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苦练内功增强本领业务知识技能测试题库

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苦练内功增强本领业务知识技能测试题库

一、填空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

3.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

4.纪委对派驻纪检组实行统一管理。

5.江泽民同志对纪检监察干部的20字要求是: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

6.坚持党员在党纪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党内不允许有任何不受纪律约束的党组织和党员。

7.对严重违犯党纪的党组织的纪律处理措施包括改组、解散。

8.党员受到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1年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

9.党员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2年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

10.留党察看处分,分为留党察看1年、留党察看2年。

11.对于受到留党察看处分1年的党员,期满后,仍不符合恢复党员权利条件的,再延长1年留党察看期限。留党察看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年。

12.党员受留党察看期间,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3.党员受到留党察看处分,其党内职务自然撤销。

14.党员受到开除党籍处分,5年内不得重新加入党。

15.受到改组处理的党组织领导机构成员,除应各受到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处分的外,均自然免职。

16.对于受到解散处理的党组织中的党员,应当逐个审查。

17.预备党员违纪情节较轻,尚可保留预备党员资格的,应当对其批评教育或者延长预备期;情节较重的,应当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

18.违纪党员在党组织作出处分决定前死亡,或者在死亡后发现其有严重违纪行为,对于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的,开除其党籍;对于应当给予留党察看以下留党察看处分的,作出书面结论,不再给予党纪处分。

19.党的各级纪律检查机关在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领导下,做好党员权利保障工作,受理有关党员权利保障方面的检举、控告和申诉,检查和处理侵犯党员权利方面的案件,对党的领导干部和下级党组织履行党员权利保障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0.直接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起决定性作用的党员或者党员领导干部。

21.主要领导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负直接领导责任的党员领导干部。

22.重要领导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应管的工作或者参与决定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负次要领导责任的党员领导干部。

23.党纪处分决定作出后,应当在一个月内向受处分党员所在党的基层组织中的全体党员及其本人宣布。

24.执行党纪处分决定的机关或者受处分党员所在单位,应当在六个月内将处分决定的执行情况向作出或者批准处分决定的机关报告。

25.中国共产党党内第一大法是中国共产党章程。

26.党员享有的党章规定的各项权利必须受到尊重和保护,党的任何一级组织、任何党员都无权剥夺。

27.党员应当正确行使党章规定的各项权利,并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同时必须履行党章规定的义务,不得侵犯其他党员的权利。

29.党组织对涉嫌违纪党员的检查和处理,必须既坚决又慎重,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依纪依法进行。

30.纪检信访工作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是对重要信访问题的处理要由集体讨论决定,日常工作中的一般事项由承办人员按规定处理。监察信访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对于重要信访问题的处理,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后执行。

31.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3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33.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4.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5.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6.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7.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3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人员。

39.对公务员的考核,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40.公务员受政纪处分的期间为:警告,六个月;记过,十二个月;记大过,十八个月;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

41.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42.公务员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并且再没有发生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后,由处分决定机关解除处分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

43.公务员所受政纪处分解除后,晋升工资档次、级别和职务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但是,解除降级、撤职处分的,不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

44.对公务员的奖励分为:嘉奖、记三等功、记二等功、记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

45.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要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筑起思想道德防线。

46.领导干部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列为民主生活会和述职报告的一项重要内容。

47.基层党组织在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处分时,如无特殊情况,应通知本人出席会议,允许他在会上为自己申辩,也允许他人为之辩护。

48.党组织对党员所要作出的处分决定和所依据的事实材料必须同本人见面,听取本人说明情况和申辩。

49.要切实保障检举人、证明人的权利,检举材料和证人证言,不能给犯错误的人看。

50.凡需经本级党委、纪委决定或者批准以及需报上级党委、纪委批准的案件,在正式决定或批准前,必须经过审理部门审理。

51.非干部的党员违犯党纪的问题,由基层纪委决定立案。

52.监察机关立案调查的案件,自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结案,因特殊原因需延长办案期限的,要办理相应的批准手续,但调查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并应报上一级监察机关备案。

53.案件调查期间,因被调查的主要对象逃逸等特殊原因造成调查不能进行的,承办检查室提出书面意见,按程序报批后,调查中止。

55.乡镇纪委、县直机关纪检组纪委不准使用“两规”措施,确需使用“两规”措施的,由县纪委直接组织实施。

56.警告,是党内最轻的纪律处分,是对犯错误的党员的一种告诫,使之注意和警惕。

57.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又违反了党的纪律,需要给予党纪处分的,应当开除他的党籍,不能再给予其他党纪处分。

59.党员对所受党纪处分不服,可以越级申诉。

60.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中的共产党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利益,接受其邀请,本人或携带亲友外出旅游,费用由邀请方支付的行为,以受贿错误论。

61.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中的党员,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他人邀请,本人或携带亲友外出旅游,费用由邀请方支付的行为,以受礼错误论。

62.给领导干部或其配偶、子女的手机充值,是以隐蔽的方式给领导干部赠送现金或者变相行贿的行为。

63.领导干部明知手机被他人充值的,应及时向所在单位报告,由所在单位酌情处理充值费用;不报告而自行消费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64.共产党员在歌厅、舞厅、夜总会等娱乐场所,在宾馆、饭店等住宿场所,在浴池、桑拿浴室、发廊及其他非医疗场所接受全身性或其他色情性的异性按摩的,给予党内警告、严重警告或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65.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66.党的纪检工作的根本性质是党内的思想政治工作。

67.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68.党的纪律的形式主要有四大类:党章、准则、条例、其他形式。

69.党内监督的四个主要途径,即:党员群众的监督、党的各级组织和各个部门的监督、职能部门的监督、人民群众和社会团体的监督。

70.党的地方各级纪检机关在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的双重领导下进行工作。

71.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对象是党组织、党员。

72.回避的方式有三种,即:自行回避、申请回避、指令回避。

73.对普通党员的纪律处分,必须经过支部大会讨论决定,报党的基层委员会批准;如果涉及的问题比较重要或复杂,或给党员以开除党籍的处分,应分别不同情况,报县级或县级以上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审查批准。

74.党的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如果对同级党的委员会处理案件的决定有不同意见,可以请求上一级纪律检查委员会予以复查。

75.党的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如果发现同级党的委员会或它的成员有违反党的纪律的情况,在同级党的委员会不给予解决或不给予正确解决的时候,有权向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提出申诉,请求协助处理。

76.从重处分,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分则中规定的违纪行为应当受到的处分幅度以内,给予较重的处分。

77.从轻处分,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分则中规定的违纪行为应当受到的处分幅度以内,给予较轻的处分。

78.减轻处分,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分则中规定的违纪行为应当受到的处分幅度以外,减轻一档给予处分。

79.加重处分,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分则中规定的违纪行为应当受到的处分幅度以外,加重一档给予处分。

80.免予处分,是指对于党员违犯党纪应当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但是具有《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21条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分则中另有规定的,可以给予批评教育或者组织处理,免予党纪处分。

81.一个党员有《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分则中规定的两种以上含两种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行为,应当合并处理,按其数种违纪行为中应当受到的最高处分加重一档给予处分。

82.两个以上党员含两个共同故意违纪的,对为首者,除《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分则中另有规定的外,从重处分。

83.党组织领导机构集体作出违犯党纪的决定或者实施其他违犯党纪的行为,对具有共同故意的成员,按共同违纪处理。

84.对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党员,应当给予开除党籍的纪律处分。

85.主动交代,是指涉嫌违纪的党员在组织初核前向有关组织交代自己的问题,或者在初核和立案调查其问题期间交代组织未掌握的问题。

86.直接经济损失,是指与违纪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而造成财产损毁的实际价值。

87.党的工作人员,是指党的各级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和党的基层组织中专职、兼职从事党内事务的党员。

88.对于《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没有规定但危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确需追究党纪责任的违纪行为,比照分则中最相类似的条款处理。

