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公司法的原则有哪些法律常识在线法律知识查询

现在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模式都是非常的现代化的,但我国的公司法也是为了能够更好适应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同时针对企业法人方面的约束能够更好的符合我国现代化的经济发展进程,公司法也是一直在不断的完善着自身的缺点,接下来小编主要是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我国的公司法的原则有哪些

我国的公司法的原则有哪些

(一)分权制衡原则

分权制衡原则是指公司有效运转的制度安排与实现,是以对公司各种权力合理分配、相互制衡为出发点而进行配置的结果。分权制衡会形成权责分明、管理科学、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内部管理体制,是公司运作的精髓。[6]分权制衡的运转模式从一定意义上讲与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负责制管理模式有根本区别。坚持分权制衡原则就要对公司内部应该存在哪些权力和权力的适当分配进行分析和界定,对各种权力制衡运作进行制度构建。分权制衡是从权力层面认识公司法的基本原则,是利益均衡原则在制度层面的直接体现。

另外,《公司法》还明确要求公司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本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公司立法者要利用公司外部因素对公司进行制约。这类规定在事实上也属于对权力的分配,也是对主要代表股东倾向的公司恣意在一定程度上的制衡措施。

(二)利益均衡原则

利益均衡原则是指公司制度的安排及实现,是基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影响公司及社会发展的多种利益关系进行分析、均衡的结果。利益均衡意味着对某一利益过度保护的否定。坚持利益均衡原则,就要较好研究围绕公司所形成的各种利益关系,及诸多关系可能对公司经济、社会目标的实现、并进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确定各种利益的地位。通过制度化的安排,使公司这一企业法律形态发挥出较佳的社会效益,抑制其负面作用。利益均衡原则是从利益(经济)基础层面决定的公司法的基本原则,可以说是公司法的首要原则。公司法所设定的制度安排,是以对股东、债权人、职工和其它社会公众的利益进行均衡的结果。“至少可以说,实现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均衡这一公平理念,早已包括在设计法人制度的初衷之中。”[2]公司制度的变化、发展也是围绕着各种利益关系进行妥协、平衡的结果,最终通过公司法的变化、发展表现出来。

围绕公司这一市场经济主体,存在着股东、债权人、职工以及其它社会公众的利益之分和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公司演变的漫长历史进程中,股东作为公司的缔造者、出资人,其利益

(三)股东股权平等原则

股东股权平等原则是指股东基于自己的出资(出资额或者股份)为基础而享有平等待遇的原则。出资的性质一致、数额相同,在公司运转中得到平等对待。股东股权平等并不排除股权内容的不同。股东各按其交纳的出资额或所持的股份数额享有权利、承担义务,股东所享有的权利大小、承担义务的轻重与其向公司出资的多少成正比。出资少,享有的权利小,承担的义务轻;出资多,享有的权利大,承担的义务重。股权可以划分为普通股、特别股,享有不同股权的股东,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是有区别的。

关于股东股权平等的原则,我国《公司法》上多有体现。比如,《公司法》所规定的“一股一权”的表决权原则:拥有一份出资或股份就享有一个表决权,拥有若干份出资或股份就享有若干个表决权。股东股权平等的原则,促使人们打消投资的顾虑,公司的集资功能可以迅速实现,公司的运转机制富有生机活力。当然,股东股权平等原则也有例外。比如,为防止“资本多数决”的滥用,消除股东股权事实上的不平等,对股东股权平等进行适当限制等。

(四)自治原则

自治原则是指出资人自己进行重大决策,选择公司的管理;公司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依照公司章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不受非法干预。自治原则符合市场主体在市场中的运动规律:出资人对自己的决策、选择行为负责,公司以章程为基础,自主应对市场的变化、对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负责。自治原则充分体现了公司作为市场主体的主体特性:市场主体的能动性,与产品体制下企业的附属地位形成鲜明的对照。

自治原则是公司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在公司运行中防止了国家权力的过度渗入。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出资人和公司在自治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弊端,国家干预就成为一件理所

(五)股东有限责任原则

(六)法人所有权原则

法人制度的核心是公司,因为公司的出现使法人制度最后牢固确定。而法人制度中最重要的是法人所有权。公司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法人,应当贯彻法人所有权原则。即公司对股东投资的财产拥有所有权,并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先进的产权理论作指导,未能使法人所有权原则贯彻于国有企业运行中,最终也使国有企业限入困境,即使是企业改革选择了公司制,法人所有权原则仍没有很好地理解和运用。

整体来说,公司法当中的原则包括利益均衡,权力分配相互制约,公司自治,股东股权平等跟法人所有权等这几个原则。我们就拿公司自治的这一原则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当中的规定是针对大多数企业和市场运营规则的,但实际经营状况当中的很多问题,还得要公司自己来约定规章制度。

公司法董事会成员有什么规定?

该内容对我有帮助赞一个

验证手机号

我们会严格保护您的隐私,请放心输入

为保证隐私安全,请输入手机号码验证身份。验证后咨询会派发给律师。

简介:

专业律师快速响应

累计服务用户745W+次

发布咨询

多位律师解答

及时追问律师

执业证号:

11501201810063649

内蒙古瀛昊律师事务所

简介:

向TA咨询

误伤工友公司赔偿还是当事人赔偿

交通事故律师费怎么算

商标续展注意事项有哪些

用网上的摄影照片画画算侵权吗

留置物消灭的法律效果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THE END
1.中国立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中国裁判文书网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网密山市法院网鸡西市鸡冠区人民法院网虎林市法院网鸡西市鸡东县法院网鸡西市城子河区法院网鸡西市滴道区法院网鸡西市麻山区法院网鸡西市梨树区法院http://jxhs.hlj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37042
2.法律原则在法律实施中的作用有哪些刑事案件在司法裁判中 法律原则有哪些功能法理学 1、司法裁判离不开法律原则的指导。 2、法律原则具有弥补具体法律规则缺失的作用,当法律规则缺失的时候,司法裁判可援引相应的法律原则来对有关事件作出裁判。 3、法律原则对司法裁判中相关的自由裁量权有限制作用,是确定形式自由裁量权合理范围的重要依据。 http://www.027yaju.cn/xingshianjian/307256.html
3.民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专家导读 一、平等原则;二、自愿原则;三、遵守社会公共道德原则;四、诚实信用原则;五、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民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是由民法调整的市民社会关系的平等性决定的,是指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及适用法律的平等和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法律平等地位,是指权利能力平等https://mip.64365.com/zs/751580.aspx
4.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有哪些3、公平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4、诚信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5、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6、绿色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https://m.boolaw.com/mip/chosen/d4fc6508.html
5.政法干警专业综合(硕士类)法理学之法律要素(2)公务员考试网(1)在内容上:法律规则的规定是明确具体的,它着眼于主体行为及各种条件的共性,其明确具体的目的 是削弱或防止法律适用上的“自由裁量”;法律原则的着眼点不仅限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它们的个 别性,其要求较为笼统、模糊,它不预先设定明确的、具体的假定条件,更没有设定明确的法律后果。 https://www.huatu.com/2013/0808/688397_2.html
6.中国宪法法律的基本原则都有哪些律师普法2、人民主权原则,主权是国家的最高权力; 3、人权保护原则,人权是人作为人享有和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 4、法治原则是根据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规范行为; 5、民主集中制原则是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集体智慧,实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途径。 https://www.110ask.com/tuwen/17351969018846226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