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月1号,我们都会迎来一系列新法新规的正式实施,而在即将到来的2021年1月1日,没有任何一部法律能与我们今天要谈论的《民法典》所产生的影响力相提并论。因为,《民法典》代表的是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那么,《民法典》到底是什么,它和我们又有什么重要的关系呢?
简单来说,民法典主要的使命就是保护公民的民事权利,是保障人民私权的基本法,因此它也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民权保护之母”。
民法典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1200多个条文,覆盖了一个公民所能涉及到的衣食住行、家庭婚姻、消费借贷、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的事务。有基于此,民法典也被形容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
有人说,对于任何一个人,从生到死,都要受到民法典的规制。这样来认识民法典的重要性,当然也是对的。
一个人自出生开始,直到死亡为止,必定离不开民法规定的行为规则的约束,一举一动都在民法典的规范之下。人格权自是如此,生而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人身自由权、个人信息权。这些权利与人须臾不能分离。身份权也是如此,亲子关系、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以及其他亲属关系,地位固定,权利义务明确。
即使对于财产的享有和流转,无一不依靠物权规则、债权规则、知识产权规则、股权以及其他投资性权利规则的规制。即使在自己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也需要通过遗嘱或者通过法律规定,流转遗留下来的财产,使之在亲属或者亲友之间分配。
所以,在民法典对人的这种保护下,只说民法典保护的是人从生到死的民事权利,是不是不够准确呢?
当然,民法典的编纂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1954年我国首次起草民法典开始算起,我们的民法典从起草到通过一共走过了66年的风雨之路。
1954年,在我国第一部宪法正式颁布施行的同一年,我们也正式启动了民法典的编纂制定工作,但囿于条件所限,此次编纂未能取得实际成果。1962年,我们第二次启动了民法制定工作,遗憾的是,这一次的编纂工作也未能取得实际成果。
1979年,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第三次启动了民法制定工作。由于各方面条件还不足以支持我们制定一部完备的民法典,于是,我们按照“成熟一个通过一个”的思路,率先制定了民事单行法。即将废止的继承法、合同法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制定出来的。
2001年,我们第四次启动了民法制定工作。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并于2002年进行了一次审议。但经讨论,全国人大常委仍确定继续采取分别制定单行法的办法。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编纂民法典的重大决定。于是,2015年3月,我们第五次正式启动了民法典的编纂工作。
终于,在经历了五年紧张的编纂工作后,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并决定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民法典听起来很高大上,似乎是个新名词,但实际上,它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等在内的九部法律的合集。在民法典生效之日,这九部法律就会同时废止。所以说,《民法典》实际上是对现有法律的一次梳理和完善,而不是推倒重来。
……
所以说,虽然是梳理和完善,但想要真正学好民法典,用好民法典,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为了帮大家更好地学好用好这部“百科全书”,小北准备了一份书单,希望这些书能够切实帮助大家顺利迎接民法典时代的到来。
01
新中国民法典草案总览
(增订本)(续编)
何勤华、李秀清、陈颐/编
民法典的制定,先后历经全国人大常委会10次审议、10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锻造了这一部作为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基石的“经国大典”。
02
民法小全书
唐勇/编
作者唐勇根据多年教学、律师实务经验及对国家法考的深入理解,结合最新颁布的民法典内容,将学习、律师实务和法考中最重要、常用的法律、司法解释、重要文件等,按照“三横七纵”的思路架构进行精心编排,以符合读者对民法法条学习、实务和考试中使用的要求。
有别于其他汇编书,本书还附加二维码,实时更新最新颁布的司法解释等重要的法律文件。民法典实施前后,司法解释的颁行将进入高频期,实时能查询到最新文件将更加方便读者随查随用。
0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与既有民事法律对照表
李昊/主编
本书对19部法律、1个立法解释、30个司法解释、4个行政法规和3个部门规章进行了新旧对照,可以帮助大家迅速了解新法的历史延续和变化。这本书对9部民事法律进行了旧新对照,可以帮助大家便捷地借助既有民事法律及其适用案例来对照、理解和适用新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法律条文最多且唯一以“法典”命名的基本法律。将其条文与既有民事法律和司法解释等进行相互对照有助于在法典颁布实施后对其进行深入学习、领会和执行。
04
民诉小全书
刘哲玮/编
本书为最新民诉法汇编作品,根据作者多年教学、实务经验及对国家法考的深入理解,将学习、律师实务和法考中最重要、常用的法律、司法解释、重要文件等,按照统一的思路架构进行精心编排,以符合大家对民诉法法条学习、实务和考试中使用的要求。
05
王利明学术文集
王利明/著
作为四十年来中国民法学理论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创业者,本书作者王利明教授在中国民法典通过后,首次将四十年来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初步梳理和总结,全面体现了作者的民法学思想及学术研究成果。
文集按照民法学分编体例加以编排,共分为民法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和侵权责任编五卷,将成为学界研究民法典条文来龙去脉以及争议焦点的重要参考资料,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06
中国民法典精要
杨立新/著
2020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通过后,党中央即号召广大干部群众学好、用好民法典。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我国著名民法学者杨立新教授,结合几十年来的学术研究与经学经验,撰写了这部通俗易读的民法典知识普及读物。
全书包括民法典的概念与价值、民法典的编纂历史、民法典的结构体例、民法典的适用方法,以及民法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重要内容。全书内容丰富而全面,深入而浅出,使读者能够有效地学习民法典,更好地发挥民法典在新时代所起重要作用。
07
私权的分析与建构:
民法的分析法学基础
王涌/著
本书作者运用霍费尔德的法律关系形式理论,对民法上的核心概念——私权做了系统研究,为用分析法学建构中国民法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全书共分三编,第一编为“私权的分析方法”,第二编为“私权的类型分析”,第三编为“私权的法律建构”,全书共九章。前设导论“分析法学与民法方法论”,后设结语“分析法学与中国民法典”。
这本书为王涌教授20年潜心打磨力作,江平教授作序并推荐,王泽鉴教授评价该书:“这是一件具有开创性的研究,对中国民法学的发展,将有重大贡献。”
08
合同法评注选
朱庆育/主编辛正郁/副主编
法典评注集法律教义学之大成,系法典国家法律体系、法律学术与法律实务日臻成熟的标志。本书萃集国内民法学领域杰出中青年学者,选取《合同法》部分条文,借鉴德意等国大型法典评注并加以创新,既全景反映相应条文的立法、学说与判例现状,更在此基础上作出审慎反思,为民法典的体系化评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9
中国预约合同制度研究
朱晓东/著
10
民商法转型与再现代化
龙卫球/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正式问世,将给我们带来“民法社会”的全新图景。本书阐述了中国在全球再现代化的浪潮下,在特殊的政经形态和改革开放的语境下,应该如何实现民商法的转型与再现代化。
本书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其一,“民法典的编纂与再现代化”;其二,“《民法总则》的发展与创新”;其三,“民事主体变迁和人格权新趋势”;其四,“物权、新型财产权的发展与实践”;其五,“债法改革与商法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