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规范知识问答请说普通话请写规范字

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何时公布的自何时起施行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2000年10月31日公布,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的什么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适用于哪些范围

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我国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是:各民族语言文字平等共存,禁止任何形式的语言文字歧视;各民族都有学习、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国家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的总原则是什么

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五条中规定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的总原则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6、《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在哪些情形下,应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四条规定下列情形,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

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在哪些情形下,可以使用方言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使用方言:

“(一)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确需使用的;(二)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的播音用语;(三)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中需要使用的;(四)出版、教学、研究中确需使用的。”

8、书法艺术作品可以使用繁体字吗

可以。因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七条规定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一)文物古迹;(二)姓氏中的异体字;(三)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四)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五)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六)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9、1985年以来我国制定和公布了哪些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1)1985年12月27日,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简称国家语委)、国家教育委员会(简称国家教委)和广播电影电视部(简称广电部)联合发布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2)1988年1月26日,国家语委和国家教委联合发布了《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3)1988年3月25日,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发布了《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4)1988年7月1日,国家教委和国家语委公布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5)1990年3月22日,国家语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修订发布了《标点符号用法》。

(6)1997年4月,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发布了《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

(7)2001年12月19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了《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草案)。

10、推广普通话有何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19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37条规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有条件的应当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小学高年级或者中学设汉语课程,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第49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教育和鼓励各民族的干部互相学习语言文字。汉族干部要学习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干部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学习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汉文”。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12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6条规定:“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24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中,应当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应当使用普通话。”

(6)《扫除文盲条例》第6条规定:“扫除文盲教学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7)《幼儿园管理条例》第15条规定:“幼儿园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8)《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第14条规定:“民族乡的中小学可以使用当地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同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9)《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36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11.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是什么

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工作,使语言文字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12、进入语言文字工作新时期的标志是什么?

1986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确定了新时期语言文字的工作方针和主要任务,标志着我国语言文字工作进入了一个以规范化、标准化为主要任务的新时期。

13、我国现有多少种语言和文字?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说一种语言的比较多,有的民族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据调查统计,我国56个民族语言的数目有70多种,各民族现行文字有50多种。

14、汉语是在何时被列为联合国的工作语言的?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汉语在世界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1973年12月,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将已是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正式语言的中文列为大会和安理会的工作语言”。也就是说,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成为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15、联合国有哪六种工作语言?

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是: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16、21世纪推广普通话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21世纪推广普通话的工作目标是:2010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交际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受过中等或中等以上教育的公民具备普通话的应用能力,并在必要的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与口语表达关系密切的行业工作人员,其普通话水平达到相应的要求;21世纪中叶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交际中没有方言隔阂;经过未来四五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国民语文素质将大幅度提高,普通话的社会应用更加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需要,形成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相适应的良好语言环境。

17、当前推广普通话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广普及普通话工作以“目标管理、量化评估”和“普通话水平测试”为基本措施,加大行政管理力度,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18、推广普通话应充分发挥哪四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要做好全社会的推普工作,必须充分发挥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要发挥教育部门的基础作用;二是要发挥国家公务员的带头作用;三是要发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媒体的示范作用;四是要发挥交通、邮电、电子技术、商业、旅游、金融、工商等服务行业的先行作用。

这四个方面的作用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单抓哪一方面都不行。忽视了教育的基础作用,另外三个方面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忽视了公务员的带头作用,教育和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及服务行业的工作就无法深入;如果新闻媒体和出版物的示范作用没有发挥好,那么教育的基础作用和国家公务员的带头作用、服务行业的先行作用的发挥也难以持久。上述四个方面的工作做好了,再加上其他部门和行业的努力和贡献,全社会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就可望有大的进展。

19、21世纪初普通话应成为哪四种用语?

21世纪初,普通话应该成为以汉语授课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用语,应该成为以汉语传送的各级广播、电视台的规范用语和汉语电影、电视剧必须使用的规范用语,应该成为我国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干部在公务活动中必须使用的工作用语,应该成为方言区以及国内不同民族之间人们的交际用语。

20、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是从哪一年开始实施的?定在每年的什么时候?

