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知识产权编”专家建议稿书籍推荐

书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知识产权编”专家建议稿

ISBN:978-7-5130-5897-1

原著编者:刘春田

图书定价:68

上架建议:法律法规

内容简介:

2017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颁布后,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先后邀集了数十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知识产权法学、民法学学者,开始研究《民法典》如何安排知识产权制度问题,着手设计“知识产权编”。10月,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和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联合举办研讨会,深入研究民法和知识产权法的关系,以及“知识产权编”的设计和与《民法典》的协调、统一问题。多位知识产权界专家学者齐心协力,反复推敲,广泛征求意见,最终拿出一个七章九十六条的建议稿。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为正在制定中的民法典献上“知识产权编”的完整专家建议稿;

多位知识产权界的顶级专家学者倾力巨献

前言:

出版说明

2018年8月,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诸多委员建议《民法典》分则在现有设计基础上,增设“知识产权编”。笔者认为,这是我国立法机构的工作者在财产观念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提升。

《民法典》是规范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和总章程,也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具有崇高的地位。当前,我国《民法典》编纂已进入关键时期,作为《民法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法分则(征求意见稿)》将物权、合同、侵权责任、人格权、婚姻家庭和继承等六编单独成编。众所周知,知识产权与物权、债权一样,同样是基本的、重要的民事财产权利。在现有基础上,有必要把知识产权制度的基本属性、独有的排他、独占特征,基本原则和统一适用的规则提炼出来,形成知识产权法的一般规则,或称“知识产权法通则”,在《民法总则》之下,作为对知识产权诸单行法的纲领、统帅、规制和纽带,单独组成知识产权编,与上述六编一并列入《民法典》。

一、必要性

(一)可以为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我国已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当前科技创新依然是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短板。健全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对科技创造、运用、转化和保护至关重要。把知识产权基本制度单独汇成一编纳入《民法分则》,是新时代立法实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也可以通过提升知识产权制度的法律层级来增强知识产权法律的权威性,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二)可有效地提升我国国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总体状况难以令人满意,与我们没有用基本法的方式明确、系统地规定知识产权的性质、权利行使、交易规则、保护方式、侵权责任有很大关系。1986年《民法通则》、2017年《民法总则》虽然将知识产权纳入民法体系,但囿于立法体例所限,未对上述内容作出详细规定,导致权利性质和权利边界不清,现实中侵权现象较为普遍,也给司法实践造成困难。知识产权单独成编纳入《民法分则》,可凸显知识产权的民事权利属性,有利于激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创新创造的积极性,有利于人民法院正确适用法律,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

(三)可以完善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体系化建设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主要以《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单行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制。30多年的实践证明,虽然《民法通则》对知识产权做了原则性规定,但是因其过于概括、单薄,欠缺知识产权制度的“四梁八柱”,很难起到对诸知识产权单行法律的统领、指导和约束作用。实践中,欠缺统一的司法理念和司法标准,导致单行法律各自为政、矛盾频出。人民法院只好无休止地用“司法解释”弥补“立法”的缺失,出现了法律适用的规范层级不一和碎片化的乱象。2017年《民法总则》仅第123条一个知识产权条文,无法衔接、协调《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单行法律,日后实践,久而久之,还会有脱节、走形之虞。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单独成编纳入《民法分则》,有助于把《民法总则》与知识产权各单行法律有效衔接起来,构成“总则—分则—单行法”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有助于把《民法总则》的精神、原则和基本制度,系统地贯彻到知识产权诸单行法律的立法与实践中。这样,既能保持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体系基本稳定,又能与时俱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四)可以促进我国现代法律文明建设

