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

2013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这形象地说明

A.理想就是现实

B.现实不能成为理想

C.理想是可以自发实现的

D.理想的实现必须落实在行动上

2.现在,我们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之间是

A.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B.生活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关系

C.阶段性理想和最终理想的关系

D.可能实现的理想和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空想的关系

3.邓小平曾经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干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由此可见,理想信念是

A.人生的精神支柱

B.人们的丰富想象

C.人生的现实境遇

D.人们的主观意志

4.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任务,这一任务反映到爱国主义的内容上,就是特定时代条件下爱国主义的主题。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救亡图存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实现共产主义

D.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三元里人民抗英,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浴血八年的全民族抗日战争等,这些爱国壮举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

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地区主权的精神

C.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

D.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

6.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集体主义

B.爱国主义

C.社会主义

D.人道主义

7.做新时期忠诚坚定的爱国者,除了需要培育强烈的爱国情感、保持民族自尊和自信,努力学习和工作、以实践行动和贡献履行爱国义务外,还需要

A.拒绝接受其他地区的一切东西

B.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

C.全面接受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和道德

D.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与西方接轨

8.人生观的作用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断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三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A.人生价值

B.人生态度

C.人生目的

D.人生价值观

9.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评价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大小,第一位的是看他

A.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从社会获得的尊重和满足

C.是否选择了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

D.从事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的思想动机

10.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即所谓“身心健康”。下列表现中,属于心理健康的是

A.能够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

B.经常处于焦虑、郁闷状态,不能自拔

C.不善于与别人相处,自我封闭、孤芳自赏

D.具有自我调节以适应自身及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11.人类社会需要道德,也产生和发展了道德。关于道德起源的科学解释是

A.道德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欲望

B.道德是动物合群感和社会本能的简单延续

C.道德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D.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12.道德建设的核心体现并决定着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着道德领域的种种道德现象。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共产主义

B.集体主义

C.以人为本

D.为人民服务

13.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强调

A.维护小团体的利益

B.先私后公,先己后人

C.压制个人,束缚个性

D.重视、保障和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

14.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衣着整齐得体,不袒胸赤膊;礼让老幼病残,礼让女士;不讲粗话,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这体现了社会公德中

A.文明礼貌的要求

B.爱护公物的要求

C.助人为乐的要求

D.保护环境的要求

15.无论从事什么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都应该表里如一、恪守诺言、讲求信誉、遵守职业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

A.诚实守信的要求

B.爱岗敬业的要求

C.办事公道的要求

D.服务群众的要求

16.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强调一个人在独处、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做到严于律己、保持操守。这种道德修养方法称为

A.慎独

B.自省

C.积善成德

D.见贤思齐

17.“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是社会主义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其中遵循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地区法律法规,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纪律,是“四有”中

A.有理想的要求

B.有道德的要求

C.有纪律的要求

D.有文化的要求

18.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

A.依人治国

B.依法治国

C.以德治国

D.以礼治国

19.讲程序是法律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下列关于法律程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公正的法律程序对维护实体正义具有积极意义

B.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应通过法律程序获得有效救济

C.公民培养讲程序的法律思维必须要做到重程序、轻实体

D.法律程序是实现实体权利、义务的合法方式和必要条件

20.全新的地区安全观包含丰富的内容,其中公共卫生安全属于

A.科技安全

B.经济安全

C.生态安全

D.社会公共安全

21.决定一个地区法律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是该国的

A.地理环境

B.风俗习惯

C.统治阶级的意志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2.法的规范作用可以分为指引、评价、教育等几个方面,其中教育作用是指

A.法有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和惩罚的功能

B.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为人们提供某种行为模式

C.法的实施可以对准备采取同类行为的人或一般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D.法的稳定性和普遍性可以使人们对外部主体某种行为进行预先分析和预测

23.程序法是规定保障权利和义务实现的程序方面的法律规范。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属于程序法的是

A.公司法

B.保险法

C.仲裁法

D.收养法

24.根据解释主体和解释效力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下列选项中属于非正式解释的是

