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法考知识点整理——宪法篇

1)是否具有统一法典的形式(英国蒲莱士最早提出)

成文宪法(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1787美国宪法;欧洲第一部1791法国宪法)

不成文宪法

2)有无严格的制定、修改机关和程序(英国蒲莱士最早提出)

刚性宪法

柔性宪法

3)制定宪法的主体

钦定宪法

民定宪法

协定宪法(1215年英国《自由大宪章》;法国1830年宪法)

3.宪法的结构

1)序言(我国宪法内容:规定了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和最高效力**)

2)正文(我国宪法内容)

3)附则(我国宪法无附则)

4.宪法的制定

1)制宪主体(西耶斯最早系统提出制宪权)

2)制宪权与修宪权

3)我国的宪法制定主体及制定机关(人民;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全体会议)

5.我国宪法制定和发展的历史

1)1949年《共同纲领》(临时宪法作用)

2)1954年宪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1975年宪法

4)1978年宪法

5)1982年宪法(现行宪法):

扩大人大常委会职权,恢复设立国家主席

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

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设立特别行政区制度

首次明确规定修宪提案权

6.宪法的修改*

1)修宪的提议与通过(“常委1/5提修宪,通过只要2/3”)

2)先决程序(我国没有规定)

3)宪法惯例之宪法修正案的发布(即全国人大主席团发布公告)

4)修改的内容(P43~47)(我国宪法共经过三次全面修改,七次部分修改)

(82宪法经过以下五次修改,通过了共52条修正案)

1988年宪法修正内容(“爸爸爱发财:私营、卖地”)

1993年宪法修正内容(“三舅四变两必须”)

1999年宪法修正内容(“九舅爱纠正”)

2004年宪法修正内容(“司令作总结”)

2018年宪法修正内容

7.宪法的解释

1)立法机关解释模式(源于英国;我国:全人常解释宪法)

2)司法机关解释模式(源于美国马伯里诉麦迪逊案)

3)专门机关解释模式(奥地利汉斯·凯尔森最早提出设立宪法法院——宪法法院之父)

8.宪法实施的保障

1)司法机关负责保障宪法实施(源于美国马伯里诉麦迪逊案)

2)立法机关负责保障宪法实施(源于英国;我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实施)

3)专门机关负责保障宪法实施(源于1799年法国宪法设立护法元老院;

宪法法院和宪法委员会两种形式)

4)事先审查与事后审查(区别在于被审查的规范文件是否生效)

5)附带性审查(在案件审理过程中)

9.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

1)事先审查(“三批准”)

自治区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自治州、县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地级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2)事后审查

备案审查(P48规律总结)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规范性法文件的审查(P49)

审查要求*

审查建议

审查对象

专门委员会审查

制定机关

规范性法文件的改变与撤销(P49规律总结)

第二章基本制度论

第一节政治制度

1.国家性质(国体);国家根本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标志及阶级基础

2.政权组织形式(政体)

3.议行合一的制度

4.爱国统一战线(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

5.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二节经济制度

1.所有制结构

2.社会主义公有制

1)国有经济

2)集体经济

3.自然资源

4.非公有制经济

1)地位

2)国家政策

5.分配制度

6.财产*

1)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

2)合法的私有财产

第三节基本文化制度

1.教科文体

2.四有五爱

第四节我国宪法关于基本社会制度的规定

1.社会保障制度

2.医疗卫生事业

3.劳动保障制度

4.社会人才培养制度

5.计划生育制度

6.社会秩序及安全维护制度

第五节国家结构形式

1.我国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1)法律制度

2)国家机构

3)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4)对外关系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关系(序言、正文新增“和谐”)

2)民族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区域自治

3)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州、县、旗)

4)自治机关(人大和政府)

5)“常委二选一、政府当头领”

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变通执行法律与政策

财政自治权

对外经济贸易活动

教育、科技、文艺、卫生、体育交流

组织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自主管理本地方企业、事业组织

自然资源优先开发利用

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3.特别行政区制度*P54

1)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

涉外事务

武装力量

人事任免

立法

司法权

基本法解释*

基本法修改*

财政

2)任职条件(P56)

