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全面梳理中国社区矫正的不平凡探索之路,努力构建为世界所称道的中国特色社区矫正法学法治教育

《中国特色社区矫正基本制度问题研究》

王顺安、马聪著

ISBN:978-7-5764-0110-3

定价:149.00元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2年9月

作者简介

AUTHOR

系统研讨社区矫正的“九大核心问题”

归纳总结社区矫正的“八大中国特色”

内容简介

一、全面系统地研讨“九大核心问题”

本书是关于中国社区矫正实践探索与《社区矫正法》基本法律制度问题的规范性法学研究。全书除导论外,正文共九章。导论对本书的研究目的意义、现状、思路与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概述,正文则系统和完整的对我国社区矫正基本制度的“九大核心问题”进行了阐述,这九大核心问题分别为:中国特色社区矫正的创制与意义、中国社区矫正的基本性质与地方性特色、中国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和对象、中国社区矫正的组织机构与人员、中国社区矫正的基本任务、中国社区矫正的基本程序、中国社区矫正法律责任与监督、中国社区矫正制度困境与发展趋势,以及为了更好地学习与应用《社区矫正法》而必须尽快建立的中国社区矫正法学的构建与发展等。

二、归纳总结了社区矫正的“八大中国特色”

本书明确认为:社区矫正的中国特色,至少表现为形成与创制的独特性、基本性质的独特性、适用范围的独特性、组织领导机构的独特性、基本任务的独特性、衔接程序的独特性、外部执法监督制度的独特性,以及社区矫正基础理论复合跨界与亟待提高的独特性等八大方面。

三、强调对社区矫正法的根本原理性研究

四、研究结论和成果的价值与追求

第一,在宏观视角下将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置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法治化、基层与特殊社会群体治理、社会多元参与共治、刑事执行统一化与一体化等重要的国家战略与宏大背景之中展开研究,特别强调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制度背景、公众社会心理结构、现有学术研究水平与资源等特殊性,强调社区矫正在中国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基本制度的国别特色和地方性经验,总结和归纳中国社区矫正的独特东方思路与智慧,彰显中国社区矫正乃至刑事执行制度自信。

第二,本着根本性的基础理论研究的思路,对我国社区矫正实践与理论争议中最关键最核心或者说是任何社区矫正文献都无法回避的根本性问题进行体系性和规范性研究,充分运用规范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思维方式,体系性思考与问题性思考兼而有之,将根本性的原理问题彻底搞清楚搞透彻,而不是仅着眼于某一具体制度的构建和完善对策建议,充分发挥根本性的基础理论研究对社区矫正制度的指引、构建、评价和检验价值。

六、七个方面的坚持与创新

第一,本书旗帜鲜明地认同和坚持《社区矫正法》暗含的和官方公开确立的中国特色社区矫正法律性质为“刑事执行制度”的观点,并从历史、规范以及功能等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理论论证。

第二,本书坚决支持社区矫正对象的范围应予以扩大的立场,在对社区矫正对象范围设定的法理原因和根据进行探寻的基础上,提出了社区对象扩张的近期与长远策略两种方案,以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轻微犯罪占绝对优势的犯罪结构的变化及治理对策的调整。

第三,本书从实质意义上探讨了社区矫正机构设定的行政执法权与处罚权分立模式及其改革方向问题,以及社区矫正衔接顺序的制度发展及其降低衔接程序的替代性方案。

第四,本书将社区矫正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两大基本任务置于刑罚目的理论框架之下予以讨论,为我国《社区矫正法》所确定的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之间的逻辑关系提供理论支撑,为社区矫正基层实践处理好两者关系提供可供参考的模式标准与理论指引。

第六,本书按照刑事一体化的思维,基于我国刑法“重罪重刑”的结构特点探讨社区矫正适用规模制度障碍的成因,指出扩大社区矫正适用规模与范围必须与我国刑法轻罪体系构建和我国轻罪犯的刑罚附随效果限制(守法信用或前科消灭制度)等刑法制度改革双向奔赴,从而在轻罪、轻罪犯和轻刑罚及其执行的整体框架下定位与社区矫正制度发展和完善问题。

第七、本书基于“法学不盛,何来善法”的规律性认识,明确讨论了社区矫正制度发展与社区矫正法学之间的关系,特别说明了社区矫正法学理论对于我国社区矫正立法以及未来统一的刑事执行法创制的巨大特殊意义。

七、本书具有的特殊实践价值

最值一提的是,全书的代序言“社区矫正的探索与研究永远在路上”,有104页,10余万字。比较全面地介绍与论述了百年社区矫正的历史演变、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的不平凡探索之路、努力构建为世界所称道的中国特色社区矫正法学。

