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纪委通报十大典型案件871人受处分

温州网12月19日讯:今天上午,温州市向社会通报全年纪检监察工作。据悉,今年1至11月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1187件。其中,查办大案要案233件,涉及县(处)级干部18件,乡(科)级干部125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871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78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32亿元。办案期间廉政账户存款额增加100多万元。

十大典型案件

安监系统案件23名党员干部涉案

这是一起发生在职能部门的系统性腐败窝案、串案。该案共涉及市本级和三区一市两县的安监局,涉案总金额达187万余元。共有23名党员干部涉案,其中包括正县级干部1人,副县级干部1人,科级干部15人。包括市安监局原局长陈彩兴在内,已经有近20人涉嫌犯罪,被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环保系统系列案件涉案金额近1000万

共立案调查市、县两级环保系统工作人员20人(其中市环保局12人,县级环保局8人),其中包括正县级干部1人,副县级干部4人,科级干部6人,全部涉案金额高达近1000万元。包括温州市环境保护局原局长叶钢炼在内,已有6人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5名副县级以上干部被予以撤销职务以上处分。

这是一起典型的工程建设领域腐败案件和系统性的腐败窝案、串案。共立案查处市水利局、市瓯江口总指挥部领导干部9人,其中包括副县级干部3人,科级干部5人,共追缴违纪所得170多万元。包括温州市瓯江口建设开发总指挥部原副总指挥郑建青在内,已有6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郑建青利用自己担任瓯江口有关工程业主单位评标代表的职务便利,收受温州半岛工程浅滩一期东围堤工程及洞头黄岙二期促淤堤工程投标人黄某送的现金75万元、收受温州半岛工程浅滩一期南围堤工程投标人国某某现金28万元及价值数万元的贵重物品,并为他们谋取利益。法院法官违纪违法窝案8名法官被查

这是一起典型的司法腐败案件。共立案查处9人,其中法官8人,政法委干部1人,涉案金额达70多万元。目前,已有3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涉案法官把审判权视为谋私的手段,以权谋私,以案谋钱,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如原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四庭审判员尹某利用职务便利,先后9次收受有关当事人及请托人送的财物达14多万元。

调查涉及到的大部分诉讼案件,都有关系人出面请托,有的掮客还从中大肆收受钱物。如市委政法委干部王某,利用与法官尹某的同学关系,多次为当事人行贿进行斡旋,并转送给尹某5万元,自己捞取好处费达22万元。另外,还存在律师代当事人行贿现象,如律师余某某在代理民事案件过程中,先后多次送给经办法官李某某现金累计达6万元。村级组织选举67人受党纪处分

这是一起典型的系列性工程施工监理项目串通投标案件。2006年以来,浙江大成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任、温州市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监督站监督员王成钢等人在一系列工程施工监理项目招投标过程中,轮流“坐庄”操纵串标,先后承接了温州市南塘街改造工程D地块工程监理项目、瓯海区行政管理中心建设工程施工监理项目等13个项目。通过串标抬高了标底,给国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00多万元。该案涉及串标企业有30多家,涉案金额3000多万元,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20余万元,同时查处了招标要害环节工作人员共10名(包括行政监管部门干部、业主单位人员、评标专家、招标代理人员)。目前,涉案人员中已有5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温州化工总厂系列案件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苍南县104国道治理超限超载检测站有关工作人员,利用执法权直接或由当地掮客牵线与超限超载运输车主进行权钱交易,私自收取好处费后即放行超限超载运输车辆,给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社会影响恶劣。涉案人员包括站长1名,副站长4名,普通工作人员1名,目前,已经全部移送司法机关审查。部分干公安警充当娱乐场所保护伞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一些滋生和诱发腐败的深层次问题逐渐凸现出来,成为影响和干扰我市反腐倡廉建设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反腐倡廉工作的认识还需提高。如:个别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因地方保护主义思想和“老好人”思想作怪,对办案工作不够重视和支持;少数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人士利用各种关系为涉案人员说情开脱等。

行政管理单位自由裁量权行使还不规范,导致吃拿卡要现象有所抬头,导致领导干部收受监管单位“三礼”现象有所反弹。

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问题比较突出。工程招投标业务的制度建设却相对滞后,造成工程招投标的高利润回报与低违规成本、高隐蔽交易与低水平监管之间的矛盾。

事业性单位的行业垄断问题比较严重。一些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形成特殊的利益链,在业务市场上形成垄断地位,严重干扰正常的市场秩序,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

司法机关的社会监督问题还有待加强。当前对司法部门的监督,实际上存在难以到位的问题。由此促成了少数人特权思想滋长、甚至泛滥。重拳出击反腐倡廉

在反腐倡廉方面,温州各纪检监察部门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如瑞安市实行行政事业单位利益冲突回避制度健身。平阳县着力推进中介行业惩防体系构建。瓯海区着力深化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审批权力运行。龙湾区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通讯员:汤佰龙记者:应忠彭)

