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二十大十年来我国医疗保障领域的十大进展

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

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落实异地就医结算,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

医疗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减轻人民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民生工程。截至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近年来,国家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快速推进,各类新政策、新举措不断推出,政策覆盖面和保障力度不断加强,清研集团社会发展研究团队总结了十年来我国医疗保障领域的十大进展。

一、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医疗保障体系

1994年我国以城镇职工为保障对象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开始试点,2003年以农村人口为保障对象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开始试点,2007年以城镇非就业人口为保障对象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开始试点,到2011年,三大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基本实现了人群的全覆盖,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二十大报告在总结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时提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二、建立健全医保领域法律法规

2010年10月2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为各项医疗保险制度统筹提供了法律依据,是医疗保障保障法制建设中的重要里程碑,对于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好地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扩大医保政策覆盖面奠定基石。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医保领域法律法规的健全与完善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添砖加瓦。

三、不断完善大病医保及救助政策

2012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卫生部等六部委颁布《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工作正式开启。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意见》,强调完善筹资机制、提高保障水平、加强制度衔接、规范承办服务、严格监督管理,进一步推动大病保险制度的完善与实施。201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意见的通知》,强调各地要在2015年底前整合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同时,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自2016年起,逐步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整合,推动医疗救助与大病保险的衔接。这些政策对我国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五、推进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制度整合

国务院于2016年1月发布《国务院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民医保)制度。覆盖除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应参保人员以外的其他所有城乡居民。在缴费方式上,继续实行个人缴费+政府补助为主的筹资方式,鼓励集体、单位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给予扶持或资助。城乡居民医保基金主要用于支付参保人员发生的住院和门诊医药费用。稳定住院保障水平,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保持在75%左右。2018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实现无缝衔接,并轨运行。城乡医保整合以后,药品目录范围扩大、定点医疗机构范围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城乡统一、门诊慢性病种类扩大,城乡居民摆脱身份掣肘,按照“六统一”的方式参保缴费,为人口流动、城镇化进程突破瓶颈,就医负担进一步减轻。

六、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机制

2016年12月,人社部、财政部颁布《关于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办理登记备案后,备案长期有效;参保地可设置变更或取消备案的时限,原则上不超过6个月。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备案有效期原则上不少于6个月,有效期内可在就医地多次就诊并享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度有利于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有助于提升随迁老人医疗报销便利度和医疗保障水平,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七、成立国家医疗保障局,整合医保各项职能

八、增强医保门诊共济保障能力

2018年国家医疗保障局会同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18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全面推进和完善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通过互助共济增强门诊保障能力。2019年提出以“群众负担较重的多发病、慢性病”为保障重点,增强门诊保障能力,实现把高血压、糖尿病(简称“两病”)的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加强门诊统筹的支付机制建设。

九、积极发挥医保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

十、充分发挥医保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2018年10月,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医疗保障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制度全覆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医疗保障受益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更加有力。经过努力,健康扶贫、医保扶贫攻坚任务接近全面完成,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全面实现,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累计使近1000万因病致贫返贫贫困户成功摆脱了贫困。

THE END
1.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每课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3)在我国 ,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5.怎样树立宪法权威? 答: (1)树立宪法权威 ,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知识。了解宪法如何规 定国家的根本制度、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 ,我们就能体会它 在国家和国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知道它是我们行动的根本依据。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3/0723/08/82785916_1089688843.shtml
2.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②道德的规范功能是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职业领域、社会公共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道德和法律一样,都是通过规范人的行为发挥作用。 ③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3.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积极作用北大法律信息网这次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党的历史和国家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政法战线广大干警表示,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这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详细】 栗战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法律保障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805
4.陕西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前模拟卷(十二)11.法律最本质的属性和最重要的特征是( ) A.人民性 B.物质制约性 C.强制性 D.统治阶级意志性 12.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共同错误为( ) A.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 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C.仅把运动和某些具体物质形态联系起来 D.把物质和运动完全割裂开来 http://m.yulin.offcn.com/html/2016/05/13952_3.html
5.2019人教版中考政治知识点大全中考政治2.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说明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原因: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抓住历史机遇,实行改革开放,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社会http://www.zhongkao.com/e/20190517/5cdebbcaef050.shtml
6.思修学习笔记记录纵向三德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地位——法治基本方式,德治重要方式;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作用;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实现途径;推动法治和德治的相互促进;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备注: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https://blog.csdn.net/qq_50218610/article/details/125730961
7.浅析新《对外贸易法》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作用内容摘要:我国对外贸易目前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各种国际贸易壁垒的阻碍作用加大。面对挑战,我国必须加强在法律层面上的应对措施。新《对外贸易法》的颁布和实施对此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国可以以该法为依据,综合应用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对外贸易调查、对外贸易促进等措施来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挑战,使我国早日从贸易大国变https://ielaw.uibe.edu.cn/fxlw/gjjjf1/gjjjfxll/11440.htm
8.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1.问:《密码法》有什么样的法律地位? 答:密码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是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和基础支撑。密码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特殊重要工作,直接关系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信息安全,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https://www.yncjxy.com/baoweichu/falufagui/20964/
9.检察机关在人权司法保障中的作用民主与法制杂志电子版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尊重和保障人权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更好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对于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具有重要作用。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就要进一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在检察工作中全面推进人权司法保障。http://e.mzyfz.com/mag/paper_50937_26557.html
10.西安决策参考习近平与委员座谈交流时强调,国家和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和哲学社科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全局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几年来两大界别明方向、正导向,转作风、树新风,出精品、育人才,在正本清源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要继续坚持与时代同步,承担记录、书写、讴歌新时代的http://www.xalib.org.cn/info/72438.j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