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史学会2022年年会暨“中国法律史学的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2年12月3日至4日,中国法律史学会2022年年会暨“中国法律史学的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届年会由中国法律史学会主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承办,依托线上交流平台,结合主题报告、圆桌讨论等形式,圆满实现了有序高效、研讨充分的预期效果。

开幕

12月3日上午9时,年会如期开幕。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张中秋教授宣布年会开始。

首先进行大会致辞。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法律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张晋藩先生代表研究基地,向与会学者的踊跃参加表达衷心感谢,并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张先生指出,在疫情之下专注学术,尽显法律史学人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与持之以恒的创新热情,随后带领大家回顾了新时代中华法系建构问题的历史背景与研究特点,鼓励后学通过创新性研究方法,将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与现实法律思想对接融合,构筑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华法系。

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高浣月教授为法律史学前辈、新人们的学术交流热情点赞,认为年会主题契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双创”方针,提出中国法律史不是象牙塔里的学问,面对信息技术与大数据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法律史研究者们必须提高自身水平,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贡献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联合党委书记陈国平研究员致辞,认为法律史学者应从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深化对法律发展历史规律的认识、推动法史研究促进文化自信自觉等三个方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学习张晋藩先生“书生珍重翰墨事,愿留文字在人间”的研究品格,增强自身的学术责任感。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朱勇教授精准归纳了各投稿论文在研究方法上“创新与回归并重”的共同特点,认为其中运用西方法学理论建构具有近代形式的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创新性研究,与使用古代法律材料恢复古代法律建筑、再现其原初状态的回归性研究交相辉映,体现了多种方法并用,多种目标兼顾的研究趋势,必定会使中国法律史学迎来新一轮的繁荣发展。

致辞完毕后,中国法律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张生研究员代表常务理事会作学会工作报告,从结合二十大精神开展学会工作、落实主管单位要求与内部管理改革、提供优质学术服务、财务情况以及未来工作计划五个方面进行汇报总结,着重介绍了学会在促进口述史研究、推动新文科背景下的法律史学科建设、开办法律文化博士论坛、合作发掘红色法制资源等方面的创新特色与工作要点,提请大会审议和表决。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张生会长的报告。

主题报告

第一单元由复旦大学教授王志强主持。

西北政法大学汪世荣教授以“中华法系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为题进行报告,从中国基层自治传统、治理单元与治理共同体构建、多元化的治理规范三方面着手,分析和阐发传统治理习惯,为当前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历史经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李力教授以“如何面对考古文物史料?——关于夏、商、西周法律思想研究的反思”为题发言,指出先秦法律史研究在处理古文字资料时应借鉴考古成果,注重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纪念性”的特殊功能,并思考如何运用考古学提出的新理论等。

南京大学张仁善教授报告了“论近代法科教育的精英化特征——以郑天锡先生为个案的考察”,以法律人才的成长条件为切入点,考证近代国际法学家郑天锡的人物生平,分析法律人的亲缘、学缘、业缘及教缘关系,总结了近代法科教育精英化的特征、影响及其缺陷。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高汉成研究员围绕“春秋决狱与法律解释——以董仲舒春秋决狱案例为中心的考察”进行发言,认为董仲舒以春秋经义决狱是用儒家思想分析案情和解释法律,其“原心论罪”法律推理的思想基础在于儒家“守经”与“权变”的辩证关系,体现出法律解释方法开始从先秦形式解释向汉代实质解释过渡。

第二单元由吉林大学吕丽教授主持。

吉林大学刘晓林教授以“唐律中的‘亦如之’:立法语言的形成、功能与价值之一例”为主题,提出唐代之前经典文献中“亦如之”的表意核心在于“如之”,即不同主体、行为或事件仍然适用之前列举的标准、规则,在提高法典体系化程度、确定相应量刑条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

江苏师范大学南杰·隆英强教授就“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中国法律史学创新发展的道路选择——从统一多民族国家本土法学发展的客观规律为视角”进行学术探讨,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创新发展的法律史学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本土法学资源为研究对象,是法学的核心基础学科,要引领新文科和新法学综合协同发展,致力于重建新的中华法系。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陈煜副教授讨论了“中国法在西方的传播与影响——以《大清律例》为中心”,认为《大清律例》在西方的译介与传播重塑了西方对华法律观,形成所谓“法律东方主义”的“主流观念”,启发当代中国文化交流要主动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

分会场报告与评议

主题发言结束后,研讨会进入专题报告与评议环节,分为三个会场同时进行,每一会场又由两个单元组成。

第一分会场由南京大学张仁善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林乾教授主持。

第二分会场由北京师范大学柴荣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崔林林教授主持。

第三分会场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小红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李雪梅教授主持。

汇报交流与圆桌讨论

12月4日上午9时,华东政法大学王沛教授主持进行年会的汇报总结环节。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黄海对第一分会场的研讨情况进行汇报,指出12位报告人的题目涵盖了自秦汉至明清等中国古代各个时段,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史研究的良好势头。第一单元的各项报告成果集中体现出法律史研究对于出土文献的使用更加普遍,对传世文献的探研更加深入,第二单元的报告以清代研究为中心,主题更显多元。各单元评议人进行了非常专业和细致的点评,报告人也作了简要回应。

