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本关于法律法规书籍

1、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制度是如何形成的》、《阅读秩序》、《送法下乡》

[点介]本书最大的价值当在法学“启蒙”。它会告诉你我们在观察法律现象是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视野和方法,应该如何培养我们的学习和研究进路,以及,如何揭示常识、挑战既有的知识和观念。读完此书,会感觉法律原来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枯燥。

2、俞吾金:《问题域外的问题》

[点介]作为一本哲学知识和流派介绍的通俗读本,该书不仅可以把读者引入一片新的哲学天地,更重要的是,该书在开辟和拓宽学生的问题域上,特别在怎样形成自己的问题意识上,有着相当的帮助。如何提问、提什么样的问题,这是大学期间一直要注意训练的能力,它在很多时候比具体的知识要重要得多。

3、费孝通:《乡土中国》[《江村经济》]

4、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点介]透视中国社会实际运行的游戏规则。为什么在我们的正式制度外,还会有一套更为适用的潜在的规则作者从历史中的故事投射到当今的现实。我们可以从中反思:法律在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条件上什么法律的道德善恶与实际的利害格局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我们是在自我欺骗的冰山上生存,还是在苦涩的反省中奋起

5、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黄金时代》]

[点介]这是一本清醒的书、理性的书、幽默的书和智慧的书。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洞察,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什么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精神;什么是真正的人文关怀。作为法律人,也许此书给予我们的最大启迪是:缺乏对“沉默大多数”的关怀、缺乏某种“精神家园”的法律,是没有生命的法律。但是各位一定要记住:王小波的小说,特别是《黄金时代》,读起来更加让人回味。

6、安徒生:《安徒生童话全集》

[点介]我们缺乏的正是一个安徒生笔下的童话世界,这个世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是一个有着幸福与苦难、欢笑与泪水的世界。

7、伯尔曼:《法律与宗教》

[点介]写得精彩,译得也精彩。探索法律背后的精神,支撑法律的东西。“没有信仰,法律它将形同虚设”。在中国既有的法律传统被打破的同时,我们应该如何寻找新的在法律下生活的传统当然,读此书时,不要片面追求其中精彩的语句,更要注重起分析的思路和线索。

8、冯向:《木腿正义》

[点介]相信此书对于专事法律的同仁来说,应该是一个极好的启迪案本。作者凭借自身的文学学科的优势,游仞于法律和社会之间。对法律个案层层剥离,既立意深远,又视界宽广,不失为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9、梁治平:《法辩》[《新波斯人信札》、《书斋与社会之间》]

10、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点介]作者对历史的厚积薄发和驾轻就熟,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谙熟洞然与透辟分析,都显示出其“史实”与“史识”的完美结合。文笔老辣,一气呵成。其对政治与道德关系的揭示、规则与生活状态的运作的阐说,对于我们了解传统和法律都有着极大的启迪。此书不可不读。

11、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社会科学方法论》]

[点介]作者对学术、政治,甚至人生三者之间关系的看法,实在可以廓清我们的许多认识。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缺少虔诚和信念的时代,这影响着我们对自身的了解,我们竟不知道从事的职业除了谋生以外还有什么意义。本书可以告诉我们一些答案。

12、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

13、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

[点介]对于每一个从事社会科学的学习者(在此包括法学)来说,对社会科学本身的性质及走向得有一个比较自觉的(虽然不一定是清醒的)把握。本书在这方面是极具挑战力的。它研究社会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形态的建构;对社会科学的分工的质疑;从事社会科学的学术立场何在等问题。本书短短七万言,薄薄小册子,但却比那些动辄数十万、百万言的著作要有价值得多,更具思想的包容量。

14、贺卫方编:《中国法律教育之路》

[点介]学法之人,当对法律教育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有基本的了解。本书提供了这样一个了解的途径。不宁唯是,当我们对自己身处的职业教育的现状和社会的反差进行理性的反思和检讨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要对这个法律教育生态圈的运行有一个冷静的认识。此书的一个特点就是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视角。

15、梅因:《古代法》[萨维尼:《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

[点介]历史法学派之代表著作。其重要之处不仅在于经由自己的研究勾画出法律发展的脉络,提出了法律“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的振聋发聩的命题。更在于,他在学术研究上的独立和怀疑的精神,对“自然平等”的流行话语的批判。一如梅因所说,我们最需要的也许是对新旧材料的不断审查,而不是盲信。后一本书亦是历史法学派的代表著作。

