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适用原则是什么法律常识在线法律知识查询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适用时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2)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

(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

(4)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

法律原则适用的条件

1、顺序限制:穷尽法律规则,方得适用法律原则。这个条件要求,在有具体的法律规则可供适用时,不得直接适用法律原则。即使出现了法律规则的例外情况,如果没有非常强的理由,法官也不能以一定的原则否定既存的法律规则。只有出现无法律规则可以适用的情形,法律原则才可以作为弥补“规则漏洞”的手段发挥作用。这是因为法律规则是法律中最具有硬度的部分,最大程度地实现法律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有助于保持法律的安定性和权威性,避免司法者滥用自由裁量权,保证法治的最起码的要求得到实现。

2.目的限制:除非为了实现个案正义,否则不得舍弃法律规则而直接适用法律原则。这个条件要求,如果某个法律规则适用于某个具体案件,没有产生极端的人们不可容忍的不正义的裁判结果,法官就不得轻易舍弃法律规则而直接适用法律原则。这是因为任何特定国家的法律人首先理当崇尚的是法律的确定性。在法的安定性和合目的性之间,法律首先要保证的是法的安定性。

3.说理限制:没有更强理由,不得径行适用法律原则。在判断何种规则在何时及何种情况下极端违背正义,其实难度很大,法律原则必须为适用第二个条件规则提出比适用原法律规则更强的理由,否则上面第二个条件规则就难以成立。德国当代法学家、基尔大学法哲学与公法学教授罗伯特·阿列克西(RobertAlexy,1945—)对此曾做过比较细致的分析。他指出,当法官可能基于某一原则P而欲对某一规则R创设一个例外规则R’时,对R’的论证就不仅是P与在内容上支持R的原则R.p之间的衡量而已。P也必须在形式层面与支持R的原则R.pf作衡量。而所谓有在形式层面支持R之原则,最重要的就是“由权威机关所设立之规则的确定性”。要为R创设例外规则R’,不仅P要有强过R,p的强度,P还必须强过R.pf。或者说,基于某一原则所提供的理由,其强度必须强到足以排除支持此规则的形式原则,尤其是确定性和权威性。而且,主张适用法律原则的一方(即主张例外规则的一方)负有举证(论证)的责任。显然,在已存有相应规则的前提下,若通过法律原则改变既存之法律规则或者否定规则的有效性,却提出比适用该规则分量相当甚至更弱的理由,那么适用法律原则就没有逻辑证明力和说服力。

该内容对我有帮助赞一个

验证手机号

我们会严格保护您的隐私,请放心输入

为保证隐私安全,请输入手机号码验证身份。验证后咨询会派发给律师。

简介:

广西铁义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河池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北海国际仲裁院仲裁员。

专业律师快速响应

累计服务用户745W+次

发布咨询

多位律师解答

及时追问律师

执业证号:

14512200910769718

广西铁义律师事务所

简介:

向TA咨询

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范围

环评评审费谁来承担

股权众筹融资有哪些法律法规

轮流抚养孩子后一方不履行怎么办

老人已去世能要赡养费吗

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关于印发《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