长期以来,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饱受诟病,我们以政策宣示、领导人讲话的方式加以回应,效果并不理想。把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单独成编纳入《民法分则》,既可以对外宣示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决心和建设市场经济、法治国家的恒心,争取国际法律和道义话语权,又能实现对传统《民法典》的历史超越。当前,《民法分则(征求意见稿)》中的六编体例,是延续100多年前工业经济时代《德国民法典》的“老五编”(总则、物权、债权、亲属、继承)体例,容易被视为西方旧《民法典》的翻版。今天世界已是知识经济时代,时代背景与《德国民法典》截然不同,经济动力和财产结构已发生根本的变革。技术成为财富生产和国际竞争的关键,知识产权成为现代财产制度的核心。把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单独成编纳入《民法分则》,加上此前已列入其中的人格权编,经整合后,作为当今世界一个超大型经济体规范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我国《民法典》将成为共和国法律历史上屈指可数的不朽杰作,成为新时代向世界提供法治建设可圈可点的中国经验,成为继《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之后,人类法律文明史上又一座丰碑。

二、可行性

(一)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为立法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学术界历来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形成了大量的有关传统民法与知识产权关系的研究成果。在司法实践中,海量的案件在知识产权单行法没有明确规定时,法官引用《民法通则》《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民事立法处理纠纷。学术与实践传统已经使知识产权编纳入《民法分则》在观念上顺理成章,并且为《民法总则》与知识产权编的具体衔接方式积累了丰富的智识经验。

(二)在立法技术上没有障碍

(1)知识产权法与民法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知识产权属于基本财产权,知识产权法是基础性的民事财产权利法,不属于民事特别法。

(2)技术作为生产力,与经济关系、法律关系不是同一逻辑层面的事物。技术的活跃性,不影响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及民法典体系的稳定性。这一认识已为我国知识产权诸单行法律的长期实践所证实。

(3)知识产权单行法律中的行政、刑事规范以及确权程序等非民事规范,不影响知识产权法作为纯粹民事财产权利法律的性质。

(4)提炼知识产权法的一般规则不存在技术困难。我国知识产权法学对知识产权基本范畴有长期研究,为这一工作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三)具备较好的立法基础

早在1986年我国《民法通则》就将知识产权与物权、债权并列规定为基本财产权,具有先行与示范效应。经过《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30多年的知识产权法的丰富实践,我国逐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较为齐全的知识产权单行法律体系。2017年《民法总则》第123条又将知识产权列为民事财产权,明确了知识产权在我国财产制度体系中的基本财产权地位,这些都为知识产权单独成编列入《民法分则》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立法基础。

另外,继我国1986年《民法通则》之后,知识产权编入民法典成为立法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民法典大多设立了知识产权编,如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越南、蒙古等国的民法典。这些晚近的民法典既提供了参考样本,也昭示着这一立法模式已渐成民法典的新趋势。

总之,现代国家,没有知识产权编的《民法典》的残缺不全是致命的硬伤。把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单独成编纳入《民法典》,将是我国《民法典》健全、完善和先进的重要标志。总的看,纳入比不纳入好,早纳入比晚纳入好。建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此问题加强研究,广泛听取专家和社会各界的意见,解决好立法技术问题,设计好框架、结构与条文,为完善《民法典》做好基础工作。

为此,在中国法学会的支持下,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组织专家对设立知识产权编的可行性做了深入研究,并与民法学界合作,历时近一年,五易其稿,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知识产权编”专家建议稿》。万事开头难。我们交付出版,是希望开一个端绪,作为基础,以便广开思路,集国人之智,设计出一个令人满意的《民法典》“知识产权编”方案。

