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考研辅导:法律体系与法律要素

法律硕士考研辅导:法律体系与法律要素

法律体系

一、法律体系与法律部门

(一)法律体系,是指一国的部门法体系,具有以下特征:

1.法律体系是指一国本国法律规范构成的体系;

2.法律体系是指一国现行国内法所构成的体系;

3.法律体系是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所组成的不同类别的部门法所构成的体系

4.法律体系是由既相对独立而又具有内在联系的法律部门所构成的体系

(二)法律部门,亦称部门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对一国现行全部法律规范所作的分类。法律体系是由若干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法律部门是构成法律体系的基本单位。

中国法学界一般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有两个: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法律调整的方法。划分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客观原则、目的原则、平衡原则、发展原则、主次原则。

二、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根据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以及调整方法的不同,可以把我国法律体系划分为以下主要的法律部门: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科教文卫法、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刑法、诉讼法、军事法。

法律要素

法律要素是指构成法律的基本因素或元素。一般认为,法律由规则、原则和概念三种要素构成。

一、法律规则

(一)法律规则是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

(三)法律规则的结构:在逻辑结构上,任何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都是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构成的。应当将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区别开来,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

二、法律原则

(一)法律原则是指在一定法律体系中作为法律规则的直到思想、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原理和准则。

(二)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区别:在内容上,法律规则的规定是明确具体的,而法律原则其要求比较笼统、模糊;在适用范围上,法律规则只适用于某一类型的行为,而法律原则具有宏观指导性,其适用范围比法律规则更宽广;在适用方式上,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而不同强度甚至冲突的原则都可能存在于一部法律之中;在作用上,法律规则具有比法律原则强度大的显示性特征。

三、法律概念

(一)法律概念,是对各种法律事实进行概括,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术语)。

(二)法律概念的种类:

1.依照法律概念所涉及的因素,可将其分为四类:主体概念、关系概念、客体概念、事实概念;

2.依照其所涉及的内容,法律概念可分为:涉人概念、涉事概念、涉物概念。

下面来看一些历年真题:

2006年真题:

8、划分法律部门时,首先应考虑和坚持的原则是(B)

A、客观原则B、目的原则C、平衡原则D、发展原则

[分析]我国法学界对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分别是:客观原则;目的原则;平衡原则;发展原则和主次原则。其中,目的原则直接体现了划分法律部门的目的,有助于帮助人们了解、掌握本国现行法律。目的原则是最应首先考虑和坚持的原则,如果划分不利于该原则,划分法律部门就毫无意义。故本题答案为B.

1、(分析题)运用法理学理论和知识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2005年1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布了《酒类流通管理办法》,该《办法》第十九条规定:“酒类经营者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并应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予以明示”;第三十条规定:“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的,由商务主管部门或会同有关部门予以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两千元以下罚款。”

问题:

(1)《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属于我国哪一类法律渊源?

(2)运用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理论和知识,分析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3)从行为模式角度分析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的种类。

(4)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所确定的法律责任属于哪一种类

[分析](1)国务院所属各部、各委员会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发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为行政规章中的部门规章。因此,商务部发布的《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应属于部门规章或行政规章。

(2)法律规则主要由假定、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要素组成;假定是法律规则中有关适用该规则的条件和范围部分,行为模式是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如何具体行为的方式或范型的部分,即作为或不作为的具体行为模式,法律后果是指法律规则中对遵守规则或违反规则的行为予以肯定或否定评价的部分。《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第十九条中规定的“酒类经营者”为假定:“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并应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予以明示”为法律规则中的“行为模式”。第三十条的规定“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和“处两千元以下罚款”是法律规则中的“法律后果”。

(3)从“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这一行为模式角度而言,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属于“禁止性法律规则”;从“应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予以明示”这一行为模式角度而言,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属于“命令性法律规则”;因为禁止性法律规则和命令性法律规则可以合称为“义务性法律规则”,因此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总体上属于“义务性法律规则”。

(4)因违反行政法规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属于行政责任,《酒类流通管理办法》是行政法,因此,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所确定的法律责任属于行政责任。

2005年真题:

A、法律规则规定的内容

B、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

C、法律规定内容的确定性程度

D、法律规则所包含的社会关系

13、在我国,依据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和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属于(B)

A、行政法

B、宪法

C、社会保障法

D、民法

2004年真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规则构成要素的是(D)

A、假定B、行为模式c、法律后果D、概念

[分析]法律规则是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其逻辑结构分为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及法律后果三要素。A、B、C三项均属于法律规则的构成要素,故本题答案为D.

