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发布十件有重大影响力案例社会·法治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10年来环境资源审判有重大影响力案件。10件案例所涉生态要素多、保护范围广、复合程度高、创新意识强,兼具裁判规则意义和法治宣传价值,集中体现了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的鲜明特色、专业要求和职能作用。

2014年6月至今年9月,全国法院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各类生态环境资源案件216.1万件,其中,一系列标志性典型案例有力推动了生态环境法治进程,提升了中国环境司法的国际影响力。

——对故意损毁名胜古迹行为人追究刑责,体现法律对其行为最严厉的否定评价。

三清山风景名胜区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名录,巨蟒峰地质遗迹点是其珍贵的标志性景观和最核心的部分,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张某明等三人采用打岩钉等形式攀爬至巨蟒峰顶部。经现场勘查,张某明在巨蟒峰上打入岩钉26个。经专家评估,此次“巨蟒峰案的价值损失评估值”不应低于该事件对巨蟒峰非使用价值造成损失的最低阈值1190万元。

最终,法院依法追究行为人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的刑事责任,体现了法律对其行为最严厉的否定评价。同时,判处三人承担连带赔偿环境资源损失600万元、支付专家费15万元,并在全国性媒体上刊登公告,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

——引导群众理性、规范“放生”,巩固美丽中国建设群众基础。

徐某在未向主管部门报告的情况下,将25000斤鲇鱼投放至江苏省常州市长荡湖。后其投放的湖面陆续出现大量死亡鲇鱼,当地渔政部门累计打捞死亡鲇鱼20208斤。经鉴定,死亡鲇鱼为革胡子鲇,为外来物种。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审理法院认为,徐某擅自向长荡湖投放大量外来物种的行为违反国家规定,导致该水域环境要素和生物要素发生不利改变,造成生态环境损害及生物安全风险,应当承担生态环境损害及惩罚性赔偿责任。最终,法院判决,徐某承担生态资源损失3万元、服务功能损失5000元,用于长荡湖生态环境修复;事务性费用1.8万元;惩罚性赔偿金5000元,用于长荡湖生物安全风险防范科普、法治宣传。

本案是全国首例非法投放外来物种民事公益诉讼案。本案审理过程中,法院通过“普法+科普”式庭审直播,吸引100多万网民观看,提升了公众生物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引导群众理性、规范“放生”,变违法擅自“放生”为科学增殖放流,巩固了美丽中国建设的群众基础。

——形成类案裁判规则,平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据介绍,2014年以来,各级人民法院注重紧密结合审判实践,向社会提供鲜活司法政策、司法规则、典型案例等法治产品。最高法制定、修订生态环境资源司法解释21件,发布规范性文件22件;发布生态环境资源指导性案例40件、专题典型案例共43批437件;人民法院案例库收录生态环境资源审判参考案例350多件,指导各级法院准确适用法律。

THE END
1.每周法治热点: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继承纠纷典型案例(第一批)·大力弘扬宪法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依法履行审判职责,妥善审理了一大批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努力为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积极作用。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宣传教育和示范引领作用,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2/id/8282843.shtml
2.关于征集2024年度商事法治建设和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典型案例的1、典型案例评选条件:商事法治建设以及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等重大案例,包括其规模、难度、类型等都属于行业重大案件,具有创新性和标杆性意义,并能够为市场提供启发,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有益法治指引。 2、通过本次评选活动,评选本年度影响和推动中国法治进程的典型案例,选出的案例具有标杆性、影响力、典型性,并能够为市https://www.zgswcn.com/news.html?aid=233949
3.投票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小央视频本案的审理,先后得到了中国新闻网、凤凰网、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的报道,引发了舆论的热切关注与讨论。后本案被评为四川省2021年度十大典型案例。通过本案的处理也给社会公众树立网络暴力的法律边界,切实推进网络领域专项整治,充分发挥司法裁判的社会治理教育引导功能。https://v.cctv.com/special/tp/2022law/inde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