1997年下半年,国务院第134次总理办公会议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九月的第三周在全国开展“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

21、历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主题分别是什么?

第二届的活动主题是:推广普通话,迎接新世纪。

第三届的活动主题是:推广普通话,迈向新世纪。

第四届的活动主题是: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

第六届的活动主题是:大力推广普通话,齐心协力奔小康。

第七届的活动主题是: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第八届的活动主题是: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第九届的活动主题是:普通话——五十年推广,新世纪普及。

第十届的活动主题是: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22、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有哪些宣传口号?

(1)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3)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大力推广普通话。——《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4)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是“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5)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6)大力推广普通话,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7)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

(8)推广普及普通话,为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9)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普及普通话。

(10)面向现代化,推广普通话。

(11)推广普通话,公务员要带头。

(12)普通话是校园语言。

(13)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

(14)青少年要做推广普通话的积极分子。

(15)普及普通话,从孩子抓起。

(16)让您的孩子从小学会普通话。

(17)新闻媒体要做推广普通话的榜样。

(18)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

(19)说普通话,从我做起。

(20)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23、什么是普通话水平测试?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种国家考试,是依据《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和测试大纲,评价个人掌握普通话规范程度和运用普通话能力的一种语言考试。因此,普通话水平测试既不是普通话系统知识的考试,也不是文化水平的考核,更不是口才的评估。

24、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等级标准是什么?

1994年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规定普通话水平分为三级六等:

一级

甲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测试总失分率在3%以内。

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偶然有字单、字调失误。测试总失分率在8%以内。

二级

甲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少数难点音(平翘舌音、前后音鼻尾音、边鼻音等)有时出现失误。语汇、语法极少有误。测试总失分率在13%以内。

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个别调值不准,声韵母发音部位有不到位现象。难点音较多(平翘舌音、前后音鼻尾音、边鼻音、fu—hu、z—zh—j、送气不送气、l-n不分、保留浊塞音、丢介音、复韵母单音化等),失误较多。方言语调不明显。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情况。测试总失分率在20%以内。

三级

甲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母发音失误较多,难点音超出常见范围,声调调值多不准。方言语调较明显。词汇、语法有失误。测试总失分率在30%以内。

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失误多,方音特征突出。方言语调明显。词汇、语法失误较多。外地人听其谈话有听不懂的情况。测试总失分率在40%以内。

三个级别中,一级可称为标准的普通话,二级可称为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三级可称为一般水平的普通话。

25、普通话水平测试包括哪些项目

普通话水平测试一律采用口试。‘测试共分为五项:

(1)读单音节字词100个。目的:考查应试人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

(2)读双音节词语50个。目的:除考查应试人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外,还要考查应试人的上声变调、儿化韵和轻声的读音。

(3)朗读。从《测试大纲》朗读材料(1—50号)中抽签决定。目的:考查应试人朗读书面材料的水平,重点考查语音、连续音变(上声、“一”、“不”)、语调(语气)等项目。

(4)判断。目的:重点考查应试人掌握普通话词汇、语法的规范程度。

(5)说话。应试人根据抽签确定话题。目的:考查应试人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能力和所达到的规范程度。以单向说话为主,必要时辅以测试员和应试人的双向对话。

26、对不同行业人员的普通话水平等级有什么要求

现阶段对一些岗位和专业人员的普通话等级的要求是:

(1)教师和师范院校毕业生应达到二级或一级水平,语文科教师应略高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水平。

(3)窗口服务行业人员应达到三级甲等。

27、湖北省对教师普通话测试有什么要求

鄂语字[2001]5号《省语委、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全省各级各类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195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均应参加普通话培训和水平测试,并要达到规定的等级标准:教师普通话水平应不低于二级乙等,其中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语音教师不低于一级乙等;学校管理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不低于三级甲等。

28、湖北省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开始于哪一年

湖北省是于1997年开始普通话测试工作的。

29、学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宇规范化工作的目标是什么

教育部、国家语委教用字[2000]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到2005年,教师和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基本达到规定的要求;普通话基本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及幼儿园的教学语言,即师生在教学中使用普通话;成为城镇学校及幼儿园的校园语言,即师生员工在教学、会议、宣传和其他集体活动中使用普通话。