90.集体访是指多人到同一机关反映共同意见和要求的上访行为,多人通常指5人以上。

91.反映促办工作是指将信访举报件中反映出来的重要情况和问题通过一定的信息载体向有关领导反映,通过领导批示促使问题尽快得到解决。

92.转交承办工作是指将不属于本级纪检监察机关管辖范围的信访举报件通过一定方式转交有关地方或部门的纪检监察组织处理。

93.过问督办工作是指对转交下级纪检监察机关处理的信访的督促检查。

94.移送承办工作主要是指对涉及同级党委、政府管理的党员干部、国家公务员的信访举报件移送给本级纪检监察机关的其他职能部门办理。

95.信访谈话是指纪检监察机关针对群众举报的问题,派人与被反映人或有关组织负责人进行谈话,责成当事人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当面向组织谈清楚,并根据情况进行适当教育。

96.纪检监察基层信访举报工作是指县及县以下基层信访举报工作。

97.根据案情的性质和复杂程序,按照党员、干部的管理权限,案件检查的方式,大体上可分为自办、协办、交办三种方式。

98.直接管辖是指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对所属下级纪检监察机关管辖范围内违犯党纪政纪的案件直接受理和查处。

99.初步核实是案件检查的必经程序,是指纪检监察机关在立案之前,按照规定对受理的纪检监察对象违法违纪行为的线索和材料,进行初步核查、证实的活动。

100.党纪申诉案件的审理方式有复议和复查两种。

二、选择题

1.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C)。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

C、实现共产主义

D、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2.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

A.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B.协调的发展

C.可持续的发展

D.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3.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以(A)为根本。

A.保证人民当家作主B.坚持党的领导

C.扩大社会主义民主D.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4.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下列论述错误的是(D)。

A.一切为了群众B.一切依靠群众

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D.教育和引导群众

5.党联系人民群众的基本纽带是(C)。

A.党员B.党组织

C.党的基层组织D.党的领导干部

6.党章规定,党组织对党员作出处分决定,处分决定所依据的(D)必须同本人见面。

A.调查报告B.有关证据材料

C.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D.事实材料

7.案件检查回避的方式分为自行回避、申请回避和(A)三种。

A.指令回避B.自我回避

C.领导要求回避D.组织要求回避

8.解决被调查人翻供问题的主要方法有健全办案制度,严格办案程序;提高办案科技含量,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收集和固定证据;(D);强化证据意识,客观、全面、准备惧证据。

A.依法办理B.文明办案

C.严肃认真办案D.坚持依纪依法、文明办案

9.给予组织处理的党员干部,(C)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

A.三个月B.六个月C.一年D.两年

10.案件检查是指纪检监察机关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根据职权和管辖范围,对反映(A)违犯党章、党纪政纪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核实和调查活动。

A.党员、党组织和监察对象B.一切人员

C.一般人员D.党政机关干部

11.被立案调查对象未经立案机关或调查组同意,被调查人所在单位不得批准被调查人出境、出国、出差,或对其进行(C)。

A.调动B.提拔

C.调动、提拔、奖励D.行政处分

12.收集证据的基本要求是必须客观全面;必须细致深入;必须主动及时;必须严格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的要求进行;(D)。

A.办案人员要认真办理

D.办案部门和办案人员要认真履行举证责任

12.领导干部的“一岗双责”是指(C)。

A.稳定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B.经济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C.业务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D.稳定工作和经济工作

13.(B)是指对纪检监察对象违纪事实的认定必须具体、准确,符合客观实际。

A.证据确凿B.事实清楚

C.手续完备D.定性要准确

14.《行政监察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监察机关立案调查的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C)内结案”。

A.五个月B.二个月

C.六个月D.七个月

15.在案件检查工作中,(A)即使犯错误的本人拒不承认,也可以认定。

16.《案件检查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立案审批时限不得超过(A)。

A.一个月B.二个月

C.三个月D.半个月

17.《廉政准则》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8个方面(C)条明确而具体的禁止性要求?

A、30条B、45条C、52条D、58条

18.《廉政准则》是根据(C),结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实际制定的。

A、《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国共产党章程》D、《中国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19.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D)。

A、党委统一领导,各级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党政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B、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实施,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C、党政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大家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D、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

20.党员、党组织对所受党纪处分不服,提出申诉的,由(D)承办。

A、批准处分的党的委员会和监察机关B、受处分人所在的上一级主管部门C、批准处分的同级组织部门D、批准处分的党委或纪委

21.党纪处分的种类有(D)。

A、警告、严重警告、撤销行政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B、警告、降级、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C、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D、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22.党风廉政建设的核心问题是(D)。

A、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C、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D、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3.以下不属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种类的是(D)

A、记过B、记大过C、降级D、留用察看

24.与被调查人、受侵害人和证人谈话时,如进行录音、拍照、摄像,调查人员(B)。

A、应隐蔽进行B、应先告知本人C、不必告知本人D、通知本人亲属

25.监察机关依法提出的监察建议,有关部门(C)。

A、必须采纳B、没有异议拒绝采纳C、无正当理由,应当采纳D、有异议拒绝采纳

26.公务员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规定应当(A)。

A、予以辞退B、降职使用C、降两级工资D、撤职

27.党员故意违纪受到党纪处分后,又因故意违纪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应(A)。

A、从重处分B、从轻处分C、加重处分D、减轻处分

28.被判处刑罚的公务员应当给予(C)政纪处分。

A、撤职B、降级C、开除D、警告

29.监察机关领导人员的回避应由(A)批准。

A、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人员B、上级人民政府领导人员C、本级人大常委会D、本级监察机关领导人员

30.案件处理的最后阶段是(C)。

A、归档B、审理C、执行D、案件分析

31.案件检查的第一项职责和基本要求是(A)。

A、查清违纪事实B、收集充分的证据

C、落实对违纪人员的惩处D、定性准确

32、行政效能监察解决的核心问题是(A)。

A、提高行政管理效能B、提高透明度C、提高行政管理的公正性D、预防腐败

33、监察机关依照《行政监察法》,对(A)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实施监察。

A、国家行政机关B、司法机关C、党政机关D、人大、政协机关

34、认定为违反政纪案件的标准主要是(C)等。

A.《案件检查条例》B.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C.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D.《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35、承办案件调查任务的纪检监察室对全部案件材料审查后,若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应提出(D)的意见。

A.处理B.定性C.结案D.移送审理

36、复审政纪申诉案件,主要采用三种方式:(D)、直接调查和与原办案部门共同调查核实。

A.材料审查B.派人调查C.委托调查D.书面审查

37、案件审理部门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发现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要请案件检查部门补充调查,甚至可以将案卷(B)。

A.留存B.退回C.改正D.撤销

A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B留党察看C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D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

39、《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定:发现领导干部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廉政勤政等方面的苗头性问题,党委(党组)、纪委和党委组织部门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及时对其开展(B)工作。

A、批评教育B、诫勉谈话

C、调查核实D、立案调查

40、《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适用对象是(C)。

A、国家工作人员B、共产党员

C、国家工作人员中的共产党员D、公务员

41、对于《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没有规定,但行为危害了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应按照(B)进行处理。

A、民主集中制原则B、比照相类似条款处理原则

C、实事求是原则D、公平公正原则

42、下面哪种情况可以联合行文?(D)。

A、同级政府之间B、政府及其部门与同级常委之间

C、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之间D、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之间

43、下面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接受抄送的机关不可以向其他机关抄送B在公文中,完全句是主要的,只有在为使语言简洁且又不会对语义造成损伤的情况下才使用省略句C:向上级机关请求批示或批准宜用“请示”而不用“报告”D主送机关必须是受文机关中级别层次高的机关,抄送机关则必须是级别层次低的机关

44、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其制发必须是(D)。

A、法律部门、B、上级机关

C、部门领导D、法定作者

45、《廉政准则》规定,不准违反规定决定或者批准兴建、(A)办公楼、培训中心等楼堂馆所,超标准配备、使用办公用房和办公用品。

A、装修;B、改建;C、修缮D、扩建。

46、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D)为重点。(见《党章》总纲)

