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冨谷至:中国古代的刑罚为什么没有“复仇”的因素

刑罚的起源,一般有二元说和发展说两种理论。二元说认为刑罚的起源具有二元性,分为族内制裁和族外制裁两个系统,族内制裁是指一个共同体的人被驱逐出去,而族外制裁是对于共同体的敌人施行的制裁。发展说则认为刑罚起源于报复,从古代到近代,个人的复仇逐渐被国家的刑罚吸收,复仇从最初的被容忍,经过被限制的阶段,最后发展为个人复仇被禁止。

这些理论在东西方世界是共通的吗?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冨谷至对中国法制史有过长期的研究,他表示并不完全同意这些理论的看法。9月20日晚,冨谷至在华东师范大学做了题为《前近代中国的刑罚与复仇》的报告,结合自己的研究,发表了他对中国古代法律和中西法制不同之处的看法。

刑罚的目的

关于刑罚的复仇特性,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著称的汉谟拉比法典即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冨谷至认为刑罚的目的有报应、预防、教育、净化四个方面。报应意味着复仇这种个人行为变成由国家代替受害者对加害者进行制裁。预防则可分为一般预防和特别预防:前者是警告、威慑还没犯过罪的民众,避免将来发生同类犯罪;后者是以犯罪者为预防对象,是避免犯罪者再次犯罪的刑罚措施。教育目的具有较强的近代性,古代徒刑的目的主要是利用囚犯在建设、工程等方面的劳动力,而现今,徒刑则意在通过劳动寻求反省、赎罪,而后重归社会。最后,刑罚的净化目的以犯罪行为带来不洁的存在为前提,基本上仅出现于中世纪以前。

冨谷至认为,前近代中国的刑罚没有报应和净化的要素,其目的完全在于预防和威慑。首先,他介绍了自己对中国古代律令的研究,通过对中国古代书写材料的考察,说明中国古代法典的编纂是以作为皇帝命令的律、令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法律是为了贯彻行政和司法秩序,防止违背皇帝命令的行为发生。他还认为,在古代中国法律里看不到西方法律中的“契约”观念,以及由此产生的违反契约、赔偿、赎罪的观念,所以执行刑罚主要是为了威慑。

为了进一步说明自己的观点,冨谷至以典型的刑罚——死刑为例,继续讨论中国古代刑罚的威慑性。他指出,从秦汉到北魏,死刑采用腰斩和斩首的形式,北魏以后,经过隋唐直到清,则采取斩首刑和绞刑。他将前近代中国的死刑分为“活体的处刑”和“尸体的处刑”两个范畴,前者是夺去生命的刑罚,主要形式有腰斩、斩首刑、绞刑等;后者是对尸体的处刑,即二次死刑,这是前近代中国死刑的重要特征,古代文献中的磔、枭首、车裂等都属于这种死刑的范畴。

冨谷至注意到,“活体的处刑”是以杀死囚犯为目的的刑罚,但这些处刑会在市场公开进行;而“尸体的处刑”已经不是以囚犯为对象,而是通过某些手段把尸体示众,能起到非常直接的威慑作用,达到预防犯罪和维持秩序的效果。文献中有关于尸体处以“枭首以徇”“车裂以徇”等记载,“徇”明显地表现出警示民众的意图。冨谷至还引用了《韩非子·六反》中的一段话:“且夫重刑者,非为罪人也……故曰重一奸之罪而止境内之邪,此所以为治也。”很明确地表达了刑罚的目的是为了“治”,同时也证明中国古代的刑罚没有报应或报复的色彩,而在于维持安宁和秩序,是威慑和预防犯罪的手段。

宗教与罪刑法定主义

接着,冨谷至又考察了中西方法制的不同之处,以及有神论与无神论国家在刑罚上有什么特点。

他注意到古代和中世纪欧洲存在一些极其残酷的死刑,它们以延时夺去生命的方法,逐渐致死犯人,比如将犯人烧死的火刑,和让很重的车轮掉在犯人身上的轮刑等。而从前面关于前近代中国死刑的介绍里,看不到中国存在这样的处死方式。

但在前近代中国,由于没有西方式的宗教社会环境,刑罚没有亵渎神、神法的污秽及神判等观念,因而也没有犯罪会带来不洁、需要加以净化的想法,所以前近代中国刑罚不具有净化等目的。

