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法范文10篇

1加入WTO后档案立法的基本原则与任务。

加入WTO后的档案立法,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满足社会需求,注重效益,协调发展等基本立法原则的基础上,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应更多的体现公平、公开、透明、开放与便利。

加快完善同档案母法相适应的诸如:公共档案法、私人档案法、法人档案法、档案馆法等法规体系的建设。以适应“入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新近颁布实施的《河南省档案管理条例》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开了一个好头。《条例》中的许多条款充分体现了我们目前对“入世”对档案工作影响的认识及在管理上的应对措施。

2加入WTO后档案立法的内容与重点。

2.1领导体制。

2月5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参加了《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草案)》立法调研,并听取市金融服务办、市政府法制办的法规解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耕,副主任周禹鹏、胡炜、王培生、杨定华参加。

调研组一行参观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大厅、股票陈列室,观看了交易所情况介绍专题片,还听取了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关于开展海外人民币结算试点情况的介绍。

据了解,2008年2月,市金融办、市政府法制办等单位组成了立法调研起草小组,《条例(草案)》形成后,起草小组多次征求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在沪派出机构、市政府有关部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单位和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意见,经反复研究、修改完善,形成了目前的《条例(草案)》。

《条例(草案)》定位为地方促进法,着眼于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步伐,规定了本市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原则要求和具体措施,调动和发挥金融市场参与者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和鼓励本市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摘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型时期,优化刑法立法结构和体系,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社会秩序的稳定。本文首先从能动立法和理性立法两个角度简要介绍了转型时期刑法立法的思路,随后从轻犯罪法的制定、刑法典的制定和修正两个方面探讨了未来刑法立法的具体方法,希望这些观点能够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提高一些思路。

关键词:转型时期;刑法立法;依法治国

在我国社会高速转型的历史时期,在完善刑法立法内容和结构的过程中,要适度的拓宽处罚领域和范围,建立积极的法益保护观念,充分重视法益的抽象性危险,增强惩处手段的灵活性和多元性,以刚柔相济的方式,突出刑法的干预性和工具性特征,彰显刑法意义的独特性和优先性。

一、转型时期刑法立法的思路

二、转型时期刑法立法的方法

关键词:动物福利;立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状态的改变,我国的社会形态正处在转型时期,在此过程中产生许多的社会问题,其中有关动物的权利问题也较为突出。社会公众对动物保护仍意识淡薄,从而使得虐待动物的现象屡见不鲜,如网络上疯传的虐猫案、不断出现动物园中的老虎被累死、给活猪灌水以增加重量、刘某某硫酸伤熊等类事件不断出现。这些现象表明,我国在动物福利保护方面存在许多缺陷。从人类长远利益发展来看,保护动物福利,禁止虐待动物,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因此,完善动物福利立法已迫在眉睫。

1动物福利立法的逻辑起点

2我国动物福利立法现状的理性反思

摘要:儿童阅读需要通过立法予以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体现了儿童阅读的立法保障,该法的颁行是儿童阅读立法研究新的开始。图书馆行业应该将公共图书馆立法研究从制定、解读和宣传公共图书馆法,转移到围绕落实公共图书馆法而进行的配套政策、法规、标准、指南及其他行业指导文件的研究上来,以保障儿童阅读服务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儿童阅读的服务资源以及儿童阅读的安全等。参考文献17。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法;立法研究;儿童阅读服务;阅读推广

1我国儿童阅读的立法现状

2国内外儿童阅读的立法研究

一、强迫罪概念及我国对强迫类行为规制的立法现状

二、外国刑法有关强迫类犯罪的立法例

三、“强迫罪”的立法必要性及立法建议

摘要:201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386万,精准扶贫工作成效卓著。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扶贫政策恣意修改、贫困户认定和退出缺乏可行标准等问题亦不容小觑。相比于以政策来进行规范,完善我国精准扶贫立法,是引导扶贫开发健康发展更为有力的保障。应分析我国扶贫开发规范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加强立法的方式将精准扶贫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关键词:扶贫开发;规范;地方性法规;中央立法

一、扶贫规范的现状

二、中央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立法作为创制和发现规则的一种活动,在近代人民主权和民主理念的影响下,由代议机关来行使几乎成为一种常例。但这种立法形式却可能出现表达民意与尊重专业智慧、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也存在名义上尊重个人人格和自治能力与实质上导致个人在民主剧场中“缺席”的悖论。

综观中国1978年以后的立法发展,其具有明显的“变革性立法”的特点,意即以立法作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推进器,以政府主动立法来进行市场要素的培育和社会秩序的建构。其表现特点为:

“变革性”立法存在的历史逻辑在于:

一、国外学者对立法协商理论的研究

(一)协商民主理论孕育形成期

(二)协商民主理论发展成熟期

立法民主是以立法公开为前提的,立法公开是立法民主的应有之义。现代社会里,公民应该享有充分的知情权,有权了解立法机关的所作所为;作为民意代表机关的立法机关,也有义务为公众提供有关立法活动的信息,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根据《若干意见》的要求和立法实践,应当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推进立法公开:

第三,法律草案的审议要公开。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法律草案的会议,可由委员会决定向新闻单位开放;全国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或者分组会议审议法律草案,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法律,安排电视或者网络进行直播。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23年第二次修正)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是为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制定,2000年3月15日通过,2015年第一次修正,2023年第二次修正全文如下。 http://www.lx0797.cn/page37?article_id=1117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00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5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23年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23_03_14_683957.shtml
3.立法法学术百科提供全面的“立法法”相关文献(论文)下载,论文摘要免费查询,立法法论文全文下载提供PDF格式文件。立法法中文、英文词汇释义(解释),“立法法”各类研究资料、调研报告等。https://wiki.cnki.com.cn/HotWord/131682.htm
4.全文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2000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根据2015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23年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目录 第一章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0309241162900615&wfr=spider&for=pc
5.立法法解读法制总队密切关注立法动向,第一时间对立法法修改决定进行跟进学习研究,立足首都公安实际,围绕提升“法治调研能力”,聚焦地方公安立法和执法制度建设,从“指导思想和原则”“完善合宪性审查的制度规范”“完善地方立法权限范围”“完善立法清理制度”四个方面进行了解读。 https://www.bj148.org/ztk/2023nzt/wxsdlfgztgzd/lhjj/202303/t20230321_1648804.html
6.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一条为了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本法。http://m.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490890
7.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2000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5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23年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目录 第一https://zgbyup.dangbaotoutiao.com/ttyw/c_121884.html
8.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pdfhttps://www.fvti.cn/dqc/2024/0307/c4504a149446/page.htm
9.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所属类别:法制工作综合规定,人大立法 发布日期:2000-03-15 法律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 (一)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 (二)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 第四十三条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https://www.yifatong.com/fagui/view/134/p5.html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00年3月1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主 题词]:地方性法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行政法规; 自治条例; 单行条例; 地方政府规章; 法律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专门委员会; 会议议程 http://www.yidu.edu.cn/detail/article/5776a063ede4fe1a8cb831f2.html?q=C/N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释义立法权限是指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的界限范围。如何科学、合理地配置立法权限,事关能否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和尊严,能否保证行政机关充分和有效地行使职权,能否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大局,也是立法法制定过程中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我国现行宪法总结建国以来法制建设的历史经验,对立法权限的划分作了基本的界定,确立了具http://www.taiwan.cn/flfg/flshy/200803/t20080325_6126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