A.安定有序B.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D.改善民生

47、各级(C)负责《廉政准则》的贯彻实施。

A、人大B、政协C、党委(党组)D、纪委

48、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要求或者接受请托人以给特定关系人安排工作为名,使特定关系人不实际工作却获取所谓薪酬。特定关系人,是指与国家工作人员有近亲属、(B)以及其他共同利益关系的人。

A、同学B、情妇(夫)C、同事D、朋友

49、领导班子中除正职外的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B)。

A、全面领导责任B、直接领导责任C、间接领导责任D、没有责任。

50、中央《惩防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关于完善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制度部分规定,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B)。

A、公示制;B、票决制;C、竞岗制D推荐制

51、党员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B)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

A、一年B、两年C、三年D、半年

A、三个月B、六个月C、一年D、两年

53、监察机关之间对管辖范围有争议的,由其(C)确定。

A、共同的上级政府B、上级监察机关

C、共同的上级监察机关D、当地党委机关

54、监察机关立案调查的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B)内结案。

A、三个月B、六个月C、一年D、十个月

55、述职述廉后,结合当年的(A)考核组织民主评议或民主测评。

A.年度B.半年

C.前三个季度D.第四季度

56、下列人员中(B)是县监察局的监察对象。

A、县团委书记B、某局副主任科员

C、镇妇联主任D、某村主任

57、执行党纪处分决定的机关或者受处分党员所在单位,应当在(A)个月内将处分决定的执行情况向作出或者批准处分决定的机关报告。

A、1B、2C、3D、4。

58、对于《党纪处分条例》没有规定,但行为危害了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应按照(B)原则进行处理。

A、民主集中制的原则B、比照相类似条款处理原则

C、实事求是的原则。D、公务员法

59、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有关规定收受财物或者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C)论。

A、挪用公款;B、贪污C、受贿D、合法收入。

60、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的方式有(B):

A撤销党内职务B责令公开道歉

C撤销行政职务D给予批评教育

61、反腐倡廉建设的主体是(c)

A.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B、纪委

C.党委(党组)D、监察机关

62、监察机关派出的监察机构或者监察人员对(B)负责并报告工作。

A、所在部门B、派出它的监察机关

C、所在部门和派出它的监察机关D、当地党委

63、各级党委(党组)要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方面的教育,将廉政准则列为(C)的重要内容。

A、党内教育B、民主生活会

C、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培训D、干部考察

A、一个月;B、三个月;C、六个月;D、一年。

65、拒不执行组织的分配、调动、交流决定的,给予(D)处分。

A、警告B、严重警告

C、撤销党内职务D、警告、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

66、党员领导干部不准违反规定决定或者批准用公款或者通过摊派方式举办各类(A)活动。

A、庆典B、比赛C、展览D、文艺

67、机关工作人员一年内被效能告诫(B)次的,当年年度考核应定为不称职,并可调整其工作岗位,符合辞退条件的,给予辞退处理。

A、1B、2C、3D、4

68、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必须坚持(B)、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A、党委领导B、标本兼治C、加强监督D、个人守纪

69、故意违纪受处分后又因故意违纪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D)处分。

A、可以加重B、可以从重

C、应当加重D、应当从重

三、问答题

纪检监察概论部分

1.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根本职责是什么?

答:保证党的政治纲领和政治目标的实现。

2.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维护党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保证政令畅通,维护行政纪律,促进廉政建设,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

3.反腐败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什么?

答: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

4.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反腐败斗争的实质是什么?

答:执政为民。

5.首次设立纪律检查机关是在党的第几次代表大会?

答: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党内维护和执行纪律的专门机关——中央监察委员会。

6.延安整风确立的党内纪律检查工作的方针是什么?

答:“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7.改革开放以来,以谁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重要论断?

答: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这一重要论断。

8.党的第几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章关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议程增加了听取和审查中央纪委报告一项?

答:第12次。

9.“铁的纪律”指的是什么?

答:指党的纪律具有严肃性和强制性的特征。

10.党内监督的主体包括哪些?

答:党组织和党员。

11.党内监督的方式有哪几种?

答:检查、督促、评价、揭露、举报、处理等形式。

12.反腐倡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

答:以为了人民、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13.什么是腐败?腐败具有哪些共同特征?

答:腐败是指公共权力被滥用而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特征:具有利己性、损他性、隐蔽性、传染性、顽固性和可控性等。

14.依据《行政监察法》的规定,监察机关有哪几项基本权力?

答: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决定权。

15.行政监察管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分级管辖原则、合理分工原则、灵活性原则。

16.党的十几大将“中央纪委以下的各级纪委的领导关系,由受同级党委领导改为受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双重领导”这种领导体制确定下来?

答:1982年,十二大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

17.党的作风建设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答: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

18.党委内部议事和决策的基本制度是什么?

答: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

纪检监察组织建设部分

19.新中国成立后成立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首任书记是哪位?

答:朱德。

20.1982年,党的十二大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是哪位?

答:陈云。

21.1987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正式成立,谁任部长?

答:尉健行。

22.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哪年做出中央纪委和监察部合署办公的决定?

答:1992年10月。

23.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主要有哪些?

答:监督、教育、惩处、保护。

24.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职权主要有哪些?

答:监督权、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处分权。

25.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是什么?

答:①检查党的组织和国家行政机关在遵守、执行党规、党纪、法律、法规和党和政府的政策、决定、命令等方面的问题;②受理对党组织、党员和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及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党纪、政纪的控告、检举;③调查处理党组织、党员和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及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党纪、政纪的行为;④受理有关不服党纪、政纪处分决定的申诉;⑤对党员、干部进行党风廉政教育。

26.纪检监察机关录用干部坚持什么原则?

答: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27.按照党章规定,哪些纪检监察干部由选举产生?

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和书记、副书记;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和书记、副书记。

28.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有哪三种交流方式?

答:调任、转任、挂职锻炼。

29.对干部平时考核的主要是哪几个方面?

答:德、能、勤、绩、廉。

答:7至15天。

反腐倡廉宣传教育部分

31.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引导、规范、教化、激励。

32.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长期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传统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33.反腐倡廉教育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答:理论教育、示范教育、警示教育、主题教育、自我教育。

34.反腐倡廉教育的主要对象是谁?

答:以领导干部为重点,面向全党全社会。

35.反腐倡廉教育的主体是谁?

答:反腐倡廉教育是全党的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党政部门都是反腐倡廉教育的主体。

36.反腐倡廉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领导干部教育主要内容是:①进行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教育;②党的基本理论和反腐倡廉理论教育;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教育;④思想道德教育;⑤党纪政纪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⑥艰苦奋斗教育。社会大众廉洁教育主要内容:守法、诚信、道义以及公民在监督公共权力行为等方面的教育。

37.反腐倡廉教育的主要途径主要有哪些?

答:“三会一课”,理论中心组学习,专题辅导,民主评议,廉政谈话,廉政培训,电化教育、网络教育,廉政文艺,报告会知识测试等。

38.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纪检监察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和技能。

39.党的第几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要经常对党员进行遵守纪律的教育”列入《党章》?

答:第十七次。

40.廉政文化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内涵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特征是具有先进性、传承性、群众性、广泛性、实践性、实效性。

41.廉政文化“六进”包含的内容是什么?

答:进机关、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农村。

42.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以人为本;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因地制宜,注重实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部分

43.反腐倡廉法规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答: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具有原则性和规范性、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具有明确性和具体性、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

44.反腐倡廉法规制度适用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公民在法规制度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规制度为准绳。

45.在适用法规制度时,对同一种法律、法规规定,应注意什么原则?

