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宪法宣传周”法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权威访谈

法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央党校教授、广州大学特聘教授卓泽渊

法治事关国家治理、经济建设、科技发展、文化繁荣、政治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法治必须为此担负起应有的使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一)以法治推动治理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将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当前就是要使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得以深入推进。

法治在根本上就是依法治国,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必须将法治放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大背景下加以考察、审视和要求,并充分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法治是事关整个治国理政的大事,必须以法治方式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从宏观上高屋建瓴地谋划整个治国理政事业,推进整个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从具体上脚踏实地地推进法治建设,包括办好每一个案件,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二)以法治服务经济现代化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发展才是硬道理,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仍然是重中之重。没有经济发展,就没有国力强盛,就没有现代化建设,就没有国泰民安下人民的幸福生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然是基本国策。现代化进程中的法治必须体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并促进经济发展。

就眼下的中国来说,国有经济的深化改革还是难题。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从法律和实践上厘清,如何保证国有资产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保值增值,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国有经济的改革应有哪些法律措施,需要从经济与法治的两个维度下更大功夫。只有这样才会有新的突破、新的发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必须从保护民营企业家做起。要严格贯彻和体现法治精神,尊重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一是民营企业家作为公民和私法人,对其必须实行法无禁止即不受法律制裁的法治原则;二是必须实行罪刑法定的法治原则;三是必须实行法不溯及既往的法治原则;四是必须坚持追诉时效的法律规定。这四条都不是要超越法律,更不是要破坏法治,而是要真正而切实地坚守法治。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的不是特权,而是一个自由、平等、法治的营商环境,需要的是依照法治原则保护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繁荣。营造和保持公平竞争、良性循环的市场秩序,更是法治服务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职责。

(三)以法治保障科技现代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经济是知识经济,更是科技经济。一些世界强国,他们究竟强在哪里?其根本是经济、是科技、是人才。要推进科技现代化,必须解决解放科学家手脚、让科学家充分发挥作用的问题。现在某些地方、某些领域的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也成为了危险职业,有的甚至处于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的边缘。其核心问题就是科研经费的性质、科技投资的归属问题等,必须从法治的高度上加以理清,依法保护科学家的人身与财产权益。

对于有的科学家来说,首先可能因不当使用科研经费,以及不当享有股权而涉嫌犯罪。对于科研经费,理当给与科学家更多自主权。至于科学家通过投标获得课题,课题研究过程中设立的实验室、研究中心、研究院等,其注册资本当然会来自科研经费,科学家占有的股份属于什么性质,需要以法治的态度,实事求是、理性宽容地对待。其次是因分配科研经费而涉嫌犯罪的问题。课题完成了,科学家将剩余经费分配了或者变相分配了,是否构成贪污、侵占的问题,要从完善制度做起,不该定罪的,坚决修正和纠正;理当作为违纪处理的,就不能上升为刑事追责;必须尊重和保护科学家的合法权益。再次是如何保护科学家的知识产权与相应的经济权益。要推进科技现代化,必须先从法律上解放科学家、尊重科学家合法权益,维护科学家的科研权利、人身权利、经济权利等。只有依法保护科学家,才能有效地促进科技创新。

(四)以法治促进文化现代化

文化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与显著标志。文化现代化是极为困难的事情。从历史来看,文化现代化必然会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当然具有它不可否认且必须重视的魅力与效用,但它也可能成为文化现代化发展的羁绊。从主体来说,文化现代化涉及亿万人民群众,需要他们直接参与、投身其中。从内容来看,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文化是与现代媒体、现代通讯、现代娱乐、现代消费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在现代文化建设中,法治具有独特的作用。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如何保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如何促进文化繁荣,提升文化品质,都离不开法治作用的发挥。必须以法治的态度对待文化、促进文化、繁荣文化,使文化因法治而繁荣。运用法律手段处理文化问题,务必慎重,它关乎公民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通信自由等宪法权利和基本人权,也事关文化事业投资经营者的财产安全、正常运营、经济权益等,更事关激发社会活力、保障社会自由、促进社会文明等重大问题。必须采取科学的法治措施,促进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与变革,最终建构起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五)以法治推动政治现代化

政治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现代化的必要前提,它决定了现代化的方向、路径、成效。政治现代化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必须推进。民主是社会政治的生命,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推进全过程民主为标志的整个民主建设是法治的政治使命。

