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选取了我们熟悉的事例,拉近了对外开放与学生的距离。
三、问题设置恰当,有思维含量,学生参与度比较高。但在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大事,对对外开放成就的认识方面有点少,应引导学生多举例。学生活动能较好地体现“活动引领教学”、“教学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但在对学生的激励上准备过于仓促,没有很好地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些不足要在今后教学中逐步改进。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2、情感目标:感受对外开放带来的好处,理解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二、教学重点: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三、教学难点: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改革开放30年,中国这条巨龙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外国企业纷纷落户中国。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可以说,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得到了更加广泛和深入。如何立足我国国情,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加速现代化进程?我国为此又制定了哪些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讲授新课:
举例:是谁救了朱玲?
北京大学女学生朱玲得一种奇怪的病,头发脱落,全身痉挛,被送往医院后甚至出现昏迷症状。医生、专家们对此均束手无策。朱玲的一位同学为了挽救生命垂危的她,在Internet上发了一个求救的E—mail(电子邮件),使朱玲得到了全球1000多名医学专家的“网上会诊”,从而被确诊为“砣中毒”,最终经治疗转危为安。人们也由此领略了网络的巨大作用。
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
这个事例说明了日益扩大的开放已经影响到普通百姓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好处。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联系,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我们生活的世界正日益变成一个“地球村”,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开放。
一、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1)世界一天一天变得更加开放
回首往事,1840年的隆隆炮声仿佛仍在耳边回响。走进近代社会的中国,为什么会屡屡遭受列强的欺凌?是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是不变的真理,那么,中国又为什么会从汉唐时的繁荣昌盛走入近代社会的落后?导致中国落后的原因林林种种,但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锁国!从明代中叶开始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的全面落后。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也想扩大中外经济技术交流,但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以及“四人帮”把很多事情归结为“崇洋媚外”“卖国主义”,中国很大意义上仍然是闭关自守,使得我们同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
提问:我们从这些历史中能够总结出什么样的道理?
⑵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中国要发展要富强,就必须“对外开放”(板书)就必须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那么,怎样吸收?怎样借鉴?
加入WTO介绍WTO的由来及其发展“世界贸易组织”
P48观点一: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扩大开放,为我国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观点二: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深入的与国内市场的竞争结合在一起,我国面临的经济风险会显著增加。
谈谈对上述两种观点的看法。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2、坚持对外开放
以有人说:“对外开放是对发达国家在经济领域的开放。”这句话为切入口。分析我国要做到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开放。
(1)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全方位的对外开放】——KP49活动1我国对外开放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经济方面:进出口贸易发展迅猛,我国与日本、美国及欧洲各国的经贸往来越来越频繁,中国的纺织品、电器产品等日益走向世界市场;加入世贸组织等。政治方面:国家领导人互访,我国领导人积极参与联合国等各种国际组织的活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上海成功地举行APEC会议等。
文化方面:中法互办文化年、世界三大男高音放歌紫禁城、在美国举办中国文化节、日韩动漫片、美国好莱坞大片风行中国等。
教育方面:与多国互派留学生、中国中学生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等。体育方面:我国体育健儿积极参加世界各种体育比赛、中国足协聘请外籍教练执教国家队、2008年北京将举办奥运会等。
以上说明,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体育等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所有国家、所有方面的开放。
(2)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你是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的】——P49○你是如何看待上述观点的?
在对外开放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各种关系,比如“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关系,“独立自主、自创品牌”和“对外开放、全面引进的关系”等。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但是,又必须打开大门搞建设,善于借鉴和利用国外的有益经验,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以吉利汽车为例子。
总之,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过程与方法
在带领学生分析我国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辩证地看待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对外开放带来的好处,理解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教学重难点
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关系。
教学方法
材料分析法、自主探究法。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一、导入新课
教师:从一九七八年开始,中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此,我们今日的生活与过去迥然不同,变得更丰富、更生动、更精彩。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7安华与网友艾比的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该材料谈谈你的感受。
2、联系你的生活实际,列举几个类似的例子。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已的实际生活加深理解与认识,体会对外开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一系列变化,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一天一天变得更加开放。
板书:第一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一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1、世界一天一天变得更加开放
二师生互动探新知
学生齐读教材P47邓小平的一段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话,请思考:
1、中国历史上哪些时期与外国的交往关系比较密切?这种比较密切的对外关系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
2、明朝中叶以后,我国与外国的交往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3、闭关自守为什么会导致落后?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认识到在开放的世界中,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板书:2闭关自守中能导致落后教师;中国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认识到我们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积极参与到国际交往中,为此我们经过努力,终于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学生观察教材P48的图片,了解这一历史事件。
教师:对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多媒体显示)观点一: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扩大开放,为我国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观点二: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深入地与国内市场的竞争结合在一起,我国面临的经济风险会显著增加。
学生分组讨论,说说自己如何看待上述两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教师:加入世贸组织对我们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我们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教师多媒体展示;我国最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体育、对外交流的图片和资料
教师:我国对外开放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学生:结合社会生活填写教材P49完成举例。从中体会到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要开放。
板书:二坚持对外开放
1、全方位的对外开放辩论:
在国产汽车如何发展的问题上,一直有两种倾向。观点一:应该坚持独立自主,自创品牌。观点二:应该坚持对外开放,全面引进。你是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的?