答: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

反腐倡廉监督部分

46.党内监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①遵守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维护中央权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议、决定及工作部署情况;②遵守宪法、法律,坚持依法执政的情况;③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情况;④保障党员权利情况;⑤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执行党和国家有关规定情况;⑥密切联系群众,实现、维护、发展人民群众利益情况;⑦廉洁自律和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情况。

47.党内询问和质询的主体是什么?

答:是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和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48.社会监督主要由哪三个部分组成?

答:由公民监督、社会团体监督和舆论监督三个部分组成。

49.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根本组织制度是什么?

答:民主集中制。

50.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党内监督的职责有哪些?

答:①协助同级党的委员会组织协调党内监督工作,组织开展对党内监督工作的督促检查;②对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力情况进行监督;③检查和处理党的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的比较重要或复杂的案件;④向同级党委和上一级纪委报告党内监督工作情况,提出建议,依照权限组织起草、制定有关规定和制度,作出关于维护党纪的决定;⑤受理对党组织和党员违犯党纪行为的检举和党员的控告、申诉,保障党员的权利。

51.执行述职述廉制度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①要注意报告工作和述职述廉的联系与区别;②党组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和接受党组织和干部群众的监督;③要加强述职述廉后的监督工作。

52.实行干部谈话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①要坚持原则;②要讲究方法;③要注意实效。

53.监察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监察机关的领导;②上一级监察机关对下一级监察机关的领导。

54.审计监督的作用有哪些?

答:①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②是加强宏观调空、改善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③是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有力武器;④是加快民主进程,完善政治体制的有力工具。

55.司法监督与其他监督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答:一是监督主体的特定性;二是监督对象的广泛性;三是监督方式的法定性。

56.社会监督是自下而上的监督,其自身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监督的广泛性;②监督的敏感性;③监督的自发性和分散性。

57.什么是新闻舆论监督?

答: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或其他形式,对党务、政务活动和党政工作人员包括各级党政机关领导人员实施民主监督。

58.司法监督的目的是什么?

答:是保证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

59.党内监督的主要制度是什么?

答: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信访处理、巡视、谈话和诫勉、舆论监督、询问和质询、罢免或撤换要求与处理。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部分

60.廉洁自律工作任务的重点是什么?

答:以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作为重点。

61.廉洁自律工作方式是什么?

答:要以规范和监督为主,多管齐下,既要进行多种形式的思想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党纪条规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提高领导干部的自律意识,又要加强“他律”,综合运用巡视、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廉政谈话、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措施加强监督。

62.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应在事后多少天内填写《党员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

答:30天内。

63.谈话制度有哪些作用?

答:监督作用、提醒作用、警示作用。

答:一般每年召开一次。

执法监察部分

65.在合署办公条件下,执法监察具有哪两项职能?

答:行政监察和行政监督。

66.执法监察的主体是什么?

答:一是国家权力机关,二是各级行政机关,三是由政府或有关部门牵头组织、监察机关参加的对有关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执法检查。

67.执法监察查办的案件主要是什么?

答:失职渎职类和行政问责类案件。

68.执法监察日常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答:涉及执法监察项目管理、执法监察案件管理、执法监察公文管理、执法监察信息管理、执法监察档案管理等内容。

69.行政效能监察的目的是什么?

答:促进监察对象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

70.执法监察的目的和特点是什么?

答:目的是保证政令畅通;特点是:主动性、综合性、权威性、灵活性。

71.执法监察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答:①依法监察的原则;②事后监督、事中监督事前监督相结合的原则;③执法监察、效能监察、廉政监察相结合的原则;④教育、制度、监督相结合的原则。

72.在执法监察中,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①及时发现行政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②提出建章立制的建议;③督促加强长效机制建设。

73.执法监察的一般工作方式有哪些?

答:①监督检查;②案件检查;③制度建设。

74.行政效能监察的特点是什么?

答:针对性、全面性、长效性。

75.行政效能监察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答:①坚决依法行政与提高行政效能相统一的原则;②注重预防和治本的原则;③提高行政管理效能与注重社会效应相统一的原则;④行政效能监察与效能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76.受理行政效能投诉件后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答:直接核查处理、登记转办、转交督办。

77.廉政监察、效能监察、执法监察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各有侧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统一于廉政勤政之中。

78.行政效能监察与行政效能建设的主体分别是什么?

答:行政效能监察的主体是监察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主体是行政机关。

79.执法监察的作用是什么?

答:①保持政令畅通;②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③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提供服务;④在教育、制度、监督等方面发挥综合作用。

80.安全责任事故的等级分为几种?

答: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4种。

81.失职、渎职行为有关责任人员应负的责任分为有哪几种类型?

答:直接责任、主要领导责任、重要领导责任三种。

82.《行政监察法》在保护监察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方面有什么规定?

答:监察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拒绝、阻碍监察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不得打击报复监察人员。

纠风部分

83.纠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抓住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推进政风行风建设,树立行业新风。

84.2004年1月,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把“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界定为什么?

答: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85.纠风专项治理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答:条块结合、突出重点、监督检查、抓好典型、源头防治。

答:一年。

87.纠风工作社会监督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答:舆论监督、信访举报监督特邀监察员监督、民主评议政风行风。

88.发生不正之风的重点领域主要集中在哪些部门?

答:政府部门中的行政执法部门、经济管理部门和具有一定行业垄断性质的公共服务单位。

89.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行为客体主要包括哪些?

答:公民、法人、社会团体等的合法权益和政党权益。

90.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特征有哪些?

答:具有普遍性、趋利性、扩张性、顽固性。

91.纠风专项治理的对象主要有哪些?

答:主要是行政执法部门、经济管理部门和公共服务行业。

92.纠风专项治理的特点是什么?

答:特定性、系统性、针对性、阶段性。

93.政风行风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①加强教育,开展职业道德教育;②完善制度,规范从业行为;③强化监督。

94.纠风专项治理的含义是什么?

95.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最根本的原则是什么?

答:是民主。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部分

96.什么是联名信?

答:指3人以上署名联合反映共同问题的信件。

97.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对下级纪检监察机关回报信访案件的查处结果需要实行审核反馈,反馈的期限一般不超过几个月?

答:2个月。

98.什么是集体访?

答:是指5人以上联名反映同一问题的走访行为。

99.我国现行的《信访条例》是哪一年颁布的?

答:2005年1月5日国务院通过新的信访条例,温家宝总理1月10日签署,5月1日起实施。

100.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对主管行政机关做出的行政处分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行政处分决定之日起几日内向监察机关提出申诉?

答:可以自收到行政处分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监察机关提出申诉。

101.处理信访举报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①以党章和法律法规为准绳;②以事实为依据;③处理重要信访问题,坚持实行民主集中制或行政首长负责制;④维护信访当事人的民主权利;⑤分级负责、归口管理;⑥解决实际问题同思想教育相结合。

102.加强基层信访举报工作的措施有哪些?

答:①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②整合基层信访资源;③加强预测、预防;④加强信访协调;⑤推行信访举报工作办事公开;⑥加强信访举报工作网络建设;⑦加强业务指导。

纪检监察案件检查部分

103.通常案件检查的方式有几种?

答:一般分为自办、协办和交办三种。

104.案件检查的依据有哪些?

答:在党纪政纪案件检查中分别依据不同的党内法规和行政法律、法规规定。

105.政纪案件立案调查的时限是如何规定的?

答:根据《行政监察法》及《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的规定,监察机关立案调查的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结案;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办案期限的,可以适当延长,但是最长不得超过一年,并应当报上一级监察机关备案。

106.案件检查采取组织措施的时限是如何规定的?

答:在案件调查期间,对被调查人采取停职检查或停止公务活动的期限,不得超过办案期限,即3个月。

107.何谓“两规”、“两指”?

108.采取“两规”措施的时限是如何规定的?

答:根据中纪委规定,“两规“措施的使用期限不得超过案件调查期限,即3个月,确需延长期限的,按批准使用“两规”措施的程序报批,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个月。

109.立案的要求有哪些?

答:不遗漏案件;一案一立,防止重复立案;手续完备。

110.立案的条件是什么?