西北政法大学杨静讲师负责汇报第二分会场的研讨情况,她简要总结了12份报告的主要内容以及4位点评人的修改建议,认为以上研讨体现了当前法律史学研究将细致的个案视角与“以制度论制度”的宏观视角相结合,将法律制度与司法实践相结合,实现了瞿同祖先生所提倡的“动静结合”,回应了本次年会“创新发展”的主题。

随后,在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王健教授与武汉大学法学院陈晓枫教授的主持下,15位与会专家围绕“法律史人才培养与学科创新发展”的主题,聚焦法律史学科学制建设、本硕博三层次科目设置与人才培养、教学法、马工程教材、革命根据地法律史教学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圆桌讨论。

闭幕

最后,西北政法大学王健教授回顾了中国法律史年会的办会历史,介绍了下届年会的承办事项,并就选题问题向学界同仁征求意见,真诚欢迎大家莅临参加。至此,中国法律史学会2022年年会圆满闭幕。

本届年会各项议程循序开展,报告厚重精彩,评议专业精深,讨论热烈开放,体现了一流的学术水平,是中国法律史学会主办、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依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承办的一次学术盛会,对于提高法律史学研究水平、增进法律史学科交流和学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南路300号西北政法大学图书馆四层邮编:710063

THE END
1.全国开设法学专业的大学排名2025年更新排名第7:广东财经大学; 排名第8:大连海事大学; 排名第9:华南理工大学; 排名第10:湖南理工学院; 二、全国法学专业大学排名榜(2025年最新) 文章篇幅限制,只展示前100条内容,更多院校请使用【掌上高考】->【查专业】功能! 三、法学专业简介: 《中国法律史》、《中国宪法学》、《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比较刑法https://www.gaokao.cn/gk-mb/30/14-0
2.哪些大学有法学专业开设法学专业的大学名单一览表全国开设法学专业的大学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以下是具体大学名单一览表,排名不分先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变动,还以学校最新公布的名单为准。https://www.dxsbb.com/news/9591.html
3.建设中国特色法学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光明日报编者按:12月26日,为进一步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讲话精神在法学界落地生根,光明日报社和中国政法大学在北京共同主办“法治中国论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来自国内法学院校、法律实务部门等领域的20余位专家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学科建设和推进全面依法https://news.gmw.cn/2017-12/29/content_27217171.htm
4.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法学/非法学)研究生招生简章学费:45000元 学制:2-3年 上课地点:学院路校区/府学路校区 学习方式:全日制 学院:法律硕士学院等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特定法律职业为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立法、司法、行政执法以及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等方面需要的高层次的应用型和复合型法律人才及管理在职研究生人才。具有体系完整的https://www.zzyedu.org/guide_detail_info4039.html
5.北大法律信息网法律信息服务平台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 感谢法宝客户 中国保监会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清华大学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市律师协会北京大成律所 上海市联合律所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律师协会北京市律师协会 广东国信联合律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国家图书馆国家知识产权局 https://www.chinalawinfo.com/
6.第2期中国法学青年论坛第1单元现场实录第一单元 法律移植与文明的自主性 主持人张中秋(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诸位,大家好。论坛现在开始进入第一单元,亦可以说是进入正题,因为今天的主角是青年,而前面发言除了韩春晖博士都不年轻了。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法律移植与文明的自主性。这个看似矛盾的命题,实际就是事实本身。在这个单元中https://www.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21723.html
7.中国大学法学专业2023年排名出炉:谁将成为法学界的领头羊?中国人民大学:实力不容小觑 中国人民大学位列排名榜首,这所综合性大学在法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实力不容小觑。该校在法学教育和研究方面有着深厚的底蕴,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北京大学:严谨的学风闻名 北京大学紧随其后,以严谨的学风和全面的教学体系闻名。该校的法学专业在培养学生扎实的法律素养方面表现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5140392630263716&wfr=spider&for=pc
8.哈尔滨市大学生失业保险与就业保障的问题分析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哈尔滨市大学生就业存在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回顾国内外在大学生就业保障工作方面卓有成效的国家、地区的经验,并进行总结,最后基于三个方面提出构建和完善哈尔滨市大学生就业保障的对策和建议,分别是:构建大学生就业法律法规体系、构建大学生就业扶持体系和完善大学生失业保险体系。 https://www.jianshu.com/p/1111bd661f5c
9.民声网:英国工商联会长:吴敬琏是白痴在中国,它最初与中国的大学共同致力于发展经济学院和法学院。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形成密切的关系。其主要关注的领域是经济、法律改革、教育、文化,更重要的是治理方式、公共政策和国际关系。它资助非政府组织、研究中心和智囊团。福特基金会以1200万美元的年度预算,实施了一系列大规模的计划,这些计划甚至在政策领域对http://www.wyzxwk.com/Article/jingji/2011/11/267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