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警方发布2020年经济犯罪十大典型案件

东南网5月14日讯(本网记者陈楠)福建警方召开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新闻发布会,同步发布了2020全省公安机关打击经济犯罪十大典型案件及警方提示。

发布会上,福建省公安厅经侦总队副总队长张凯向媒体介绍说,2020年以来,福建各级公安经侦部门不断深化“云端打击”主战模式,主动进攻、精确打击,持续开展专项行动与要案攻坚,向各类突出经济犯罪活动发起凌厉攻势。2020年以来,全省共破获经济犯罪案件7831起,挽回经济损失15亿余元。

当前经济犯罪形势特点一是作案手法翻新,犯罪欺骗性、迷惑性增强。二是案件普遍涉网,跨区域、团伙化趋势明显。如:2020年宁德破获涉案金额1.6亿元的“6·23”特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中,就全链条摧毁了利用网络“直播带货”的制造、销售假鞋犯罪团伙。三是多种犯罪交织,社会危害性、破坏力加大。2020年,泉州破获了部督“7·31”妨害信用卡管理案,涉案金额3亿余元,涉案银行卡套件近6万套,斩断了一条跨境贩卖银行卡通道。

链接:2020年全省公安机关打击经济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警方提示:银行账户(含银行卡)仅限本人使用,严禁出租出借、出售、购买银行账户。买卖银行卡和对公账户涉嫌违法犯罪,犯罪嫌疑人会利用买来的账户完成复杂的转账、汇款、拆分或提现等操作来隐瞒、掩饰犯罪所得。广大群众切莫贪图小利,将个人身份证及银行卡出售予他人,一旦被用于违法犯罪活动,将给自己带来经济法律风险。

四、厦门蓝象科技期货配资案。2012年以来,厦门蓝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并运营某资产管理系统软件。该软件具有账户分仓功能,被多家配资公司使用,进行期货配资活动,涉案公司以主账户及下设的子账户数量为标准,按月度、季度、半年度和年度,向配资公司收取软件使用和服务费用。涉案公司也使用该软件从事配资经营活动,涉嫌非法经营罪。目前,该案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警方提示:骗税犯罪不仅危害国家税收安全,而且扰乱进出口秩序,危害极大。近年来、我省黄金票骗税案件的涉案金额发案数量呈上升趋势,少数企业的违法行为损害黄金行业的整体形象,也造成了行业内部的不正当竞争。黄金企业及行业监管部门应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堵塞漏洞,规范使用发票,维护行业良好竞争秩序和国家税收安全。

警方提示:公司内部员工私自对外销售商业秘密,属于违法行为,购买明知其为商业秘密的产品,也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商业秘密是企业宝贵财产,商战窃密手段多样,企业应加强防范筑牢失密“防火墙”,保护商业秘密安全。

警方提示:侵知识产权,销售假冒注册离标的商品,涉嫌速法犯罪,金额达到立案标准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诚实守信是企业、公民应尽责任,切莫参与制假售假。公安机关将依法严厉打击,广大群众如发现制假售假,应及时向监管部门或公安机关投诉举报。

警方提示:投标人互相串通投标报价,或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报价,涉嫌违法犯罪。企业在参与投标活动中,出借公司资质,属违法行为。企业参与串通投标行为,不仅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破坏经商环境,损害国家利益,更会为自身带来重大违法犯罪风险。

警方提示:以发展会员、加盟等名义,要求交纳资金、购买产品、发展下线,并以下线所交纳的资金或销售额作为报酬提成依据的,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犯罪。新型网络传销组织往往利用股权投资、金融互助、区块链技术、虚拟币等新名词进行欺骗,请广大群众提高警惕,慎重选择投资种类,避免被高回报引诱上当,不仅投资款项被没收,还将涉嫌违法犯罪,受到法律追究。

十、厦门张氏天天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2020年3月,厦门市公安局海沧分局依法侦办张氏天天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经查,2018年6月以来,张氏天天惠网给科技有限公司及其法人代表张某强等犯罪嫌疑人,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以“大地云仓”公众号平台发展会员,收取购货本金虚假理财,以高额利润为诱饵,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平台发展会员11余万人,涉案金额40余亿元。目前,案件已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警方提示:非法集资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非法性,即未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而吸收资金;二是公开性,即向社会公开宣传;三是社会性,即针对社会不特定群体集资;四是利诱性,即承诺高额回报,诱使受害人上当。请广大群众增强规避风险自我防范的意识和能力,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谨慎选择高息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理性、合法投资,护好“钱袋子”。