学生分组讨论,在讨论中认识到: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板书:2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
教师:有人说我们“引进来”就是要引进国外的一切东西,你认为是这样吗?
学生思考,阅读教材,认识到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支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三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①世界一天天变得更加开放
必要性②闭关自守导致落后
对外开放③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为什么)
①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
重要性②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③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①全面、全方位开放
②坚持发展的根本基点怎样贯彻
③汲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教学反思;教师根据教学进程的需要,采用材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从而了解国家的基本国策。在教学中,增加辩论活动,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索社会现实中的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九年级第四课第一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认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辨证地看待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列举事例说明我国要坚持对外开放。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对外开放带来的好处,理解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教学重难点:
重点: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难点:认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
200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共和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国庆阅兵和群众游行,现在我们重温这一充满了豪情壮志与欢声笑语的时刻。(看视频“同一个世界方阵”)这是一支由118名国际友人组成的队伍,他们来自五十多个国家,代表了所有为中国建设做出贡献的外籍人士。这在共和国历史上是第一次,请问这与我国实施的哪一基本国策有关?学生:对外开放。
教师:猜测一下,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解读我们的基本国策?学生:什么是对外开放?为什么对外开放?怎样对外开放?
一、国策解读──由点到线,全面开放1.教师出示幻灯片:对外开放大事记
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明确我们开放的范围;知道我国的对外开放是有步骤、有计划在全国范围,面向全世界实施的开放。2.小组活动:我是发言人
模仿发言人通过具体的事例进一步对我国的基本国策进行解读,明确我国的对外开放是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全面开放,通过对外开放我们扩大了与世界的交流与联系,得出结论──对外开放的含义(出示幻灯片)
二、对外开放──高瞻远瞩,必然选择1.谈古论今·交流:盛唐和圆明园情况对比。
教师:思考:我们为什么会由盛转衰呢?
历史以铁的事实证明:对外开放的必要性(见课件)。
2.回到阅兵式·看材料
得出结论: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地球越来越成为一个“地球村”,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教师:你能从我们生活的周围感受到这种联系与交流吗?
学生:举例(略)
学生:小组活动。
三、独立自主──对外开放的基点,“走出去”与“引进来”──对外开放的正确选择
教师:我们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宽领域的。我要问大家,是不分青红皂白全盘接受吗?不是,那应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根本基点是什么呢?我们应如何把握这个度?在国产汽车如何发展的问题上,两种观点:见书P49各发表建议。
学生:略
一种观点是“独立自主,自创品牌。”
另一种观点是“坚持对外开放,全面引进。”
学生讨论后辩论。
教师:(出示胡锦涛主席阅兵时乘坐的座驾并简单加以介绍)上述观点都不对,在国产汽车的发展上,我们究竟怎么办呢?(独立自主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即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小结:怎样坚持对外开放?