在当前极为重要的就是要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高度统一,实现更高层级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以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这是三个相当重要的政治问题,也是中国政治现代化得以实现的三大桥梁。如果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三个问题,政治现代化就具有了良好的政治前提和法治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法治文明就是政治文明的构成部分,法治文化就是政治文化。法治在现代化政治文明的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须以法治的发展来推动政治现代化的历程,促进政治文明。

THE END
1.12月中国最新立法,中国最新立法动态,深度解读与观点阐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法律的完善与创新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年末的十二月,中国再次迎来新一轮的立法动态,这些立法不仅关乎国家发展大局,更与每一位公民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本文将聚焦“十二月中国最新立法”,从不同角度阐述其意义和影响,并结合正反双方观点,提出个人的立场及理由。 http://www.weiweijituan.cn/post/7575.html
2.法律进步与变迁民法典目录对传统习惯的影响有何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演变,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中国近年来推出的《民法典》是对现行民法典目录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调整的一次重大改革。这部新立的法律不仅为解决当前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答案,也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这一过程中,对于传统习惯的处理尤为重要。 https://www.1lhyh3ij.cn/ke-pu-huo-dong/461844.html
3.新闻学概论(0818)的大纲《新闻工作文献选编》新华出版社1990年8月版。 陈力丹(Links to an external site.)(作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第二版)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4月。 陈力丹主编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百科全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7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Links to an external site.)(编者),新华通讯社(https://canvas.shufe.edu.cn/courses/14345/assignments/syllabus
4.清华公共管理学院学术成果《管理世界》江小涓:新中国对外开放70第五部分讨论开放对改革的促进作用,包括开放创造体制需求、体制供给和推动法律建设等。最后部分展望未来开放的可能趋势,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出发,我国的开放特征将转向水平分工、中性开放和制度性开放。 关键词 对外开放新中国70年开放战略 中性开放制度性开放https://www.mbachina.com/html/sppm_tsinghua/201912/208982.html
5.最近一年中国的三大法律变化上周有个美国法律杂志发放问卷,问最近一年中国的top three legal changes,我当时填了: 1、反垄断法已进入立法程序; 2、公司法大幅修订,于2006-1-1生效; 3、证券法修订,于2006-1-1生效。 周末回校与导师drink,他对此不以为然,认为前两个没问题,但第三个应是破产法即将修订出台。不知大家对此有何评论?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179189/
6.久远银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股票频道1、如本公司承诺未能履行、确已无法履行或无法按期履行的(因相关法律 法规、政策变化、自然灾害及其他不可抗力等本公司无法控制的客观原因导致的 除外),本公司将采取以下措施: (1)在股东大会及中国证监会指定的披露媒体上公开说明未履行的具体原 因并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投资者道歉; (2)不得进行公开再融资; (3)对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5062500000023_44.shtml
7.事业编《综合基础知识》题库(16)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7、 把世界看作是从来如此、始终不变的自然界,人不过是从属于自然的一部分i这种观点是: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8、 甲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已满5年。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其配偶乙: http://www.sdsgwy.com/article/html/700120_16.html
8.全面迈向创新法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2021?年修订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2021?年?1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草案)》;这是我国唯一一部以“进步”为名的法律在发布实施?28?年后,迎来的第二次重大修订。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以下简称《科http://cn.chinagate.cn/news/2022-03/08/content_78054828.htm
9.民法典的前世今生北大法律信息网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和附则,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编纂民法典是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743%20
10.很多人知道了这些事,强烈地不再愿意去念法律中国将在今后5000年内遵循马克思主义! 不只是费正清,没有人能真正清楚,在这“几近空白的30多年中”,钱端升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即使是家中四合院被一伙人以红卫兵的名义挤占,一家五六口人只能挤在“旧宅的一部分里”,也从未有人听到钱端升一句抱怨。 https://www.ilawpress.com/material/detail/143756511062118400
11.中国基层民主的发展和政治改革中国基层民主在2003年的发展超出了原来的预想,获得了出人意料的进步。中国基层民主的发展已经在不同的层面上对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发生了影响,而2003年在基层发生的新变革已经直接对中国的政治改革的多层面产生了和将要产生重大的影响。这种变化和联系就将十 https://china.findlaw.cn/xfwq/xiaofeiweiquanlunwen/57751_8.html
12.2024年广藿香发展前景20242024-2030年中国广藿香行业研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广藿香是一种重要的传统中草药,具有醒脾开胃、化湿止呕的功效,在中药制剂和香料行业中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然疗法和传统医学的重新关注,广藿香的需求量有所增加。同时,科研机构对广藿香有效成分的研究,为https://www.cir.cn/3/10/GuangHuoXiangFaZhanQianJin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