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红色司法案例4:黄克功逼婚杀人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婚姻自由)

原标题:经典红色司法案例4:黄克功逼婚杀人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婚姻自由)

[案情简介]

黄克功,原系延安抗大第六队队长,少年参加红军。被害人刘茜,系太原进步学生,冒险冲破封锁线,到延安抗大十五队学习。黄克功与刘茜短期接触后,有了一定感情,渐涉恋爱。后刘茜转入陕北公学后,俩人开始疏远。刘茜对黄克功的一味纠缠渐生反感,屡次劝说,表示拒绝同黄克功结婚。黄克功于是萌发杀害刘茜的意念。1937年10月5日夜,黄克功携带手枪,找刘茜谈话,当刘茜明确表示拒绝同其结婚时,黄克功掏枪连击二枪将刘茜杀害于延水畔之沙滩上。

案发后,有的干部以黄克功对革命贡献大为由,请求赦免。黄克功本人亦自恃有功,写信给毛泽东和审判长,请求从轻处罚。但边区高等法院在党中央、毛泽东的决策下,顶住各种压力,坚决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公正地审理了此案。同年10月11日,在被害人所在的单位陕北公学大操场,召开公审大会,胡耀邦等为公诉人,边区高等法院雷经天任审判长。经过审理,证据确凿,黄克功本人亦供认不讳,遂当庭宣判黄克功死刑,立即执行。

[典型意义]

此案对有革命功绩的黄克功判处极刑,意味着特权和以功抵罪观念被废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已经建立,这是革命法治走向成熟的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特殊背景下,此案蕴涵了治党务必从严的理念,体现了民主法治和保障人权的精神。

[判决原文]

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刑事判决书

刑字第二号

被告:黄克功,男性,二十六岁,江西南康人,前抗日军政大学第六队队长。

上列被告人因逼婚不遂杀害人命案件,经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本院公审,特判决如下:

主文

黄克功实行逼婚不遂杀害人命一罪,立判处死刑。

事实

理由

(一)蓄意杀害刘茜的犯罪行为,该凶犯黄克功既已供不讳,更加以检察机关所提出各种确凿证据证明,罪案成立,已无疑义。

(二)值兹国难当头,凡属中国人民,均要认清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汉奸才是自己国家民族的死敌,我们用血肉换来的枪弹,应用来杀敌人,用来争取自己国家民族的自由独立解放,但该凶犯黄克功竟致丧心病狂,枪杀自己革命的青年同志,破坏革命纪律,破坏革命的团结,无意帮助了敌人,无论他的主观是否汉奸,但客观事实,确是汉奸的行为。

(三)刘茜今年才十六岁,根据特区的婚姻法令,未达结婚年龄;黄克功是革命干部,要求与未达婚龄的幼女刘茜结婚,已属违法,更因逼婚不遂以致实行枪杀泄愤,这完全是兽性不如的行为,罪无可逭。无论刘茜对黄克功过去发生如何极好的感情,甚至口头允许将来结婚,在后因不同意而拒绝,亦属正当,绝不能以此藉口加以杀害。

(四)男女婚姻,应完全是出于自愿的结合,条件或不适应,亦可正式分离,绝不许任何的强迫。黄克功与刘茜的关系,最高限度只不过是朋友相恋,即使结婚,各人仍有其各人的自由,黄克功决不能强制干涉刘茜的行动,更不能藉口刘茜滥找爱人成为枪杀原因。

(五)凶犯黄克功对刘茜实行杀害以后,清洗衣服,擦拭手枪,湮灭罪证,复在刘茜信上,假造时日,捏造反证,更对学校法庭讯问的时候,初尚狡赖,推卸责任。这适足以证明黄克功预蓄杀人的计划及对革命的不忠实,这些表现实为革命队伍中之败类。本院根据以上种种理由,特为判决如主文。

