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的五大原则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1.12广东

黑格尔说:“熟知并非真知”。

很多我们自以为十分熟悉的概念,也许是误解最多的。民主、自由、资本无不如是。

然而在诸多现代文明价值之中,“法治”恐怕是被人们误解最深的一个。即便是一些法律工作者,也很难说清楚,真正的“法治”究竟是什么。

古代的亚里士多德、近现代的戴雪、拉兹等思想家,都曾深入思考过法治的基本原则。总结起来,大概有五个。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都不能称为健全的法治。

-原则1-

法治的第一要义,是人人守法

一谈到法治,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民众守法”;稍高一点的,能想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但是,不受限制的权力,从来都是文明的最大障碍。

所以亚里士多德说:与其让公民中的一员来统治,不如让法律来统治;即便是法律的捍卫者,也必须遵守法律。

因此,法治的第一要义,是人人守法,国王也不例外。

1215年,英国国王约翰被迫签署《大宪章》,承认“法律高于王权,国王不得越过法律任意征税”。

《大宪章》的历史,奠定了法治的内涵和前提:法律至高无上,人人都要守法;权力有边界,受法律约束。

-原则2-

法治的目的,是保护权利

很多人还认为,法律是“维护治安”乃至“民富国强”的必要手段。

这其实是将法律视为工具,是RulebyLaw——法制。

而真正的法治其实是RuleofLaw——法治。法律只能以自身为目的,法律不是实现其他目的的工具,法律的唯一使命就是维护正义。

所以衡量一个国家的法治含量,从来不是看法律条款的完善程度,也不是看司法实践产生的“现实效益”。

一个国家的法治水准,是要看该国的法律,是否切实地保护了个体公民的生命、财产和人身自由。

公民的生活、住宅、通信的安宁权;民营企业家的私有财产、自由经营和公平竞争的权利;公民在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宗教之后的自由权利……

进一步说,只要一个国家的法律,保护好了这些公民权利,民富国强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原则3-

法治的手段,是程序正义

在很多人看来,法律就是实现“恶有恶报”的审判;为了实现正义,可以采取任何手段。

比如对待一些“显而易见”、罪大恶极的罪犯,有人主张绕开或简化司法程序,直接对其定罪判刑;

有人辱骂法官和律师“偏袒坏人”,要求修改法律“特案特办”;有人甚至主张严刑逼供,或是“XX犯一律枪毙”。

但这常往往忽略了,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不是上帝,不能看穿一切。只有经过正当、逻辑、理性的审判程序,我们才能断定一个人是否真的犯法。

所以,法治的第三原则就是——程序正义。

对于能够裁判公民生命、财产和自由的刑法而言,程序正义更是正义的“生命线”。

刑事审判必须遵循疑罪从无、罪刑法定、不溯及过往等程序正义的原则,否则必然会导致公理、人伦的大崩溃。

倘若一次犯罪只是污染了水流,那么一次不公正的判决,就是污染了整个水源;

倘若律师没有“为坏人辩护”的自由,那么他们也必然会失去“为好人辩护”的自由;

倘若法律可以溯及过往、任意裁量,那么每个人都不再有安全,也不再有停止犯罪的理由……

手段就是正在进行的目的。不正义的程序,即便带来正义的结果,也会鼓励更大的不正义。

-原则4-

法治的保障,是权力分散

古今中外的司法实践都表明:要实现程序正义,强大的公权力往往是最大障碍。

面对公权力,特别是拥有暴力能力的行政权力,个体永远是渺小的。

因此,法治的第四个原则就是——负责审判的司法权,要与其他公权力区分独立出来,不受其他权力的干扰。

该原则的内涵包括“裁判上的独立”和“制度上的独立”:

前者要求司法机关依照法律和证据,独立地完成司法程序,不受任何外在的干预或影响。

比如,英国的法官在实施审判时,享有持续、广泛的保障,不会因完成本职工作,而负上民事责任。

后者是指,司法权与行政权、立法权平起平坐,并且司法机构在实践司法事务时,可以不受行政、立法机构的不当控管。

比如美国联邦法院,可以和政府首脑、立法机构平起平坐;

