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征地拆迁”敲诈勒索案件的几点思考,征地拆迁中的欺诈行为如何处置有哪些内容: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一起“征地拆迁”敲诈勒索案件的几点思考,自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建设取得飞速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需要进行征地和拆迁。但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常常出现各方矛盾,时而引发信访举报事件,土地权利人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建设取得飞速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需要进行征地和拆迁。但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常常出现各方矛盾,时而引发信访举报事件,土地权利人的“维权”甚至可能涉嫌敲诈勒索罪、寻衅滋事罪等。本文就“征地拆迁”敲诈勒索案件的特征,以及办理该类案件的分析思路提出浅见。

一、“征地拆迁”敲诈勒索案件的特征

(一)多以真实的民事权利纠纷为基础

征地拆迁,顾名思义,就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权限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化为国有土地,并依法给予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被征地农民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的法律行为。

(二)多以信访或上访举报为手段

面对进行征拆工作的地方政府,如果被征拆者的权利受损,要想实现征拆补偿款的落实,在与政府沟通不成时,信访或上访举报或许是他们唯一能做的。

二、“征地拆迁”敲诈勒索案件分析思路

该类案件仍应紧扣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进行分析。

敲诈勒索罪,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他人实施暴力或威胁、非暴力要挟手段,利用被害人的恐惧心理,强行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须同时符合以下特征:(1)采用暴力或威胁、非暴力要挟手段;(2)威胁、要挟的内容足以引起被害人的恐惧心理,且被害人因此处分(转移占有)财物;(3)具有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针对“以真实的民事权利纠纷为基础,以信访或上访举报为手段”的“征地拆迁”敲诈勒索案件,笔者就该罪名的上述三个特征逐一讨论:

(一)行为人是否以非法手段勒索财物?

信访是我国法律赋予公民的合法权利,行为人信访、上访系基于真实的民事权利纠纷,实际目的是想解决政府征拆不合理的问题,无可非议。有信访行为并不必然意味着有敲诈勒索行为,是否以非法手段勒索财物,关键要看信访行为与政府给予补偿是否有必然的直接的联系。如果政府给予补偿系政府提出或授意其他人员提出,且主动将信访行为与“索赔”捆绑在一起,要求协商解决信访一事,那么行为人最终获得的补偿可以说是在政府主导之下协商的结果,行为人并未以非法手段勒索财物。

(二)行为人是否使“被害人”在产生恐惧心理下交付财物?

敲诈勒索的所谓“被害人”有时也不仅仅指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还可能指向与政府有拆迁等项目合作的公司及其负责人。若公司负责人代替政府垫付补偿款给行为人,大多系为通过帮政府忙而获取其他利益,并非由于行为人信访给其造成恐惧心理。

(三)行为人主观上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区分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辨析罪与非罪的重要方法,往往需要借助案件客观事实来探究行为人的内心真意。

笔者曾经在天津市办理过一起“征地拆迁”敲诈勒索案,该案一审法院以敲诈勒索罪、寻衅滋事罪判处行为人有期徒刑十二年,二审法院以部分事实不清为由,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在这起案件中,笔者直抓本案核心,就行为人的“非法占有目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笔者认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关键要看行为人获得补偿是否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围绕正当性和合理性,再对整个案件进行抽丝剥茧化的分析处理。

1.看征拆行为是否违法,对行为人的合法权益是否产生实质、重大影响

征收土地应当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依法履行批准、备案、公告等法定程序。征地批文、征收公告系征收程序的必经环节。未经合法程序,无法切实保障被征地人的知情权、异议权,征收方违法征地将直接影响被征收人能否获得合理的补偿。

如果在没有任何法定的征地批文和征收公告的情况下,对土地进行征收,房屋进行拆除,系违法征地行为。土地乃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面对政府如此重大的违法行为,完全可以预见行为人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实施信访、上访行为,可以说,政府违法征地系行为人信访、上访最根本的原因。行为人最终获得政府补偿,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

2.看行为人通过信访维权是否合法有据,信访理由是否合情合理

通过分析行为人的信访记录,可以看到行为人的信访理由和政府答复。

一方面,看信访理由是否是根据事实情况,提出自己的合理诉求。我国《宪法》赋予公民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如果行为人系正当行使自己的权利,就不应认定其有非法占有目的。

3.看行为人获得的补偿是否明显不属于其可占有

最高人民法院在《刑事审判参考》第509号案例中写到:“认定夏某理等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关键是考察其所取得的10万元补偿款是否明显不属于夏某理可以占有。结合案情,夏某理等人作为拆迁户,难以认定其向开发商索赔补偿费的行为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

行为人获得的补偿有可能数额较大或者巨大,但是认定其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不能“唯数额论”,最根本的还是要结合其他条件予以综合判断。

三、小结

在“征地拆迁”敲诈勒索案件中,似乎一旦“获取补偿款”和“信访”牵扯在一起,信访人(行为人)就会陷入刑事犯罪风险中。其实,动辄对信访人的行为以犯罪化处理,不利于实现信访工作的目的,不利于保护信访人的正当信访权利,也难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只有对于那些确实严重的行为,不以犯罪处理不足以维持信访秩序的,才应予以犯罪处理。