A.审判解释

B.学理解释

C.检察解释

D.行政解释

25.法律适用是指有关主体按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法律规范处理具体案件的活动。在我国法律适用的主体是

A.党的纪检和监察机关

B.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C.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D.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26.地区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称为

A.法律遵守

B.法律制裁

C.法律解释

D.法律监督

27.在我国地区机构体系中,行使地区立法权、决定地区重大事项、监督其他地区机关工作等职权的是

A.国务院

B.国家主席

C.中央军事委员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8.权利主体依法享有直接支配其特定物,并享受其利益的排他性权利是民事权利中的

A.物权

B.债权

C.继承权

D.人身权

29.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根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请求,依法审理和解决行政案件的活动。下列选项中当事人依法可提起行政诉讼的是

A.不服行政机关内部的奖惩、任免决定的

B.不认同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规章制度的

C.不服行政机关对自己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的

D.不认同新闻播出的国防、外交等地区行为的

30.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未证实犯罪和查获犯罪行为人时,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采取的措施是

A.立案

B.侦查

C.提起公诉

D.刑事审判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理想信念”是由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结合而成的,包含了理想和信念各自的含义,并使二者有机融合在一起。其中理想是

A.人们凭空产生的脱离现实的主观想象

B.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D.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32.青年时期是一个人确立理想信念最集中和突出的时期。青年人在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应该注意的有

A.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

B.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

C.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D.离开人的生活体验和实际行动,单纯地读书学习

33.道德同社会经济关系相比,是第二性的、被决定的;但道德一经产生就对社会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下列选项中属于道德的社会作用的有

A.道德决定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B.道德能够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

C.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D.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34.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知荣知耻,树立荣辱意识。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中有重视荣辱的观念。下列古代名言警句中包含了这一观念的有

A.宁可毁人,不可毁誉B.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

35.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从业人员爱岗敬业要求的有

A.对本职工作马虎大意,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B.喜欢自己的工作,心情愉快,乐观向上地从事自己的职业

C.用一种恭敬的态度对待工作,勤奋认真,不偷懒,不怠工

D.对于被动选择的职业岗位敷衍了事,消极应付,争取早日调换工作

36.良好个人品德的形成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它是

A.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B.提升个体精神境界的要求

C.限制个人行动的要求D.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目标要求

37.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其深刻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及

A.执法为民

B.公平正义

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38.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地区。下列关于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我国的国体

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决定了我国的地区性质

D.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居于我国政治制度多层次结构中的核心

39.民事制裁是人民法院对民事责任主体依其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措施。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事制裁方式的有

A.罚金

B.罚款

C.赔偿损失

D.赔礼道歉

40.下列关于我国《仲裁法》基本原则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仲裁的整个过程应受有关行政机关的领导

B.仲裁应当根据事实,符合法律规定,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

C.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

D.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提出起诉的,法院应当受理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根据社会生活领域的不同,理想信念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

42.为什么说诚实守信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

43.为什么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44.简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

45.简述刑事诉讼中强制措施的概念和类型。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论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47.论述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用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指引人生方向。

