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地域所限,香港没有工业和农业,以服务业为主,高端的主要是金融服务业,大众化的是旅游服务业,所以跟内地大学的科系,在学生中的受追捧程度,有相当大的区别。
成绩好的学生,传统上会选择医科、金融或法律,这三科的分数要求一向是顶尖的、最高的。因为在生活成本高昂的香港,就算是年轻人也不得不“向钱看”。金融系高材生,年薪百万、千万者众,医科生、法律生有专业的认证资格,起薪点已经四五万,一毕业就能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
而往往成绩一般的学生,才会选择工程。因为香港没有工业,所以读工程即意味着将来工作的去向,会以到内地为主。即使公司在香港,也会被频频派往内地公司短期工作。香港孩子多数害怕北上,愿意留在香港“守家在地”,所以本地孩子一般会避开这类工作。但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唯有选择工程系。比如香港理工大学最大的学系“电子工程系”,现已无法录取到顶尖的理科生,唯有靠接纳内地留学生,勉强维持。
至于其它的人文科学,比如“社会学系”、“哲学系”,基本上属于“无专业”,找工作时,范围很广,只要是个请人的工作,你都可以去应征,但显然,这类工作的工资也不会高,很多大学毕业生初入职的工资只有八九千港币,与比看更、清洁工人还低。最近几年,还有很多食肆以月薪逾万港元的工资聘请洗碗工。因为香港实施最低工资制,最低时薪28港元,但很多出苦力的劳动,如果只以28元一小时,根本无法聘到工人。但人文类学科的毕业生,往往找工作就只能拿到这个价钱。
而录取要求处于中等地位的“新闻系”,毕业生的工资亦低于平均水平。正是因为这种低薪现状,导致冲在新闻第一线的记者们,往往都是新人,这一行业更新换代情况极为频密。有内地高考状元,选了新闻系来港留学,没想到毕业找工作的时,真的就要哭出来了。
根据今年香港联招的录取结果,有“神科”之称的港大医科仅有157人获得录取资格,包括5名状元,可想而知门槛有多高。要成为神科生先要过面试一关,“时事盲”可能一早就会被“踢走”。据录取的状元透露,港大医学院今年面试题目包括立法会应否“剪布”(简短讨论议程)、要否调整自由行旅客人数等,平时对时事不关心、沟通能力差的同学恐怕就会被拒之门外。
港大医学院院长梁卓伟表示,因为医疗事故频生,香港医务委员会特别敦促各医学院评估学生是否适合做医生才决定录取否。从港大医学院招生情况来看,取得高分而被拒的学生大有人在。副院长刘泽星透露医院的“三不收”准则:是应父母要求而报读医科的学生多不获取录;因医疗工作着重团队精神,所以沟通欠佳和性格独行独断的学生一般也不会予以录取。
至于毕业出路,一般拥有医生、律师资格认证的同学,一毕业马上会成为行内争相罗致的对象。
香港医院医生分为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律师也分为政府部门律师和律师事务所律师或合伙人,没有所谓起薪点。一切看个人能力。通常一个普通医生或律师的薪水大概3万到5万港币,资深的大多十几万到二十几万,如果是大律师或合伙人,也有十万上下,最差的情况也有四五万。
香港有逾800间律师楼,政府律政司等部门对法律人才亦相当苛求。而律师按小时计费的价钱是2000至4000港币,可见法律毕业生的成本效益之高。
“教育是对未来的投资”,这句话在香港仿佛应验得更加明显。考到好学科,出路大不同。若您或您的孩子计划未来赴港升学就业,以上经验值得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