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高考是我国高考的一种方式,属于各艺考门类中的一种,目前已成为在美术、播音编导主持等类别后又一重要的艺考形式,目前开设书法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120余所,那么书法高考的内容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书法专业艺考内容
1、书法:楷书、隶书、篆书、行书、草书等经典碑帖临摹与创作。
2、篆刻:古印临摹与印稿设计。
3、书法史论知识、文字学、古汉语等。
4、国画、线描、速写等.
临摹,篆书、隶书、楷书都是必学的基础,涉及到的碑帖书籍也比较多,根据不同学生的进步程度,后期可以有条件的加入行草书的学习。对于学习的碑帖,以历代经典碑帖为主,辅以其他一些不同风格的碑帖来训练。
创作,可选择自己熟悉的、喜欢的、具有一定风格特点的碑帖来进行练习。经典碑帖都很好,理论上只要写得好,有过硬的专业实力,都能够取得高分,但我们还要考虑到某些碑帖在考试时出现的几率,如果大量出现,那么评卷老师的要求肯定会相应提高。但是,如果功底不够扎实,建议还是稳妥为上,切勿为了追求特殊而影响发挥。
印稿设计一般考察细朱文,学生需用毛笔画出印稿。
书法理论及文学常识,我们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只有腹中有墨,呈现纸上的字才会有神韵,所以平时要注意积累文化知识。
二、评分标准
每个学校的阅卷方式都不一样,但也是换枪不换药,大多学校或地区都是分批次阅卷,先区别三类,分别是高、中、低三个分数段,高的自然是学校要发专业证的,或者是说名次比较靠前的。
然后开始打分,会有几个阅卷人同时打分,求出平均值,然后分出名次。
评分标准,书法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但书法考试是有基础标准的,一般来说也就是作品的章法、字法、笔法、墨法,当然在实际操作中也和评卷人的尺度有关,试卷与试卷有对比,有对比就会有高低。
评分的过程也就是同一分数段内作品的对比过程。
评委每张试卷不会逗留超过十秒,所以第一印象要好,那就要章法好,字形好,试卷整洁,最后具备的就是近古,不是信笔为体,所以得高分不难,难在没有理性的分析高考。
三、书法艺考试题示例
试题(一)书体类
1、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B)
A.龟甲文B.甲骨文C.兽甲文
2、殷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A),因为这种文字在钟和鼎上出现多,且乐器以钟为多,礼器以鼎为尊,故又称之为钟鼎文。
A.金文B.小篆C.古文
3、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前的所有文字统称为(A)
A.大篆B.小篆C.甲骨文
4、秦始皇令丞相李斯在秦国大篆的基础上结合六国文字统一为官体标准文字——秦篆,后人把秦篆称为(B)
5、汉代流行的书体是(C)
A.小篆B.大篆C.隶书
6.下列哪项是汉隶的代表作品(A)
A.《张迁碑》B.《颜勤礼碑》C.《兰亭序》
7、(C)是隶书快写的结果,字与字之间多不相连
A.行书B.今草C.章草
8、(B)产生于章草的快写之中,打破了章草字字独立的形式,使上下字之间气势相连
9、(C)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
A.今草B.隶书C.行书
10、(C)是由宋徽宗赵佶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其笔画瘦劲似铁,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
A.鸟虫体B.馆阁体C.瘦金体
试题(二)书家类
1、钟繇是三国时期魏初的大书法家。他是文献记载中**位以擅长正书而闻名于世的书法家。后世将他与王羲之并称为“钟王”,为书法的高典范。
2、张芝是东汉末年著名的书法家,他变章草字字区分为一笔书,气脉通畅,传世作品有《八月帖》《冠军帖》等,与后世三国书法家钟繇并称“钟张”。
3、索靖是西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书学张芝,擅草书,尤精章草,传世作品有《月仪帖》《出师颂》《急就章》等。其书法雄劲刚勇,历代书家都推崇索靖的章草。
4、卫铄是晋代的女书法家,世称“卫夫人”。她是王羲之少年时代的书法老师,传说《笔阵图》为其所写,是钟繇笔法向王羲之传承的重要桥梁。
5、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官至右军将军,后世称他为“王右军”。少学卫夫人,后改从叔父王庚学习。20岁后崇尚钟繇的正书、行书,草书效法张芝,后博采众长,自成一家,被尊为“书圣”,对后世影响极大。
传世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等、行书《兰亭序》《丧乱帖》《奉桔帖》《平安帖》《二谢帖》等、草书《十七帖》《初月帖》等。
6、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子,从小跟父亲学习书法,而且能自成新貌,成就卓然。后人把他和他父亲并称为“二王”。
传世作品有楷书《洛神赋》、行书《廿九帖》《十二月帖》等、行草《中秋帖》《鸭头丸》等。
