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方法的总结应让学生做好笔记,活动是学习的载体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悟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第一课时教学反思,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思考我采用了学练结合的授课方式。
《地形与地势》教学反思
金华中学宋成艳
总体设计思路
为了能够达到预期目标,我主要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描图,通过描图可以让学生对所学主要山脉在头脑中有一整体感知,为下一环节的进行埋下伏笔。
第二环节析图,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总结读图的方法。
1、于地图中地理事物的位置记忆,主要运用选择参照物法,如在中国地图中地理事物的记忆,主要选择的参照物是长江、黄河或者是中国雄鸡的某一部分,在学习中,可引导学生将过一方法融会贯通地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体悟,在体悟中总结。
2、关于地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记忆,在以往的教学中运用最多的就是谐音记忆法和口诀法,这节课,我主要向学生介绍联想法,就是通过古诗、历史事件等来记忆,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环节比赛,为了检查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通过比赛的形式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化被动为主动.寓教于乐。
总体来看,本堂课达到了预期效果,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重点、点突出,效果较理想。
存在的问题
1、读图方法的总结应让学生做好笔记
本节课的总体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所以,引导学生析图之后对于读图方法的总结应让学生做笔记,因对幻灯操作不熟,原本幻灯中准备好的读图方法的总结没能够出示,没能够让学生作为重点记录下来.
2、分析联想记忆法时如关于诗句\历史故事可让学生课前收集.
3、如能让学生绘图,展示成果效果会好些
活动是学习的载体,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悟,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在备课时,我立足把活动摆在首位,在设计描图一环节时我的初步设想是让学生在一张空白纸上画出中国的轮廓,再在其中画出中国的山脉,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绘制作品,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后来听王娟老师说学校的投影与幻灯操作比较繁琐,当时我想还是不要用投影了,本来对新幻灯操作就不是很熟,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最后把绘图改成了描图.实际教学中我明显感到描图的方法不能使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整体把握.
以上是我在这次教研活动中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还望听课领导\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桂头中学潘雪梅
一、本课知识内容
根据课标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本课时我讲授的知识点主要是:1、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2、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概况:名称、界线(位于阶梯分界线的主要山脉名称)、平均海拔、主要地形类型和地形区。
二、本课教学目标
根据《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内容要求(七年级上)试行稿》,本节课“课程标准”是: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本课时“基础知识要求”是:1)记住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2)记住知道我国三级阶梯划分界线的名称、位置和位于阶梯分界线的主要山脉名称;本课时“基本技能要求”是:1)运用中国地形图,描述我国地势特征;2)在中国地形图上,绘出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3)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位于阶梯分界线的主要山脉位置。
三、本课教学过程
(见《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学设计》)
四、本课教学效果及原因分析
本课时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大多数都能快速、准确回答每一个知识点后面的问题,还有一些学生能准确指出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主要是因为做到了如下几方面:
(一)知识系统性、逻辑性强,环环相扣
(二)围绕重要知识点多角度强化讲解
例如:“我国地势总特征”的学习,从四个角度分析:1、分层设色地形图的阅读;2、示意图的判断;3、地形剖面图的验证;4、对应的选择题练习。通过四次强化,学生在课堂上就对我国的地势总特征掌握牢固了。
(三)讲究教学技巧,激发学生兴趣
1、感性引入
例如:本课导入,我通过播放各种地形风光图片,用让学生更加感性认识地势与地形,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本课。
2、化难为易
例如,“地形剖面图”的阅读,我首先利用图例符号知识尤其是从颜色上认识剖面图,其次教学生在分层设色图上绘制36°纬线,然后让学生对照分层设色图填上剖面图中括号里的地理事物名称,并判读海拔高度,绘制地势简略图,最后才得出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这一结论。
又如:“我国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的学习,我先让学生分阶梯找出这一阶梯的主要地形区,再让学生归纳主要地形类型;在找主要地形区时,又播放各级地形区的图片。这样,也就很容易归纳出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并获得一个感性的认识。
3、细化知识点
例如:“我国地势总特征”的学习,我细化为2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又如:“我国各级阶梯的概况”的学习,我细化为3个知识点:界线(位于阶梯分界线的主要山脉名称)、平均海拔、主要地形类型和地形区。
(四)注重学生参与,指导到位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思考,我采用了“学练结合”的授课方式。在启发引导的过程中,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动笔绘制图形,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在练习当中得出结论,也有利于巩固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五、得到的启示
教学要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紧扣重点,落实知识点,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和探究问题的兴趣。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处处激发学习动机,明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知识和能力,恰到好处地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学习目标全面落实,围绕重点、难点展开,了解、理解、掌握、应用知识。所用教学手段,主要是地理图表,教与学兼而用之,并利用电教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
地形相对八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使这部分内容更生动,易于学生学习,课上我采用了猜一猜的活动,利用地形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这幅图中画的是我国的哪种地形,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习的质量。
为了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分析的能力,在讲授四大高原时,我采用了学生自学的方式,课前布置学习内容,讨论学习方法,课下同学们选择自己想要调查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课上再进行交流汇报,互相补充,交流学习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