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里会外丨司法部副部长:近年清理无效“证明”2.1万余项新闻中心

遇到纠纷找谁调解?办公证如何更省心省力?经济困难者如何申请法律援助?……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事关老百姓对全面依法治国的切身感受,是建设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微观目标。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司法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熊选国接受中国之声两会高端访谈《会里会外》专访时说,2018年以来,全国积极推进“减证便民”,已累计清理取消各种证明事项达2.1万多项;全国46个“无律师县”通过设立律师事务所分所已基本摘帽;刑事案件律师辩护率已从曾经的百分之二三十,提高到审判阶段基本全覆盖。目前我国各类法律服务机构76.5万多家,专业法律服务人员388.6万人,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57万个,每年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各类服务1800多万件次。

熊选国透露,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律师群体有43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动完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现代化与法治化的关系是什么?怎样以法治化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怎样实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摘帽后的“无律师县”如何能建立一支长久、稳定的本地律师队伍?……访谈中,熊选国既回答了主持人的提问,也直面了基层法律工作者的困惑。

以下为您带来部分访谈实录。

以法治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满足普通人立法需求

记者:如何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熊选国: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工作和主体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也作出了重要部署,我们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也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具体要求。

一是加强政府机构的职能职责体系建设。

二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将综合执法下沉到乡镇级别,人随事走,保证乡镇的执法力量与执法素质。

三是推进行政执法。建立一个统一的、完善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

四是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出台规范性文件,涵盖公平竞争、保护产权等多项内容。

五是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示范创建,一手抓法治督察。

记者: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和普通人的关系是什么?

熊选国: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要建设一个现代化国家,也就必然要实行法治,其中诸多细节关乎到每一个公民。

记者:高质量立法如何保障社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

熊选国:在行政立法上,司法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提高立法的质量和效率,去年较好地完成了以下行政立法工作任务:

三是加强国家重大改革法治的保障。围绕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我们出台行政规定,暂时调整有些行政法规在这些地方的适用、实施。为了推动改革涉及的行政法规的清理工作,去年我们“一揽子”修改了14部、废止6部行政法规。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的新局面,我们去年审核完成了17件国际条约。

“减证便民”“公正便民”,百姓办事有具体变化

记者:“减证便民”带来了哪些变化?

熊选国:自2018年全面清理各类证明事项启动以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已累计清理取消的证明事项达2.1万多项。同时,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全面推行,“减证便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告知承诺制”的核心,就是把一些和企业、群众联系比较紧密的、高频的事项,比如户籍证明、纳税证明等,全面地实行告知承诺,用承诺代替“证明”。如今,山东、浙江等多地积极打造“无证明城市”。

记者:在公证上应当怎样便民?

熊选国:公证要减证便民,也要“公正”。我们也采取了一些措施:

二是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的改革。让公证员多跑路,让老百姓少跑路。

三是推进海外远程视频公证试点,适应移居海外的中国公民、侨胞的公证需求。

四是开展公益服务,减免特殊群体和优抚对象的公证费用。

现代公共法律服务,县县有律师,刑事辩护“全覆盖”

记者: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如何提质增效?

熊选国:中国律师的定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工作者,律师不是自由职业者。

首要解决全国“无律师县”的问题。“要加快解决有些地方没有律师和欠发达地区律师资源不足问题,决不允许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梳理出46个“无律师县”后,司法部动员内地资源较好的大型律师所,由律师协会的部分会长、副会长牵头,在当地设分所,实现当地律师资源本土化。要真正实现从“输血”到“造血”功能的转变,必须保证当地有律师人才,所以在分所条件、律师补助上都是有政策支持的。我们先稳定分所,再通过拓展业务,把当地带起来。

其次是刑事案件律师辩护、法律帮助的全覆盖。过去,我国刑事案件律师辩护率较低,现在基本实现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认罪认罚案件中,由值班律师提供法律帮助。我们也为经济困难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这对人权司法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国外都很难做得到,确实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

最后是扩大法律援助的范围。主要从两个方面扩大法律援助的范围,一是法律援助范围扩大化,包括劳动关系确认、交通事故等;二是降低法律援助的标准,刑事案件全覆盖,民事范围也在扩大。

记者: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能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实质性帮助?