3)行政长官

地位

任职条件

产生

任期

财产申报

职权

职务代理

4)行政会议

5)司法机关

6)立法会

7)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之间的关系**

行政长官对立法会通过的法案的制约

立法会对于政府提出的财政预算案或其他重要法案的制约

立法会对行政长官的弹劾

8)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制度

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予以保留的原有法律

特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

适用于特区的全国性法律

9)土地和自然资源

第三章基本权利论

1.基本权利的特点

2.基本权利的分类

消极受益权

积极受益权

相同点

3.基本权利的类型

1)平等权

2)政治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言论自由

出版自由

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广义的人身自由

生命权(未明文规定)

人身自由(狭义)

人格尊严

住宅自由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5)监督权和获得国家赔偿权

监督权

批评建议权

申诉权、控告检举权

获得赔偿权

6)社会经济权利(积极受益权)

劳动权(权利&义务)

休息权(主体:劳动者)

获得物质帮助权(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

社会保障权(盲聋哑及其他残疾:劳动、生活和教育)

7)文化教育权利(积极受益权)

受教育权(权利&义务)

文化自由

8)特定人的权利

妇女;父母、成年子女;华侨

第四章村民委员会

1.村民委员会

1)组织(“乡提县批”)

2)与基层政权的关系

3)组成

4)产生

5)选举过程(20日前公布参选名单、5日内申诉异议、3日内处理;双过半)

6)任期

7)罢免

8)职权(少数服从多数)

2.下属委员会

(根据需要设)

3.民主评议与经济责任审计

民主评议每年至少一次(连续两次被评议为不称职的,职务终止;

丧失行为能力或判处刑罚,则自行终止)

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4.村务公开(很频繁)

5.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

组织

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

组成

选举过程或工作会议

任免

6.村委会和居委会的对比

和基层政权的关系

自治公约

内部关系

第五章选举制度*

1.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1)普遍性

2)平等性

3)直接间接并用

4)秘密投票

5)广泛的代表性

2.选举的组织和程序

1)选举机构

直接选举:主持机构;职责

间接选举:主持机构;职责

2)划分选区(只有直接选举划分选区)

3)选民登记:

20日前公布选民名单、5日内申诉、3日内处理;

选举日5日前起诉,选举日前判决,且为最终判决。

4)提出候选人(推荐候选人*;差额选举:“直选3、4、6,间选10、12、15”)

5)投票

6)计票

7)当选

直接选举:“双过半”;另行选举

间接选举:“单过半”;另行选举

8)确认和宣布

9)代表的罢免

直接选举:“30罢乡50罢县”;向县级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原选区过半数选民通过

间接选举:开会;主席团或1/10以上代表;闭会:常委会主任会议或1/5以上委员

经选举他的人大或常委会组成人员过半数通过

罢免决议送上一级人大常委会备案、公告

10)代表的辞职

11)代表的补选

第六章国家机构论*

1.人事选任

1)中央机关(P70)

2)地方政府(正职首长人大选、副职“开会人大闭会常委会”)

THE END
1.宪法知识问答政策文件广西老干部工作网各民主党派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政治自由、组织独立以及法律地位平等。 10.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范围包括哪些? 根据《宪法》序言第十自然段的规定:“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http://www.gxlgbgz.gov.cn/html/2015/zzwj_1204/7205.html
2.宪法知识课堂“宪法宣传周”是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公室联合部署开展的宣传活动,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六个“宪法宣传周”。12月1日至7日将在全国组织开展2023年“宪法宣传周”活动。下面为大家介绍相关宪法的知识。 01 宪法是什么? https://www.meipian.cn/4yvcs2hg
3.法学知识竞赛题库——宪法学12、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国务院副总理应由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予以任免。 13、环境权是属于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14、在一起行政诉讼案件中,被告进行处罚的依据是国务院某部制定的一个行政规章,原告认为该规章违反了有关法律。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改变或https://law.seu.edu.cn/_t59/2008/1023/c9290a84578/page.psp
4.关于宪法知识,你了解多少宪法作为一个国家的根本法,确立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主要涉及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国家机关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宪法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宪法实施的保障机制等。法律、法规在内容上也涉及宪法所规定的各个方面的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但是,法律、法规必须以宪法的有关规定为基础,不得与宪法https://www.010lf.com/news/354861.html
5.宪法知识点总结(精选5篇)篇2:宪法知识点总结 根据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法治委员会会议精神和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意见》。结合学校实际,一切从师生特点出发,实施有针对性的宪法学习宣传,提高教育实效。我校现组织宪法知识竞赛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进一步明确竞赛程https://www.360wenmi.com/f/filejqlb4wu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