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体系中“法律冲突”问题的适用规则中国政府采购新闻网

探究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体系中“法律冲突”问题的适用规则

■祝武

1997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下简称《建筑法》)为我国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铺上了第一块砖石。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体系已发展成由20余部国家法律法规,200多部财政部颁布的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不计其数的部门、省市规章制度共同组成的“庞然大物”。

即使是常年处在政府采购一线的工作人员和法律专业的从业人士,也不敢说对所有法律法规了然于胸,更何况并非专业出身的政府采购岗位的工作人员。政府采购庞杂繁复的法律法规体系成了不少从业者难以逾越的大山,而一些法律法规之间的交叉与冲突更是令其无所适从。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尝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为依据,对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体系中“法律冲突”问题的适用规则进行探究。

“法律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法律同时调整一个相同的法律关系而在这些法律之间产生矛盾的社会对象。一般分为国内法“法律冲突”和国际法“法律冲突”。本文所研究的政府采购领域“法律冲突”属于国内法“法律冲突”范围,因此,笔者选用《宪法》和《立法法》作为法律依据。

《立法法》将“法律冲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发生在下位法与上位法之间,这种纵向法与法之间的“法律冲突”称之为抵触;另一种发生在同一法律位阶之间,这种横向法与法之间的“法律冲突”称之为不一致。

法律适用规则是指,当法与法之间发生冲突时,适法机关如何选择法律的基本要求。法律适用规则其实就是法律规范的选择规则。

政府采购领域“法律冲突”问题成因

——政府采购领域“法律冲突”问题成因特性是两法分立。

——政府采购领域“法律冲突”问题成因共性是分散立法。

“法律冲突”问题适用原则

法律规则主要包括四个原则:高法优于低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变通法优于被变通法。笔者认为,这些原则同样适用于政府采购领域中“法律冲突”问题。

——高法优于低法。高法与低法指的是不同的法所处不同的法律位阶。根据《立法法》第87条至第89条,我国的法律位阶结构是宪法处于最高法律位阶,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处于其次的位阶,其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与规章的效力以此向下类推。在上述法律位阶和效力层次中,如果下位法与上位法在内容上发生抵触,必须适用上位法。政府采购法和招标投标法均属于法律,其优先级高于财政部颁布的规章,但若两者之间发生冲突,必须适用上位法。

——新法优于旧法。《立法法》规定,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新法优于旧法,是指当两个法之间在内容上发生冲突,适法机关应当选择适用新制定的法。新法优于旧法规则的应用有一个相同的必要条件,即它只适用同一机关制定的法之间,不适用不同机关或不同法律位阶之间的法律冲突。例如,海南省的政府采购地方性法规与湖北省政府采购的地方性法规规定不一致的,便不适用新法优于旧法规则,应当在各自的管辖范围内适用,原因在于它们属于不同机关制定的法规。

——变通法优于被变通法。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对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经济特区法规可以对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由于政府采购领域对此条不涉及,此处就不加以赘述了。

政府采购法与招标投标法适用范围研究

根据以上规则,回到政府采购法与招标投标法之间的比较,我们就能发现问题所在。一方面,两者分别属于政府采购领域和招标投标领域的特别法,但在政府采购中的招标投标领域,两者之间又有交叉重叠。另一方面,政府采购法要新于招标投标法,但由于特别法方面的争议,两者之间又涉及特别法优于一般法与新法优于旧法之间发生冲突的情形。

因此,这里我们只能从立法原意上去解读。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立法原意是因为对同一事项的规定,特别法的精准性会高于一般法。招标投标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招标投标活动,适用本法。政府采购法第二条和第四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的政府采购适用本法。政府采购工程进行招标投标的,适用招标投标法。相比较而言,政府采购法在适用范围上更为精准。换言之,笔者认为,应优先采用政府采购法适用范围内的定义,即政府采购工程采用招标方式的,优先适用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工程以外的采用招标方式的,优先适用政府采购法。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两次发布,笔者期待立法部门能从立法层面上给出一个更为权威的解释,也更期待在后续的改革中,政府采购法律能实现真正的统一。

(作者单位:海关总署物资装备采购中心)

责任编辑:LIZHENG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THE END
1.中国立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中国裁判文书网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网密山市法院网鸡西市鸡冠区人民法院网虎林市法院网鸡西市鸡东县法院网鸡西市城子河区法院网鸡西市滴道区法院网鸡西市麻山区法院网鸡西市梨树区法院http://jxhs.hlj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37042
2.当代中国法律适用的原则律师普法当代中国法律适用的原则 普法内容 我国法律适用以下原则: ( 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 2)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三条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https://www.110ask.com/tuwen/6663311798226123546.html
3.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实现路径探究Z[美]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吴玉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40页。 〔4〕 武建敏:《司法理论与司法模式》,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专题策划一:统一法律适用标准研究 27 而辨别案情的真实与假象,作出合乎理性的判决。司法活动的内在规律表明:正义只 https://fa-ce.zuel.edu.cn/zgfzyjw_kxyj/cont/news-17541.html
4.法律原则的司法适用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的急剧变迁以及法律实践的发展,通过法律等综合手段解决社会矛盾的需求日益凸显,适用法律原则解决司法实际问题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美国的“里格斯诉帕尔玛案”和“四川泸州遗赠案”作为中外两个著名判例,直接引发出我们关于法院能否直接援引法律原则作为裁判的根据、法理基础体现在哪些方面、应该受到什么样的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3106079.nh.html
5.法律原则在司法裁判中的适用摘要:在所有法律要素中,法律原则被视为法律的灵魂核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在具体的司法裁判中,法律原则能否直接适用依然存在着广泛的争议。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法律规范的滞后性与复杂多变的社会事实之间的矛盾在司法裁判的过程中逐步显现,解决法律原则的适用问题,增强司法裁判中法律规范的https://www.fx361.com/page/2019/0811/5404386.shtml
6.《中国行政审判案例》(第2卷)裁判要点汇总第57号案例:新旧法律规范不一致时应按照程序从新、实体从旧兼从轻等原则选择适用法律规范——青岛五龙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诉中华人民共和国黄岛海关行政处罚案 【裁判要旨】(1)行政相对人的行为发生在新法实施前,行政机关处理期间新法实施的,行政机关一般应当按照新法的程序要求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http://dycls.cn/content/?1128.html
7.《我的真朋友》涉及法律问题交流(完结)(我的真朋友)剧评《我的真朋友》已经有部分片花出来了,从片花中可以看出本剧剧情还是有部分聚焦在了房子问题上,男女主演也均是房屋中介销售人员,基于现实生活中有关房屋的法律纠纷越来越多,虽然不知道本剧可以有多深入的探讨,但想必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相关问题,所以下面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剧中的相关法律问题。如有错误,请第一时间指正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18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