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两大基本任务置于刑罚目的理论框架之下予以讨论,为我国《社区矫正法》所确定的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之间的逻辑关系提供理论支撑,为社区矫正基层实践处理好两者关系提供可供参考的模式标准与理论指引。

第六,本书按照刑事一体化的思维,基于我国刑法“重罪重刑”的结构特点探讨社区矫正适用规模制度障碍的成因,指出扩大社区矫正适用规模与范围必须与我国刑法轻罪体系构建和我国轻罪犯的刑罚附随效果限制(守法信用或前科消灭制度)等刑法制度改革双向奔赴,从而在轻罪、轻罪犯和轻刑罚及其执行的整体框架下定位与社区矫正制度发展和完善问题。

第七、本书基于“法学不盛,何来善法”的规律性认识,明确讨论了社区矫正制度发展与社区矫正法学之间的关系,特别说明了社区矫正法学理论对于我国社区矫正立法以及未来统一的刑事执行法创制的巨大特殊意义。

七、本书具有的特殊实践价值

最值一提的是,全书的代序言“社区矫正的探索与研究永远在路上”,有104页,10余万字。比较全面地介绍与论述了百年社区矫正的历史演变、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的不平凡探索之路、努力构建为世界所称道的中国特色社区矫正法学。

在“百年社区矫正的历史演变”部分,作者认为现代社区矫正制度起源于对近代以来剥夺自由刑及其监狱封闭式管理负面效应的反思,社区矫正萌芽于英美的假释和缓刑制度,社区矫正得益于二战之后的更生理念、民权运动和标签理论的推动,社区矫正在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蓬勃发展,直接源于监狱成本的高昂和矫正政策的改变,社区矫正的复苏得益于20世纪末以来的法治建设的保障与促进作用,“中间处遇”或“中庸制裁措施”的兴起,有逐步取代传统社区处遇之势,但因其惩罚性和过度监控的高成本性并未获得共识。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的不平凡探索之路”部分,作者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非监禁处遇制度的移植与实践,新中国成立初期对罪犯非监禁处遇措施、非监禁刑罚及其监督管理制度的创制,20世纪之交中国大陆开展的改革与完善社区矫正制度的探索和试点工作,2019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的孕育与诞生,2020年6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的法律定位、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体系结构、核心内容及其亮点特点。

在“努力构建为世界所称道的中国特色社区矫正法学”部分,作者较深入地论述了世界社区矫正制度的成功经验和我国社区矫正重要实践成果是构建社区矫正法学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基于法律信条学构建中国特色社区矫正法学的规范性研究体系,中国特色社区矫正法学信条性研究的核心问题与基本体系。

本书观点明确、内容丰富、资料详实,论证得当,不仅可以为我国刑法学和刑事执行法学理论工作者提供系统而有价值的研究思路与理论观点,而且能够为我国政法院校社区矫正法学的专业教学提供客观而可靠的历史性文献资料,还能够为我国社区矫正基层工作者全面和正确了解我国社区矫正立法与实践的发展趋势提供理论指引与实践参考。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第八条 【保护管辖权】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第九条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wOTExMDY0OA==&mid=2247548858&idx=4&sn=3135ca5277ff1f67bb04be3fd668ca6a&chksm=f8c78fbf457b79b61bcf089199d9e8f36eb69b51ce40e2d73a481b06467b22c644d9b2b9f65d&scene=27
2.我国刑事司法领域的去罪化问题研究我国现行法律存在追诉机关通过司法活动将某些犯罪在追诉阶段予以去罪化的情况,如刑事诉讼中的不予立案制度、不起诉制度和自诉制度。审判上的去罪化是指刑法关于一定行为的罪刑规范没有发生变化,但审判机关通过变更罪刑规范的解释和适用,将从来作为犯罪处理的该行为不再作为犯罪处理的情况。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7/08/id/2985173.shtml
3.“醉驾入刑”后八大典型案例评析国内律师业内动态评析:作为首例外国人醉驾案,被告人所称的“对中国法律不了解”俨然不能成为其出罪的理由,等待着他的将是严厉的法律制裁与惩罚。作为刑法修正案(八)新增法律规定中最受人瞩目的一条,“危险驾驶罪”是近年来各界努力推动的结果,反映了广大民众的呼声,是我国法治建设以人为本的一个具体体现和可喜进步。在有法可依的https://www.lawyers.org.cn/info/0e3f57630b324868a839e8523f89f564/
4.八大重罪是哪八种律师普法八大重罪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法律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刑事》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https://m.110ask.com/tuwen/17293789765267858269.html
5.法学基础抢劫罪比如八大罪行中的放火罪,只要放火行为造成现实威胁,不要求发生实质性现实结果都是为既遂;最后一种举动犯,这个行为比较严重,只要有举动就是为既遂,比如领导,组织,参加恐怖组织,颠覆国家政权,破坏人民民主专政,这种行为不能让成功,假如现阶段出来两个陈胜吴广,李自成,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还如何建设,中国梦还如何实现,海峡https://www.jianshu.com/p/49abef84aa36
6.网络犯罪与法律对策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并在条件成熟后再制定出有关网络犯罪的专门法律。在此过程中,还要求各级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对网络法律作出实施的具体规定。 2、创设独立罪种将计算机网络犯罪归为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这一犯罪群是不妥当的,为了使司法人员对网络犯罪的行为人根据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来制定刑罚,这与单单的妨害管理秩序罪不相称,量刑上过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406/5014211312002023.shtm
7.14岁负刑事责任的八大罪14岁负刑事责任的八大罪 《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负刑事责任。”也即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人只对自己实施的这八种严重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必须严格遵守罪刑法定原则,不得https://www.51zlaw.com/xingfa/87450.html
8.中国《刑法》八大重罪是指什么?频道中国加入“联合国五常”始末,美、苏百般阻拦,毛主席一招化解 04:53 文史道 “中国威胁”成了美国吓唬盟友“进群”的幌子 03:36 胡锡进 马英九:参观故宫感受灵魂震撼,任何“去中国化”都不会成功。 00:52 胡锡进 关羽战死后,赤兔马竟然绝食而亡!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01:12 痞凯丘 秘书给长官送吃的,https://m.sohu.com/a/770231226_121853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