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法律规定了具体行政行为

适用法律、法规正确是指适用了应当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具体的条款而且处理的性质、形式和程序等,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上述观点只揭示了适用法律正确的含义,没有界定适用依据正确的含义,具体行政行为适用依据是指具体行政行为主体针对特定的行政事务选择、解释、援引规范性文件的活动过程,它是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附合过程。

(一)按行政机关是否以当事人的申请作为开始具体行政行为的条件划分:设定权利或者义务的行为。剥夺、限制权利或撤销义务的行为变更权利或义务的行为。不行为,或称不作为。

(二)按行政机关是否以当事人的申请作为开始具体行政行为的条件划分:依职权的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可以主动实施,无需向对方请求,如行政处罚。应申请的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必需以相对人的申请为前提,如工商机关颁发营业执照。

(三)按具体行政行为受法律拘束的程度划分:

(1)羁束的具体行政行为。

(2)裁量的具体行政行为。

(四)按具体行政行为与当事人之间的权益关系,可分为授益的和负担的具体行政行为。

(五)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需要具备法定的形式,分为要式的与不要式的具体行政行为。

(六)按行政行为是否要具有法定的形式和程序要式行政行为和非要式行政行为。

1、拘束力

拘束力,是指具体行政行为一经生效,行政机关和对方当事人都必须遵守,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成员必须予以尊重的效力。对于已经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不但对方当事人应当接受并履行义务,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不得随意更改,而且其他国家机关也不得以相同的事实和理由再次受理和处理该同一案件,其他社会成员也不得对同一案件进行随意的干预。

2、确定力

确定力,是指具体行政行为不再争议、不得更改的效力,具体行政行为因此取得不可撤销性。一般而言,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后都会有一个可争议和可更改期。权益受到损害的当事人可以利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或者其他法定途径获得救济,行政机关也可以通过行政监督程序撤回已经生效却有法律缺陷的具体行政行为。但是出于稳定行政管理关系的需要,这一期限不可能无限延长。当法定的不可争议不可更改期限到来时,该具体行政行为也就取得了确定力。当然这是形式意义的确定力。

THE END
1.列举我国法律规定有哪些我国法律规定众多,涉及各个领域。以下是一些重要领域的法律规定: 一、民事法律领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我国民事领域的基础性法律,旨在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法规 二、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领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对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进行了详细规定,包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3944e3436c2f18000621
2.民事法律行为包括哪些,法律是如何规定的法律分析民事法律行为包括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达设立、变更、终止法律关系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要有效,则行为人要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该行为应当是其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https://m.66law.cn/v/wenda/1239130.aspx
3.劳务合同的法律规定有哪些程智华律师合同的种类有多种,其中一种就是劳务合同,有关劳务合同的法律规定是非常多的,目的就是对劳务合同进行约束格规定,确保劳务合同的效力更加大,劳务合同的双方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加有利的保障,但是具体的法律规定都有哪些,感兴趣的可以随小编一起到本文进行详细的了解。 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682698.html
4.普通人应该懂得的法律知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大全→MAIGOO知识6、合同消灭的原因:(1)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2)合同解除;(3)债务相互抵销;(4)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5)债权人免除债务;(6)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7)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7、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https://www.maigoo.com/goomai/232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