THE END
1.陕西省检察机关发布13件民事支持起诉职能典型案例法院区检察院县1月23日,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召开“发挥民事支持起诉职能 强化特殊群体权益保护”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13件民事支持起诉职能典型案例,涉及农村村民、外来务工人员、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现役军人等特殊群体。 案例一,吴起县检察院支持吴起县某村马某鹏等34名村民提起诉讼,诉请某采油厂返还未经审批占用的183https://www.163.com/dy/article/IP7IBBOD0530QRMB.html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案例.ppt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案例.ppt 30页内容提供方:x5511160 大小:1.26 MB 字数: 发布时间:2016-12-04发布于湖北 浏览人气:2307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案例.ppt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https://m.book118.com/html/2016/1129/66740625.shtm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中国法院博物馆中毛泽东同志批示指示过的案件在中国法院博物馆“人民审判历程”展厅里,展出了毛泽东同志批示指示过的几起案例。通过实物藏品、图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了毛泽东同志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坚决惩治腐败,保持党的队伍健康发展的决心和情怀。 中央苏区反腐第一案 ——谢步升贪污案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三个月后,中央苏区便https://www.kunlunce.com/e/wap/show.php?classid=63&id=148325
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读者都认为在我国的外资企业也要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违法就要受到处罚,这是勿庸质疑的,只是对怎样处理存在着分歧。现将部分读者的文章摘登,并将有关专家的说法附后,仅供参考,希望能对您的行政执法工作有所帮助。 法条竞合 从一从重https://m.cqn.com.cn/zj/content/2008-06/28/content_871778.htm
5.真题解析2022西政法基真题参考答案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68694197944739
6.领导干部任前廉政知识考核辅导教材通知公告新闻中心【思考题】 一、填空题(15分): 1、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依据和、法律,结合制定的。 2、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坚持五条原则,分别是原则、党员在党纪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原则、原则和原则。 3、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适用于违犯党纪应当受到党纪追究的http://jsydjw.gov.cn/xwzx/tzgg/content_695
7.“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求证都说“久病成医”,我虽不是法律专业的高材生,但是当事情如晴天霹雳般劈到我头上的时候,我还是查阅了很多相关的法律规定和量刑实例。同样的案例,一般都是量刑三年到六年不等。 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惯性思维下,猜想秉公执法的检察机关跟铁面无私的法官大人在查看或翻阅卷宗的时候,一定会愤愤不平。毕竟,他五https://www.jianshu.com/p/320866b62e6b
8.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精选六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提出最早见于公元前五世纪著名政治家伯利克里斯的著名演说。他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中提出:“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 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 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今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 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 但是由于经济、个人身份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5v8squl.html
9.葛四友: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现代世界的公共话语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后面简称为“法律平等”)显然已是广为接受的共识。实际上,自法国大革命提出“自由、平等与博爱”的口号之后,法律平等就逐渐成为各个国家都接受的核心价值。因为,我们极少看到哪个国家会公然否认法律平等。在中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早已写入宪法。简言之,法律平等在各国的法律实践https://m.hbskw.com/p/65722.html
10.各族群众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少数民族群体都没有超越法律的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各族群众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少数民族群体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https://www.shuashuati.com/ti/6f2d97de8cef4421b42609062b522452.html
11.在我国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B.我国法律对试题分析:“老虎与苍蝇”被绳之以法,说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所以A是正确的,B是错误的,我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通约束力,C是正确的,凡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任何人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是正确的,“老虎与苍蝇”被绳之以法,体现了违法必究,故选B。 https://www.12tiku.com/tiku/4884/1972093.html
12.从戒律看原始僧团的管理体制2.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僧团奉行的法律主要指戒律,佛陀在《遗教经》中告诫弟子们:戒律就是你们的老师,戒律就是你们的准则,戒律就是你们生活的规范。所以,受戒是取得僧人资格的必要手续。剃度出家,必须受沙弥戒,而要成为僧团正式成员,则需要受比丘戒。受了比丘戒,就取得比丘的资格;受了菩萨戒,就取得菩萨的资格。 https://www.jiqun.com/index.php?app=@article&ac=show&id=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