冨谷至认为,正是这些残虐刑罚的存在,西方才发展出罪刑法定主义精神,在有神论国家,为了克服这些极其残酷的刑罚,君主和人民制定契约,用法律来限制宗教刑罚的极端残酷。而在没有用过这些残虐刑罚的中国,既没有净化犯罪的刑罚观念,也没有发展出西方式的罪刑法定主义。

复仇与中国古代法律

冨谷至还指出,虽然前近代中国的刑罚缺乏报应的要素,也没有西方刑罚的报复目的,但并不意味着前近代中国没有复仇的概念。实际上,有关复仇的故事很早就在中国史书上出现,《史记·刺客列传》中就记载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此外,儒家经典中也含有复仇的思想,比如《礼记·曲礼》说:“父之仇,弗与共戴天。”《春秋公羊传》称:“君弑,臣不讨,非臣也;子不复仇,非子也。”即是中国社会拥有着不容妥协的贯彻复仇思想的证明。

不过前近代中国的复仇不仅是对于受害的报复和报应,儒家经典中所突出的报仇行为,还具有遵从某种道德的伦理要求,比如父母被害的子女希望报仇是正常的想法,如果不去报仇,反而说明这个子女缺乏孝的品质。可见,前近代中国复仇行为关系到道德,是实践儒家伦理的“礼”的行为。

从这一角度出发,可以看到中国历代法律和复仇的关系。尽管中国古代常常发布禁止复仇的诏令,这是由于当时社会有肯定复仇行为的倾向,复仇行为往往会导致杀人的犯罪,法律没有理由认可这种行为。但是,复仇从礼的角度看是不该论罪的。在中国古代大量的法律实践中可以看到,有些复仇者虽然按照法律应该被处以刑罚,但是出于礼的原因却可以赦免或减免其刑罚。由于中国古代礼和法是长期并存的两个系统,甚至礼在一定程度上还要在法的地位之上,因此尽管杀人行为应该按照法律处理,但是复仇行为却被视作礼的范畴而被允许,因此复仇也没有被法律所吸收,成为法律的一部分,所以前近代中国的刑罚就没有体现报应和报复的目的。

THE END
1.贪官为啥很少被执行死刑,原因其实很简单带着彩礼给儿子去订婚,没想到儿子突然返回了,这是怎么回事 小桐爱搞笑 1188跟贴 有人看了部下五遍,这才是好莱坞大片,放在现在依然燃爆 北境说电影 802跟贴 1969年我国面临核危机,毛主席提出一项计策,让苏联不敢轻举妄动 小蜜蜂解史 3跟贴 野猪克星终于出现!14只马彪在祁连山大杀四方,敢和老虎叫板 郭灵儿 https://m.163.com/v/video/VXI5C5DA6.html
2.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死刑,就因为人多吗?–手机爱问中国国民素质在现阶段还不够高,国家法律特点和健全、文明程度是同步的,全国人民努力吧!经济文明带动政治文明,国民素质带动法制健全。 廖*** 2019-04-06 16:23:37 举报 0 评论 有些人,例如现在的贪污犯(虽然没有处死几个),但有种人人得而侏之的感觉。做孽太多,要受到惩罚的类似问题换一批 实行死刑复核程序https://m.iask.sina.com.cn/mib/1H0Zh0k9TtVT.html
3.中国为什么保留死刑律师普法没有死刑来制约的话没想到这么严重,正是因为目前废除死刑带来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保留死刑,所以国家在现行阶段是不可能废除死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八条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https://www.110ask.com/tuwen/7829932091989528059.html
4.中国有死刑吗专家导读 有的;死刑一般用枪决和注射死刑的方式,现在多数是采用用枪决的方式。我国刑法中如果故意犯罪,发生重大犯罪,手段极其残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如杀人,勒索绑架,抢劫,强奸,贩毒,等危害国家刑法都有可能会执行死刑。 中国有死刑吗 有的;死刑一般用枪决和注射死刑的方式,现在多数是采用用枪决的方式。我国刑法中https://m.64365.com/zs/1318051.aspx
5.这些狗东西!特别注意,中国第一人贩子陈莲香竟然没有判死刑,意难平人口拐卖,无论多少必须死刑 https://bbs.hupu.com/62144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