联邦法官的薪资待遇终生不变,法官与政府、法官与法官之间,都没有上下级的隶属关系。

-原则5-

法律是一项门槛极高的技艺,需要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司法从业者从事的,是一项崇高的、永恒的事业。

孟德斯鸠、托克维尔等大思想家,也把法律工作者视为社会稳定、国家变革的中坚力量。

于是很多人认为,立法、修法都是政治精英的事,普通百姓也“默契”地配合,对立法、修法保持沉默。

但其实,司法工作固然需要专门的技能。但如果没有公民大众的参与,制定出来的法律,既不能服众,也不能持久。

从司法实践来说,出于专断的法律一定是不公正、不完善的;专横权力甚至以法律的名义,侵犯基本人全。

这就是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所说的“恶法非法”。

政府不能随便制订法律来维持秩序;制订法律就是人民的事,是人民在宪法下行使的天然权利,也是人民和政府构建的契约。

建成法治社会,是每个现代公民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一个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的必经之路。

法治不仅是法学家研究的课题,背后更是我们真实的生活。无数仁人志士在追求法治的路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只有读懂法治,才能超越固有的狭隘思维,用法律人的头脑思考社会问题,大到理解治国安邦之道,小到理顺生活琐事,化解社会冲突,并在秩序缺位时,懂得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做清醒的现代公民。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不可说的原因,很多人对“法治”充满各种各样的疑虑、乃至仇视。而市面上的大多数普法书籍,要么是猎奇的旧闻谈资,要么是晦涩的专业巨著。

