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主要制茶方式概览

茶叶制作方式与品饮方式是两者互相影响的,两者的不断变革与创新,共同促进了叶物质文化的发展。茶叶自远古时代被发现和开始以来,其主要利用方式从最初的鲜叶,发展到晒青做饼、蒸青制饼、饼散并用、炒青散茶以及六大茶类产生等阶段。

一、两汉及以前(约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220年)鲜叶

约五千年前,古人就探知了野生茶树的药用功能,并一直作为药用,以后又做成茶菜、茶粥当作食物。西汉宣帝时期王褒的《僮约》有“武阳买荼”和“烹荼尽具”的表述,这里的“荼”指的就是茶,这说明当时茶叶已成为商品上市交易。直至两汉,茶叶的形态都是以鲜叶为主的。

二、三国至隋朝(220-618)制饼晒干

三、唐以及五代十国(618-979)蒸青做饼,出现炒青

青茶

唐代人饮茶将前人采叶作饼的混煮羹饮演变为蒸青制饼,然后炙烤碾末煎煮清饮。这一饮茶方式的推广,与当时制茶技术的进步是分不开的。它的创新者陆羽在《茶经》中为蒸青制饼、煮茶清饮规范了制作和品饮方法,精心设计了配套的器具,可见唐代蒸青做饼的制茶及饮用方式已较为成熟。唐代茶叶已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四种加工形态,虽饼茶的生产与饮用仍占主要地位,但也开始萌发炒技术。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的“斯需炒成满室香”可见炒青方式在唐代已出现萌芽。

四、宋(960-1297)蒸青团茶

宋代对茶的品质更为讲究。宋代茶叶制作承袭唐代蒸青制饼加工技术,但工艺更为精细,称为团片。宋代的团饼茶一方面为了改善茶叶苦涩味,在“采之”与“蒸之”之间加入“洗之”工序,即将鲜叶洗涤之后再进行接下来的蒸压、干燥;另一方面压制团饼茶的模具和技术上,力求茶饼外形奇特,面饰图文并茂,极其精致。“龙凤团茶”是在北宋初期的太平兴国三年(978),宋太宗监督制造一种皇家专用茶,因茶饼上印有龙凤形的纹饰,称之为“龙凤团茶”。

五、元(1279-1368)蒸青散茶

元代的饮茶方式及器具,主要承袭于宋代。蒙古人游牧民族粗犷豪放的性格和肉食乳饮的生活习惯,对繁复精致的宋代饮茶方式产生持久的兴趣。元代制茶形态从开始的蒸青团茶向蒸青散茶发展,元初马端临《文献通考》的记载说明了这种转变趋势:“茗有片,有散,片者即龙团,旧法,散者则不蒸而于之,如今之茶也。始知南渡之后,茶渐以不蒸为贵矣。”元黄庆二年(1313)王祯的《农书》中提到三种茶叶“茗茶、末茶、腊茶”,其中的“茗茶”即指草茶、叶茶,并且“腊茶最贵…惟允贡献,民间罕见之”,其中的“腊茶”即为团茶,可见元代初期民间已经以散茶为主。蒸青散茶可以保持茶叶原有香味,之后改进的炒青散茶则利于发挥茶叶的香气和口感,是制茶工艺的重大改革。

六、明(1368-1644)炒青绿茶,黄、黑、白茶出现

黄茶

现在所说的类,是在制作程序中加入闷黄工艺逐渐演变而来的,与出现在宋代“晚春采造”的品质低廉“黄茶”不同。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提到“顾彼山中不善制造,就于食铛大薪炒焙,未及出釜,业已焦枯……乘热便贮,虽有绿枝紫笋,辄就萎黄,仅供下食,奚堪品斗。”其中“乘热便贮”类似于现代黄茶制作工艺中的“堆积闷黄”。由上述史料可知,黄茶的制作方法在明代即已形成。

黑茶

的产生最初是由于绿茶杀青叶量多或者火温低,使叶色变黑或者绿茶毛坯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黑茶最早出现在明洪武(朱元璋)初年,这时四川一带便有黑茶生产,后传入湖南,至明朝后期“长沙铁色(明代茶名)”成为当时全国96种名茶之一。明代中叶,明御史陈讲上疏提到了黑茶的生产(1524年):“商茶低仍,悉征黑茶,产地有限……”这都说明明代黑茶已经出现,并趋于发展成熟了。

白茶

在明代,以日晒为主的制作方法开始出现,工艺类似于现代白茶的加工工艺中“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明代屠隆在《茶笺》中把这种“宜以日晒者,青翠香洁,胜以火炒”的茶称为“日晒茶”。