1、全方位,宽领域;2独立自主基础上的对外开放。
3、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总之,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要坚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四、拓展延伸──设想2049年的中国
五、课堂练习
六、课堂收获:本节课同学们学到了什么?略。师;我国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地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共创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学反思:
1、本节课关老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的整合,教材的体系安排是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什么是对外开放,怎样正确地实行对外开放?,结合初三历史的教学,学生已初步接触对外开放,把它设计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既符合学生的学情,又符合逻辑思维的规律,既尊重了教材,又超越了教材,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
2、运用多媒体上课,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充实,补充了很多课本外的材料,使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课堂中,对学生的提问也比较多,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在具体知识点和教学环节的过渡上,还有点欠缺,如果能结合教学要求,做些适当的过渡,积极的引导,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把握整节课的知识脉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4、提问过于集中,忽略了一部分同学,如能扩大提问面,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就能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利于老师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
(后)
通榆五中胡玉敏
第四课第一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对外开放的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引导学生理性对待对外开放的利弊,科学的支持国家的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措施。难点:学会辩证理性的认识对外开放。
【学习过程】
一、学法指导:
我们需要通过课前资料的搜集及对最新时政热点问题的把握,加深对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理解与认识,通过举例、小组合作交流,学会学会辩证理性的对外开放。
二、学习新知:
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为什么要对外开放?)
①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②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③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
④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2.我国应如何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怎样对外开放?)
①我国对外开放是对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要开放;
②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相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③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
④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⑤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三、合作探究:
(一)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世界向中国开放还是中国向世界开放”对话节选
《走向世界》写的很短的序。钱先生在序里面讲了一段话,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得走向世界,你如果不走向世界的话,别人就会打破门逼着你走向世界。
你要生活在这样一个几十亿人口共同生活的星球上,尤其是现在交通越来越方便、资讯越来越发达,大家都在彼此互联的情况下,我们没有办法封闭起来。所以钱先生讲的很对,钱钟书先生在30年前就已经讲过,你不走向世界,你走向哪里?所以他最后说,你要是不愿意,人家就会撬门、破窗逼着你打开你的这扇门。所以我想这扇门我们不应该关上,也关不上。
那就是钱钟书写的序言,你不走向世界你走向哪?你不是世界一部分吗?我们是世界一部分,过去足球有一句话叫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我们老冲不出去,我们老在世界之外,严格来说是在世界杯之外,而不是在世界之外。有一句话叫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自成一处。我们本身是世界一部分,我们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走到哪都看得到中国人,我们真的就是世界一部分。
中国要走向世界,世界也要走向中国,而且中国如果不走向世界,世界也会走向中国。
打开这个事情应该属于人的本性,你要把他封闭起来是属于强制的,门锁是人造出来的,原来是没有的。特别是到了今天这个情况,当然整个人类历史有各种各样的曲折,经过各种阶段,但是到了今天是互联网时代,你绝对封不上。无论怎么样,只有顺应这个潮流。当然打开的结果,有糟粕也有精华,不一定都是学到很好的东西,但是这取决于你自己本身,比如中国打开以后,为什么尽学坏不学好?取决于你自己国内打开不打开,向好的打开还是向坏的打开。
今天这个词叫“打开”,其实回顾我们的历史是充满了打,但是没有开,打完以后闭上了。我觉得你有点着急,你想中国哪一天突然解放了,其实你没必要那么着急。你刚才说今天讨论更多的是知识分子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中国过去30年有非常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不是说现在大家开得起车,不是说现在修了很好的公路、盖起很好的大楼。我觉得最大的变化或者最大的改变是中国人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而这种观念的变化其实就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根据我们的经验、根据我们的讨论、根据互联网的开放程度、我们在上面的参与慢慢形成的。而我们现在的社会如果还处于封闭社会或者半封闭社会,这是一个现状,这个现状是过去造成的,不是我们今天造成的。我们今天能改变大家的观念,其实是面向将来。我们不是说今天坐在这里就改变了什么,但是如果大家有一个好的观念,大家通过讨论形成一个好的观念,中国会有一个好的未来,我们是在种因,而不是求果,我们先把自己改造好,中国就会有好的未来。
1、上述材料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观点?
2、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证这个观点的?
