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算口诀。形容做事及动作干脆利索。复制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6回:“偶然在家闲一刻,便见他姊妹两个‘三下五除二’的不离手,‘五亩七分半’的不离口。”
用法:作状语、分句;指人做事。
例子: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八章:“三个孩子像土匪一样扒在锅上,三下五除二就吃得差不多了。”
珠算加法口诀之一。比喻做事明快。如:“老板出马,三下五除二,一会儿功夫就把生意谈成了。”
①.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如: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②.表示多次或多数。如: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①.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如:下层。下款。
②.等级低的。如:下级。下品。下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
③.方面,方位。如:两下都同意。
⑤.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如:下山。下车。下马。下达。
⑥.使降落。如:下半旗。下棋。
⑦.进入。如:下海。
⑧.投送。如:下书。
⑩.谦辞。如:在下。下官。
.颁布。如:下令。
.攻克。如:攻下。
.卸掉。如:下货。把他的枪下了。
.用,投入精力。如:下工夫。
.退让。如:争执不下。
.做出判断。如:下结论。
.量词,指动作次数。如:打三下。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在里面,如“心~”、“言~”;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
.少于。如:不下二百人。
.动物生产。如:鸡下蛋。
①.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如: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
②.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①.去掉。如:除害。除名。除根。铲除。废除。排除。除暴安良。
②.改变,变换。如:岁除(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
③.不计算在内。如:除非。除外。
④.算术中用一个数去分另一个数,是“乘”的反运算。如:除法。
⑤.台阶。如:阶除。庭除。
⑥.任命官职。如:除拜(授官)。除授。除书(授官的诏令)。
①.数名。如: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
②.双,比。如:独一无二。
③.两样,别的。如:二话。不二价。
三下五除二,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sānxiàwǔchúèr朗读)。复句式结构,三下五除二意思是:珠算口诀。形容做事及动作干脆利索。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6回。一般作状语、分句,指人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