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7.23湖南
“五院四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五所政法院校以及四所大学的法律系的简称。
这几所高校的法律学科在中国法学教育界具有重要地位,对中国法制发展与法治建设具有重大影响,可谓是中国法学界的天花板。
在高考志愿填报和研究生招生考试中,五院四系报考人数较多,是人文社科领域的名校。
想要学习法学、将来想从事法律工作的考生,可以优先考虑这些学校。
五院
“五院”包括: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
01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简称“法大”,位于北京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建设高校。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高校,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
学校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
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30多万人。学校是国家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参与了自建校以来几乎国家的所有立法活动,引领国家法学教育的创新、法学理论的革新和法治思想的更新,代表国家对外进行法学学术和法治文化交流。
中国政法大学设有昌平校区、海淀校区;下设19个教学单位、26个本科专业,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其中法学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02
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简称“西政”,位于重庆市;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政法类高等学府,改革开放后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首批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西南政法大学是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以法学为主,经济学、文学、管理学、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被誉为新中国法学教育的“西南联大”。
学校前身为1950年创建的由刘伯承元帅担任校长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
近70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近30万,是全国培养法治专门人才最多的高校。曾任或现任国家首席、一级或二级大法官和大检察官的西政毕业生共计53位。在新一届国家机构主要领导中,毕业于西政的人数仅次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
学校共有渝北、沙坪坝和宝圣湖3个校区;下设5个学部,15个学院,开设30个本科专业;已形成以法学为主,哲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
03
华东政法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位于中国上海;是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是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是以法学学科为主,兼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等学科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原名华东政法学院,1952年6月由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吴大学、厦门大学、沪江大学、安徽大学、上海学院、震旦大学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会系在圣约翰大学旧址合并成立。
学校有松江、长宁、普陀三个校区;设有21个学院(部),开设25个本科专业。
0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简称中南大,位于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是由教育部、财政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是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
学校源于1948年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在河南省创建的中原大学。2000年,原隶属于财政部的中南财经大学和原隶属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学校有南湖、首义2个校区;设有20个学院(部、中心),本科专业60个。
70年来,学校先后为国家培养各层次、各类型学生累计30余万人,毕业生水平和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05
西北政法大学
西北政法大学,简称“西法大”,坐落于陕西省会西安;由中央与陕西省共建,是一所法学特色鲜明,哲学、经济、管理、文学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该校是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陕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西北地区法学教育、法学研究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西北政法大学源于中国共产党1937年创办的陕北公学和1941年的延安大学,历经西北人民革命大学、西北政法干部学校、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等时期,2006年更名为西北政法大学。
学校雁塔、长安两个校区,设有18个教学单位,开设31个本科专业。
四系
“四系”是指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
北京大学法学院
北京大学法学院成立于1999年6月26日,其前身为北京大学法律学系。北京大学法律学科发轫于1904年,在中国现代法学教育中历史最为悠久。
自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法学院取得了飞速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推进国家法治建设等方面,始终走在全国法学院校的前列。
北京大学法学院拥有许多蜚声中外的知名学者、跨世纪的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和新世纪人才,拥有经济法学、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四个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大学法学院拥有一流的教学科研条件,教学行政大楼(凯原楼)、科研楼(陈明楼)、四合院(国双庭院)及法柱广场均位于燕园东北角,紧邻风景秀丽的未名湖区,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成立于1950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创立的第一所正规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法学家的摇篮”,成为引领法学教育的重镇、凝聚国内优秀法律人才的平台和沟通中外法学交流的窗口。
60多年来,人大法学院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法律人才,并为法学事业的振兴和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
武汉大学法学院
武汉大学法学教育源于1908年创办的湖北法政学堂。1928年国立武汉大学成立时,法学院就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武汉大学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法律人才,为法学事业的振兴和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法学院之一,被誉为“珞珈山上的王牌军”。
吉林大学法学院
吉林大学法学教育和研究始自1948年。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大学法学教育和研究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988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吉林大学法律系改建为吉林大学法学院。
经过70年的发展,吉林大学法学院已经成为我国法学教育的重镇和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
法学学科建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法学会的“东北亚高端法律人才培养基地”也落户本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