7、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孙。为隋代僧人,俗称永禅师。擅长楷、行、草诸体。
他曾居于永欣寺阁上,发誓“书不成不下此楼”,竟居楼40年,所书《真草千字文》八百余本,分送浙东诸寺,至今尚有墨迹流传世间。
智永是王氏书法的嫡系传人,他既能严守家法,全盘继承王羲之的形质,又能继往开来,下传虞世南等人,开唐代楷书新风。
8、初唐四家指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
需要美术培训的小伙伴可以点击下方咨询老师详情↓
9、欧阳询是初唐的著名书法家。他博通经史,其楷书称为“欧体”。传世作品有楷书《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虞恭公碑》等、行书《梦奠帖》《张翰帖》等。
10、虞世南是初唐的著名书法家。他书学智永,得二王真髓,楷书代表作品《孔子庙堂碑》,行草书《汝南公主墓志铭》。
11、褚遂良是初唐的著名书法家。少学虞世南,后学王羲之,《雁塔圣教序》是他晚的一件作品,达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境界。
其余还有楷书《孟法师碑》《倪宽赞》《大字阴符经》等、行书《枯树赋》等。
12、孙过庭是唐朝著名草书家,有草书作品《书谱》流传于世,《书谱》论述的内容包括书法晶评、学书方法、创作技巧等,其书法深得二王笔法。
13、张旭是唐朝著名狂草书家,以草书为著名,他往往醉后呼走狂啸,挥毫于壁,有“张颠”之称,传世的大草有《肚痛帖》《冠军帖》《古诗四帖》等。
14、颜真卿是唐代杰出的书法家。其楷书、行书成就极高,是继王羲之之后又一位划时代的书家,楷书世称“颜体”,影响深远。
他的楷书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各有特点。40岁左右的作品为早期作品,如《多宝塔碑》,60岁左右的作品为中期作品,如《大唐中兴颂》《麻姑仙坛记》。
70岁左右的作品为晚期作品,如《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由于颜真卿的崛起,使唐楷形成了一种崭新的风貌,是书法史上继王羲之之后的又一座里程碑。
他的行书代表作有《祭侄文稿》《告伯父稿》《争座位稿》,被称为“鲁公三稿”。
15、怀素是唐朝的著名书法家。自幼出家为僧,生性狂放,其书受颜真卿指点,怀素书法以草书著称,与张旭并称为“颠张醉素”。
他是继张旭之后将狂草用笔技巧转化为具有自我特色的又一位唐朝书家,代表作有小草《小草千字文》《论书帖》等、大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等。
16、柳公权是晚唐著名书法家,幼承家学,后受初唐四家及颜真卿影响,遂生新意,自成一家,以楷书名世,世称柳体。
他的楷书与颜真卿有很大差别,有“颜筋柳骨”之称(“颜筋柳骨”是对颜真卿和柳公权书法风格特征的一种评价,意思是颜真卿的书法肉丰骨少,以筋取胜,柳公权的书法骨多肉少,以骨取胜)。
代表作有楷书《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行书《蒙诏帖》等。
17、著名的楷书四大家指的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18、杨凝式是五代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因曾任太子少师,人称“杨少师”,又因为佯狂自放,故又称为“杨疯子”。
其书师法欧、颜及二王,楷法精绝,尤工行草,为晚唐书风的重要传承者,作品有楷书《韭花帖》等。
19、“宋四家”是指北宋先后出现的四位著名书法家,他们是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他们的书法风格各有特色,蔡襄重法度,苏轼尚情趣,黄庭坚尚意韵,米芾重姿态,书法都以行书著称于世。
20、苏轼是宋朝的著名书法家。其书法用笔点画丰富,形体丰满趋扁。黄庭坚戏称其书法“石压蛤蟆”,代表作有行书《黄州寒食诗帖》《赤壁赋》等。
21、黄庭坚是宋朝的著名书法家,代表作有行书《松风阁帖》等。
22、米芾是宋朝的著名书法家,其书法以二王为楷模,以王献之笔意为精髓,用唐人之所长,自称笔法“八面出锋”,体势多欹侧,章法疏密相间,代表作行书《蜀素帖》《苕溪诗帖》《珊瑚帖》《多景楼诗册》等。
23、元朝的著名书家有:赵孟頫、康里崾崾、杨维桢、倪瓒等。
24、赵孟頫是元初重要的书法家之一,他是一位真、草、篆、隶、行各体兼善的大家,楷书被后人列为欧、颜、柳、赵四大楷书之一,称之为“赵体”。
代表作有小楷《汲黯传》《道德经》《洛神赋》等、楷书《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仇锷墓碑》等、行草《兰亭十三跋》《归去来辞卷》《赤壁赋》等、草书《与鲜于枢尺牍》等、章草《急就章》等。
25、吴门四家是指明朝活动在苏州的文人书家祝允明、文徵明、陈淳、王宠四人,他们是吴门书派中的核心人物。
26、董其昌是明代晚期书法成就卓越的一代大家,书法初学颜真卿,又改学虞世南,后转学钟繇、二王,对米芾用功勤,而自成一家。其书法对当时及后世影响深远。
27、傅山是清代前期的著名书家,擅长行草书,他的行草真率质朴,看似狂怪放诞,实则深通古法。用笔淋漓,体势连绵。
28、扬州八怪指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的书画家群体,一般指的是汪士慎、金农、李方膺、李鲜、黄慎、高翔、郑燮、罗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