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指出居民身份证上存在语文差错之后,《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近日指出,在新版的一百元人民币上存在错字,“壹佰圆”的“圆”字系错用。“我们有《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辅币是角、分。我们的规范用字就是元。过去用圆是历史造成的,因为过去有银圆,但是现在我们已经有法了,在这个情况下,你新发行的人民币怎么能用字不规范呢?你这个圆字从法的角度来看有根据吗?”
人民币上有错字?中国印钞造币回应
这才是真相!
这两天网上流传”新版一百元人民币上有错字,‘壹佰圆’的‘圆’字系错用”。好多朋友看见后都给小印君留言啊!!!
难道说从现代印钞行业诞生起,就在纸币上使用的“圆”字,是错的?!
想到这里,小印君就心塞得不要不要的……
于是,他们很拼地给出了很长很长的回应,我们为大家划了重点。
首先,从现实使用上看
这是新版人民币。
从《辞海》的定义看
再深入说,这是历史文化传承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纸币的国家,钞票承载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我们现在纸币上用的“圆”字,也是历史文化的传承。
这要从清朝说起。宣统二年(1910)四月十六日公布了政府的《币制条例》:“中国国币单位,著即定名圆,暂就银为本位。以一元为主币……元角分厘各以十进。”
度支部尚书载泽将“圆”的来历解释为:“货币计数,当先定名。中国古制号称圜法,圜者圆也。现铸新币,拟请沿用九府遗法,定名圆。”将铸币权统一于中央,采用银本位制度,规定国币以圆为单位,定名为“大清银币”。
当时的大清银行鉴于宋、元、明各朝纸币泛滥,致失信用的历史教训,到宣统元年(1909)又规定以九成现银为纸币发行准备。
1914年,袁世凯在北京以大总统的名义公布了《国币条例》及《国币条例施行细则》,规定“圆”为一个价格单位,每枚银元重量为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这年12月,由天津造币厂开始铸造镌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
旧《辞源》“银圆”条说:“铸银货作圆形,始自近代……俗省作元。”所以“银圆”也被写作“银元”,“壹圆”也可写作“一元”,在货币范围内“元”成了“圆”的简写。
还有,说文解字是这么讲的
“员”是“圆”的本字。员,甲骨文=(圆口)+(有脚的鼎),表示鼎的圆口。金文将鼎写成。篆文将金文的“鼎”误写成“贝”。当“员”的“鼎的圆口”本义消失后,篆文则由再加圈形的,另造“圆”代替。
《说文解字》:圓,圜全也。也就是鼎口流畅的弧圈。在后来的演变中,又引申出圆形、周全、圆满、流畅以及货币单位等含义。从字义上看,圆形的货币使用“圆”字作为单位,更接近于字义本身吧。
“元”,甲骨文在人的头顶上加一横指事符号,代表混沌初开,万物之始。有的甲骨文将一横指事符号改成两横(二,即上),表示上苍、宇宙。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
《说文解字》:元,始也。表示最初的意思。并逐渐引申出为首、主要、根本、元素等意义。在货币史上出现,则始于元代。元代称金银钱为“元宝”,有元朝之宝的意思,黄金叫做金元宝,银锭叫做银元宝,后来也就成了金银货币约定俗成的通称。至于元代为什么叫“元”,一说取自《易经》的“大哉乾元”,就是“天,就是大啊”的意思。
总之是这样的:
圆和元两字不但意义不同,原来的读音也有异。近代读音中,中古的仙、元两韵合流,云、疑两纽都变为零声母,两字读音故而变得相同,这才具备了同音假借的客观条件,又由于“元”笔画简单,所以民间逐渐以“元”代“圆”,取其便捷。
开始,定货币单位时,“圆”也曾简写作“员”。两字在古书中本通,如《孟子·离娄上》“规矩,方员之至也。”但到后来,“圆”字简写就一般都写作“元”了。
这就是两个字的演变过程,在后来的生活中,人们约定俗成地将两个字互为通用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执著——执着、零丁——伶仃、糊涂——胡涂,等等。这在《现代汉语词典》里都能查到的。
甚至还有法律上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55年2月21日发布了由周恩来总理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发行新的人民币和收回现行的人民币的命令》,宣布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并说明:“新币面额,主币分为一元、二元、三元、五元、十元五种,辅币分为一分、二分、五分、一角、二角、五角六种。”
同日,《中国人民银行通告》宣布发行主币壹圆券、贰圆券、叁圆券、伍圆券、拾圆券和辅币壹分券、贰分券、伍分券、壹角券、贰角券、伍角券。这样,明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货币单位,主币单位为圆(元),辅币单位为分、角两级十进制。
1995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十六条规定:“人民币单位为元,人民币辅币为角、分”。2005年5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四条规定:“人民币单位为元,人民币辅币单位为角、分。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人民币依其面额支付”。
在汉字的简化动中,圓字被简化为圆,于是您看到了几代人民币中使用了不同的“圆”字。
第一、二、三套的人民币上的“圓”属我国传统繁体字。
第一套人民币的圆字是当时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华北财经办主任董必武同志用楷书字体书写的。其字体为“柳体楷书”。
大写数字是中国特有的数字书写方式,它们是和小写数字的读音一样的文字。在特定的场合,因为小写数字容易被篡改,故使用大写数字,以防止数目被涂改。如账单、支票、发票、礼簿、日历、合同等。
小写数字: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大写数字: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萬。
说了这么多,就是说字!没!错!
来点开心的压压惊
我们最后来看看,新中国百元人民币上出现过的“Yuan”字,这次我们好好看图,做一个安静又开心的自己。