德化牛母岐层林尽染五彩斑斓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THE END
1.经济犯罪的九个种类陈启明律师 刑事案件领域推荐律师 咨询我 律师解答: 经济犯罪的种类如下:职务侵占罪、单位行贿罪、玩忽职守罪、贪污罪、行贿罪、走私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单位受贿罪介绍贿赂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私分国有资产罪、隐瞒境外存款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835174.html
2.什么是经济犯罪案件(经济犯罪案件包括哪些)刑事案件从这一前提出发,1981年召开的欧洲共同体高级领导会议认为,经济犯罪的范围应包括以下16种:(1)联合企业的犯罪;(2)跨国公司的犯罪;(3)以欺骗方法获取国家或国际组织贷款及其挪用的;(4)计算机犯罪;(5)设立徒有虚名的公司;(6)账目不清或以不正当手段借款的;(7)诈骗公司资本的;(8)企业违反有关劳动卫生与安全规则http://www.027yaju.cn/xingshianjian/407909.html
3.第一章《经济犯罪案件侦查》教学大纲.pdf《经济犯罪案件侦查》教学大纲 刘 燕 编写 侦查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目 录 前 言 792 第一章 经济犯罪概述 793 第一节 经济犯罪的概念 793 一、相关学术界定(可参见各类经济犯罪书籍中的界定) 793 二、我国公安经侦部门的侦查权限 793 三、本课程主要内容 794 第二节 经济犯罪的特征 794 一、主体的特征 794https://m.book118.com/html/2017/0609/112698584.shtm
4.江西警察学院法律系依据是《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第六条规定:公安机关接受涉嫌经济犯罪线索的报案、控告、举报、自首后,应当进行审查,并在七日以内决定是否立案;重大、复杂线索,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延长至三十日;特别重大、复杂线索,经地(市)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的期限可延长至六十https://flx.jxga.edu.cn/news-show-97.html
5.刑民交叉案件有关规则以《九民会议纪要》为视角【涉众型经济犯罪与民商事案件的程序处理】2014年颁布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和2019年1月颁布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的涉嫌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所涉人数众多、http://www.shenlunlaw.com/Article/Details/2172
6.刑事犯罪经济案件(精选十篇)刑事犯罪经济案件 篇1 1 我国经济犯罪刑事政策的现况 1.1 经济犯罪刑事政策的含义界定 “经济犯罪”这一法律用语的含义一般说来,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狭义上的经济犯罪,是指发生在商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侵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各种犯罪;一是中义上的经济犯罪,是指除了狭义上经济犯罪外,还包括财产犯罪,即刑法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ubhdtbn.html
7.2012年浙江警察学院招生简章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和良好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掌握警务实战技能,全面掌握经济犯罪侦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符合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和经济犯罪预防与控制工作需要,在公安机关从事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 http://www.hsyz.cn/article/detail/idhsyz_2848.htm
8::个案调查与分析(上)2.被告人的性别(尽量包括至少一例对女性进行刑讯逼供的案件); 3.被刑讯逼供的地点(8个案件应该涵盖大中小城市); 4.被刑讯逼供的具体情节; 5.涉嫌罪名的种类(杀人、抢劫、经济犯罪等); 6.是否有律师介入; 7.遭受刑讯逼供后的国家赔偿情况; 8.刑讯逼供控告情况; http://iolaw.cssn.cn/xx/201908/t20190808_4953470.shtml
9.第九编政法军事1997年扩大打击经济犯罪案件侦查范围,当年立案15起,全部破获,其中特大案件8起,重大案件5起,挽回经济损失80万元。同年10月,成立涉税案件侦查科,受理涉税案件。1997—2001年,涉税案件发案132起,全部破获。1998—2001年,经济科民警与农业执法人员配合,打掉贩卖假种子团伙1个,收缴假种子350公斤;配合烟草缉私打假活动,收缴https://www.hrbswszyjs.org.cn/fznj_details/100.html
10.经济犯罪的81种类律师普法三、制售伪劣商品制售伪劣商品的犯罪主要规定在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其中包括: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劣药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https://www.110ask.com/tuwen/10716683864593624406.html
11.经济犯罪案例及分析经济犯罪案例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于2004年3月审理并判决了国内首宗洗钱罪案件。被告于2001年底结识同类人区某,知道区某长期在加拿大、香港及广东省从事毒品贩卖活动。2002年上半年,区某对汪某表示为其子女考虑,今后想从事正当职业,想把资金(贩卖毒品所得)带回境内。https://www.maxlaw.cn/changshi/jjfzal/jjfzaljf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