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科学技术局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宪法基本知识

宪法(constitution)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二、宪法规定了哪些内容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等重要内容,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宪法的地位是什么

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

2.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3.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4.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5.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

6.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四、宪法作用是什么

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国家权力有效运行机制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宪法通过赋予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机关公共权力,使国家权力在宪法的轨道上有效运行,避免国家权力缺位、越位和错位。

2、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在人民主权原则下,宪法是人民共同意志的集中体现。人民通过宪法使自己的基本权利得到最明确的确认和最有效的保障。

3、调整国家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在国家的各种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是由宪法来规范和调整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宪法是社会稳定的调解器和安全阀,对于解决各种重大社会矛盾和冲突,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宪法与一般普通法律的区别是什么

1.内容不同

宪法作为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它确立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主要涉及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国家机关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宪法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宪法实施的保障机制等等。法律、法规在内容上也涉及宪法所规定的各个方面的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但是,法律、法规必须以宪法的有关规定为基础,不得与宪法规定相抵触。

2.效力不同

我国现行宪法第五条第三款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作为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的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任何法律、法规必须基于宪法而产生,法律、法规的内容应当符合宪法的要求或者法律、法规的内容与宪法的规定相抵触时,为了维护宪法作为根本法的权威性,应当宣布有问题的法律、法规违宪。

3.创制程序不同

宪法创制一般需要经过特殊的程序。从制定宪法的过程来看,宪法制定者应当是属于一个国家统治阶级的人民,宪法制定权也只能属于人民,任何国家机关或者个人都无权制定宪法。人民制定宪法的方式通常表现为一部新的宪法的制定必须由一个国家所有符合条件的公民参与议论、提出立宪的建议,然后通过特殊的程序予以通过。

4.监督、调控的方式和手段不同

作为根本法的宪法一般是由宪法制定者直接来监督实施。在具体监督实施宪法的实践中,宪法往往将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授予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或者是专门的国家权力机关。因此,在宪法实施的实践中,为了保障宪法的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只有宪法明确授予享有宪法监督权的国家机关或者是特定的主体才可以有权监督宪法的实施。

六、宪法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七、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法律效力,是指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力。由于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因此,它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在:

第一,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

第二,宪法与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第三,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八、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分别是什么

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九、公民的定义是什么

公民指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每个国民都应该具有公民资格,都应该成为公民,都应该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务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十、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1.平等权。

2.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言论、出版、集会、游行、结社、示威自由。

4.人身自由。

5.宗教信仰自由。

6.文化教育权利。

7.社会经济权利。

8.监督权与请求权。

9.特定主权权利。

十一、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2.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4.劳动的义务。

5.受教育的义务。

6.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7.依法纳税。

8.夫妻双方有义务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有义务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有义务赡养扶助父母。

十二、为什么说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绝不允许任何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3.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制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处罚。

十三、宪法如何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宪法》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十四、宪法对选民资格有什么规定

《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十五、什么是宪法精神

1.坚持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精神。

2.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

3.改革开放的精神。

4.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十六、什么是宪法宣誓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宣誓制度是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2018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宣誓制度作出修订,新的誓词为:“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十七、12.4“国家宪法日”的来历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设立国家宪法日为12月4日。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