THE END
1.中国十大悬案之“北京天上人间花魁案”上世纪90年代,中国流行迪斯科。 天上人间的迪斯科舞厅是需要门票的, 平日是100,假日是120,这是女士的门票, 男士则一律为150。 大多数男士进舞厅都是找人陪聊陪跳舞, 而女士买票进去,是为了获得有偿陪侍的收入。 女孩子们进去后,坐在那里,等着男士去挑选。 https://www.meipian.cn/3vt6422i
2.中国体育报和人民日报体育部联合评出2019年国内国际十大体育新闻12月29日,由本报和人民日报体育部联合评出的2019年国内国际十大体育新闻在北京揭晓。 2019年,中国体育以辉煌的成绩向新中国70华诞献礼。中国女排获得世界杯冠军,第十次获得三大赛事冠军,中国田径和游泳分别在世锦赛上获得3金3银3铜和16金11银3铜,国乒也在世锦赛上时隔8年再次包揽5金;中国连续举办了世界军运会、https://www.sport.gov.cn/n20001280/n20745751/n20767277/c21321215/content.html
3.四川省禁毒办公布四川禁毒三十年十大经典案例“6.30”特大走私易制毒化学品案是当时我国破获的最大的一起走私非法贩卖、制毒物品、生产毒品案,被公安部禁毒局列为2004年全国禁毒工作十大案件。 四、“09.1.1”专案(2009年) 2009年1月,在公安部禁毒局、四川省公安厅禁毒缉毒总队指挥下,绵阳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历时5个月成功侦破“2009.1.1”跨省制、贩毒案件。http://sc.china.com.cn/2022/zonglan_0614/451964.html
4.“扫黄打非”十大案件公布团伙用直播平台传“黄”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今日公布2017年度“扫黄打非”十大案件,涉及网络传播淫秽物品、非法出版、假媒体假记者假记者站、侵权盗版等方面。 这十起案件包括:浙江绍兴“老虎”直播平台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山东泰安“月光宝盒”直播平台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湖南岳阳“狼友”直播平台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江苏宿迁王某传播淫秽物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2gGSXRuE3PyCryef7NZV180109
5.引人注意的十大由AI造成的灾难案例ChatGPT虚构法庭案件 2023年大型语言模型(LLMs)的进步引发了对生成性AI在几乎所有行业变革潜力的广泛兴趣。OpenAI的ChatGPT处于这一兴趣高涨的中心,预示着生成AI如何具有在商业的几乎每个角落中颠覆工作性质的能力。 但这项技术在能够可靠地接管大部分业务流程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正如律师Steven A. Schwartz在2023年https://www.51cto.com/article/786523.html
6.个案中管窥法治一斑烙印2018——十大刑案点评选取当年十大刑案”加以评点,是编辑部每年年终的“规定动作”。囿于观察视野,也因为“大”本身是一个主观判断,我们的选择结果远谈不上权威。做这项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个案的观察,管窥过去一年社会、司法领域或值得欣喜,或令人警醒的一斑。 什么样的案件算“大”?死伤人数多,后果严重,案值高……用这样的标准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18_12_27_484821.shtml
7.[共同关注]16年前震惊全国12·5银行抢劫案告破案件正在审理法律必[共同关注]16年前震惊全国12·5银行抢劫案告破 案件正在审理 法律必将严惩2015-10-28 19:15:33 [共同关注]联大决议敦促美结束对古巴封锁·中国外交部 望美尽早全面取消对古封锁制裁2015-10-28 19:12:19 [共同关注]新闻追踪·浙江温岭“7·4”厂房坍塌事故 荷载过大致坍塌 市长等多人被免2015-10-28 19:12http://tv.cntv.cn/video/c10318/f57d387b75d94a8393690f96d11972d5?fromvsogou
8.七年前的今天,悍匪周克华被击毙!中国警察网独家揭露?案件细节中国警察网独家揭露?案件细节 七年前的今天(2012年8月14日),经专案组精心谋划,周密部署,警方一举击毙在8年时间,4个省市,作案9起,打伤6人,杀害11人,抢走50余万元的悍匪周克华。这个穷凶极恶的悍匪,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长达8年的横跨四省市的特大持枪杀人案告破,刑侦人不会忘记这一天。https://www.xhby.net/index/201908/t20190814_6299646.shtml
9.当红小生佟大为被传卷入“全国金融大案”石雪此种“盗用国家信用”的行为引起高层震怒,批示彻查。2002年3月30日,中纪委、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等成立专案组对涉嫌此事的机构立案侦查。4月2日,石雪被公安机关监视居住,随后他的属下及相关金融机构20余人被抓,该系列案件被称为“3.30专案”,涉案金额高达264亿,故被称为中国第一金融大案。http://www.ce.cn/xwzx/ylxk/gdxw/200501/11/t20050111_281368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