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民:废除不平等条约绝非列强施舍

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附信中大谈近代以来“美国的对华友谊”,“论据”之一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废除治外法权”。毛泽东同志的回击一针见血——“治外法权是‘废除’了,强奸沈崇案的犯人回到美国,却被美国海军部宣布无罪释放,也算一项‘友谊’的表示”。

帝国主义列强是不平等条约的始作俑者

自鸦片战争开始,列强通过暴力和欺骗迫使中国签署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南京条约》到《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再到《辛丑条约》,不平等条约体系逐步成型。该体系以中外政府签订的正式条约为主干,以各种合同、章程、协定、照会等准条约为枝叶,涵盖基于条约而形成的各种法令、命令,甚至包括一些条约外的“既成事实”和“惯例”。根据王铁崖所编三卷本《中外旧约章汇编》,近代中国签订的约章至少有1175个。有学者按性质区分这些约章,指出其中至少有455个是不平等条约(含准条约),可谓触目惊心。

随着不平等条约数量不断增长,列强攫取的特权不断扩展,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内涵也不断扩大。除割地赔款外,列强借不平等条约将侵略和控制的触角伸向政治、司法、军事、外交、经济、文化、教育、交通、社会生活等各领域,全方位侵蚀中国主权,通过“利益均沾”和“滚雪球”方式织就一张密不透风的庞大特权利益网。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领土、赔款以及各项特权,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被割让领土上的人民饱受殖民者欺凌。清末台湾籍爱国士人丘逢甲在《马关条约》签订周年之际写下“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巨额赔款成为民众的沉重负担,如《辛丑条约》赔款本息共计白银9.8亿两,各省要从地丁、盐课、厘金、漕项、捐、杂税等项民脂民膏中摊还。自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中美《望厦条约》起,列强基本都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对本国人在华的犯罪活动或重罪轻判,或空言了事,或有意放纵,洋商和传教士得以背靠不公正司法欺压中国民众。时人沉痛指出,“我国历年以来,社会之不安,政治之纷扰,经济之枯竭,民生之凋敝”,均是不平等条约所致,“其为害之烈,有甚于洪水猛兽”。

不平等条约是列强攫取在华特权的重要工具。他们只会千方百计维持和加强不平等条约体系,决不会主动放弃既得利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反帝废约浪潮中,列强假意“允诺”修约,实际上出尔反尔,推诿耍诈。如关税和法权会议表面上承认“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但又以所谓中国“内乱”、“司法不独立”等借口无限期拖延决议落实。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依赖英美“援助”抵制日本,英美等趁机停止修约交涉,渐进式撤废领事裁判权的方案不了了之。抗战胜利后,美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以《中美三十年船坞秘密协定》《中美宪警联合勤务议定书》《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中美航空协定》等条约重新攫取在华农工商业、对外贸易、交通运输、文化教育、司法和海关等方面的特权。

废约不是列强的“仁慈”

1942年10月,美英两国政府表示愿意废除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及其他有关特权。随后,中美、中英分别开启废旧约、订新约的谈判。1943年1月11日,中美、中英分别签订《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和《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鼓吹英美对华“友谊”和“善意”者,多以此为据。实际上,两国在华治外法权的废除,一方面是中国人民坚持不懈地进行民族解放斗争的结果,另一方面缘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推动,绝非英美的所谓“友谊”和“善意”。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客观形势,也是英美被迫放弃在华治外法权的重要原因。一方面,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侵华日军开进英美租界,逮捕关押同盟国侨民,两国在华治外法权已经名存实亡。正如美国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委员埃尔伯特·托马斯指出,既然当时英美实际已经丧失在华治外法权,“我们为什么要等到和平到来时,才与中国谈判治外法权协定”另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将废除治外法权作为博弈工具,抢在中美、中英新约签署前与汪伪政府联袂演出“撤废治外法权”和“交还租界”的闹剧,以标榜其所谓“东亚各民族解放者”形象,分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给英美带来巨大压力。美国历史学者孔华润指出,二战时期“美国的政策是为满足美国的利益制定的,并不特别地考虑到中国……罗斯福的东亚政策没有什么可使美国人抱怨的——而中国人也没有理由为之感激”。由此可见,英美废除在华治外法权,是这项特权已失去实际意义并沦为在华“负资产”之后的“顺势而为”,归根到底乃是基于自身利益,而非所谓“友谊”和“善意”。

变革旧社会才有新外交

一国外交的性质取决于该国政权的性质。无论是晚清政府、北洋政府还是南京国民政府,本质上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政府,虽然它们与帝国主义势力存在一定矛盾,在民族矛盾激化、民族独立热潮高涨之际也会反抗帝国主义,但根本上说代表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利益,是旧制度的维护者,不可能实现社会性质的变革,更不可能有独立自主的外交。

