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是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合乎严格的写作规范、通过答辩后可获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的一篇书面作品。全日制法律硕士研究生和在职法律硕士研究生取得法律硕士学位,必须撰写学位论文。
2、本规范是关于撰写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的文件,是开展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选、检查和评估工作的基本依据。法律硕士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应遵守本规范。本规范未特别规定的事项,执行《河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有关规定。
3.本规范所称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包括法律硕士(法学本科)和法律硕士(非法学本科)、在职法律硕士三个专业类别(培养方式)。
二、选题
(一)论文选题必须符合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所确定的培养目标;论题本身属于法律的或关于法律的,而不是法律以外其他学科专业领域的。
(二)法律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可以不受法学学科门类(如法学二级学科)划分的限制;可以围绕某一法律的或法学上的专门问题,运用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交叉或综合的研究。
1、在法律和法律职业领域中有着显著的实践价值并和教学目标的要求相适应的问题;
2、全日制法律硕士研究生在实习或调研中遇到的有研究意义的案例、事例或问题;
3、在职法律硕士研究生在本职工作中面临的缺乏学理解释的,或者突破了某种流行的观点和认识的,其研究的结果可能对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有一定价值的案例、典型事例;
4、法律实务部门的兼职指导教师提出的,或者专职指导教师正在进行的项目研究课题。
(四)论文作者在确定论文的选题时,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1、能否比较清晰地意识到所选论题的价值;
2、对拟确定选题有关的已经发表、出版和通过答辩的研究成果了解的程度;
3、所选论题的难易程度和论文的篇幅之间能否保持适当的比例;
4、是否可以充分利用个人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方法和经验;
5、可用的研究材料能否支撑该项研究;
(五)论文题目的确定必须取得论文指导教师肯定的评价意见。
三、论文的形式、内容要求与篇幅
(一)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论文、案例研究或调研报告。
(二)学术论文的内容与结构,除本规范特别规定者外,须符合《河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2020年5月修订)的要求,案例研究或调研报告按本规范的规定撰写。
(三)学位论文的写作一般应遵循以下规则:
1.题目应对论文的主题有完整、充分的描述,一般不设副标题,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字。例:“石家庄市老年人权益保障现状的问卷调查”、“XXX诉XX市新技术产业园区劳动人事局社会保障行政确认案评析”。
2.数据、资料、图表等都要注明出处;引用他人的观点要用页下脚注形式注明出处,并在正文之后开列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必须在正文之中实际征引,不得虚列。3.作者要有自己独立的认识和观点。
5.案例研究应提炼出法学上的问题,结合学理和司法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论有助于解决该案并为解决类似案件提供有益帮助;
6.调研报告以解决法治实践中的问题为重点,调研方案科学可行,数据资料充分可靠,分析过程清晰,有明确的调研结论,研究原始文档保存完整;
(四)案例分析与调研报告的内容和基本结构如下:
1.案例分析。
引言:主要包括研究本案例的目的、学术背景、理论或学术意义、实践意义等;
案情:包括典型案例案情与事件背景或经过,字数不得超过正文字数的1/3;
争点:从学理和司法实践的角度,提炼出法学理论研究的问题,应当至少具有两种以上的观点、主张或意见,并清晰、明了地叙明各自的理由及其依据;
评析:运用所学法学理论对案件争点进行学理解析、评价,鼓励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字数不得少于正文字数的1/2;
结论:应当明确表明作者对于案件性质或其处理意见的观点和看法,并从法学理论和法律规定两方面详细阐明其理由和依据,使研究结论有助于解决案例本身,或者为解决类似案件提供有益帮助,或者提出理论上需要深化的问题,字数不少于500字。
2.调研报告。
引言:包括调查研究的目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分析:根据统计资料归纳调查反映的问题,分析问题所产生的原因,并运用所学法学理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对策;
结论:对全文主要观点进行总结,进一步深化主题,不少于500字。
3.论文结构层次。
论文一般不超过三个层次,各部门之间应当保持紧密的逻辑关系和合理的篇幅比例。层次代码及编排适用《河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有关规定,即以下格式:
论文标题(居中)
第1章
1.1
1.1.1
1.1.2
1.1.3
1.2
1.2.1
1.2.2
1.2.3
1.3
1.3.1
1.3.2
1.3.3
第2章
2.1
……
2.2
第3章
3.1
3.2
结语
参考文献(案例研究和调研报告对外文参考文献不做要求。)
(五)论文的正文篇幅不少于3万字。
(六)论文应当符合基本的学术规范和学术惯例,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剽窃。论文在送同行专家评阅前必须进行TMLC检测,并按《河北科技大学关于学位论文TMLC检测的暂行规定》执行。
四、引证与注释体例
(一)引证应当遵循以下基本规则:
1、引证以必要为限;
2、引证法律文件、判例及司法文件以权威机构的出版物为准;
4、引证必须符合被引作品的本意;不得曲解原意;
5、正文引证超过100字时,缩进引文行列并变换字体排版;
6、引证应有显著标志,并以注释方式完整、准确地显示出被引证作品的有关信息;
(二)注释体例
1.注释位置采用脚注,整篇论文分页计码,序号使用带圆括号数字;
3.作者(包括著者、编者、译者、机构作者)为一人以上时,应全部完整地列出;
4.众所周知的作品,如《列宁选集》等,以及法律文件,可以不注作者;
5、编辑者、整理者而非著作者的作品,在作品标题后括弧注出“x编”、“x整理”;
7、正文多次引用同一作品的注释,每次注释信息的内容都必须完整;
15、外文作品的引证,从该文种的学术引证惯例。
五、编排与印制
(一)论文前置部分的主要内容和编排次序为:
2.独立完成与诚信说明;
3.摘要(中文摘要800—1000字,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一致);
4.关键词(3-5个,并对应英文);
5.目录;
6.法规、判例、术语、缩略语及插图等列表(如果必要)。
(二)论文正文。
(三)论文的尾部一般包括:
1.参考资料目录(应按不同类别予以分类,如著作、论文、外文等,并按拼音或笔画顺序编排);
2.附录(如有必要,可将对补充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诸如罕见的珍贵文献、重要典型的判例等资料编为附录);
3.致谢(特别是对完成论文提供思想启发、研究材料等不同形式帮助的个人或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