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法律制度分析京都议定书排放权排污权

北极星大气网讯:摘要: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于环境保护以及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各国也越来越广泛地通过建立市场经济激励机制来激励排污主体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以实现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我国碳交易制度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碳交易;排污权交易;环境容量

一、碳排放权的由来及性质

(一)碳排放权交易的产生和发展

二氧化碳排放指标交易的说法源于排污权交易,排污权交易也就是环境容量交易,实际上就是污染物排放指标的有偿转让作为排污权交易的一种表现形式,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是为了削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了激励温室气体减排行动所选用的一种市场交易机制。《京都议定书》通过把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当作为一种可以买卖的货物,从而便演化出了碳排放权交易,通过市场机制来改变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机制,从而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减排的目的。

(二)碳排放权的性质

对于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学界上有多种观点。用益物权说倡导者认为碳排放权的客体实际上就是国家的自然环境的容量,其所有权归国家所有,碳排放权实际上就是对国家资源的一种消耗行为。行政权力说学者主张碳排放权是行政机关单方面给予排放单位的排放污染物的权利。笔者认为国家是环境容量的所有权人,对于分派到的碳排放权配额即为排放主体所有,对碳排放权进行的买卖即为对其的收益和处分,因而碳排放权应当属于用益物权。

二、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现状

(一)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试点状况

自从2011年起在我国国内开展区域性性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几个试点地区都将符合条件的重点排放单位逐步的纳入到我国全国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去,并且实行统一的管理机制。然后再根据这些试点区域的实际情况,在发挥试点区域的现有作用的同时,等到时机成熟后便将逐步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过渡。

(二)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立法现状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确定了全国统一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基本框架,并于2014年12月26日颁发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2017年12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颁行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在发电行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平稳安全的运行的前提下,慢慢扩展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囊括范围,丰富碳交易的主体、交易的标的以及交易的形式,实现全国性的全方位的碳排放权买卖市场。

(三)我国碳排放交易法律制度目前存在的不足

此外,碳排放权配额的初始分配不合理。首先,各个排放主体为了获得更多的配额,或者为了更为容易的获得碳排放配额,难免会出现利用金钱或权力进行交易的情形,滋生腐败。其次,我国的碳排放权的初始配额是无偿获得的,这会使得重点排放单位在无需任何成本的情况下获得利益,违背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设立的初衷。

三、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完善

(一)碳排放权交易的主体的完善

从市场交易主体的角度来看,允许自然人个人进入碳交易市场,将其作为一种投资的手段,能够从中获取利益;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减排企业的数量是有限的,增加市场交易主体可以更大程度的活跃碳交易市场,充分的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加有利于碳交易市场的发展以及减排目的的实现。若想要创立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就应当使碳交易市场能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统一一般主体的准入标准,而不再是特殊的少数的主体的市场。

(二)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的标的物的种类

在《京都议定书》中,规定了6种温室气体(CO2、CH4、N2O、SF6、PFC5、HFC5)。我国可以在借鉴《京都议定书》的基础上,将碳排放交易标的物的种类分为三类:1、二氧化硫,严重污染环境和人体健康,应当将其作为重点防治对象;2、六种温室气体(CO2、CH4、N2O、SF6、PFC5、HFC5),温室气体导致气温上升,对我们造成了严重的威胁;3、对臭氧层造成极大破坏的的物质(如氟利昂等)。在实践过程中,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具体实际的考虑出发,根据实际情况按轻重缓急规定污染物排放的种类。

(三)完善碳排放权配额的分配制度

四、结语

碳排放指标的交易对环境保护,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都有重要作用。我国需要实行新型并且强有力度的法律制度,以保证减排目标的实现,碳排放权交易就是这样一个制度。我们应该努力建立完善碳排放指标的交易,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THE END
1.院士动态详情院士新闻目前大陆卫生法律体系已初具规模。但是,由于卫生立法对社会回应的有限性和立法资源的相对短缺,导致很多亟待规制的方法还在以政策替代法律,一些领域甚至还出现规制真空。 我国的卫生法律制度多以国际公约和宪法为指导,由于国情不同,水土不服,不能全盘照搬,只能为我所用,因此形不成系统,仅散见于国内法律之中,专门性的https://ysg.ckcest.cn/ysgPopSci/techTalk/897.html
2.论我国大陆地区遗赠主体制度的立法完善(一)大陆地区遗赠法律关系主体制度存在的不足 目前,我国遗赠法律关系主体及其相关制度存在以下不足: 1.没有规定转遗赠制度。目前,我国大陆地区《继承法》对于在继承开始后,受遗赠人在表示接受或者放弃遗赠之前死亡的,其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权利是否可以转归其法定继承人享有没有作出规定。 https://ielaw.uibe.edu.cn/fxlw/bjmfx1/13085.htm
3.不动产登记制度完善(精选十篇)(1) 不动产登记立法不完善, 有关不动产登记的法律法规之间交叉和冲突的现象严重。 目前, 我国的法律体系中还没有制定专门的不动产登记法, 关于不动产登记制度, 主要分散存在于《物权法》、《担保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中。虽然《物权法》用专门章节规定了不动产登记制度, 但是对于不动产登记制度的设计却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z51luq5.html
4.浅析我国劳动法立法现状及完善浅析我国劳动法立法现状及完善 导读: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中国劳动法立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通过1994年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颁布后所暴露出的问题,来论述中国目前劳动立法中所存在的不足,或者说在劳动法律制度设计中存在的缺陷,以及我认为应当如何弥补、如何解决的方案关键词:劳动立法、劳https://china.findlaw.cn/laodongfa/laodongfalunwen/13646_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