熊选国:到目前为止,国内法律服务机构是76.5万多家,专业法律服务人员有388.6万人,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57万个,每年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各类服务1800多万件次,公共法律服务网基本实现全覆盖。

乡村法治建设,需要更多“法律明白人”

记者:在推动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上,接下来会有什么措施?

熊选国: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实现均等化。中西部地区律师资源短缺,在法律服务的资源调配、水平提高等方面要下更多功夫。

二是实体平台、热线平台、网络平台三者的融合。三方平台形成合力,如果12348热线解答得不清楚或不满意,当事人能够及时地把疑问转到网络上去,或者转到实体平台,如果把这三个平台打通,就为老百姓提供更加高效、便捷、高质量的法律服务。

三是完善涉外法律服务。继续加大力度,更好维护海外公民、企业等的合法权益。

记者:乡村法治建设还会有什么变化?

熊选国:一是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法治乡村建设,深入开展乡村法治宣传教育。

二是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去年我们命名了4938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三是发挥“法律明白人”在排查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中的作用。培养稍有文化、知识的,德高望重的村民担任“法律明白人”,这些人在高价彩礼、厚葬薄养、电信诈骗、非法融资等方面懂一些法律常识,在调解、法律事务咨询等方面发挥很好的作用。实际上也是一种“造血”,现在基本上每个村都有一个“法律明白人”,计划于2025年,各村的“法律明白人”达到3人。下一步,考虑将“法律明白人”和法律顾问的调解纳入到“人民调解”范畴,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具备法律效力。

THE END
1.人防知识100问4、《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共九章五十三条,包括总则、防护重点、人民防空工程、通信和警报、疏散、群众防空组织、人民防空教育、法律责任、附则等内容。 5、人防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答:人防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全民的社会公http://rfb.hanzhong.gov.cn/hzrmfkb/xcjy/201712/2d4e8f5e8d564e64928eac22e1394cab.shtml
2.目前中国商法研究有哪些问题目前中国商法研究有哪些问题 商法作为调整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制度,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由于中国没有单独的商法典,对商法学的研究长期依附于民法而进行,因此不但使中国商法学的研究长期徘徊不前,而且对商法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也一直没有取得共识。2001年9月,中国法学会商商法作为调整市场经济的基本https://www.66law.cn/laws/212019.aspx
3.cnki知网入口及操作指南(图文)2、中国知网机构包库用户使用常见问题 我是团体用户,以往都是直接自动登录的,为什么现在登录时提示“系统尝试 IP 自动登录失败!原因是您的 IP 地址同时存在于多个帐号中!” 一般在学校或单位使用团体订购的知网资源时是可以识别IP地址自动登录的,如果提示IP 自动登录失败,可能原因有: A单位帐号到期 B 目前的外网IPhttps://www.dongrv.com/a/27063/
4.朱苏力:中国法律界最缺的是良知(包括律师法官和法学界)法宝学术我想利用这个场合谈谈目前中国法律人的问题。 有些话必须说开,否则一些政治谜思或职业迷思有可能遮蔽中国法律人的目光,掩盖中国法律职业界的问题,最重要是弄不好会错过时代和世界给中国和中国法治进一步发展和创造的重大机遇。 但光是说真话还不够,真话仍然可能是谬误。 https://dy.163.com/article/E1F3NGM80530W1MT.html
5.法律网中国法律咨询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律师在线咨询、法律法规查询、点对点法律咨询解答、在线案件委托。劳动合同律师、婚姻法律师、刑事辩护律师等为您提供在线律师咨询服务https://www.5la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