教材(含讲义、教学辅助读物)用字,教学、公务和校园环境用字符合国家颁布的规范标准和要求。工作难度较大的地区、偏远乡村可适当推迟达标时限,但最迟应在2010年以前达标。

30、教师资格认定中对教师普通话水平提出了什么要求

2000年9月23日发布并施行了《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在第8条关于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教育教学能力应当符合的要求中规定,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少数方言复杂地区的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三级甲等以上标准;使用汉语和当地民族语言教学的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普通话水平,由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标准。

31、什么是普通话?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2、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在国内外还有哪些名称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的。汉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汉民族共同语,在春秋时代,这种共同语被称为“雅言”(见《论语述而》),从汉代起被称为“通语”(见扬雄的《方言》),明代改称为“官话”。到了现代,即五四运动以后称为“国语”,新中国成立以后则称为普通话。

普通话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西方国家称为“华语”。

33、现代汉语可以分为哪十大方言

1988~199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共同编绘的《中国语言地图集》将汉语分为十大方言,这就是:

(1)官话它又可分为8个次方言,即:①东北官话,分布在黑龙江全省、吉林全省、辽宁省大部分地区、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②北京官话,分布在北京市10个市辖区、8个县,天津市、辽宁省、内蒙古和新疆的个别或少数市县;③冀鲁官话,分布在河北省105个市县、山东省53个市县、天津市、北京市、山西省少数或个别市县;④胶辽官话;分布在山东省胶东半岛的30个市县、辽宁省辽东半岛的14个市县;⑤中原官话,以河南省、陕西省关中、山东省西南部为中心,分布在江苏、安徽、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11个省区;⑥兰银官话,分布在甘肃、宁夏的部分地区;⑦西南官话,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全部汉语地区,湖北、湖南、广西、陕西、甘肃等省区相毗连的部分地区;⑧江淮官话,分布在湖北东部、安徽、江苏省长江以北沿江地带以及江苏长江以南少数市县。

(2)晋语包括山西省除西南部、西北角以外地区,河北省西部、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内蒙古中部黄河以东地区、陕西省北部。

(3)吴语包括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浙江省(除淳安县以外),江西省东部、安徽省南部部分地区。

(4)徽语分布于新安江流域的安徽省歙县、休宁、祁门、绩溪、黟县,浙江省建德、淳安、桐庐,江西省少数市县。

(5)赣语包括江西省赣江中下游与抚河流域及鄱阳湖地区,湖南省东部及西南部、湖北省东南部、安徽省南部、福建省西北部部分或个别市县。

(6)湘语分布在湘水、资水、沅水流域,湖南省大部分地区和广西少数几个县。

(7)闽语包括福建、台湾、海南三省,广东省的潮汕地区和雷州半岛。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苏省南部、安徽省南部、江西省东北部也都有闽语分布。这个大区可分为闽南区、莆仙区、闽东区、闽北区、琼文区、雷州区、邵将区等8个次方言区。

(8)粤语粤语分布于广东、广西,此外,海南迈话也属粤方言。

(9)平话平话集中分布在广西。从灵川向南沿铁路到南宁一带,分为桂北片和桂南片。

(10)客家话客家话分布于广东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台湾省、江西省、湖南省、四川省等8个省区,其中以广东省东部、中部地区、福建省西部地区、江西省南部地区最为集中。