答:确有违纪违法事实;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

111.使用证据应注意哪几个方面?

答:注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全面地、联系地使用证据;既要使用直接证据,又要使用间接证据。

112.取证工作一般要遵循的的原则?

答:①先易后难;②先外后内;③先事后人;④先简后繁;⑤先“确”后“信”。

113.证据的分类有哪几种?

答:①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②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③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114.案件检查的任务是什么?

答:①查明案件事实;②收集确实、充分的证据;③使违纪者受到应有的惩处;④保护没有违纪的人不受追究;⑤教育党员、党组织和监察对象遵纪守法。

115.案件检查的“二十四字”方针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案件检查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党政纪为准绳,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

116.对党员和党组织的违纪问题、违纪问题是如何立案?

答:党员违犯党纪需要立案的,一般由纪委常委会议或纪检组组务会议讨论决定;对违纪党组织的立案,应由有立案权的党委、纪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

117.提取外围证据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答:从主要作案环节入手寻找外围书证、物证;从外围知情人中提取证据和证人语言;从关键证人中提取证人语言。

118.初步核实的要求是什么?

答:抓住时机,讲究效率;突出重点,准确突破;细致完备,注重细节;缩小影响,保守秘密。

119.初步核实的程序有哪些?

答:①办理初步核实手续;②成立初步核查组;③制订初步核实方案;④初步核实的实施。

120.立案的五个特征是什么?

答:①立案主体是有管辖权的纪检监察机关;②立案的对象是纪检监察对象的违纪违法者;③立案的前提是确有违纪违法事实,并需追究党政纪责任;④立案的目的是对违纪者及其违纪违法问题进行深入调查,查明真实情况给予应有的党政纪处分;⑤办理必要的手续。

121.纪检监察办案与有关部门的协调主要包括哪些机关?

答:主要是公安、检察、审判、司法、审计、税务等。

122.调查前的准备有哪些?

123.撰写案件调查报告主要有哪几项内容?

答:①立案依据及调查的简要情况;②主要违纪事实及性质;③有关人员的责任;④被调查人的态度;⑤处理建议。

124.案件移送审理的条件是什么?

答:①必须是经过立案调查的案件;②必须是在调查终结之后的案件;③必须是追究党政纪责任的案件。

纪检监察审理部分

125.案件审理的作用有哪些?

答:监督制约、参谋助手、保障权利、教育、促进作用。

126.案件审理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127.正确处理案件的前提是什么?

答:事实清楚。

128.收集证据的时候,纪检监察人员不得少于几人?

答:2人。

129.检验纪检监察机关办案质量和效果的最后一道关口是什么?

答:申诉复查工作。

130.对有关人员责任的区分主要有哪几种?

答:直接责任、主要领导责任、重要领导责任。

答:应在一个月内向受处分党员本人宣布,将处分决定送给本人一份,并在适当范围内宣布。

132.什么是故意违纪?

答:就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133.什么是免予处分?

答:免予处分是指党员违反了党的纪律,对照《党纪处分条例》应当受到党纪处分,但由于错误较轻,且具有可以免予处分的情节,党组织对其免去应给予的党纪处分。

134.提前介入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有选择地提前介入;处理好提前介入与正式审理的关系;慎重表态、留有余地;注意处理检查与审理的工作关系。

135.证据确凿的四层内容是什么?

答:①证据必须真实,经得起现实和历史的检验;②证据必须与案件有内在的联系,证据与错误事实相符;③证据必须充分、足以证明错误事实,能使得出的结论是唯一的;④证据之间不能有矛盾。

136.认定案件的性质,主要有哪四个方面的标准?

答: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②《党章》和党纪、政纪条规;③国家的法律、法规;④社会主义道德标准。

137.行政复议中,有哪些具体行政行为可撤销、变更和确认违法决定?

答: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适用依据错误的;违反法定程序的;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

国(境)外廉政建设部分

138.世界上最早的由议会专职监督行政和司法机关的制度,被誉为反对官员腐败的“一大杰作”的是什么制度?

答:是瑞典的议会监察专员制度。

139.每年的12月9日被联合国确立为什么日?

答:联合国反腐败日。

140.联合国历史上第一个用于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答:《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141.最早开放政府文档的是哪个国家?

答:瑞典。

142.新加坡、香港地区廉政建设重要措施是什么?

答:廉政理念明确;廉政法规具体;制约机制严密;惩治手段严厉;物质待遇优厚;廉政教育规范。

科学发展观部分

143.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答: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144.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

答: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45.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146.什么是“五个统筹”?

答:“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包括“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协调发展”等。

147.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答: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惩防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部分

148.《工作规划》明确指出的主体和责任是什么?

答:各级党委是反腐倡廉设的责任主体,担负全面领导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政治责任。

149.当前必须坚持的反腐倡廉建设方针是什么?

答: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150.《工作规划》中提出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答:到2012年,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比较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基本形成,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党风政风明显改进,腐败现象进一步得到遏制,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有新的提高。

151.《工作规划》规定的六项任务是什么?

答: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

152.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做到“一个坚决,三个更加注重”的要求是什么?

答: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

《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部分

153.党的建设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五个方面。

154.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需要解决哪两大历史性课题?

答: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155.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什么?

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56.什么是党的群众路线

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57.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什么?

答:实事求是的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

158.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答: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59.党性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①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②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而奋斗终身。③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④自觉遵守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和组织纪律。⑤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⑥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160.什么是党的作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党的作风通常又简称为党风,是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行动上的表现,是指党的组织及其成员在思想、政治、理论、工作、组织、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主要体现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诸多方面。

161.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规定,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怎样的制度?

答: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制度。

162.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规定的“四个服从”的内容是什么?

答: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163.涉及方针政策性的大事,重要干部的推荐、任免和奖惩,全局性的问题,应如何作出决定?

答: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

164.为了保障党员权利的正常行使和不受侵犯,应坚持哪些原则?

答: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在党纪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165.必须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的“三重一大”事项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

166.什么是党的纪律?

答:党的纪律是党按照自己的政治纲领和民主集中制原则,根据党的事业的发展需要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条例和决定的总和,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政治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

167.党的领导干部应严格遵守的四大纪律是什么?

答: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

168.党员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可不可以重新入党?

答:条例规定,党员受到开除党籍处分,五年内不得重新入党。另有规定不准重新入党的,依照规定。

169.党章在加强监督方面有哪四项重大制度?

答:①党的各级组织要按规定实行党务公开;②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实行任期制;③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④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监督,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定期向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监督。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部分

170.《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适用于违犯党纪应当受到党纪追究的党组织和党员。

171.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原则的涵义是什么?

答: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应当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对于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必须严肃处理。

172.党纪处分有哪几种?

答:警告、严重警告、留党察看、撤销党内职务、开除党籍。

173.党内最高处分是什么,什么样的党员必须开除党籍

答:党内最高处分是开除党籍,严重触犯刑律的党员必须开除党籍。

174.对党员的留党察看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几年?

答:不得超过两年。

175.对严重违反党纪的党组织的纪律处分是什么?

答:改组和解散。

176.什么是贪污?

答:贪污是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盗窃、骗取或以其他方式,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177.什么是受贿?

答:受贿是指党和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人员中的党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178.经单位集体研究或领导同意,以个人名义存储公款的是否属于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答:任何以个人名义存储公款的行为,都是违反财经纪律的。

179.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有关规定收受财物或者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什么论?

答:受贿。

180.党组织和党员哪些行为依照规定应给予党纪处分?

答: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违反党和国家政策、社会主义道德,危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

181.违法犯罪的党员,什么情形下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答:①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②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③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

182.对组织、利用宗教活动反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煽动骚乱闹事,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策划者、组织者和骨干分子,是党员的,应怎样处理?

答: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183.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什么处分

答:党内警告或者党内严重警告。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部分

184.党内监督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平等、公开、群众性、实事求是的原则。

185.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有哪些?

