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11.16湖北
宪法小卫士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二)
第三章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体现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并指导宪法制定、修改和实施的思想原则和理论体系。
是核心和灵魂,理论基础,宪法实践和解释的基本依据。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间的关系:指导思想是基本原则的理论依据,基本原则将指导思想具体化、实践化。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
4.民主集中制;
5.权力监督和制约:人民对国家权力的监督、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监督、国家机关间的互相监督;
6.法治原则;
第四章国家性质与国家形式
一、国家性质
(一)概念:即国家阶级本质,称“国体”,它集中反映了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在社会中的不同地位。
(二)我国的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注:1975宪法和1978宪法将“人民民主专政”改为“无产阶级专政”,反映特殊历史时期的历史背景。
Q问:为什么表述人民民主专政更好?
A答:1.科学地表达我国国家政权的内容、实质和特点,更加准确地反映了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发展;
2.更适合我国国情,更为准确地表达了我国的阶级状况和政权的广泛基础;
3.其具有开放性、广泛性、适合性;
4.有着更加广泛的政治基础;
5.其跨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体现了该时期历史建设的特点;
6.体现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两个方面,从而准确体现了我国国家政权的民主与专政职能。
(三)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
1.工人阶级领导的;
2.以工人联盟为基础;
3.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结合;
4.爱国统一战线
二、政权组织形式:
1.概念:又称“政体”,是指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采取一定原则建立的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统治和管理职能的政权机关的组织与活动体制。
2.政权组织形式与国家性质的关系:
①国家性质决定政权组织形式;
②政权组织形式对国家性质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五章国家基本制度
一、经济制度:
(一)概念:通过宪法和法律确认、调整的,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时占主要地位的生产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经济关系总和,又称社会经济结构。
注:国家经济制度是国家制度的基础并决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人们的社会意识等上层建筑的性质。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1.全民所有制: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2.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
3.二者区分:集体所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化的范围比较小,生产资料所有权只属于集体经济单位的劳动者所有,归集体占有、支配和使用,其生产经营成果在集体范围内分配。
二、政治制度
(一)概念:在特定的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规则的总和。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概念:是指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按照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结合中国实际而创立的新型民主和新型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实质:
①直接反映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②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③决定各种国家的各种具体制度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居于主导地位,并根据其建立了一系列政治制度。
3.优越性:
①使一切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得到充分落实;
②协调一致地组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③其组织形式适合我国国情;
④保证了人民权力的统一性;
⑤既保证中央的统一领导,又能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1.政党制度:一国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政党组织,政党活动以及政党领导或参与政权的方式和途径等一系列行为的原则和规则的总和。
2.特征:
①在政党关系上:坚持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
②在政权运作方式上: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其他党派参政;
③在协调利益关系上:坚持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照顾同盟者的具体利益;
④在民主形式上:坚持充分协商,广泛参与
PS:这三章整理得比较粗略,因为只按照老师所说的可能会考的考点来整理的。全面具体的知识还是要通过阅读教材记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