THE END
1.法律主题图书推荐: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制度史讲课实录》 著者:丁凌华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8 索书号:D929/1232-4 长按二维码 查看馆藏信息 内容简介 本书由华东政法大学丁凌华教授“中国法律制度史”课程录音稿整理而成,共十七讲。中华四千年的法制,有辉煌也有失落,有艰难更有希望。作者希望籍此书能够触发读者对历史与现实的回望反思,并为https://www.shkp.org.cn/articles/2024/08/wx490253.html
2.法律人必看经典书籍有哪些(法律人必读的十本法律书籍推荐)潇湘谈到“法律人”,其实这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具体一点,通常指的是追求公平和正义的检察官、主持正义的法官,手持法律之剑的律师等等。法律人离不开法,法典、法则等等,读书、学习对法律人尤其重要。 小编为从事法律工作的您精心甄选了十部法律书籍。读书并不在多,关键在于读好书,您是否认可小编推荐的这几部,欢迎文末留https://www.xiaoxiangguan.cc/62442.html
3.考研各大专业课参考书目汇总,快收藏起来复习经验辅导书目以人大出版的法律硕士(非法学)考试指南等系列教材为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以学校指定的书目为主。书单主要是供非法学考生参考,法学有很多书籍和下面书籍同名,但会注明(法学)字样,请留意。 1.大纲 《201x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 https://www.kaoyan.com/zhuanyeke/jingyan/5d26fcdf382ad.html
4.投稿引用书籍、刊物、报纸、文章篇名、学位论文等用书名号;文献来源前加“载”;著作的版次紧随著作名称,以(第×版)、(修订版)或(增订版)的方式表示;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写清楚文集的编者、卷数(第×卷第×辑)以及页码;网页文章注明上传日期,没有上传日期的注明访问日期;微信公众号文章注明登载日期。(示例如下)http://www.chinalawreview.com.cn/article/upost.html
5.一百本适合群众学习的普法书籍.doc书名:外出打工法律知识问答 书籍出版社:法律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五、书名:婚姻家庭法律知识问答 作者:朱古律等主编出版社:法律 出版时间:2010-1-1 六、书名: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知识问答 作者:朱古律等主编 出版社:法律出版时间:2010-1-1 七、书名:农民权益维护法律知识问答作者:朱古律等主编 出版社:法律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508/165462333.shtm
6.民法典教案设计(精选5篇)民法典教案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法典教案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https://www.1mishu.com/haowen/172745.html
7.法学引注手册(2019年版)第三,查阅方便。手册正文以条为基本顺序,辅以节、项,前有示例、目录,后有起草说明。手册装帧考究,尽量方便读者阅览。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中文法学领域一个比较完善的引注体例。为此,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予以大力推荐。 我们希望,这份手册能够给法学论文和书籍的写作者、出版者带来便利。欢迎更多的法学教育机构、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436112734027798
8.法学入门的必读书籍有哪些值得推荐?这本书籍很好地结合了案例,并深刻论述了民法总论中各个法律制度的目的以及内涵。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有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5739725/answer/2711092250
9.德语图书分享贝克知识丛书BeckWissen三百种我估摸着,中国的大教授、学术带头人们,在写完某领域的专书奠定自己学术地位之后,大概是不屑于将之改写成130页的小书普罗大众的。但是文史研究恰恰需要这种非专业化普及,否则纯象牙塔的研究对大众毫无意义。这里我就不多吐槽了,还是赶紧分享书籍吧,希望同样学德语的友邻们喜欢。(哦,对了三联书店已经出版了《贝克知识https://www.douban.com/note/746745137/
10.参天的酸果蔓树冠下的法轮功为中国而战: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前线 公民们已经对列宁广场上的一个棚帐里向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人宣讲“法轮大法修炼方法”的现象习以为常。这一次,当我走过广场时,我在那个棚帐里发现了一些新的东西。那是一些报纸和封面带有象形文字的书籍。大纪元时报在其背面注明,是基辅一个叫做“京都人文教育”的机构出版,https://www.chinafxj.cn/n202/n204/c547934/content.html
11.中国法院网中国法院网是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成立,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的综合性新闻网站,并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自办视频播放业务。中国法院网是世界最大的法律网站、法律新闻网站,为社会提供最丰富的法律资讯、最权威的法院信息、最快捷的案件报道。https://www.chinacourt.org/chat/chat/2009/07/id/6936.shtml
12.好书推荐2024年12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保障人民权利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2024年12月1日至7日是第十一个“宪法宣传周”,主题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本期精选了与宪法相关的优秀书籍,希望通过这些作品,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宪法精神,为建设法治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yNjc1ODQ3OA==&mid=2247492896&idx=1&sn=6fb19b3b70d83334fcc6c92c586805a3&chksm=fa0b4201cd7ccb172453db2dc231b5b3ef59267066185295b9e920c125ba49382bf900900a51&scene=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