16、柏拉图:《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

[点介]本书是苏格拉底审判与处刑的三篇著名对话。展示了苏格拉底是如何被判刑的,对待神、知识、伦理、法律、死亡等的态度如何。读者从中受到其人格的震撼之余,还会进一步思考苏格垃底到底是怎样死亡的重大的政治和人生的问题。在对话和诘问中教给你智慧,这是本书的另一重要收益。

17、卡夫卡:《卡夫卡短篇小说选》

[点介]卡夫卡思想的深度和语言的穿透力相信会让每一个读者发凉。对于伟大的作家来说,任何形容的言辞都是多余的。卡夫卡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正在失去那些人的宝贵的东西,失去以后,我们又将面对何种的生活。卡夫卡的一些有关法律的经典著述,是开启我们认识法律和现代、法律和人性的重要之门。

18、刘星:《法律是什么》[《中国法学初步》、《语境中的法学与法律》]

[点介]该书主要是对二十世纪英美法律理论的批判性的解读,和一般的国人写的介绍性的读物不同。该书对其认为是重要的理论进行的深入细致的剖析。用语平实、例证简洁。在此基础上,作者意在抒发自己对法律的视角:我们对法律的看法往往是由我们的姿态决定的。

19、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

[点介]这本书对法学自身的一些范畴的分析是谨严的,是中国法学规范化的和体系化的代表作。其提出和分析的许多概念和“权利-义务”模式对当下的法理学教材有很深的影响。就“学术”的标准看,本书虽然有一些政治化的烙印和某种建构的色彩,但从整体来看,仍是中国法学类的一本可供批判的优秀著作。

[点介]一本“保守主义”自由观的中国化的“激进”之作。作者的立场自不待言,其用语的鲜明甚至“鼓动”,难免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其学术的味道。自由主义实际上在中国还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对于不了解自由主义的广大学生来说,“自由”的各种思潮实在不易把握和分辨,此书提供的是一种积极的进路,我们还应该有一种更全面和冷静的思考。

21、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

[点介]他是一位优秀的法官,也是一位有深刻洞察力的学者。他的想法干净利落,简炼精当。他告诉我们他是如何判案的,法官不仅是“发现法律”,还应该是“创造法律”。他把创新和限制融贯一炉。他的热情和理智凸现出法律职业在他们这些人身上的崇高。卡多佐作为学者和法官的睿智与节制,使他赢得了应有的尊重。

22、王铭铭、王斯福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

[点介]本书聚集了一些法学和社会学的学者的研究。学者们对中国乡土社会的判断与描述,以及对其中的秩序状况的把握与解释,为以后的研究留下了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就法学来讲,本书的研究取向是一个很好的尝试,遗憾的是如今再没见后续性的研究,不足以造成真正的学术气势。这是一本好书,也是我们借此反思中国的学术传统如何营造的一本书。

23、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点介]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历史的、比较的、实证的等。探询法律的性质和精神,视野宽广,气度优雅。也是启蒙时期的代表著作,阐述了自然权利观和三权分立等思想。虽然作者的“分类和框架”与他提倡的社会考察的方法有某种裂痕,但这恰好是优秀著作的标志——确立了一个“范式”,供后继者超越。

24、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点介]本书与前一本书气质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作者对美国社会的分析和对民主的洞见,充分展现了他横溢的才华。作者对自由的理解,值得我们进行长久的反思。关于美国法律职业和法律信仰的论述,对于我们今天的法律建设,仍是宝贵的思想财富。

25、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

[点介]中国法律史研究中具有“范式”意义的著作。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更重要的是方法运用上的自觉。它是事实描述式的,也是文化的同情和辩异式的。重要的不是作者对多种史料的采用,而是对这些史料的解释。重要的也不是他是否解决的问题,而是他提出问题的方式本身。

26、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点介]和前一本书一样,也是法史研究上的经典。本书作者的功力深厚,语言平实。从社会学的视角切入。当然,社会学的方法本身也有多种,本书可能还属于“规范社会学”的进路。而且,由法律的分析透视中国的社会,这一学术取向本身就让人尊敬。

27、哈特:《法律的概念》

[点介]分析法学的代表著作。作者对语言与法律的关系有特殊的敏悟,提出和讨论了一系列当代法学的重要概念,对二十世纪乃至今后的西方法学有深远的影响。本书的翻译稍微有些问题,但整体上还是可读的。