答: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

186.党内监督的重点内容有哪几项?

答:①遵守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维护中央权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议、决定及工作部署的情况;②遵守宪法、法律,坚持依法执政的情况;③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④保证党员权利的情况;⑤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执行党和国家有关规定的情况;⑥密切联系群众、实现维护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情况;⑦廉洁自律和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

187.《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定的十项监督制度是哪些?

答:①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②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③述职述廉;④民主生活会;⑤信访处理;⑥巡视;⑦谈话和诫勉;⑧舆论监督;⑨询问和质询;⑩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

188.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应当如何决定重要事项?

答: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决定重要事项,应当进行表决。表决采用口头、举手、无记名或记名投票等方式。表决结果和表决方式应当记录在案。

189.述职述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履行岗位职责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情况,遵守廉洁从政规定情况,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改正措施,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190.民主生活会的主题应怎样确定

答:应当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针对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

191.通过党员民主生活会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答:统一思想、促进作风、加强监督、增进团结、提高依靠自身力量解决问题和矛盾的能力。

192.加强对权力监督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答:坚持民主监督、公开监督、法治监督、权力制约的原则。

《公务员法》、《公务员行政处分条例》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部分

193.公务员考核有哪两种?

答:公务员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定期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

194.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实行什么制度?

答:实行任职前公示制度和任职试用期制度。

195.原系领导成员的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的,在离职三年内,不得有哪些行为?

196.对公务员的处分有哪几种

答: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六种。

197.国家公务员什么情形下,要予以辞退?

答:①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②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③因单位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④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者1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⑤不履行国家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国家公务员纪律,经多次教育仍无转变,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

198.《公务员法》对公务员受处分期间的待遇是如何规定的?

答: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受撤职处分的,按照规定降低级别。

199.在违纪违法案件立案调查期间,被调查的公务员不得做什么?

答:不得交流、出境、辞去公职或者办理退休手续。

200.什么叫政纪

答:是指中央或地方政府机关制定的,由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国营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遵守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

201.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包括哪些?

答:①完善行政管理体制;②建设高素质的行政管理队伍;③努力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化;④健全行政法制。

202.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自收到监察决定或者监察建议多少日内将执行监察决定或者采纳监察建议的情况通报监察机关?

答:三十日内。

203.行政制裁分为哪三种?

答:行政处分、行政处罚、劳动教养。

204.什么是商业贿赂?

答:商业贿赂是在商业活动中违反公平竞争原则,采用给予、收受财物或者其他利益手段,以提供或者获取交易机会或者其他经济利益的行为。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部分

205.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要做到“四自”要求的内容是什么?

答: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206.《廉政准则》中提到的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坚持的“五个必须”是什么?

答:①必须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②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③必须在党员和人民群众中发挥表率作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④必须模范遵守党纪国法,清正廉洁,忠于职守,正确行使权力,始终保持职务行为的廉洁性;⑤必须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

207.禁止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准有哪些行为?

答:①索取、接受或者以借为名占用管理和服务对象以及其他与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财物;②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宴请以及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③在公务活动中接受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支付凭证;④以交易、委托理财等形式谋取不正当利益;⑤利用知悉或者掌握的内幕信息谋取利益;⑥违反规定多占住房,或者违反规定买卖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

208.禁止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不准有哪些行为?

答:①采取不正当手段为本人或者他人谋取职位;②不按照规定程序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任免干部;③私自泄露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酝酿、讨论决定干部等有关情况;④在干部考察工作中隐瞒或者歪曲事实真相;⑤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和选举中搞拉票等非组织活动;⑥利用职务便利私自干预下级或者原任职地区、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⑦在工作调动、机构变动时,突击提拔、调整干部;⑧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封官许愿,任人唯亲,营私舞弊。

《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部分

209.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要坚持哪些原则?

答:坚持严格要求、实事求是,权责一致、惩教结合,依靠群众、依法有序的原则。

210.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的方式分为哪几种?

答: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

211.党政领导干部具有哪些情节应当从重问责?

答:①干扰、阻碍问责调查的;②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③对检举人、控告人打击、报复、陷害的;④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从重情节。

212.党政领导干部具有哪些情形可以从轻问责?

答: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损失或者挽回影响的;积极配合问责调查,并且主动承担责任的。

213.受到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应当取消哪些资格?

答:取消当年年度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

214.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几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

215.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或者本单位在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方面出现问题的,按照什么追究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

答:应当按照《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追究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

216.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决定书》之日起几日内,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书面申诉?

答:15日。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部分

217.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应坚持什么原则?

答:坚持党委领导、分级负责,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权责一致、惩教结合,严格要求、违规必究的原则。

218.《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规定由谁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行责任追究?

答:由党委(党组)及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按照职责权限负责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行责任追究。

219.《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规定的组织处理方式有哪些?

答:组织处理的方式包括调离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部分

220.如何理解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意义?

答: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大举措,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步入法制化轨道的重要标志,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制度保证。

221.《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适用于哪些机关?

答: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222.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管理,与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其他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

223.什么是“一岗双责”

答: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职责和掌握的权力管到哪里,党风廉政建设的职责就要管到哪里,一旦出了问题,责任就要承担到哪里,这就叫“一岗双责”。

224.实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责任追究要分清什么责任?

答:要实事求是,分清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主要领导责任和重要领导责任。

225.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的考核结果如何运用?

答:作为对领导干部的业绩评定、年度考核、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四、案例分析题

1.某县监察局在查处某中学校长张某(由县教育局任命)贪污问题过程中,认定该中学的教师李某也构成违纪。除了给予张某相应的行政处分外,县监察局对李某给予了行政记大过处分。对此,李某不服,以其不属于行政监察对象为由向县监察局提出申诉。经复审,县监察局认为李某的申诉有理,故决定撤销对李某作出的原处分决定,重新作出对李某免予行政处分的决定。

问:县监察局对李某的处理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答:不正确。李某不属于行政监察对象,监察局撤销给予他的原处分决定是对的,但是李某也够成违纪,监察局作出对李某免予行政处分决定是不对的,应下达《监察建议书》建议县教育局依纪,给予李某行政处分。(依据《行政监察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监察机关根据检查、调查结果,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作出监察决定或者提出监察建议:(一)违反行政纪律,依法应当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行政处分的;(二)违反行政纪律取得的财物,依法应当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的。对前款第(一)项所列情形作出监察决定或者提出监察建议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人事管理权限和处理程序的规定办理。”)

2.地级市环保系统发生系列窝案串案,案件涉及市环保局及7个县(市、区)环保部门的16名党员干部,其中,正科级7人、副科级1人、担任县(市、区)环保局局长或副局长的有6人,涉案总金额140多万元。

问:请运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分析该地级市环保局领导班子和主要负责人在哪些方面未能正确履行党风廉政建设领导责任?

答:该局在以下两个方面未正确履行党风廉政建设领导责任:一是在开展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洁从政教育不够;二是对监督监察本地区本部分本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和下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情况不够。(《规定》第七条第二和第五款)

3.某省西乡县王武安,1984年12月,因流氓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1987年1月减刑获释后被安排到西乡县五金公司工作;1993年6月被聘任为西乡县五金交电化公司经理。在王武安聘任为这个职位时,西乡县委对其个人品质和前科问题把关不严。后又被任命为县粮食局副局长、局长。在王武安被任命为县粮食局副局长、局长过程中,西乡县委没有按照规定进行组织考察和任前公示。2008年6月,因涉嫌贪污受贿被立案调查,2009年被判处有期徒刑16年。

问:请运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分析西乡县委在哪个方面未能正确履行党风廉政建设领导责任?按照哪种情形对西乡县委实施责任追究?