(二)坚持对外开放材料一:据统计,1977年我国进出口额为148.04亿美元,仅比1950年增长136.7亿美元,同期我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由0.91%降至0.64%。1951-1977进出口年均增长9.98%。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结束了长期封闭状态,外贸发展增速加快。1978-2001年进出口年均增长15.9%。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外贸进入改革开放后发展最迅速、最平稳,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时期。2002-2008年,我国外贸年均增长26.1%,远高于同期世界贸易的年均增长率,世界排名由全球第8位跃升至第3,其中出口仅次于德国位列全球第2。2008年,进出口额达25616.3亿美元,是1949-1978年30年总和的15倍。经过60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
材料二:在中国刚刚入世之际,饱尝过“卖10亿件衬衫才能换一架波音飞机”的尴尬。一方面,“MadeinChina”的中国产品遍布世界各地,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对我们实行严格的技术封锁和贸易壁垒,曾几何时,中国开到美国的船都是满的,返航时却是空的中国外贸发展在风雨中扬帆启程。
十年间,我国货物贸易规模跨越三大步,分别在2004年、2007年和2011年突破1万亿美元、2万亿美元和3万亿美元关口。2011年当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36421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4.9倍。十年间,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21.7%。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并且已经连续三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
世行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第一引擎。“如果十年前没有让中国加入世贸,将是世界的一个损失。”就像世贸组织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所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是一种共赢。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尤姆凯拉说:“中国入世,受益方绝不仅仅是中国,还包括发达国家、新兴工业体以及非洲一些最不发达的国家。十年,中国赢了,世界也赢了!”美国前贸易代表巴舍夫斯基曾经这样评价,“中国使世贸组织成为更完整的体系,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重要引擎。”
材料三:现在有一种说法,叫做文化安全问题。我起先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我想确实我们文化很不安全,比如说历史古迹被拆的一塌糊涂,北京的名人故居,有非常宝贵的历史文物,都弄的七零八漏,更别说拆真古董造假古董,我们现在的文化用物质遗产或者非物质遗产来讲都已经被破坏的一塌糊涂。但是说文化安全这个问题,从主流观点来讲文化安全不是这个意思,它讲的是西方思想没完没了的进来,西方文化的冲击把我们中国的文化冲的一塌糊涂,这是非常危险的,也就是说所谓的抵制西化问题。问题是在于我们现在各方面都西化的差不多,日常
一、材料
二、材料三分别说明了什么?
(2)上述材料给予我们国家在对外开放方面什么启示?
四、基础过关(单项选择题)
1.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有()
①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必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③实行对外开放符合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④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2.对外开放不能()
A.对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开放B.经济政治文化全方位开放
C.只依靠别人搞建设D.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基点
3.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把()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D.大力发展教育事业4.下列关于对外开放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对外开放中,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B.对外开放是要在经济方面开放,政治、文化等领域不开放
C.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发展中国家开放D.对外开放就是全面开放、全盘接收
5.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必须抓住中国入世的历史机遇,扩大开放,努力做到()A.充分吸收资本主义社会创造出来的一切文化成果B.必须把同资本主义的斗争放在第一位
C.积极参加与国际经济的大循环,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D.改变“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旧观念6.(07广东)在第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将更加重视对外开放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A.只要坚持对外开放,就能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B.中国的发展要依赖其他国家的支持C.改革开放是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D.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
7.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是因为()
A.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B.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C.总结历史的经验,闭关自守可能导致停滞和落后D.我们应当吸收世界各国创造的一切来发展社会主义8.下列有关对外开放说法错误的有()
A.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B.对外开放是我们当前工作的中心
C.实行对外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因此,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
D.实行对外开放必须抵制资本主义一切腐朽的东西9.下列能体现“引进来”的有()A.我国在俄罗斯举办“中国文化年”
B.国家鼓励出境旅游,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逐步增加
C.广州市采取优惠政策,吸引日本本田汽车公司在广州设立生产基地D.联想集团收购IBM电脑公司10.(08广东)2007年,广东山区德庆县三百农民包机飞往北京,他们不仅游览故宫、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还考察了农贸市场、推介自己家乡的名果柑桔、了解农业信息。广东德庆农民包机外出旅游、参观学习等活动。下列说法与材料不相符合的是()A.改革开放正深刻的改变着中国农民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B.改革开放使山区农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C.广东山区农村已经进入了全面小康社会D.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11.2010年1月1日,我国与其他国家建立的第一个、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建成()A.表明我国加强与东盟合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
B.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政治基石C.使我国全面实现对外开放
D.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五、课后作业(10分)
12.材料一:1978年以来,我国与2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新华网2011年5月17日发布消息指出商务部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实际利用外资84.64亿美元,同比增长15.21%,今年前4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88.03亿美元,同比增长26.03%。
材料二:我国的精密机床的生产曾一度依靠外国进口,但我们买进的往往是二流技术甚至是别人淘汰的技术,这不仅让外国竞争者嘲笑,也制约了我国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沈阳机床厂的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发愤图强,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自主研制能够制造神舟号系列的精密机床,令世界同行惊叹不已。
有人说:“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因此对外开放就应该全面引进”。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