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创新网触屏版

2022年11月25日上午,吴亦凡强奸、聚众淫乱案一审宣判。

吴亦凡为加拿大国籍。北京市朝阳区法院以强奸罪判处吴亦凡有期徒刑11年6个月,附加驱逐出境;以聚众淫乱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10个月,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3年,附加驱逐出境。

本案判决中对吴亦凡驱逐出境的处罚,是依据刑法第35条的规定,“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那么,当外国人在中国犯罪时,判决中有服刑和驱逐出境的,在执行中的先后顺序如何?被驱逐出境后,是否意味着永久无法回到中国?我国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中,对驱逐出境的规定和执行,还有什么不足?

针对上述问题,南方周末记者对话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刘仁文。

2022年11月25日上午,吴亦凡强奸、聚众淫乱案一审宣判。法院判决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3年,附加驱逐出境。(人民视觉供图/图)

南方周末:判决中有服刑和驱逐出境的,在执行中的先后顺序如何?

具体依据是最高法、最高检等六部门在1992年联合发布的《关于强制外国人出境的执行办法的规定》:被判处徒刑的外国人,其主刑执行期满后应执行驱逐出境附加刑的,应在主刑刑期届满的一个月前,由原羁押监狱的主管部门将该犯的原判决书、执行通知书副本或者复印本送交所在地省级公安机关,由省级公安机关指定的公安机关执行。

南方周末:被判驱逐出境者,目前对这一限制的时长是否有规定?

南方周末:但是出境入境管理法也规定了不适宜在中国境内继续停留居留情形的,被驱逐出境的外国人,自被驱逐出境之日起十年内不准入境。这跟刑法的规定有什么不一样?

刘仁文:出境入境管理法确实也有“驱逐出境”“遣送出境”的规定,如外国人违反本法规定,情节严重,尚不构成犯罪的,公安部可以处驱逐出境。公安部的处罚决定为最终决定。被驱逐出境的外国人,自被驱逐出境之日起十年内不准入境。但这属于一种行政强制措施,主要针对违法的外国人适用。

南方周末:外国人在中国被判刑后,理论上也是可以获得减刑的,这适用于附加的驱逐出境吗?

刘仁文:在实务中,无论外国犯罪人主刑如何递减,附加的驱逐出境都无法改变和减少。

如艾德琳·黛拉·克鲁兹因犯走私毒品罪,在2007年5月被上海市一中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驱逐出境。刑罚执行过程中,艾德琳认罪悔罪,遵守罪犯改造行为规范,接受教育改造,分别在2009年、2012年、2013年、2015年四次被核准减刑,但无论如何减刑,“驱逐出境”这一结论固定不变。没有驱逐出境的具体期限,减刑也就没有起点。

南方周末:在外国人犯罪中,什么样的情形可能会被驱逐出境?

刘仁文:目前,驱逐出境的适用范围也不明确。刑法第35条针对的是所有犯罪的外国人。我在裁判文书网检索发现,2008至2022年,我国共判处外国犯罪人驱逐出境2226例。

可构建驱逐出境减刑制度

南方周末:你认为目前的驱逐出境制度在适用对象方面有什么有待完善的方面?

刘仁文:驱逐出境是一种特殊的刑罚。如对于过失犯罪或危害较轻的外国犯罪人,对其适用驱逐出境应当更加审慎,实际上,对轻罪慎用驱逐出境也是国际通行的惯例。另一方面,在轻罪可以不予驱逐出境的同时,更须在立法上写明对于犯危害国家安全罪、恐怖主义犯罪、有组织犯罪以及本案这种强奸犯罪等重罪的外国人“应当”驱逐,而不是目前刑法35条中规定的“可以”。

南方周末:除了适用对象,驱逐出境年限方面是否也还有可以完善的地方?

刘仁文:驱逐出境的法律后果是剥夺外国犯罪人入境我国以及在我国居留的资格,这种剥夺应当有一个具体期限。所以,针对不同的犯罪对象,应当设置不同的驱逐出境年限。建议对一般犯罪可设定驱逐出境1至10年区间,对于累犯和危害国家安全罪、恐怖主义犯罪、有组织犯罪等严重犯罪应当规定终身剥夺在中国的居留资格,也就是永久驱逐出境。

另外,我认为可以构建驱逐出境的减刑制度,建议采取驱逐出境与主刑同步减刑,但所减刑的量可以不同。如被判处永久驱逐出境可减为驱逐出境10年,之后如再有减刑,则在1-10年区间进行递减。