一套全面系统、深入实例、通俗易懂的法治套书更是凤毛麟角。

THE END
1.民法典五大基本原则确保法律体系的公平正义与现代化发展在现代社会,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和谐稳定的重要途径。民法典五大基本原则中,首要的是依法治国原则。这意味着所有的法律行为都必须遵循法律规定,不得违反宪法和其他法律。这种方式有助于提高司法公正性,保障个人权益,同时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https://www.jb9ykztqn.cn/jun-lei-yang-sheng/200462.html
2.民法典五大基本原则我来解析这五个让你明白法律底线的核心理念在新时代的中国,民法典作为我国现代化法律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成就,它不仅为人民提供了一个公平、正义的法律环境,也为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民法典五大基本原则,是其核心内容,对整个民事关系产生深远影响。今天,我要和你聊聊这五个让你明白法律底线的核心理念。 首先是“保护人的生命健康权”,这是最根本的https://www.f3kg3td6j.cn/xing-ye-dong-tai/462974.html
3.世界贸易组织的五大基本原则法律常识在线法律知识查询律霸网法律常识栏目,为用户提供世界贸易组织的五大基本原则等法律常识,,在线帮您解决法律疑问、申请律师。找专业律师,就上律霸网。https://www.lawpa.cn/changshi/116208.html
4.民法典五大基本原则引领新时代法律实践的深度融合民法典作为国家最为核心的法律之一,其五大基本原则是依据宪法规定,并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一套价值观念和指导思想。首先,依法治国是民法典所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这意味着所有的人和组织都必须遵守法律,无论其身份、地位如何,都不得不接受法律的约束。这种方式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防止任意行为破坏社会稳定。 https://www.nwifujzth.cn/nong-ye-zong-he/211850.html
5.民法典五大基本原则确保平等正义的法律基石民法典五大基本原则:确保平等正义的法律基石 平等原则 在构建社会公正的基础上,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平等权。它强调了所有人的平等权利,不论其身份、财产状况或其他任何因素,都应享有同等的法律待遇。这一点体现在对个人和法人之间关系的处理上,确保每一方都能得到公正对待。 https://www.deoyjxkbs.com/ke-yan-jin-zhan/341051.html
6.民法典五大基本原则确保社会公正与和谐简介民法典五大基本原则:确保社会公正与和谐 一、尊重人格自由 在现代法律体系中,尊重人格自由是核心的原则之一。它强调每个人的生存权利、身体自主权以及精神生活的独立性。这种原则要求法律保护个人隐私,不得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保障他们在选择职业、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自主。 二、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指出所有行为都必须https://www.n9xnw0daq.cn/jun-lei-zhi-shi/324684.html
7.民法典五大基本原则构筑新时代的法律保障体系公正性原则 民法典五大基本原则中,公正性原则是核心,它要求法律对所有人平等,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和社会地位。公正性不仅体现在法律的制定与执行上,更体现在解决争议时必须遵循客观事实和证据,不能偏袒任何一方。 适应发展的原则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法典需要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因此,适应发展的原则https://www.qmso18vkw.cn/jun-lei-jia-ge/120395.html
8.民法典五大基本原则我和我的法律新宪如何理解民法典的五大底线最后,是关于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一点。这说明法律必须不断更新,以符合时代发展中的新需求、新情况。如果法律跟不上时代,就像穿旧鞋子一样,虽然曾经很合脚,现在却可能给脚带来疼痛甚至伤害。而更新换代,就是为了让我们的步伐始终跟得上世界前行的节奏。 总结一下,这些民法典五大基本原则其实并不复杂,它们都是建立在对https://www.erdqcvtxm.cn/jun-lei-zi-xun/403375.html
9.民法典五大基本原则尊重公正合理性普适性与预见性尊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也是民法典五大基本原则中的首要原则。它要求法律对待所有人平等,不分种族、性别、宗教或社会地位,确保每个人都能在法律面前享有同等权利和机会。这一点体现在民法典中,对于婚姻、继承、劳动等方面的规定,都强调了公平正义。 公正与合理性相辅相成:如何实现民法典五大基本原则? https://www.3svb9bc3.cn/nong-ye-zi-xun/324893.html
10.订立合同的五大原则有哪些?导读:订立合同的五大原则有平等原则、以及还有自愿的原则,同时还有公平原则、诚实信用的原则,最后还有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原则;一般在订立时就需要双方协商好,才能确定此合同产生法律的效力。 订立合同的五大原则有哪些? (1)平等原则 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https://www.64365.com/zs/1466297.aspx
11.民法典五大基本原则的法律价值与实践意义探究民法典五大基本原则中,公正性原则是核心。它要求法律应当平等对待所有人,不得歧视任何个人或集体。这意味着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个人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如何,都应该得到同等的保护和尊重。例如,在合同法领域,公正性原则要求合同双方应基于相互协商达成协议,而不得通过强制手段或欺诈手段获得不当利益。 https://www.wemvhjgm.cn/tu-pian-zi-xun/105392.html
12.法理学中的五大原则立法的原则、司法的原则、执法的原则、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法治的原则等。法治:一种治国方略,是依法办事的原则,是将国家权力的行使和社会成员的活动纳入完备的法律规则系统。 1法理学中的五大原则 1.立法的原则 (1)合宪与法制统一原则 (2)民主原则 http://www.gaosan.com/gaokao/420191.html
13.法理学中的五大原则高校大全立法的原则、司法的原则、执法的原则、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法治的原则等。法治:一种治国方略,是依法办事的原则,是将国家权力的行使和社会成员的活动纳入完备的法律规则系统。 法理学中的五大原则 1.立法的原则 (1)合宪与法制统一原则 (2)民主原则 https://m.027art.com/gaokao/HTML/12026961.html