THE END
1.法律法规百科全书深入理解中国大陆的100条关键法律法规这意味着人们可以更加自信地面对各种决策挑战,并能够更快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地球政治经济格局。同时,由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交融,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借鉴,在某种程度上也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包容开放。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一种共同尊重所有人的基本权利上——正是在这种前提下,我们才有可能进一步推动人类文明向前迈进。https://www.qtleqzhor.cn/xue-shu-huo-dong/407608.html
2.教育法律法规内容概述中国教育法律体系要准确地理解“包括哪些内容”,首先必须明确这些内容是什么。简单来说,中国的教育法律法规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基本原则,如平等、公平、自由等;第二是学校管理制度,如组织结构、财务管理等;第三是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学质量标准;第四是学生权益保护,如健康安全、心理健康等;第五是在特殊情况下的应对措施,比如https://www.1lhyh3ij.cn/ke-yan-cheng-guo/459209.html
3.宪法宣传周丨关于国家根本大法,你了解多少?(文末有奖)发布于2024-12-04 06:39:23 中安观察 | 十年新起点 安徽新一轮“四好农村路”将如何推进? 发布于2024-12-03 05:43:00 【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 安徽: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发布于2024-11-30 06:41:12 这里是安徽 | 新安江畔慢生活 发布于2024-11-29 17:29:57 2024年安徽http://ah.anhuinews.com/szxw/202412/t20241204_8050653.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审议。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公布,社会公众可以直接登录中国人大网(www.npc.gov.cn)或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flk.npc.gov.cn)提出意见,也可以将意见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http://www.chinalawyeryn.com/xinwenzhongxin/20241204/72201.html
5.2019年法宣在线练习题及答案2019年法宣在线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单选题)在我国,通过和公布宪法的机关是()。 A.国家主席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国务院总理 正确答案:B 2、(单选题)我国有权监督宪法实施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最高人民法院和最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2084761.html
6.低碳环保知识问答11篇(全文)9、我国的环境保护基本法是()。(正确答案:B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0、我国的环境法律体系是以()为基础。(正确答案:A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C、《中华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65pvnhb.html
7.期货和衍生品“基本法”来了!六大要点全面解析!六大要点全面解析! 逐笔还原,真实成交,Level-2为您揭秘主力意图,开户立享>> 期货和衍生品的“基本法”来了!据新华社报道,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20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下称“期货和衍生品法”)。该法律将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https://wap.eastmoney.com/a/202204202350173267.html
8.大红袍属于我国六大茶类中的哪一茶类?某省各地农村依托村民会议、村民议事会、民主评议会、决策听证会等,组织开展协商活动。全省建立议事协商示范点1200多个,围绕畅通诉求表达、维护合法利益、化解矛盾纠纷、提升村级服务,积极探索创新议事协商的经验做法。该省采取的这些措施①有利于村民更好地行使民主权利,监督村“两委”的工作②有利于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https://www.shuashuati.com/ti/a22651fd36d342c0b4060f9b9d63ef86.html
9.妇女权益保障法知识竞赛题妇女权益保障法知识竞赛试题 一、单选(在以下问题中,我们依次给出三个答案,请说出正确的答案是哪一个) 1、妇女权益保障法是我国第一部以谁为主体、全面保护妇女各项合法权益的基本法? A、公民B、妇女C、妇女儿童 答:B 2、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我国妇女享有哪六大权益?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15/0102/14/74563_437525683.shtml
10.应松年方世荣叶必丰周佑勇江国华谭宗泽王青斌‖行政法典应松年:中国行政法法典化的基本思想 2020年1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法典为其他领域立法法典化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要总结编纂民法典的经验,适时推动条件成熟的立法领域法典编纂工作。”行政法法典化一直是个世界性难题,虽然没有成熟的域外经验可资借鉴,但我国行政法法典化的初心从未改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6486723.html
11.保险公司基本法常识问:保险公司“基本法”的利益关系是什么? 答:“基本法”的实质是利益分配关系。新人利益、增员利益、销售利益、管理利益、育成利益和福利利益,虽然各自反映不同群体层级、职级的利益,但它们之间又都有内在的联系,并且相互影响。个人代理人队伍的新人招募、保单销售、队伍发展、队伍管理、组织发展和福利保障六大方面的激http://idataserch.com/docs/0OxYeP
12.公民的六大基本权利有律师普法公民的六大基本权利: (一)平等权; (二)政治权力和自由; (三)宗教信仰自由; (四)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 (五)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权利; (六)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https://www.110ask.com/tuwen/16153016368321973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