THE END
1.如何理解和应用2021年的重要法律文件法律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一部分,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公民权利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关系的不断变化,2021年推出的新一代法律文件,不仅对现有法制框架进行了调整,也为全社会提供了一系列新的规则和指南。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2021年法律大全”这一概念。在这里,“大全”并不https://www.6vjxuc8a1.cn/jun-lei-zi-xun/451236.html
2.法律法规大全全面解析各类规范的涵盖与重要性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的基本准则,它们对于任何一个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对法律法规的一些主要类型及其作用的概述: 国家基本法 国家基本法是指国家最高层次的立法,包括宪法和其他具有根本性质的法律。这些法律规定了国家政体、政府组织原则、公民权利义务等关键内容,对于https://www.3svb9bc3.cn/mei-ti-bao-dao/352663.html
3.2024年第20期书单(总第33期)宪法宣传周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治本书具有以下特点:配有知识点便于普及法律,采用大字版式便于学习使用,条文增加条旨便于读者阅读理解。希望本书能为大众提供帮助,推动新时代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开展。 《国旗法 国歌法 国徽法》 法律法规编辑中心是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内设编辑部门,该中心以国家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为主要研究对象,策划编撰https://www.hnwlxy.edu.cn/tsg/info/1090/8178.htm
4.最新的法律法规,最新法律法规概览批发零售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国家不断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最新的法规加强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规范了市场行为,为消费者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保障。 4、税收法规: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国家不断调整税收政策,出台新的税收法规,这些法规旨在促进经济发展、优化税收结构,实现税收公平。 https://www.chpj.org.cn/post/551.html
5.法律常识了解中国十大最基础的法律知识在中国,这个庞大的国家拥有众多复杂的法律体系,其中一些是所有公民必须熟知的。以下是中国十大常见法律,它们不仅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包括了更为重要的社会问题。 刑法- 这是规范犯罪行为和处罚犯罪者的主要法律之一,涵盖诸如杀人、抢劫等严重罪行,以及其他形式的违法行为。 https://www.nu445dn1f.cn/zhan-hui-zi-xun/872925.html
6.暴风科技: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组。本次交易涉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因此需通过中国证监会并 购重组委的审核,并取得中国证监会核准后方可实施。 三、本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 本次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的交易对方在本次交易之前与公司无关 联关系,因此本次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不构成关联交易。 四、本次交易不构成借壳上市 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31400003251_93.shtml
7.关于印发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方案的通知在中国(陕西)自贸试验区杨凌片区先行先试,逐步在全区范围内推行,依托自贸区行政事项审批(备案)平台开展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改革,将新设立企业办理营业执照、刻制公章、开立银行账户、办理涉税事项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完成;实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简易注销申请,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解决公章刻制企业数量https://www.yangling.gov.cn/zwgk/fdzdgknr/gkwj/ygbf/1429345810916024322.html
8.2023年度中国十大文化法传媒法文娱法事例简介及入选理由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规范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法律,也是我国第一部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法律,《爱国主义教育法》为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能够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教育引导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1/id/7753208.shtml
9.中国法学期刊网中国法治国际论坛(2019)发表成果文件 中国法治国际论坛(2019)主席声明 2019年国际调解高峰论坛在重庆开幕 “民法典合同编分则草案立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犯罪学学会第28届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2019年全国刑法学术年会”在芜湖举行 “智慧司法与法律文书改革论坛暨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南阳https://zgfx.chinajournal.net.cn/
10.法学大咖热评2020中国十大法治影响力事件2020年中国十大法治影响力事件18日在南京揭晓,首次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民法典公布、香港国安法公布、蚂蚁金服暂缓上市、张玉环杀人案26年后再审改判无罪等获得50多位国内法学专家投票入选。当天,由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组织的专家研讨会对这十大法治影响力事件进行了点评。 https://www.xhby.net/index/202101/t20210119_6952868.shtml
11..2018年中国十大宪法事例评析(一)形式合法性:法律依据的合宪性审查 (二)实质合法性:惩戒内容的比例原则审查 四、结语:法学的出场和立法的完善 事例4:“不予公开”“非政府信息”与不适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党政联合文件不适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案董妍赵汉根 一、事例回放 http://www.law-lib.com/shopping/shopview_p.asp?id=83520
12.法律家《中国指导案例、参考案例判旨总提炼:知识产权纠纷》 《中国指导案例、参考案例判旨总提炼:刑事卷(一)》 《中国指导案例、参考案例判旨总提炼:刑事卷(二)》 《中国指导案例、参考案例判旨总提炼:刑事卷(三)》 ·法律社推出《中国司法裁判规则与适用标准》系列丛书 http://www.f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