刑事案件关乎人的自由,甚至是生命。刑辩律师应讲究“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既要观案件全貌,又能进行抽丝剥茧化的细节分析,目光在事实和法律之间来回穿梭,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田帅律师: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刑事二部副主任,只做刑事案件。办理全国各地刑事案件,取得了众多法院判决无罪、二审改判和发回重审、缓刑、检察院不起诉、不予批准逮捕、直接取保候审等案例。

叶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正大中心17-25层。

法律分析:

对征地拆迁中的欺诈行为的处罚:

1、以欺骗手段取得拆迁许可证的,吊销许可证,并处罚款;

2、如果构成诈骗罪,且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3、如果诈骗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至十年有期徒刑;

4、如果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征地拆迁中的欺诈行为处置

拆迁许可证是进行城市房屋拆迁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是城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对申请人的行政许可。

(1)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3)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4)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5)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6)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7)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的;

(8)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9)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因此,诈骗公司财物达到50万,符合诈骗罪情节特别严重的构成要件,应给予犯罪嫌疑人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以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THE END
1.影响中国司法进程的十大案例.doc影响中国司法进程的十大案例 影响我国司法进程的十大案件 ?一、许霆案 ? 2006年4月21日,广州青年许霆和朋友郭安山利用ATM机故障漏洞取款,许取出17.5万元,郭取出1.8万元。事发后,郭主动自首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而许霆潜逃一年落网。2007年12月一审,许霆被广州中院判处无期徒刑。2008年2月22日,案件发回广州中院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910/133153178.shtm
2.2016影响中国互联网法治进程10大案例&20家‘互联网+法律’创新2016年10月16日,在2016中国互联网法治大会上,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石现升发布了2016年优秀‘互联网+法律’创新项目。 据IPRdaily了解,2016年9月10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以”变革 创新 机遇 挑战”为主题的寻找活动。 本次寻找的“优秀‘互联网+法律’创新项目”与“影响中国互联网法治进程的十大案http://www.iprdaily.cn/news_14512.html
3.十大行政诉讼案例判析麻某诉公安局行政行为违法及赔偿纠纷案当然通过法治实践可以看出,当时国家赔偿法在规定上是存在缺陷的,但那属于立法层面并需要通过修改完善法律制度予以解决的问题,作为适用法律审理裁决案件为职能履行特征的法院,无法运用司法裁判去弥补和解决属于立法层面的问题。 该案件对推进中国法治进程的影响与意义 http://fzzfyjy.cupl.edu.cn/info/1069/10924.htm
4.推动中国法治进程十大行政诉讼典型案例发布中国法院网讯(孙航)3月31日,推动中国法治进程十大行政诉讼典型案例发布会暨纪念行政诉讼法颁布三十周年研讨会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贺小荣出席活动。 此次推动中国法治进程十大行政诉讼典型案例评选活动由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法律出版社《中国法律评论》、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9/03/id/3808324.shtml
5.第一卷第一期近日,由中国蝴蝶宝贝关爱中心、法国优格基金会和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大会在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召开,来自全国各地50余户“蝴蝶宝贝”家庭及多位专家学者齐聚北京,交流学习。 为推动EB这一罕见病的科学普及、临床进展和科研进步,大会还成立了国内首批“蝴蝶宝贝”专病https://lib.lchospital.cn/qitafuwu/liaoyineican-guanlilei/2017nian/2018-07-01/731.html
6.展现未来中国法治发展方向,法学大咖热评2020中国十大法治影响力事件2020年中国十大法治影响力事件18日在南京揭晓,首次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民法典公布、香港国安法公布、蚂蚁金服暂缓上市、张玉环杀人案26年后再审改判无罪等获得50多位国内法学专家投票入选。当天,由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组织的专家研讨会对这十大法治影响力事件进行了点评。 https://www.xhby.net/index/202101/t20210119_6952868.shtml
7.[新闻直播间]影响2015中国法治进程十大诉讼案件·刘汉案让公平影响2015中国法治进程十大诉讼案件·刘汉案:让公平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https://tv.cctv.com/2016/02/25/VIDEcZ1p4pZMbtMan1mhYrW6160225.shtml
8.[新闻直播间]影响2015中国法治进程十大诉讼案件·刘汉案:充分保障影响2015中国法治进程十大诉讼案件·刘汉案:充分保障辩护权和司法人权。http://tv.cntv.cn/video/C10616/c3ebedb4afb349a2aff11b9091f15dab
9.2013中国禁毒报告中国禁毒报告二、2012年全国禁毒十大案件 三、中国禁毒基金会 序言 2012年,全国禁毒部门紧紧围绕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创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的总目标,按照国家禁毒委员会的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禁毒法》,进一步强化禁毒工作措施,不断扩大海洛因治理成果,全力遏制合成毒品发展蔓延势头,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毒品的社会危害,推动禁毒人民战争取得https://www.shjdg.org/library/detail.asp?id=3809
10.北新建材: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修订稿)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本公司/本合伙企业/本人承诺承担因提供信 息和承诺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遗漏导致本次交易各方或/及其聘任的中 介机构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 如本次交易因涉嫌所提供或披露的信息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遗 漏,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者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的,在案件调查结论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72900000452_2.shtml
11.www.camra.org.cn/aplstart94915.html刘成安提出上诉,郑州中院审理后认为,上诉人刘成安多次以暴力手段对被害人实施强奸,其行为已构成强奸罪,原判认定事实清楚,定性准确,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故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文中当事人为化名) (大河报 韩景玮 赵健良 )-——。 「活动」首次登录送19元红包http://www.camra.org.cn/aplstart94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