14.民法典五大基本原则确保社会正义与法律公平在现代社会中,人身权利是每个人最基本的权利。民法典五大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对人身权利进行尊重和保护。这意味着个人的生命、健康、名誉、隐私等都应受到法律的保护,不得侵犯。例如,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侵入他人的通信或使用其个人信息,这样的规定有助于保障个人隐私不受侵犯。 https://www.qtleqzhor.cn/xue-shu-huo-dong/212440.html
15.民法典五大基本原则下的法律建设与实践探究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民法典作为国家最重要的基础性法律之一,其五大基本原则对于整个民法领域具有指导意义。这些原则不仅为立法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司法实践和日常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首先,尊重人格自由是民法典五大基本原则中的第一个原则。这一原则强调了个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理权益不受侵犯https://www.fhykpfauy.com/yang-zhi-bai-ke/512125.html
16.法硕5轮背诵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法律部门组成原则社会作用: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公正。它间接作用于社会整体,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 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建了法律体系的坚实基础。 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五大原则助你理清思路 接下来,重点来了!在法理学中,法律部门的划分并不是随意的,而是遵循一系列科学的原则。我国法学界尤为https://blog.csdn.net/2401_85852404/article/details/140924540
17.技术侦查措施的原则二、技术侦查措施法律控制的五大原则 (一)重罪原则 重罪原则是指采取的技术侦查措施要与侦查机关所要保护的公共利益相适应,其适用范围应当限定于刑法中法定刑较重的犯罪,并且这些犯罪应当是一些隐蔽型的、难以用传统偵查手段进行侦查的犯罪。由于技术侦查措施对公民基本人权的侵犯性比传统侦查措施的侵犯性更为严重,这就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ttbez.html
18.民法典五大基本原则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律基石民法典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为重要的一部立法成果,它通过五大基本原则来确保法律的公正性、合理性和适应性。这些原则包括平等原则、主体意志自由原则、保护权益与限制侵权行为的平衡原则、历史继承与新时代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以及依法治国与依规治事实上的统一。 在实际生活中,这些基本原则如何被应用呢?让我们从一个真实案例开https://www.msv8oom8y.cn/ke-yan-jin-zhan/41712.html
19.民法典五大基本原则法律之根基与发展的指南一、法律基础:稳固民法典五大基本原则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体系的完善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民法典作为中国最为全面和系统的民事法律规范,其五大基本原则是其核心内容,也是整个民法体系的稳定根基。 二、尊重人格自由:个人权利与责任平衡 首先,尊重人的生命https://www.tndhlikuz.cn/nong-ye-zi-xun/489980.html
20.民法典五大基本原则引领新时代法律发展民法典五大基本原则引领新时代法律发展 尊重和保护人格权 人格权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享有的人身自由、名誉权、隐私权等各项基本的合法利益。民法典明确规定,公民、法人及其其他组织都应当享有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例如,在处理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民法典强调了数据主体对其个人信息的知情权、选择權和知情同意權,以及数据https://www.udnebayjc.cn/xue-shu-huo-dong/445960.html
21.IPO的十大隐形红线财务审核五大新原则和19个法律问题会计实务IPO的十大隐形红线、财务审核五大新原则和19个法律问题!【会计实务操作教程】一个企业是否能够IPO审核通过并成功上市,审核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管理办法》,同行都叫做首发办法.其实,如果仔细研究一下首发办法规定的IPO的审核门槛,就可以发现其实IPO标准定量的标准除了财务指标之外几乎没有其他,更多的是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703/6052231024010154.shtm
22.适用民法总则应处理好五大关系适用民法总则应处理好五大关系 万人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下简称民法总则)已于2017年10月1日实施,这部法律一方面会深刻地影响已经启动的民法典分则的编纂,从而成为中国民事立法活动中的一件大事;另一方面也会深刻地影响中国私人社会生活关系的方方面面,从而成为所有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然而,如果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8/01/id/3195200.shtml
23.民法典五大基本原则合理性平等性公正性可预见性和保护人的生命民法典五大基本原则:合理性是怎样的? 在中国立法体系中,民法典作为一部全面、系统的民事法律规范,其核心在于确保法律的严肃性和可执行性。其中,“合理性”作为一项重要的原则,不仅体现在法律条文本身,而且反映在每一个具体案例处理过程中。这意味着任何一种制度或规则都应该有其内在逻辑和公平性的保证,使得这些规则能https://www.b9yemu9l.com/jun-lei-wen-xian/459625.html
24.《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三、创意思维的五大原则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开发意义,几种不同的思维方法。 2)教学难点:建立与创新相适应的新观念,抛弃传统的旧观念,突破思维定势。 4.教学建议 建议在课堂上用具体事例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二部分创业基础(12学时) https://mgmt.glmc.edu.cn/cxcyjyxy/info/1037/11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