28、奥斯丁:《法理学的范围》[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

[点介]是分析法学的经典文献。受实证主义的影响,奥斯丁恪守“应然法”与“实然法”的分离,试图把法律当成一种真正的科学。提出了主权、命令、制裁的法律模式。我们应该重新理解分析法学。在今天,分析法学的初衷(法律的独立)似乎已经受到了极大的扭曲(法律的意识形态化)。后书亦是分析法学代表作,但气质上与哈特的和奥斯丁的已是大不相同。记住:分析法学者内部的差异也许比分析法学和其他学派的差异还大。所以,读一本书时,重要的是看其问题,而不是“标签”。

29、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法律帝国》、《自由的法》]

[点介]作者早期的代表作和成名作。本书系统阐述的作者的权利观。是当今研究权利问题的重要著作。作者在书中对规则、原则和政策等的分析对我们深化对法律的理解有很大的启示。我们怎样关怀和尊重人的权利这始终是令人深思的问题。

30、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

[点介]在比较法里,这是本简洁而有特色的著作。作者更关心的是决定不同法律制度的内在的思想、观念等层面。易言之,本书是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不同的法律和传统。从论述方式上,本书也不同于其他的比较法著作,而是按涉及的问题,综合论述各个法系。

THE END
1.2024年第20期书单(总第33期)宪法宣传周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治《法治中国的文化根脉》 本书从“出礼入刑、隆礼重法的治国策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援法断罪、罚当其罪的平等观念,保护鳏寡孤独、老幼妇残的恤刑原则”六方面入手,深入剖析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智慧,为法治中国建设注入文化力量。 https://www.hnwlxy.edu.cn/tsg/info/1095/8158.htm
2.北大法律信息网法律信息服务平台北大法律英文网 法律法规 要闻 国办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规划 改革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为企业税收 开展一月一链中小企业融资促进全国行 加强人力资源服务助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职工医保账户共济范围扩至近亲属 北京市电竞人才评级标准等正式发布 广东发布《碧道工程规划设计导则》 https://www.chinalawinfo.com/
3.2024年法律书籍排行榜性价比法律书籍排行榜2024前十名玩物派为您提供2024年法律书籍排行榜,我们通过各大品牌法律书籍产品的销量、口碑、人气等数据评选而出,以真实的数据带您了解性价比法律书籍排行榜2024前十名,告诉您现在性价比最高的法律书籍有哪些,推荐现在值得入手的法律书籍。https://www.wanwupai.com/product/listp_58818_993.html
4.人必看的十大经典著作法律书籍排行榜前十名有关法律的书籍推荐值得一看的十大哲学书籍 法律人读书最重要的是提高法律专业素养,开阔视野,锻炼法律思维的能力。读书不在多,应多读原典、多读经典,才会受益匪浅。本文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下法律人必看的十大经典著作,上榜的有《美国宪政历程》《洞穴奇案》《批评官员的尺度》《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论犯罪与刑罚》等,一起来看看吧https://www.maigoo.com/top/432716.html
5.[推荐]法理学书籍105本!.doc[推荐]法理学书籍105本!.doc,[推荐]法理学书籍105本! 1 、 [ 古希腊 ] 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 1986 年版。 2 、 [ 古希腊 ] 柏拉图:《法律篇》,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3 、 [ 古希腊 ]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 1965 年版。 4 、 [ 罗马 ] 查士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526/168844821.shtm
6.法治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之一。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https://baike.sogou.com/v67941163.htm
7.法学导论8.7拉德布鲁赫/1997/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你压着我头发了2021-01-30 18:02:11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版 《比较法总论》书评 “生活在纯法律的气氛中从而不顾全部尘世间和人间因素的法律修道士,不可能将实际的原则恰当地适用到变动不居和有学有肉的社会。”——罗斯科庞德 比较(私)法领域必读入门书籍,80%的书单会列,但相信我,90%的人不会去读。原因很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15729
8.法学本科生必读书目6篇(全文)《法辩》我没看过这本,老师推荐的。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这个虽然严格意义上不是法律书,但学法必看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增订本,中华书局2007年版 法学本科生必读书目 第2篇 中国大学法学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必读书目 1.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制度是如何形成的》、《阅读秩序》、《送法下乡》] [点https://www.99xueshu.com/w/fileld14wcn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