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明令禁止民众参与反帝组织,彻底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华民国成立后,袁世凯出任大总统时承诺“所有前清政府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各外国政府所订条约、协约、公约,必应恪守”,各外国人民“在中国按国际契约及国内法律并各项成案、成例已享之权利并特权豁免各事,亦切实承认”,以获得列强的政治承认;1915年,袁世凯又基本全盘接受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19年,北洋政府以所谓“战胜国”身份参与巴黎和会,虽然拒签《凡尔赛和约》,但终难改变丧权辱国的结局。1943年英美废除在华治外法权是国民政府津津乐道的“外交业绩”,但中美、中英新约并未完全取消两国以不平等条约攫取的侵略利益,英国要求在抗战胜利后重占香港,拒绝将其交还中国,美国要求不得取消关于美国在华不动产的一切现有权利。中美新约签订后仅仅5个月,国民政府又与美国政府达成《关于处理在华美军人员刑事案件换文》,在华美军不受中国法律约束。由此可见,不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不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就不可能真正获得平等的国际地位。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身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毛泽东同志指出,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从外交层面看,这里的“焕然一新”明确体现在彻底的反帝立场上。1927年初,随着北伐节节胜利,革命群众占领并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迫使英国政府签署无条件归还两个租界的协定,依仗中英《天津条约》第十款的这两个特权区域不复存在。然而,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宣告失败。此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经过22年的浴血斗争,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在“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等外交方针指导下,帝国主义势力被彻底清除,不平等条约体系真正走向终结。

图为湖北武汉汉口江滩上竖立着的,反映1927年武汉各界革命群众冲破租界大门、收回汉口英租界的浮雕《长江在咆哮》江山一/供图

在研究中国近代外交史时,不可脱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孤立地就外交谈外交,很容易偏离历史真实,甚至颠倒黑白。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附信中大谈近代以来“美国的对华友谊”,“论据”之一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废除治外法权”。毛泽东同志的回击一针见血——“治外法权是‘废除’了,强奸沈崇案的犯人回到美国,却被美国海军部宣布无罪释放,也算一项‘友谊’的表示”。显然,如果从西方所谓的“现代化范式”看待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外交史,便很容易陷入毛泽东同志所批判的“美国老爷的逻辑”、“高明的逻辑”中。

THE END
1.法律进步与变迁民法典目录对传统习惯的影响有何变化总之,《 民法人制 》 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法律体系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它将继续引领中国走向一个更加开放包容、高效透明的大国治理格局。在这个过程中,无疑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并珍视这份属于我们共同努力所取得成果,并将其作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の关键力量之一去贡献力量。https://www.1lhyh3ij.cn/ke-pu-huo-dong/461844.html
2.12月中国最新立法,中国最新立法动态,深度解读与观点阐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法律的完善与创新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年末的十二月,中国再次迎来新一轮的立法动态,这些立法不仅关乎国家发展大局,更与每一位公民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本文将聚焦“十二月中国最新立法”,从不同角度阐述其意义和影响,并结合正反双方观点,提出个人的立场及理由。 http://www.weiweijituan.cn/post/7575.html
3.民法典背景下民商法发展空间与路径研究在超越法律计划外的漏洞情况下,法律补充一般更为谨慎,须坚守由整体法秩序及其法律原则所划定的界限。此外,民法典实施以来,最高人民法院频频发布司法解释和指导性案例,前所未有调动了法律适用的释法、“造法”功能,把民法典编纂中难以确定的大量的学术界、司法界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法条”,起到了积极助推民商法发展的http://legalinfo.moj.gov.cn/sfbzfpffzll/202412/t20241211_510991.html
4.在中国法律发展史上,“宫刑废除”始于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在中国法律发展史上, “宫刑废除”始于A.曹魏B.两晋C.北朝D.南梁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电子错题https://www.shuashuati.com/ti/a2b22eeadcad403396830f3a9180831c.html
5.李光满丨中国和俄罗斯遇到相同难题:法律到底要保护谁?俄罗斯人现在后悔废除死刑,开始考虑是否需要恢复死刑,中国法律体系发展到今天,已经足够庞大,但也离老百姓越来越远,老百姓越来越难以读懂法律条款,越来越难以通过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权力、安全,而且法律服务费用越来越高,因此我们是否需要停下来好好反思一下,下一步我们的法律之路该怎么走。 http://www.kunlunce.com/e/wap/show.php?classid=176&id=176494
6.[我们走在大路上]新中国第一部法律废除几千年的封建婚姻制度1950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公布实施,这是新中国颁行的第一部法律。它彻底废除了几千年不平等的封建婚姻制度,大规模地解放了中国妇女。https://tv.cctv.com/v/lv/VIDEGLkfUZgKZykj81tnLY5G190916.html
7.中国法治55周年:道路坎坷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针对1949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提出的把“法统不致中断”作为“和平”的条件之一的和谈阴谋,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时局的声明”,明确指出,必须废除伪宪法和伪法统。 1949年2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司法原则的指示”,指出,法律是统治阶级公开以武装强制执行的所谓国家意识形态。法律和国家一样,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4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