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你好;2024;你好;吾之所爱。
你准备好与八大山人纪念馆一起度过下一个365天了吗?
因为接下来的每一天都是限量版。
一、元旦的涵义
【元】
在《周易》中,"元"作为乾卦四德之一,象征事物的初始,对应春天。
元旦是生机的开始,是温暖的开始,是希望的开始。
【旦】
据《说文解字》:“旦,明也。以日见一上,地也。”太阳醒了,缓缓
地爬上地平线,射出道道金光,照亮了天上的云,也温暖了人的心
这一瞬的期望是万象更新。”
二、元旦的来历
(1)“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但其含义已经沿用4000多
年。
(2)公元1911年,孙中山提出“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时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
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那个时候并不叫“元旦”。
(3)今天所说的“元旦”,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
的欢乐节日。
三、【关于古代“元旦”的神话故事】
传说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爱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位置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元旦的□佚名来历和习俗你知道多少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也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
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
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四、元旦的习惯
到了新年,全国各地都有拜年的习惯,贴春联,走亲戚,祝福各种拜年的活动丰富多彩,其中有一副经典对联,则作“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最能反映春节增岁的意义。历代王朝也会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写福字、舞龙灯。
那么,古代的“元旦节”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又是怎样一番独特风景呢?
明朝朱见深《岁朝佳兆图》(图片由故宫博物院官网提供)
清郎世宁、丁观鹏、沈源、周鲲等《乾隆帝岁朝行乐图》(图片由故宫博物院官网提供)
清朝吴昌硕《岁朝清供图》(图片由故宫博物院官网提供)
五、元旦吃什么
古人在元旦会食用椒柏酒、桃汤、屠苏酒、五辛盘、汤饼、年糕等,祈求来年身体健康。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时代,尤以南方流行。据明末《帝京景物略》卷二记载,正月元旦,”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时代,尤以南方流行。明末《帝京景物略》卷二记载,正月元旦,“夙兴盥激,吃枣糕,日年年糕”。想必,八大山人在元旦也会吃年糕,应风俗。在八大山人早年的作品当中,我们常能看到以瓜果蔬菜为题材的作品,一是题材的选择,也是生活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