七、清(1644-1911)红茶、青茶迅速发展,六大茶类基本形成

红茶

的出现是由于发现在绿茶的制作过程中,用日晒代替杀青可以使揉捻后的叶子变红,逐渐发展出新的制茶技术,正如古籍中所载的“红茶以晒蒸分,红茶先晒,乘热覆以布,色变红再晒,不过火。”红茶是从福建崇安(今武夷山)的小种红茶开始起源,并逐步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工夫红茶创自福建,后传至安徽、江西等地,也产生了诸如祁门工夫红茶等闻名于世的工夫茶。清代茶叶出口贸易日益繁荣,红茶因其口味更为西方所认同,渐渐取代绿茶成为茶叶出口贸易中的主要类别。

乌龙茶

青茶,即,大致是在明代产生,至清代发展成熟的。清代前期《王草堂茶说》已有乌龙茶详尽的加工方式,“炒焙兼施”,所以才能在制成之后“半青半红”,即为如今的青茶。我国著名茶学专家陈椽认为,据《安溪县志》记载,乌龙茶应该为劳动人民于清朝雍正年间创制发明。

直至清代,绿、黄、黑、白、红及黑茶六大茶类的制作方法已基本形成。在以后的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六大茶类更进一步发展完善,机械制茶的生产方式迅速发展,形成了如今六大茶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THE END
1.我国六大基本茶类1. 绿茶:以杀青之后烘烤、烘干工艺制成,是最原始的茶叶类型。成品茶色绿黄,口感清鲜,具有一定的苦涩口感,茶香清爽。2. 黑茶:经过揉捻、发酵、再揉捻、熟化等工艺制成。成品茶色红褐,口感醇厚,茶香浓郁。3. 红茶:也叫红茶黑茶,在中国茶史上是一种较晚出现的茶。叶片经过揉捻、发酵、烘干等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436961384935862172.html
2.我国六大基本茶类,中国六大茶的基本知识茶百科我国六大基本茶类,中国六大茶的基本知识 根据茶叶的发酵程度,中国茶可分为六大类。我们先来看看中国六大类茶的基础知识。绿茶:一年之鲜在于春绿茶是一种未发酵茶,清汤绿叶,讲究一个鲜字。每年清明下雨,都是绿茶上市的季节。绿茶对保存要求很高。一般来说,原料嫩的绿茶需要放在冰箱里保存。如果保存不当,2、3个月https://www.mpegnet.cn/qtc/25532.html
3.我国茶叶分为哪六大类权威文章我国茶叶分为哪六大类 我国种植茶叶有几千年的历史,饮茶的历史也是特别的悠久,所以说在中国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一些茶叶的品种,根据茶叶的分类,可以分为六大品种,比较常见的是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六个品种,不同的茶叶,在养生功效方面会有所不同,但对身体都有一定的保健的作用。https://www.cndzys.com/zhongyi/changshi/1558976.html
4.中国六大茶类及其属性特征全面解析这是中国六大茶类及其代表图片的文章,期待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四大茶系都是什么六大基本茶类及代表名茶 中国四大茶系分别是:绿茶、红茶、乌龙茶和黑茶。这四大茶系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代表性的名茶。咱们将为您介绍六大基本茶类及其代表名茶。 一、绿茶:绿茶是中国最常见的茶类其制作工艺简单有利于保留茶叶的天然色香http://www.0411hd.com/2024baiqi/teawenhua/137324.html
5.有关于六大茶类最全的知识!六大茶类,分别适合哪些人喝? 虽然绿茶在我国的产销量均位列第一,无茶能望其项背,但偏爱黑茶、红茶、白茶、乌龙茶的也大有人在。在中国有六大茶系,不但外观各异,味道上也各有千秋,更何况,并不是每种茶系都适合所有人,且看各位茶友,更适合品哪一杯茶吧。 https://www.jianshu.com/p/833a4a808a8a
6.探寻中国茶:一片树叶的传奇之旅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3.1绿白黄青红黑:六大茶类一览1、【单选题】基本茶类分为不发酵的绿茶类及()的黑茶类等,共六大茶类。 A、重发酵 B、后发酵 C、轻发酵 D、全发酵2、【单选题】六大类成品茶的分类依据是()。 A、茶树品种 B、茶叶外形 C、采摘季度 D、加工工艺3、【多选题】茶叶中含量最高的三类有机物是(),这些也http://zunyi.ehqc.cn/ask/77_66.html
7.我国茶叶六大种类与代表茶类普洱生/熟 茯砖饼装 及散装都非常受欢迎,其独特的陈香和醇厚口感使其成为茶叶收藏家的心头好。 以上介绍了我国六大主要种类和代表性的茶类。每一种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和功效,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重要场合上,喝一杯好茶都能够带来愉悦与享受。https://www.coffee.cn/tea/post/161662.html