在“百年社区矫正的历史演变”部分,作者认为现代社区矫正制度起源于对近代以来剥夺自由刑及其监狱封闭式管理负面效应的反思,社区矫正萌芽于英美的假释和缓刑制度,社区矫正得益于二战之后的更生理念、民权运动和标签理论的推动,社区矫正在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蓬勃发展,直接源于监狱成本的高昂和矫正政策的改变,社区矫正的复苏得益于20世纪末以来的法治建设的保障与促进作用,“中间处遇”或“中庸制裁措施”的兴起,有逐步取代传统社区处遇之势,但因其惩罚性和过度监控的高成本性并未获得共识。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的不平凡探索之路”部分,作者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非监禁处遇制度的移植与实践,新中国成立初期对罪犯非监禁处遇措施、非监禁刑罚及其监督管理制度的创制,20世纪之交中国大陆开展的改革与完善社区矫正制度的探索和试点工作,2019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的孕育与诞生,2020年6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的法律定位、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体系结构、核心内容及其亮点特点。

在“努力构建为世界所称道的中国特色社区矫正法学”部分,作者较深入地论述了世界社区矫正制度的成功经验和我国社区矫正重要实践成果是构建社区矫正法学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基于法律信条学构建中国特色社区矫正法学的规范性研究体系,中国特色社区矫正法学信条性研究的核心问题与基本体系。

本书观点明确、内容丰富、资料详实,论证得当,不仅可以为我国刑法学和刑事执行法学理论工作者提供系统而有价值的研究思路与理论观点,而且能够为我国政法院校社区矫正法学的专业教学提供客观而可靠的历史性文献资料,还能够为我国社区矫正基层工作者全面和正确了解我国社区矫正立法与实践的发展趋势提供理论指引与实践参考。

THE END
1.100个法律法规知识点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地方各级人大是我国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5.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依法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在制定后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2MjA2NjEwNg==&mid=2247569975&idx=3&sn=2b2cad9688ccaa459cc5e5f6ef4fb988&chksm=cf87e53f399fcff71e02546edf9b72a3357c7e657232440b8189ed3da00cc7c443d50aadd090&scene=27
2.中国八大基本法律中国八大基本法律并非一个严格界定的概念,但通常可以理解为在中国法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和重要性的一些法律。以下是中国法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八部法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它确立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明确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95b75d110b93a1000711
3.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教案(精选8篇)3、我们把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称做基本权利和义务,它是公民最主要的、必不可少和最低限度的权利和义务。是公民享有其他法律规定的具体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基础。 (二)我国公民的八大基本权利: 1、公民的平等权;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votb25d5.html
4.牡丹江总工会1、什么是内部审计? 答: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 2、工会审计的职责是什么? 答:工会经济审查委员会依照法律和《中国工会章程》独立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对同级工会及其所属企事业单位和下一级工会及其所属企事https://www.hljgh.org.cn/Webmdj/View.html?id=9383752
5.精华区文章阅读本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这一目标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 )年印发的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 1.1991 2.1993 3.1995 正确选项:2 你的选项: 2 第10题.1992年3月,国务院颁布( ),其目的是阐明中国长期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方针、政策和https://www.newsmth.net/bbsanc.php?path=%2Fgroups%2Ftalk.faq%2FCampusLife%2FGraduate%2F8%2Fdangyuanzice%2FM.1105021806.L0
6.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20220212173122.doc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doc,文档素材 文档素材 诉讼导致人格关系紧张的历史文化原因分析——读范忠信《中国法律传统的根本精神》有感 当比拟民事调解制度与民事审判制度的优缺点时,很自然地想到和解性是调解制度的重要的优点之一。与之相对,判决往往只能解决双方当事人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212/8057021077004056.shtm
7.国防教育基本法律知识(一)国防教育基本法律知识(一) 国防教育知识 1、什么是国防?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我国国防的性质是什么? 我国国防的性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https://hbklg.hebust.edu.cn/dqgz/gfjy/55175.htm
8.泸州烈士陵园国防教育法知识问答(3448.国防法是根据什么法律制定的? 答:宪法。 49.国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怎丰羊组成? 答: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 50.我国“国防教育”的命题最早是由谁提出的? 答:是孙中山1921年在其所著《建国方略》中提出的。 http://www.lzlsly.cn/contents/9/55.html
9.能源法律体系框架成形明确八大内容能源法律体系框架成形 明确八大内容 在“中国能源法律法规框架体系”的课题报告中,专家组对于《能源法》已经有了清晰的定位和构架。 “我们专门为起草组专家在国家能源办安排了办公室。”日前,能源法起草小组在小范围内征求全国政协委员意见时,国家能源办副主任徐锭明如是表示,并称这种做法在近期国家立法中实数罕见。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02462_158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