4、一个国家全部法律部门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是(B)

A.立法体系B.法律体系c、法学体系D.法系

2、下列选项中,可以成立的表述是(ABCD)

A、法律条文是表示法律规则的形式

B、正当防卫不属于法律责任减轻与免除的条件

C、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第一次将法律划分为公法与私法

D、法不溯及既往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公民权利

[分析]法律规则是内容,法律条文是形式。法律规则的完整的内容,往往通过多个法律条文加以表达。法律责任中的无责指的是行为人虽然事实上或形式上违反了法律,但由于其不具备法律应负责任的要件的要求,因而没有且不承担法律责任。例如:

THE END
1.法理学笔记6.3—当代中国法律体系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概念及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https://zhuanlan.zhihu.com/p/425149684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 结束语 前言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证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有法可依,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前提和基础,是中国发展进步的https://www.gov.cn/zwgk/2011-10/27/content_1979526.htm
3.旅游法律法规基础最新章节梁峰著当代中国法的渊源有以下几类: (一)制定法 (1)宪法。我国《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在我国的整个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2)法律。这里的法律是在狭义上使用的,专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2766419/4.html
4.关于马克思主义法学及其在当代中国发展的几点思考马克思主义法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国情特点相结合,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理论或知识体系,主要包括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和法律理论,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理论,以及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54479
5.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1.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中华传统美德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源头活水。 (1)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传统道德中的义利之辨、理欲之辨,其核心和本质是公私之辨。“公义胜私欲”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根本要求。“夙夜在公”、“以公灭私,民其允怀”、“苟利国家https://www.kaoyan.com/zhengzhi/jingyan/5bdc0d878d393.html
6.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是什么法律体系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规 这一法律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宪法及宪法相关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规定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根本任务,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相关法则是与宪法配套、直接保障宪法实施的宪法性法律规范的总和。 民法商法:民法是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6a132e35975cfa000903
7.中国当前法律体系(精选十篇)中国当前法律体系 篇1 法律体系, 也称法的体系, 简称法体系, 是指由一个国家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法律体系一般有如下的特点:第一, 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构成的整体, 也就是说, 它不是几个国家的法律构成的整体, 也不是一个地区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1erib8l.html
8.融贯性与法律体系的建构——兼论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融贯化法律体系的融贯性具有程度差异,它包含连贯性、体系融贯性与理念融贯性三个层次的要求。融贯的法律体系主要是裁判者的诠释活动带来的,它是借助于一定的诠释方法建构出的产物。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融贯化面临特殊的难题,只有从制度体系、背景体系与方法体系三个方面努力,才能建构出满足三个层面融贯性要求的法律体系。http://www.sass.cn/109000/24631.aspx
9.教学大纲2. 宪法修正案的审议与通过; 当代中国宪法修改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 宪法解释 4.3.1 宪法解释的概念和意义 宪法解释是指在宪法实施的过程中,由有权机关对宪法规范的内涵和外延以及词语用意,依据立法精神原则及意图阐明其含义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宪法解释的基本价值趋向是追求解释的合理性、正当性与法律秩序安定性https://jp.ecupl.edu.cn/xfx/7169/
10.课程3、当代中国法律体系 第二章宪法学 教学内容:一、宪法是什么(一)宪法是国家与公民关系的总契约(二)宪法是治国理政的总章程 (三)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二、宪法权利知多少(一)基本权利的含义(二)基本权利的种类教学要求:1.了解并掌握宪法的重要地位,培养宪法意识2.理解宪法条文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规定3.掌握https://www.chinaooc.com.cn/course/62354ce39906eace048df11c
11.思修学习笔记记录纵向三德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 ——党纪严于国法 备注:严格执法的目标是: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12.6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道路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地位——法治基本方式,德治重要方式;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https://blog.csdn.net/qq_50218610/article/details/125730961
12.2020考研政治:思修重要考点背诵整理(一)2.以宪法为重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4.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5.培养法治思维 6.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注意事项:本章难度较大,内容多,将之前三章内容合并为现在的一章内容,都是法律基础的内容,每年都是考章节,考生需要对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实体法律部门,依法治国与https://www.kaoyan365.cn/zhengzhi/sifa/175442.html
13.付子堂朱林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基本构成(下)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项基本要素,法治价值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培育法治信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必然要求。“实际上,当今世界正处于原有模式宣告‘终结’、纷纷寻找‘第三种模式’并力图重建解决当代问题的‘共同价值观’的境况下,中国也需要重建走向世界的大国价值观,并弥合https://www.legal-theory.org/?mod=info&act=view&id=2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