8.茶植物1、一、【茶之起源】 2、二、【饮茶的发源时间】 3、三、【饮茶的起因】 4、四、【茶的广泛普及】 5、五、【茶树的发源地】 6、六、【中国十大名茶 】 7、七、【茶叶的种类】 8、八、【基本茶类】 9、九、【再加工茶类】 10、十、【国外饮茶大观】 、十、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上】https://www.chazidian.com/cidian/910813/
9.我国的六大茶类的分类的标准是加工工艺和品质特征。我国的六大茶类的分类的标准是加工工艺和品质特征。 我国的六大茶类的分类的标准是加工工艺和品质特征。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①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 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编华图题 库微信公众号。 ②关注回复“刷题”获取更多试题和资料。https://m.hb.huatu.com/changshi/1676024.html
10.茶文化课程六大茶类的茶汤颜色虽然都不一样,但一般来说,除开茶叶本身茶毫的影响,茶汤以汤色透亮的比较好。 步骤四、品茶味,纯正甘甜的为佳。 口里含少量的茶汤,用舌头仔细品味,判断它的浓淡以及鲜爽、醇厚、苦涩等,由于茶中含有茶多酚和咖啡碱,苦涩味是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但只要苦涩味能化得开,都是不错的茶。 https://www.meipian.cn/33sc324r
11.六大茶类中的集大成者——乌龙茶乌龙茶也被称作青茶,其品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半发酵茶,其花色品种繁多,是我国六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享有“绿叶红镶边”的美誉。一般认为乌龙茶始于明末,盛于清初。 按现行国家标准GB/T30766-2014《茶叶分类》的规定,乌龙茶是以特定茶树品种的鲜叶为原料,经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等特点工艺http://scjgj.gzz.gov.cn/gzzscjgj/c101075/202111/46193854718d46b089cd0ab85fcbce4a.shtml
12.课程在课程开始阶段,让同学明确茶叶加工(制茶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学习我国丰富多彩的茶叶种类以及不同茶各自的品质特征(感官评鉴),以提纲挈领,让学生把握要旨,拓展视野。 第二章茶叶加工基本原理 中国的茶叶种类非常齐全,有六大基本茶类,不同种类的茶叶,其发现和生产历史各不相同,最终形成各具特色的工艺流程和品质特征。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2354d099906eace048ea721
13.2021年茶艺师(中级)考试内容及茶艺师(中级)考试总结南疆人则常喝53、【单选题】六大茶类根据制作方法和多酚氧化程度不同判断,从外观由绿向( )、黄、青褐、黑色渐变。( C ) A、青绿 B、绿黄 C、黄绿 D、红绿 54、【单选题】所谓服务质量,是指茶艺从业人员在为品茶对象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所应达到的要求,一般应包括服务的准备工作、品茗环境的布置、操作的技巧和( )等。( https://blog.csdn.net/weixin_59150731/article/details/120461513
14.六大茶类通识篇三:明前春茶,一口吞下春天:十款名优绿茶推荐中国的绿茶版图都无比庞大,简单一篇文章难以涵盖。本篇仅从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名优绿茶中,做一些基础介绍和推荐,挂一漏万在所难免,权当抛砖引玉。如有你最爱的那款茶未能列入推荐,也欢迎各位茶友在评论区推荐给大家。 二、名优绿茶推荐 关于绿茶的基础常识、制作工艺等,曾在前文《六大茶类通识——篇一》中已有https://post.smzdm.com/p/agqkxprm/
15.茶叶种类有哪些中国传统六大茶类全面盘点→MAIGOO知识谈起茶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铁观音、西湖龙井、碧螺春等等一些名优茶品,但对于茶叶的具体分类却不甚了解。茶叶的种类有哪些呢?中国传统六大茶类分别是什么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一一介绍绿茶、红茶、青茶、黑茶、白茶、黄茶这六大茶系,并推荐相应的特色名茶,助大家真正了解中国茶文化,品鉴地域特色香茗。 https://m.maigoo.com/goomai/179550.html
16.中国茶叶的分类和基础知识(详细)六大茶类之——青茶 (一)青茶的形状特征 青茶的种类很多,工艺繁简差异较大,属半发酵茶。青茶基本特点为外形青褐,汤色青绿金黄,清香醇厚,故称青茶,也叫乌龙茶。主要分布在福建,台湾和广东等地,在浙江,四川,江西等地也有少量生产。根据产地以及制茶工艺的不同,乌龙茶可以分为闽北乌龙茶,闽南乌龙茶,广东乌龙茶和台https://hacpai.com/article/1579101487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