刘仁文:涉外法治是包括刑法在内的当下一个重要课题。全球化不可逆转,估计疫情之后,进入我国旅游、工作、求学和生活的外国人还将继续上升。非法移民和外国人犯罪问题也将更加严重。有必要在前述完善刑法上的驱逐出境制度基础上,适时出台《移民法》,将我国公民的出入境事项和外国公民的入出境、居留、归化(入籍)、驱逐出境等统筹规范。同时,为防止已被驱逐出境的外国人在离境后又通过不正当方式进入我国,应建立更加有效的再入境管理机制,使驱逐出境在预防与威慑外国人犯罪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有哪些?法律法规电子版下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大全2023整合了等劳动合同法、民法典、安全生产法、刑法免费电子版文档。提供了最新修改版法律法规内容,可以为个人以及行业用户提供法律参考依据。比如:可以从《刑法》中学习到权威的法律知识,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从《劳动法》中了解劳务合同基本要求,提高劳工权益意识,正确维权。本站提供了相关法律http://www.downcc.com/k/falvfagui/
2.中国刑法有哪些死刑?一、中国刑法有哪些死刑罪名呢 刑法修正案(八)颁布之前,死刑罪名有68个,分别是: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投敌叛变罪、间谍罪、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罪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罪、资敌罪、防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https://m.64365.com/zs/763210.aspx
3.中国共有哪些法律?大体上来讲,中国的法律分为宪法、民商法、经济法、刑法、行政法、程序法等中国的法律有很多包括宪法、民商法、经济法、刑法、行政法、程序法等。 具体如下: 宪法、民法、刑法、护照法、合同法、公司法、婚姻法、继承法、担保法、商标法、专利法、保险法、票据法、证券法、证据法、工会法、劳动法、著作权法、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1008/10/2751262_865469277.shtml
4.中国有哪些法律爱问知识人中国的法律可以分为七大类:宪法、刑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程序法。宪法:如《宪法》https://iask.sina.com.cn/b/1SUYRfkNAWU5.html
5.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大全(民法典正式全文2023电子版)法律有哪些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现实常用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之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http://www.shuohenglaw.com/article/4970.html
6.五问缅北电诈头目落网:为何有两人是中国户籍?能拿回钱吗?中国警方有哪些法律依据? 对于中国警方发布悬赏通告、通缉在境外犯罪分子一事,重庆志和智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监事会主任张公典律师表示,我国《刑法》第七条规定了“属人管辖权”,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明氏家族中人有只要有中国国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触https://www.xhby.net/content/s65581bd3e4b022c740097347.html
7.国家安全教育知识普及任何个人和组织违反本法和有关法律,不履行维护国家安全义务或者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 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第二章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 第十五条国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保障人民https://www.nipes.cn/52/18/c2348a21016/page.htm
8.反邪教知识一百问答:我国法律规定: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以其他名义建立,神化、鼓吹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 2. 邪教组织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1)“教主”崇拜。(2)精神控制。(3)编造邪说。(4)聚敛钱财。(5)秘密结社。(6)危害社会。 https://www.jnnews.tv/jnxwrmpp2/p/695317.html
9.中国法律的七大分类,法律有哪些规定律师解答 专业整理,在线解决法律问题 中国法律共分为七大类: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https://m.66law.cn/v/wenda/1710131.aspx
10.古代刑法中的伦理入法原则(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书评中国儒家思想是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血缘关系有着很强的约束力,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伦理关系影响着立法,渗透于立法,使刑法原则体现出维护伦理关系的内容,构成了伦理立法。在伦理立法中最核心的内容是亲情义务法律化与尊卑同罪异罚。具体表现在“相隐”原则、“准五服以治罪”、严惩十恶重罪上以及男尊女卑的法律地位上https://book.douban.com/review/7500523/
11.浅谈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传统中国所谓的法,一方面就是刑法,另一方面则是官僚机制统治机构的组织法,由行政的执行规则以及针对违反规则行为的罚则所构成的。中国的传统法律文化可以说是公法文化。虽然其中确有关于民事、经济、婚姻、家庭、诉讼等方面的规定,但这些规定都是刑法化的,他们在性质上可归属于刑法之列。公法是指行为涉及国家强制机构,亦即https://www.lawtime.cn/info/lunwen/falixue/2007012761159.html
12.法律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的总称。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和国家的统治工具,可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从属于宪法。截至2019年11月,中国现行有效的法律有275部。法https://baike.sogou.com/v57328.htm
13.我国古代刑法"比附类推"制度的发展与"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的最终新中国1979年刑法仍然规定了比附类推制度,经过长期的争论直至1997年修订的刑法中被废除,至此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得以最终确立。本篇文章的目的是通过对古代比附类推制度发展的探讨,揭示我国古代传统法律制度对我国刑法现代化的影响。 一、我国古代“比附”的发展 翻开我国古代的法律文献和相关资料的记载,司法官审理https://www.faxin.cn/lib/Flwx/FlqkContent.aspx?gid=F264623&libid=0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