THE END
1.法律的意义和价值行业资讯评价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评价准则,可以帮助人们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明确的是非观念和评价标准。 预测作用:法律具有可预测性,人们可以通过法律预测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是否合法,以及在法律上是否有效,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 强制作用: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http://www.anlihk.com/detail/id/103/
2.法律智囊团解析纷争之谜在现代社会,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法律知识内容大全不仅包括了基本的法理学原则,还涉及到各个领域的具体法规,如民商法、刑事法、行政法等。了解这些知识,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遵守法律,还能在面对各种复杂问题时提供依据。 三、合同法中的权利义务界定 https://www.1lhyh3ij.cn/ke-pu-huo-dong/459907.html
3.常见法律法规概念解释及应用案例分析在法律法规常识基本知识考试中,理解和掌握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概念不仅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回答问题,还能够提高他们对法律法规的整体认知能力。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分析一些典型的法律法规概念,并结合实际案例来加深读者的理解。 法律基础知识概述 首先https://www.qtleqzhor.cn/ke-yan-jin-zhan/408250.html
4.民法典与旧法的区别解析从立法创新到法律实践的变革民法典与旧法的区别解析:从立法创新到法律实践的变革 立法框架和结构上的差异 民法典的立法框架更加系统化,整合了多个法律文件,将所有民事法律规则统一在一个大型的法律体系中。相比之下,旧有的法律条文分散、不够完整,缺乏统一性。 法律原则和目的上的转变 民法典注重https://www.3svb9bc3.cn/xue-shu-jiao-liu/351902.html
5.法则精髓法律知识的全方位解析最后,在不断变化的地球上,无论何种行业都需要不断学习适应新的趋势。这同样适用于我们的法律知识内容大全。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库,不仅可以帮助个体提升自身竞争力,也有助于推动社会整体向前发展。未来的世界不仅要面对传统问题,还要准备迎接新的挑战,如环境保护、大数据时代下的隐私问题等,这些都是我们必须积极思考https://www.erdqcvtxm.cn/jun-lei-wen-xian/406326.html
6.法适用的一般原理法适用的一般原理也是司法适用的一般原理。法适用的目标是可预测性和正当性,当可预测性和正当性有了冲突,作为法律人,首先要优先考虑可预测性,并兼顾正当性。 法的发现理论:以法官的个人偏好进行判决,先得出一个案件的结论,再根据结论确定法律事实和法律规范。 https://www.jianshu.com/p/bd789c0dad8c
7.探索正义的边界法律学术之旅我想学法律,这个决定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知识的海洋与未来的无限可能。法律,不仅是规则和规范的集合,更是一种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的手段。我希望通过学习法律,能够深入理解这个世界如何运作,以及我们每个人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二、解锁法律之门 要想学好法律,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它的基础知识。这包括宪法、民法典https://www.cjan6a6c.cn/ke-yan-cheng-guo/455247.html
8.法则智囊团解读法律迷雾的指南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法律不仅仅是一个规范社会行为的手段,它更是维护公正和秩序的基石。了解法律知识,不仅能够帮助个体和企业避免违法风险,更能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个全面而系统的法律知识内容大全,以帮助您在日常生活中正确理解并运用法律。 https://www.oqjabrjjyc.cn/jun-lei-zhi-shi/366702.html
9.(四)张家口市商务局市场建设运行领域百问百答(1)原则上应选取保供任务重、城区人口密集、消费需求量大、辐射范围广的重点区域进行选址建设。 (2)附近不得存在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水体、烟雾、粉尘的污染源,不得有生产或存贮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的场所。 (3)应为固定建筑,符合国家建筑、安全、消防等要求。 https://www.zjk.gov.cn/content/bwbd/197919.html
10.法律法规法律解释目标原则上应当是探究立法者的意旨,但有充足的理由时,则应当探究法律的意旨。在我国,法律解释的对象(即民法的渊源)应当包括制定法、习惯法和法理。与此对应,法律解释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探讨法律解释问题,有助于规范裁判活动、促进法律人共同体的形成,并可以提供法律人商谈的基础。在我国民法典总则编中,应当http://lawyer.ruc.edu.cn/flfg/6f30cfb43c4e4dbe887d8aeab77ea77f.htm
11.法官如何“找法”:法律发现的失范与规制依照《合同法》第114条,当事人认为违约金过高的,可以请求法院调整。例证案件中,B公司因没有出庭应诉,未提出对违约金进行调整的请求,法院根据公平的原则依职权对违约金进行调整,从法律发现的角度看,意味着以原则取代了规则。 从规范性质上看,法律发现的目标包括规则和原则两类法律规范,但是二者在适用上是有先后顺序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56343
12.邵长茂:执行案件法律适用方法论执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反复地把法律大前提适用于事实小前提,使法律所预设的效果在案件中呈现出来的过程。执行案件的法律适用可以分解为找法时的选择法律、找到法律后的解释法律、找不到法律时的续造法律,以及最终的引用法律。与这一进程相对应,执行案件的法律适用方法包括法律选择方法、法律解释方法(有法时)、法律续https://www.360doc.cn/article/73297193_1105728260.html
13.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法律条文概念辨析法律随笔2、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是指法律规则从逻辑的角度看是由哪些部分或者要素组成的,以及这些部分或者要素之间是如何连结在一起的。 任何法律规则是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部分组成的。 (1)假定条件是指法律规则中有关适用该规则的条件和情况的部分。 https://www.lawbus.net/articles/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