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官方微博消息,中国检方15日对周世锋等四人提起公诉,指控他们犯有颠覆国家政权罪。周世锋是前北京锋锐律师事务所主任。起诉书还对翟岩民、胡石根、勾洪国三人进行了有罪指控。
检方15日的行动标志着去年7月锋锐律所等的极少数律师被拘留之后,后续司法程序有了重大进展。
西方一些国家的政府和媒体一直密集跟踪他们所称的所谓“709大抓捕”,他们将中国正常的司法行动描述成中国政府对律师及维权人士的“集体打压”。他们拼凑出有300多名律师及他们的助手遭到“约谈、恐吓、监禁”似是而非的统计,而实际上,真正受到法律追究的律师不到这个数字的1/10。
扭曲“709事件”的真相和性质是近一年来西方舆论攻击中国人权最突出的着力点,境外的这一舆论游戏应当说对中国国内并非毫无作用,国内有少数人受了境外那些宣传的影响,他们在社交媒体上所表达的不满很像是境外舆论的回声。
问题是中国人没那么蠢,美国不仅不喜欢中国的政治制度,更不接受中国崛起带来的竞争,其他西方世界也不同程度有类似倾向,这种看法在中国社会里有着相当普遍性。我们知道中国有自己的很多问题,但我们不愿意西方把中国的问题当成它们撬动这个国家的支点,而西方一些激进力量的表现使我们相信,它们很想那样做。
律师既是中国司法体系的一部分,又是相对独立的群体。他们市场化程度高,在舆论场上活跃,有“较真”的职业属性,西方势力大肆炒作“709事件”,大概也是有点“想多了”。
然而中国大量优秀的职业律师根本不屑搞锋锐律所那样的勾当,那些政治倾向明显的“死磕派”毕竟只是极少数,成不了大气候。中国主流舆论也不存在对那类“死磕律师”的支持。
周世锋等人试图假借“维权”的名义,让有公开或隐蔽政治目的的滋事合法化。西方势力将他们的违法行为宣扬成“民族义举”,实施与中国博弈的又一回合。
南海仲裁案、部署“萨德”、炒作“709事件”,这些事情的轨迹看上去从未交汇,但它们又从属于一个大的逻辑,共同对中国构成来自外部的时代挑战。
对周世锋等人涉嫌犯罪的依法审理将在国内舆论场上帮助实现一次厘清,进一步在现实领域划出依法维权与从事非法对抗的界限。它在客观上也将回应西方舆论的挑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