THE END
1.法律人类学关注法的四个维度从研究对象或议题的角度来讲,法律人类学主要关注法的四个维度:本质、功能、意义、价值。这四个维度的分类不仅为法律人类学的研究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框架,而且对于凝练中国法律人类学的研究方向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第一,法的本质维度。这里的“本质”主要涉及“法律是什么”以及“法律的概念”。本质维度是人类学最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8/t20240829_5774411.shtml
2.法的本质有哪些?法的本质有哪些?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我们可以把法的本质分为三个层次: (1)法的第一层本质,就是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共同的、抽象的,而不是个别人的意志,也不是全体统治阶级成员意志的简单相加。(5分) (2)法的二层本质,就是法律通过确认权利和义务来体现统治阶级的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768523217215880798&fr=search
3.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是什么?律师普法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关系中的生产方式。因为法律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根据特定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基础的不同而产生的,有怎样的物质生活条件基础,就会产生怎样的法律,同时物质生活条件基础的生产方式是最根本的因素。因此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关系中的生产方式,有怎样的https://www.110ask.com/tuwen/579400660144516335.html
4.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法律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而消亡。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和性质总是与所在社会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 ①奴隶制法律;②封建制法律;③资本主义法律;④社会主义法律。 考点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5.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十九、法律的作用1.法律的规范作用。(指引作用、教育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是从法律规范调整人的行为这一特征来分析法律所起的作用;2.法律的社会作用是从法律的本质和目的角度分析法律的作用。①法律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的作用,这是法律社会作用的核心;②法律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指法律对于关系整个社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6.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传讲41.(单选题)法律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等因素。其中,()是决定法律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 A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B地理环境 C人口 D以上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A 2.(单选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为核心。 https://www.jianshu.com/p/b0ed35862183
7.法律本质(精选七篇)法律本质 篇1 目前学界关于法律解释的概念的认识不甚统一, 主要原因在于对法律解释的主体、范围等问题上存在争议。梁慧星老师认为, 法律解释分为广义的法律解释和狭义的法律解释。广义的法律解释是指从法律规范的探寻即找法开始直到可以Subsumtion (Subsumtion通常译为归摄或涵摄, 指将待决案件事实置诸于法律规范构成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ixd8to7.html
8.(考试不挂科版)思政笔记总结第六章简单来说,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上层建筑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律的特征 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1.肯定和保护合法行为 2.否定和制裁违法行为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8491772
9.2023版思想道德与法治学习资料思维导图模板法治素养是指人们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本质、 运用法治思维、依法维护权利与依法履行义务的品质和能力,对于保证人们尊崇法治、遵守法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1.1人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 https://www.processon.com/view/65781ec4c4eeff58c96e85cd
10.初中初三九年级思想政治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13、了解法律规范的特征,理解我国法律的本质。 14、理解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区别与一致性。 15、知道法律具有制裁功能,更具有保护功能。 88、理解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根本任务。 89、理解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规定性 92、知道我们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705697_68068037.html
11.浅析萨维尼的历史法学观查琪琦律师律师文集基于上述理论,萨维尼对法律本质的理解是:法律只能是土生土长的,并且其发展几乎是盲目的,法律不能以完全理性的立法手段和立法技术来创造,而只是每个民族“民族精神”的体现和再造。萨维尼关于法律是“民族精神”的体现的思想所要力图说明的是,法律从表面上看仅仅是规则或者司法判例的简单累积,但从内涵上说,法律所反映https://www.lawtime.cn/article/lll115924326115929420oo708170
12.思修学习笔记记录纵向三德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前提) ——立法 高效的法律实施体系(重点)——执法 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保障)——司法 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依托)——守法 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 ——党纪严于国法 备注:严格执法的目标是: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https://blog.csdn.net/qq_50218610/article/details/125730961
13.犯罪本质的义务违反说论纲一般认为,德日刑法理论对犯罪法律本质的理解,曾经产生过“权利侵害说”、“法益侵害说”、“义务违反说”、“文化规范违反说”、“社会伦理规范违反说”,以及折衷说(法益侵害+义务违反,或者法益侵害+伦理违反)等。 1、权利侵害说 费尔巴哈(Feuerbach)(1775-1833)以启蒙主义的人权思想为背景提出了权利侵害说。他认为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514736.html
14.考研政治思修超详细知识点总结,快收藏!复习经验2法治素养是指人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本质、运用法治思维、依法维护权利与依法履行义务的素质、修养和能力。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 一、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1、人生与人生观 (1)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1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https://www.kaoyan.com/zhengzhi/jingyan/5f3f4932e0bce.html
15.2020年研究生考试考研政治考试大纲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2.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4.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https://m.gaodun.com/kaoyan/1153344.html
16.全国法硕联考历年真题解析(6)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的渊源的含义和我国法的渊源的内容范围。 【考点分析】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包括宪法;法律,在法的渊源中的法律采用狭义的法律概念。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法律效力仅仅次于宪法。分类:(1)基本法。(2)基本法以外的法律。前者由全国人大制定和http://www.yuloo.com/news/21914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