答:西乡县委在执行《规定》中第七条第五款:严格按照规定选拔任用干部,防止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中未能正确履行党风廉政建设领导责任。

按《规定》第十九条第五款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或者用人失察、失误造成恶劣影响的之规定追究西乡县委责任。

4.张某作为中共党员,在担任某市副市长期间,通过招商,引进成立了富强公司,准备通过搞房地产开发,用盈利创办民营医院。因资金紧张,富强公司提出与张某合作,考虑到民营医院前景较好,张某遂以弟媳名义投资入股150万元,占富强公司注册资本的30%,双方还约定了分红比例。以上情况,张某违反了那些规定?

答:张某的行为违反了:《廉政准则》第二条第(一)项:“不准个人或借他人名义经商办企业。”

5.刘某,中共党员,某市人大副主任。在位期间,以市人大名义组团,组织该市建委等一行6人赴四川成都和云南昆明十多处风景名胜区,名为参观调研,实为参观游览,历时15天,花费公款5万余元。以上情况,刘某违反了那些规定?

答:《廉政准则》第三条第四项“用公款旅游或者变相用公款旅游”

6.刘某为某镇党委书记。2006年10月,刘某授意本镇国庆村党支部书记韩某,将该村闲置的校舍(面积3200平方米)租赁给其弟开办工厂,并要求韩在价格上给予优惠。同年12月底,韩某未经集体研究,私自以国庆村名义与其弟签订了为期10年的房屋租赁合同,租金为每年3.2万元(当年的市场价每年可达4.5—5万元)。以上情况,刘某违反了那些规定?

答:《廉政准则》第五条第六项“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以及其他亲属经商、办企业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党员领导干部之间利用职权相互为对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以及其他亲属经商、办企业提供便利条件”

7.刘某,中共党员,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004年4月,某园艺公司经理孟某找到朋友刘某,希望其帮助自己联系业务,刘某表示同意。同年5月,刘某介绍孟某与自己的同学方某(某局行政处长)结识,希望方某为孟某承建该局的绿化工程提供便利,并表示事成后孟某会给方某一定的感谢费。同年6月,孟某承建了该局的绿化工程。为感谢方某给予的帮助,孟某送给方某人民币5000元。请问:对刘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处理?

答:介绍贿赂。《党纪处分条例》第九十二条“向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介绍贿赂,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答: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党纪处分条例》第94条“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9.某局将单位沿街公房出租给私人开饭店,年租金12万元,局班子会研究将该收入不入财政局监管的正式帐,放在帐外用于发放补贴及其他开支等。该局局长从中领取补贴1万元,其他班子成员也都领取5000-8000元不等的补贴。该局的行为是什么行为?该局局长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答:该局行为是违反财经纪律行为。该局局长的行为应定性为贪污。

10.基本案情:周某,党员,某银行行长。2009年6月,某公司经理吴某为从银行获得贷款,找到周某请其帮忙。后在周某的帮助下,吴某获得3000万元的贷款。事后吴某为表示感谢,将人民币2万元送到周某家中,因周某不在,吴某将此款交给周妻刘某。周某并不知情。请问:1.周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违纪?2.如果违纪,应如何定性?3.在何种情况下,才能认定周某受贿?简述理由。

答:1、是。2、违反廉洁自律规定。3、周某在知情下没有退回上述款项,就能认定其受贿。(《党纪处分条例》第七十五条“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其父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以及其他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收受对方财物的,应当追究该人员的责任,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11.基本案情:刘某,党员,某局局长。2007年8月,刘某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利,收受他人所送的人民币3万元。2008年5月,刘某的问题被群众举报,纪委对刘某的问题进行初步核实期间,刘某主动将3万元上交纪委。当纪委对其立案调查时,刘某如实供述了上述事实。请问:(1)刘某是否构成主动交代?(2)刘某是否构成主动退出违法违纪所得?

答:(1)不构成。(2)构成。

12.基本案情:李某,党员,某劳动局副局长。2007年6月,李某为了使其外甥女刘某能够进入国家机关工作,找到其同学某民政局副局长阎某,请其帮忙。阎某提出,只要取得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资格,就可以接收。随后,李某利用职务之便,为刘某填写了虚假的劳动局录用公务员审批表、干部履历表、公务员定级工资表,并加盖了劳动局的公章,使刘某以劳动局公务员的身份调入民政局。请问:李某的行为是一种违纪行为,还是两种违纪行为?应当如何处理?简述理由。

答:两种违纪:违反组织人事纪律和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两种违纪行为;应开除党籍、行政撤职。(《党纪处分条例》第六十六条“在干部、职工的录用、考核、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和征兵、安置复转军人等工作中,隐瞒、歪曲事实真相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规定为本人或者其他人谋取利益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一百六十五条“伪造、变造或者买卖、使用伪造的党和国家机关、企业(公司)、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公文、证件、印章的,给予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13.基本案情:吴某,党员某税务局局长。2009年10月,吴某经人介绍结识了辖区内某公司经理谢某。此后交往中,谢某见吴某使用的手机比较旧便提出为吴某换一部手机。次日谢某购买了一部三星手机,价值人民币5000元,送至吴某家中,吴某收下未付款也未登记交公。请问:吴某的行为是受贿还是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馈赠?简述理由。

答:是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馈赠。(《廉政准则》第一条第二项“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宴请以及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

14.某县委书记在即将调任其他岗位时,突击提拔、调整100余名科级干部,并对一些乡镇站所人员调整进行干预。请问违反了哪些规定?

答:违反了《廉政准则》中第四条第六款“利用职务便利私自干预下级或者原任职地区、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第七款“在工作调动、机构变动时,突击提拔、调整干部”

15.某局2005年购买一辆小轿车作为公务用车,主要由局长使用,2008年,该局向财政部门申请重新购买一辆24万元,排气量2.4升的小轿车以更换该车。2009年该局长调到另一单位任职,将新买的公务车带到新单位使用。以上情况,违反了那些规定?

答:违反《廉政准则》第六条第四款“违反规定配备、购买、更换、装饰或者使用小汽车”和《党纪处分条例》第七十八条第三款“购买、更换超过规定标准的小轿车或者对所乘坐的小轿车进行豪华装修的”

16.某县副县长儿子结婚计划办酒席50桌。在实际操办中共办酒席101桌,前来送礼者有84个县直单位和31个乡镇的有关负责人,共收礼金20余万元。请问违反了哪些规定?

答:违反了《党纪处分条例》第八十一条“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和《廉政准则》第八条第三款“大办婚丧喜庆事宜,造成不良影响,或者借机敛财”之规定。

20.挪用公款后又谎称被盗应如何定性。党员张某系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负责管理本科室的“小金库”。1995年3月,张利用职务之便,陆续将“小金库”内的2400元现金挪用、花光。10月上旬,张某办公室被盗,室内物品被翻乱,但张的办公桌未被撬,财物未少。张上班发现这一情况后,想起自己平时花去的钱款无法偿还,便扭掉办公桌抽屉锁,伪造了被盗现场,谎报2400元被盗。三天后,盗窃分子被抓获,交待了盗窃经过,张某伪造现场、谎报案情的假象被揭露,挪用公款后花光的事实被查清。

讨论此案时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应定挪用公款错误;第二种意见认为应定贪污未遂;第三种意见认为应定贪污错误。

请问:张某的行为到底应定何种错误请说明理由。

答:应定贪污错误。因为张某的行为构成了贪污性质的主客观要件。

21.某区卫生局国家公务员王某2007年12月因受贿5500元被该区检察院立案侦查、起诉。2008年3月,该区法院判决王某的行为已经构成受贿罪,但鉴于王某的犯罪行为情节轻微,认罪态度较好,并且已经全部退还赃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决定对王某免予刑事处罚。2008年4月,该区卫生局根据法院认定的违法事实给予王某行政撤职处分。王某对此不服提出申诉,认为既然法院已作出免予刑事处罚的判决,他就不应该再受到行政处分。

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您认为该区卫生局根据法院认定的违法事实给予王某行政撤职处分是否合适?为什么?

