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遇到疫情时哪些权益可以得到法律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建设工程遇到疫情时,企业有哪些权益可以得到法律支持?又有哪些责任应该依法承担?企业之间产生的纠纷又应该如何解决?

疫情及疫情防控措施构成不可抗力建设工程类合同多适用情势变更规则

基于法律规定,不可抗力应具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三不”特性。疫情本身具有突发性,并且基于当下的科学技术水平,无法预见、无法避免、无法短期内克服,符合不可抗力的特征。而疫情防控措施属于疫情衍生出的政府行为,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规定,采取隔离、管制等强制性措施,直接阻碍合同履行,因此,疫情防控措施同样具有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特性,也构成不可抗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重新协商;在合理期限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当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公平原则变更或者解除合同。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因此,因为疫情及疫情防控措施导致双方无法按照约定履行合同的,合同签订双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要求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但是,律师提示,在合同的实际履行过程中,发生不可抗力后,是适用不可抗力免责规则,还是适用情势变更规则,应根据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与合同不能履行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原因力大小进行把握。

律师解释说,受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直接影响产生合同纠纷时,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在适用法律时,应当综合考量疫情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案件的影响,准确把握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与合同不能履行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原因力大小。

当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直接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时,依法适用不可抗力的规定,根据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的影响程度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当事人对于合同不能履行或者损失扩大有可归责事由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责任。因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不能履行合同义务,当事人主张其尽到及时通知义务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当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仅导致合同履行困难时,当事人可以就合同履行期限、履行方式、价款数额等进行协商变更,能够继续履行的,还是应该继续履行。当事人以合同履行困难为由请求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支持。

如果当事人已经因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得到政府部门补贴资助、税费减免或者他人资助、债务减免等情形的,一般不适用于不可抗力免责规则。

疫情及防控措施导致未按期完工适用不可抗力免责时工期可以顺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明确提出,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导致承包方未能按照约定的工期完成施工,发包方请求承包方承担违约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序推动企业开复工工作的通知》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合同履约变更管理,因疫情或疫情防控措施导致工期延误属于合同约定的不可抗力情形,地方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引导企业加强合同工期管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与建设单位协商顺延合同工期。

当然,不是所有的工期顺延行为都适用于不可抗力免责规定。民法典规定,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也就是说,如果在疫情或疫情防控措施前,工程就因其他原因已经停工的,该停工行为与疫情或疫情防控措施无关,不能相应顺延工期,应当根据停工的原因,由违约一方承担责任。

疫情防控费用可计入工程造价由谁承担需根据具体约定确定

在疫情防控期间进行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疫情防护费用,那么这部分费用应该由谁承担?

广东省明确,因疫情防控增加的物资采购、疫情防控人工以及被医学隔离观察的工人工资等费用,可计入工程造价,由承包人提交发包人签证认价后,由发包人承担。

四川省规定,在疫情防控期间复工的项目,承包人应会同发包人编制疫情防控措施方案据实计算,由发包人及时支付疫情防控措施增加的费用。

黑龙江省规定,承包方所发生的费用(如疫情防控期间需增加的口罩、酒精、消毒水、手套、体温检测器、电动喷雾器等疫情防护材料费和疫情防护临时设施费、防护人员费用)列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费”,该费用在税前工程造价中单独计列,计入工程结算。

THE END
1.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中国政府网https://www.gov.cn/zhengce/zc_flfg.htm
2.践行价值观文明我先行——漯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电视大赛题34.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市民诚信有哪些要求? 答:市民要具有诚信意识和规则意识,在经济社会活动中要遵守法律法规,兑现承诺,严守契约。 35.全国文明城市的定义是什么? 答:全国文明城市(区)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众生活质http://www.luohe.com.cn/news/lhgg/2018/10/1458606.html
3.中国民法公序良俗原则的法律性质相对应的“下位原则”则是区分构成要件及法效果,其构建的规则有“同案同判原则”和“信赖原则”[8]。德国其他民法学者(如卡纳里斯、沃尔夫)对哪些是民法的基本原则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但他们对民法基本原则的层次性以及作为“一般法律思想”的最高层原则不入民法典存在共识,在他们看来,民法典的存在,就内含了“http://qks.cqu.edu.cn/html/cqdxskcn/2018/5/20180513.htm
4.法理学试题库4、命令性规则与禁止性规则都属于义务规则。(?) 5、判例法在我国也法律渊源之一。(×) 6、从法得创制方式与表达形式瞧,我国属于成文法国家。(?) 7、外国人在中国境内,一律适用中国得法律。(×) 8、一般情况下,我国法律不具有溯及既往力。(?) 9、法律体系,法学中有时也称“法得体系”或简称为“法系”,就https://www.360docs.net/doc/0d75126549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04.html
5.当代中国法律适用的原则律师普法当代中国法律适用的原则 普法内容 我国法律适用以下原则: ( 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 2)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三条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https://www.110ask.com/tuwen/6663311798226123546.html
6.成规规划与法律的规范性现在受到这些法体系统治的人不可能对当时的立法者表达事实上的同意,但我们往往会认为这些法律依然对我们有约束力;(2)即使在建立法体系伊始,我们每个人都事实上同意L3作为根本立法者,这也无法使得L3成为立法者,因为当时并不存在“获得民众一致同意之人可享有立法权”这样授予立法权的法律规则,而要存在这样的法律规则,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53685
7.经济与法律范文12篇(全文)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对这些困惑的思考是很有意义的。首先, 因为这些现象在人类生活中普遍客观存在, 对此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认识复杂的经济行为;其次, 对这些现象的思考往往具有经济价值, 它有助于人类修正自身的行为, 健全法律规则和完善经济理论, 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制度。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h70zbx1b.html
8.范进学:规范法学应是法学研究的主流凯尔森的纯粹法学则更加明确地将纯粹法学理论视为“实在法”理论,认为其关乎实证法自身而非个别法律秩序,并将“法律规范”作为构建法学理论体系的基本范畴加以分析。他认为,法律规范之概念乃是规范法学之基础。一切其他概念,尤其是法律义务与法律权利之概念,皆由其中导出。由此,凯尔森得出了“法律规则如果有效力便是规范https://www.hbskw.com/p/69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