答:合适。《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违法违纪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在行政机关对其作出处分决定前,已经依法被判处刑罚、罢免、免职或者已经辞去领导职务,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由行政机关根据其违法违纪事实,给予处分。”

本案例中的执法监察小组执法监察过程中有几处错误(C)?

A、两处B、三处C、四处D、五处

本案例中的执法监察小组执法监察过程中为了简化程序,没有发出《税务监察通知书》是否妥当?(A)

A、错误B、正确C、可以这样

执法监察必须由(B)以上实施才符合程序。

A、一人B、两人C、三人D、不确定人数

如果赵东需要回避,谁有决定权(A)?

A、监察室主任李明B、县国税局局长C、赵东自己

李明当场填写的《检察建议书》是否有效?(否)

如果《检察建议书》有效,城关所将采纳情况应在(B)日前报告监察室?

A、12月23日B、12月24日C、12月25日

23.黄某,党员,某镇政府领导;谢某,党员,某绿化公司经理。2004年3月,黄某所在镇政府按照规划启动当地绿化工程,黄某请求予以关照,谢某承诺事成后把多得的款项分一半给黄某,黄表示同意。后查明,黄某利用职权为谢某虚增工程款20万元,谢某拿到补偿款后,分两次送给黄某共计人民币10万元,黄均予以接受。请问:

请问:(1)黄某的行为构成什么错误?(A)

A、贪污

B、受贿

C、侵占

(2)、黄某和谢某是否共犯?(A)

A、是

B、否

(3)、谢某的行为构成什么错误?(C)

B、行贿

24.吴某,党员,某税务所所长。2006年10月,吴某经人介绍结识了辖区内某国有公司经理谢某。后吴某作为嘉宾受谢某所在公司邀请参加某商业庆典,在活动中,该公司由谢某作主向每位嘉宾赠送了一部手机,价值人民币3000余元,吴某收下后未登记交公。请问:

请问:(1)、吴某的行为如何定性?(C)

A、侵占

C、受礼不交公的违纪行为

(2)、若谢某为党员,是否要追究纪律责任?(A)

A、要追究

B、不要追究

问:作为处分决定机关的工作人员,您认为,在这起案件中,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中的哪些规定?您建议对他们作出什么处分?为什么?

答:张某违反《公务员处分条例》每二十二条“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和公众,造成不良后果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建议给予张某开除公职;吴某违反《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五)项“其他滥用职权,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行为,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建议给予吴某行政降级处分,《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五十二条“有违法违纪行为应当受到处分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在处分决定机关作出处分决定前已经退休的,不再给予处分;但是,依法应当给予降级、撤职、开除处分的,应当按照规定相应降低或者取消其享有的待遇。”。

26.郭甲是运煤司机,一日运煤经过309国道某交通检查站时,执勤人员宋丙(身着交通警察制服,佩带执勤袖章)向郭甲走过来,递给了郭甲一张处罚决定书,说:“交20元钱再走。”郭甲接过处罚决定书,见上面印的全部内容是:根据有关规定罚款20元。决定书印着某省某市交通大队的印章。郭甲对宋丙说:“为什么要罚我?”宋丙说:“你超载。”郭甲辩称:“我只拉半车煤,怎么就超载?”宋丙不耐烦地说:“让你交你就交,啰嗦什么?”郭甲说:“不说清楚,我就不交。”这时,宋丙又递过一张处罚决定书,并说:“就你这态度,再罚20元。”郭甲怕争辩不下,又要罚款,只好交了40元钱离去,宋丙未出具收据。

问:本案中的行政处罚行为哪些地方违反行政处罚法的规定?

答:第五十五条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没有法定的行政处罚依据的;

(二)擅自改变行政处罚种类、幅度的;

(三)违反法定的行政处罚程序的

27.某市工商局执法人员吴某,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对公民陈某的违法行为当场处以100元罚款。在处罚当场,吴某并未向陈某交付行政处罚决定书,而是声称要求陈某改日去工商局领取,并要求陈某当场缴纳罚款。陈某不服,但吴某不予理睬,并声称如不服则加重处罚。

问:1、吴某是否有权当场对陈述作出100元罚款?说明理由。2、假设吴某有权当场处罚,他有哪些违法行为?3、陈某有何救济途径?

答:1、吴某无权当场对陈某作出100元处罚。《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2、(1)吴某未及时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2)吴某未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情况下要求陈某当场缴纳罚款;(3)陈某进行申辩时,吴某不予理睬并声称要加重处罚。

3、陈某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答:王某的行为违反了《廉政准则》第一条第(四)项“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准以交易、委托理财等形式谋取不正当利益。”之规定。

30.我市某局的副主任科员王某的女儿今年高考中榜,高兴之余决定在某饭店放上十桌,找来亲朋、单位好同事以及同学等一同来庆祝女儿金榜提名。前来的挚爱亲朋也不忘礼数,带来了礼金,表示祝贺。此事被群众举报后,当纪检监察人员前来检查时,王某说,他只是一名副主任科员,既不是党员,又不是领导干部,在饭店也只安排了十桌,不违反有关规定,认为纪检委对此事不应干预。王某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答:王某的说法正确。原因是:王某既不是党员,又不是领导干部,在饭店只排了十桌,且前来庆贺的只是亲朋好友及同学,其行为既未造成不良影响,也未借机敛财,是正常的人际关系往来。

THE END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 结束语 前言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证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有法可依,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前提和基础,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制度保障。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https://www.gov.cn/zwgk/2011-10/27/content_1979526.htm
2.法律可以分为几大类以下是有关“法律可以分为几大类”这个问题的详细内容。我国的法律分类:四大部门,包括:刑事、民事、经济、行政。1、刑事方面:一类是实体法,即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的,犯了什么罪,将要受到怎样的处罚。另一类是……https://mip.64365.com/tuwen/gjzoj/
3.中国法律类型有哪些中国的法律类型主要包括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经济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以及刑法等。 一、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二、行政法 行政法主要调整行政机关在行政管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734d74e924057d000815
4.我国公司的类型有哪几种我国公司的类型有哪几种沉淀期待未来 好评回答 我国的《公司法》规定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两者均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https://law.iask.sina.com.cn/jx/sh/1koWMePBqyAs.html
5.普通人应该懂得的法律知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大全→MAIGOO知识6、合同消灭的原因:(1)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2)合同解除;(3)债务相互抵销;(4)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5)债权人免除债务;(6)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7)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7、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https://www.maigoo.com/goomai/232166.html
6.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②衡平法和普通法: 衡平法(现在我国香港地区还存在着这种法的划分) ③联邦法和联邦成员法。复合制(联邦制)结构的国家适用的一种法的分类。 四、法律历史类型: 按照法律的阶级本质及其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不同划分: ①奴隶制类型的法律(代表性法典是《罗马法》); 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7.宪法宣传周丨关于宪法,你了解多少?设立国家宪法日,也是让宪法思维内化于所有国家公职人员心中。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服从宪法。公职人员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五、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归纳为以下四项: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xMjQyNTI4MQ==&mid=2247508725&idx=1&sn=5984bd8a4796d5172dc6de881d37e275&chksm=96ce49b6b68da6535aa41658180f77bd7e1e0b0361046e96149a453199ea05253137bfd815b4&scene=27
8.民法教学大纲二、有价证券的分类 三、有价证券的几种主要类型 第四分编 民事权利变动 第八章 民事法律行为(8学时) 第一节 民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概述 一、民事行为、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概述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一)单方民事法律行为与双方或多方民事法律行为 (二)有偿行为与无偿行为 (三https://law.sicnu.edu.cn/p/60/?StId=st_app_news_i_x151152147946061809
9.国有企业改制中的特殊法律问题—国有资产评估清算价格法使用的前提条件有:1.以具有法律效力的破产处理 文件或者抵押合同作为依据;2.资产已整体在市场上可以快速出售 变现;3.所卖收入足以补偿因出售资产的附加支出总额。 基于上述的前提条件,清算价格法主要是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企业破产。当企业因经营不善造成严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1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